高中地理复习1.2.3《常见天气系统》课后跟踪训练8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42.07 KB
- 文档页数:10
课时跟踪训练8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下图示意某地区某日在某天气系统影响下9时近地面(甲)、9时500米高空(乙)、13时近地面(丙)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北半球冷锋B.北半球暖锋C.南半球冷锋D.南半球暖锋2.该时段内M地()A.晴转多云B.风向不变C.气压升高2.D1题,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可知,甲图中的M附近等温线最为密集,说明此处温差变化最大,即两,可以得出此处为锋。
乙图代表的是9时500米高空的等温线分布状况,此处说明锋面向西北方向倾斜,那么西北侧为冷空气,东南侧则为暖空气。
丙图表示的是13时近地面的等温线分布,据图可以看出,随时间推移,该天气系统向西北方向移动。
综合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暖锋。
故选B项。
第2题,该时段内M地由该暖锋系统的锋前变为锋后,天气转晴;气压降低,气温回升;北半球暖锋过境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不断变化。
故选D项。
读图,完成3~5题。
夏季某时刻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3.上图中的高气压中心是()A.甲B.乙C.丙D.丁4.图示时刻,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狂风暴雨B.阴雨绵绵C.天高气爽D.烈日炎炎5.图示时刻,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形成了强降水天气,其原因是()A.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锋面雨B.低压中心形成的气旋雨C.地面急剧增温形成的对流雨4.D5.A3题,根据等压面的弯曲规律,气压高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处,等压面向低空凸出。
等压面在丙地海拔最高,则丙地气压高,为高压中心。
故选C项。
第4题,由于丙地为高压中心,此时江淮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图示风力也较小,正值伏旱天气,烈日炎炎,D项正确;狂风暴雨是快型冷锋控制下的天气;阴雨绵绵是6月的梅雨天气,受准静止锋控制;天高气爽是秋季气候的特点。
第5题,从图中风向可以看出,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正好是冷暖两股气流交汇处,易形成锋面雨;又因为江淮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时,锋面雨带正好移动到东北、华北地区,A项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常见的天气系统2015年11月24日,青岛市迎来了一场雨夹雪天气,并伴有大幅度降温,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据此回答1~2题。
1.带来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2.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②带来纯洁和吉祥③能够净化空气④能够减少病虫害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1。
C 2.D 第1题,结合材料,雨夹雪并伴有大幅度降温,应为冷锋。
图中A为气旋,B为反气旋,C为冷锋,D为暖锋。
第2题,冬季积雪融化后可以增加土壤的湿度,使土壤有良好的墒情,气温下降能够减少病虫害.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根据题意完成3~4题.3.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4.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锋面C.高气压D.低气压解析:3.D 4.B 冷暖水相当于冷暖空气,冷水的密度较大,在下方,暖水的密度较小,在上方,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交界面.该实验模拟出锋面的形成过程。
下图是某地3日~7日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出,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C.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D.气温降低,气压升高6.该地气温和气压的这种变化情况是由于锋面活动造成的。
下列天气现象与此种锋有关的是()A.“一场秋雨一场寒" B.“一场春雨一场暖”C.“贵阳冬无三日晴" D.“昆明冬季温暖如春”解析:5.A 6.B 第5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在3日~7日这段时间内的气温逐步升高,气压逐步降低,7日以后仍将是这种变化特点.第6题,由气温、气压的变化特点看应是由暖锋活动导致的。
课时作业八常见天气系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我省某气象站测得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反气旋C.暖锋D.气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在短时间内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明显受冷锋影响。
答案:A2.当图示天气系统出现的季节时,我国大部分地区A.低温少雨B.温和多雨C.炎热干燥D.炎热多雨解析:冷锋多发生在冬季,此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低温少雨。
答案:A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
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4.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
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锋生地带的是A.四川盆地B.南岭地区C.东北—内蒙古一带D.青藏地区解析:第3题,在冷暖气流交汇的锋面附近气温差大,所以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第4题,东北—内蒙古一带位于中纬度地区,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
答案: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
据此回答5~6题。
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解析:从题中“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方面可知,天气状况应为冷锋天气。
答案:A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的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C.持续阴雨D.影响范围很小解析:诗句描述的是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故C正确。
答案:C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7~9题。
课后限时集训(八)常见天气系统(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57页)一、选择题2016年1月20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之后数日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10 ℃至14 ℃。
下图为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19日夜间~22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1、A 2.D[雨雪分界线意味着是一种锋面活动,雨一侧气温高,为暖气团,雪一侧气温低,为冷气团。
第1题,冬季(1月)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冷锋和高压(反气旋)。
选A。
第2题,读图可知,丁地距离19日夜间冷锋(反气旋)的距离最远,说明丁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
选D。
](2018·贵阳模拟)下表示意我国西北某地4月份某日(14时~24时)气象要素变化资料。
据此完成3~4题。
( )A、高压风和日丽B、低压大雾天气C、暖锋暴雨天气D、冷锋大风、沙暴4、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B、农牧业设施遭到破坏C、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D、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3、D 4.B[第3题,由表可知,当日16~18时,气温骤降,18~24时,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说明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
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天气过程为冷锋过境,4月份我国西北地区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农牧业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大气环境质量将变差。
大风、沙暴天气不能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泥石流多发于暴雨天气。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百帕)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 )A、阴雨霏霏B、大雪纷飞C、持续干旱D、狂风暴雨6、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为( )A、东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南风C、东北风转西北风D、西北风转偏南风5、D 6.A[第5题,此时为夏季。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课时跟踪检测训练(2025届天一大联考)下图为某区域某日20时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刻( )A.上海吹西北风 B.北京艳阳高照C.乙地出现降水 D.甲地有台风过境解析:选C 读图可知,此时上海吹偏南风;20时时,北京已经日落或即将日落;乙地受低压限制,易出现阴雨天气;甲地受高压脊限制,不会有台风过境。
2.若当年限制甲地的天气系统势力较弱,则( )A.华北地区夏季用水惊慌B.长江流域伏旱时间较长C.我国夏季风势力增加D 松花江流域防洪压力大解析:选A 限制甲地的天气系统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其强弱影响我国季风雨带的南北移动速度及停留时间。
当其势力较弱时,我国夏季风的势力也较弱,季风雨带在长江流域停留的时间长,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多,易形成洪涝灾难,而北方地区则降水少,用水惊慌,防洪压力小。
(2025届山东胶东示范校二模)2017年7月9日8时至7月10日6时,江苏省苏北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本次降雨是江苏北部地区2024年的第一次强降水。
读该地区此次降水过程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两地此次降水量的差值可能为( )A.25 mm B.75 mmC.175 mm D.205 mm解析:选C 推断等值线图中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首先应分别读出两地的数值范围。
0 mm<甲地降水量<10 mm,100 mm<乙地降水量<200 mm,所以90 mm<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值<200 mm,故选C。
4.依据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C.台风 D.反气旋解析:选A 降水出现的时间正值梅雨季节,且为“2024年的第一次强降水”,故为锋面雨;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降水最多的地区达到了300 mm,说明降水的强度大,应当是受冷锋的影响,故选A。
降水的强度大,不行能为暖锋,故B错误;此时台风还不能到达该地,C错误;反气旋不易产生降水,D错误。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后练习下表示意我国西北某地4月份某日(14-24时)气象要素变化资料。
据此完成1~2题。
A.高压风和日丽B.低压大雾天气C.暖锋暴雨天气D.冷锋大风、沙暴2.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大气环境明显改善B.农牧业设施遭到破坏C.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D.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当日16-18时,气温骤降,18-24时,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说明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天气过程为冷锋过境,4月份我国西北地区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农牧业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大气环境质量将变差。
大风、沙暴天气不能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泥石流多发于暴雨天气。
答案:1.D2.B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回答3~4题。
3.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4.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解析:第3题,冷空气和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
第4题,昆明位于暖气团控制之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答案:3.A4.B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解析:选D。
台风生成于热带洋面,而黄海位于温带地区,A项错误;降水最强的区域为风力最大(10~12级)的区域,B项错误;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小,小于6级,C项错误;台风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6题。
6.“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解析:选B。
课时规范练8常见天气系统基础巩固2018年第23号台风“百里嘉”于9月13日8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湛江市沿海登岸,全市普降暴雨,阵风达10级以上,全市多处树木被狂风刮倒。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C解析第1题,根据天气系统的形态及气流活动特点,图中①是冷锋,②是暖锋,③是气旋,④是反气旋,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①②③。
反气旋影响下是明朗气候。
C项正确。
第2题,台风是猛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③(气旋),气流上升历程中,固结形成降水。
C项正确。
右图为某年7月24日我国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四地中()A.甲地气流下沉B.乙地为偏南风C.丙地风力最强D.丁地气温最高4.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是()A.阴雨绵绵B.狂风暴雨C.晴朗寒冷D.晴朗炎热4.D解析第3题,四地中,甲地位于低压中央,气流上升,A项错误。
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偏向辐合,乙地为偏南风,B项正确。
丙地等压线希罕,风力最弱,C项错误。
丁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最低,D项错误。
第4题,此时乙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状况是明朗酷热,D项正确。
能力提升(2019晋冀鲁豫中原名校联考)下表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北侧两气象站监测的一次冷锋前后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单位:℃),甲气象站位于山麓,乙气象站位于山坡,两气象站海拔相差约600米。
据此完成5~7题。
5.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时间是()A.17日之前B.18—l9日C.20—21日D.23日之后6.甲气象站18日前气温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下垫面性质C.纬度位置D.地形7.甲气象站海拔低,但20日前气温低于乙气象站的原因是( )A.甲气象站受冷空气影响早B.乙气象站海拔高,不受冷空气影响C.冷锋过境后,空气湿度增大D.乙气象站降温快,冷空气下沉6.D7.A解析第5题,凭据表中数据可知,20日后两气象站气温都出现了显着降落,阐明冷空气已经过境,且20日甲气象站平均气温较高,说明大概出现降水气候。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某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B.北半球暖锋C.南半球冷锋D.南半球暖锋【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判断,甲地在10日是晴天,11日为阴雨,12日为晴天,说明甲地位于锋前,而降水在锋前的为暖锋;气压中心为低压,气流顺时针流动,应为南半球的暖锋,因此选D项。
【2】甲地气温最高出现在()A.10日日出前后B.10日午后C.11日午后D.12日午后【答案】D【解析】结合上题,甲地10日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12日天气转晴,受暖气团影响气温上升,所以气温最高应在12日午后,所以选D项。
【考点】冷暖锋判断及对天气影响2.该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A.18℃B.16℃C.14℃D.10℃【答案】D【解析】从河流的流向判断,①地海拔较高,为河流的分水岭,该地7月的均温应该较低。
图中等温线的差距为4℃,①地外面的等温线的数值为12℃,答案选D。
【2】该国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C.东南部地势起伏大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解析】从经纬线位置和轮廓看,该国为蒙古,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年降水量北多南少。
东南部等温线的变化较平稳,地势起伏不大。
如果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应该终年温和多雨,与蒙古的实际情况不符。
答案选D。
【3】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答案】B【解析】图中②地位于蒙古的西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少,不可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纬度位于44°N附近,不可能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可能为温带荒漠带。
等温线变化小,没有大的山脉存在,所以不可能为高山草甸带,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某个国家的气候要素、自然带的分布状况。
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8常见天气系统一、单选题“金秋之时,操气当令,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托伤肺之阴精。
”大致意思为在秋季空气干操人体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等“秋燥”症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秋之时,燥气当令”产生的原因是( )A.受来自低纬的暖气流影响B.受来自内陆的干热风影响C.受高压系统控制D.受气旋系统控制2.此时也是“雾”和“露”的天气较多的时候,原因是( )A.白天云层厚,太阳辐射弱B.夜晚气温低,水汽易凝结C.白天多降水,空气湿度大D.夜晚气温高,气流易上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①B.台风──②C.暴雨洪涝──③D.寒潮──④4.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于( )A.北纬20度的洋面上B.赤道洋面上C.南纬15度的洋面上D.南纬40度的洋面上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时刻P 地的气压值可能为( )A.997 hPa B.1000 hPa C.1003 hPa D.1006 hPa6.下列对图中各城市此时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潮湿闷热B.天津受冷锋影响,寒风凛冽C.东京受热带气旋控制,狂风暴雨D.合肥处于暖锋过境前,阴雨绵绵7.此时,天津的主要风向为(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截至11月17日,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20个台风,比多年同期偏少4.8个,其中有5个台风在我国登陆,比多年同期偏少1.9个。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选项符合登陆我国的台风的是( )A.B.C.D.9.下列现象可能和台风有关的是( )A.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寒潮B.长江中游地区的梅雨C.给登陆地区带来狂风暴雨D.华西秋雨下表示意成都市部分日期的天气预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12月10日相比,成都市12月11日( )A.昼夜温差更小B.昼夜温差更大C.白天温度更低D.夜间温度更高11.在图示期间,成都市大气保温作用最强的是( )A.12月9日B.12月10日C.12月11日D.12月12日12.12月10日过境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海风锋是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的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
课时跟踪检测(八)常见天气系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湖南湘潭模拟)下表为某市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1~2题。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天气状况11月2822 11 微风秋高气爽日11月307 2 北风3级小到中雨日12月2日9 2 微风晴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解析:1.D 2.A 第1题,首先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为冷锋过境前后变化。
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③;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过境影响,对应②;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
第2题,在单一冷空气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可能会有白霜。
(2018·苏锡常镇调研)如图是我国部分城市2015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B.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C.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D.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4.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 )A.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B.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C.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D.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解析:3.B 4.D 第3题,读图,3日北京、沈阳的气温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特别是沈阳气温略有上升,A错。
图中沈阳、北京都有气温持续下降趋势,属于冷锋过境,可能会有雨雪天气,B对。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练习含解析课时作业提升一、选择题按照新的初雪判定标准,2019年2月7日北京迎来2019至2019年冬季初雪,这次初雪,为仅次于1983年初雪(下在1984年2月11日)和2019年初雪(下在2019年2月10日)的“第三晚到”。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降雪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受下面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2.关于上题所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C.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D.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答案:1.C 2.A解析:第1题,北方冬季的降雪多受冷锋影响形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C图符合。
第2题,冷锋过境后气温多降低,并且气压升高。
下图为2019年8月某日气象卫星遥感图像。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4.甲处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答案:3.A 4.D解析:第3题,该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因此该台风应为逆时针辐合的空气漩涡,对应示意图A。
第4题,根据甲处受到的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以判定甲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2019年1~2月衡水经历了一次降雪过程,读某天气系统经过衡水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反气旋C.冷锋 D.暖锋6.该天气系统到达衡水市的时间是()A.29日 B.31日C.1日 D.3日答案:5.C 6.B解析:第5题,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过境时有明显的降水过程,故判断为冷锋过境。
第6题,图中气温和气压的转折点为31日,并且降水的时间也出现在31日,所以该天气系统的过境时间为31日。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7.甲地的气压()A.小于1012百帕 B.大于1008百帕C.小于1028百帕 D.大于1032百帕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为4百帕;甲周围的等值线应为1032百帕,故甲地的气压值介于1032百帕到1036百帕之间。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目标要求】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
3.使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丽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2.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对流雨 D.台风雨3.“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A.海南岛 B.台湾岛.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4.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5.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准静止锋.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6.若这种天气系统(第5题)在夏季出现,则北方地区往往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 )A.暴雨 B.大风降温.沙尘暴 D.连绵阴雨【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图2-20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图2-20读图2-21,回答2—3题。
2.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图2-21A.① B.②.③ D.④3.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A.60°N附近海域 B.15°N附近海域.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热带气旋B.快行冷锋.慢行冷锋D.准静止锋5.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A.长江流域的梅雨 B.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东南沿海的台风 D.冬半年爆发的寒潮6.图2-22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图2-22A .冷锋B .暖锋 .气旋D .反气旋7.读图2-23所示,关于气压中心E 和锋面F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E 是北半球气旋,F 是暖锋B .E 是北半球气旋,F 是冷锋.E 是南半球气旋,F 是暖锋D .E 是南半球气旋,F 是冷锋8.每年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属于 ( )A 暖锋天气系统B 冷锋天气系统 低压天气系统D 高压天气系统【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图2-24,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图2-23图2-24(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反映的是高空还是近地情况。
课后限时集训(八)(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4·湖南两校联考)2024年2月20~22日中心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下图是此次寒潮过程中我国四个城市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图。
读图,回答1~2题。
1.此次寒潮( )A.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2.寒潮过境后( )A.新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峻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1.C 2.B[第1题,依据图中四个城市在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可知西北乌鲁木齐降温的幅度小于南方的广州、重庆。
暖气团饱含水汽。
依据四个城市位置及所学可推想此次寒潮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影响我国的寒潮源地位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
第2题,寒潮过境后,新疆北部山区气温下降,不会出现融雪侵蚀严峻现象;重庆农业受冻害影响大,须要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2月是冬季,内蒙古高原上河流不会出现春汛;广州市纬度较低,路面一般不会结冰。
]某年4月23日0~20时,敦煌经验一次强沙尘暴天气。
下图为该日0~20时敦煌气象要素(气温、气压、风速)变更图。
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的气象要素是( )A.①代表气压,②代表气温,③代表风速B.①代表气温,②代表气压,③代表风速C.①代表气压,②代表风速,③代表气温D.①代表风速,②代表气温,③代表气压4.下列时间段中,敦煌旁边等压线最密集的为( )A.0~2时B.10~12时C.14~16时D.16~18时5.造成敦煌市天气变更的天气系统是( )3.B 4.C 5.C[第3题,一般气温在日出前后达到最低值,在午后达到最高值,则①代表气温;气压先降低后上升,则②代表气压;风速渐渐加大,则③代表风速。
选B。
第4题,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由上题分析可知,③代表风速。
一、选择题以下图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不同的天气过程与天气系统有关。
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A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B.图B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阴雨天气C.图C中乙地此时是阴雨天气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2.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A.图A天气系统B.图B天气系统C.图C天气系统D.图D天气系统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答复3~4题。
3.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4.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7日洪水水位最高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以下图为某地相关气象资料示意图。
读图,答复5~6题。
5.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北半球的冷锋B.北半球的暖锋C.南半球的冷锋D.南半球的暖锋6.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地气压小于乙地B.目前,乙地气温低、气压高C.此时,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D.乙地吹东北风7.以下气压场中,与右以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相对应的是( )读“锋面气旋示意图〞,完成8~9题。
8.该锋面系统(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南半球中纬度C.中心区域盛行下沉气流D.外围区域盛行上升气流9.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①a②b③c④d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以下图是某一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答复10~11题。
10.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11.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以下图为沿某天气系统中心、距中心正南200 m和距中心正北200 m所作的三个东西向剖面图。
读图,答复12~13题。
12.在天气系统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风力最大的是(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13.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锋面气旋 B.高气压 C.低气压 D.台风2021年7月,高温热浪席卷我国19个省区市,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18.9万平方千米。
课时跟踪检测(八)常见的天气系统(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情况表,回答1~2题。
1.该城市最不可能出现此天气变化状况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A.台风B.副高C.冷锋D.暖锋(2014·郑州预测)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陆地大气活动中心达到一年内最强大的季节。
读图回答3~4题。
★3.该图所示季节正值雨季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目前,M锋的移动方向大致是()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2014·百校联考)读我国部分地区春雨时间分布图,回答5~6题。
注:虚线为降雨终止线,实线为降雨开始线。
图中数字表示月份,上、中、下分别表示上旬、中旬、下旬。
5.下列城市与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场景肯定不符的是()A.合肥B.长沙C.南昌D.武汉6.图中福州西部降雨开始线与降雨终止线密集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形C.海陆位置D.锋面(2013·乌鲁木齐诊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48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时间先后排序为()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8.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A.偏西风转偏南风B.西南风转偏北风C.西北风转西南风D.风向变化不大(2014·新乡三模)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2012年04月09日08时00分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hPa)实况分析图。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A.Z、X、P B.P、Q、ZC.P、M、Q D.X、M、Z10.图示时刻,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将飘向()A.偏东方B.偏西方C.偏南方D.偏北方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M、N为脊线或槽线。
课时跟踪训练8 常见天气系统一、选择题(2015·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解析]图中风向呈逆时针向中心运动,为气旋;另外也可依据等压线数值判断出气旋。
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显示向右偏,说明为北半球。
[答案] A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A.大风区B.阴雨区C.高温区D.锋后区[解析]图中阴影部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充足;同时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知,该处位于暖锋锋前位置,故可能为阴雨区。
[答案] B(2015·山东青岛3月模拟)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
完成3~4题。
3.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 )A.淫雨霏霏B.大雪纷飞C.持续干旱D.狂风暴雨[解析]图中显示的为低压系统,且气压值远低于正常大气压1010 hPa,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强低压系统,该天气系统过境可能会出现狂风暴雨。
[答案] D4.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南风C.东北风转西北风D.西北风转偏南风[解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图示时刻N市位于气旋的北侧,主要吹东北风;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后,该市位于气旋的南侧,主要吹西南风。
[答案] A(2016·余江一中模拟)读某地a(近地面)、b(500米高处)、c(1000米高处)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图,完成5~6题。
5.图示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锋面B.气旋C.反气旋D.台风[解析]读等温线分布图可知,等温线在a(近地面)中部偏右位置密集,说明该处气温变化大,气温出现突变,在b(500米高处)中部偏左位置等温线密集,说明该处气温变化大,在c(1000米高处)左上角等温线密集,说明该处气温变化大,联系a、b、c三水平面等温线分布可以推断该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如下图)。
[答案] A6.若此时东南方气团势力较强,甲、乙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甲、乙两地皆为晴朗天气B.甲、乙两地皆为阴雨天气C.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D.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为阴雨天气[解析]等温线最密集的地方为锋面,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所以西北方为冷气团;东南方暖气团势力较强,图示天气系统为暖锋,暖锋降水在锋前,甲地位于锋前,乙地位于锋后。
课后跟踪训练(八)一、选择题(2019·原创预测卷四)下表示意地处长江下游的合肥市2019年1月2日至8日由强冷空气影响而引起的天气变化统计,完成1~2题。
原因是()A.冷气流在此处加强B.冷气流在此处减速C.冷气流在此处遇地形阻挡D.冷气流在此处遇建筑物阻挡[解析]冷锋天气,冷气流主动且势力强,若冷气流在此处加强,则天气变化剧烈,但持续时间较短,A错;合肥及周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或建筑物对冷气流的影响不大,C、D错。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雨,冷气团受暖气团阻挡减速,停留时间长,则雨带滞留时间长,故B正确。
[答案] B2.在该时段内,同样受该天气系统影响的太原市降水量明显偏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暖气团的势力B.冷气团的势力C.暖气团的湿度D.冷气团的湿度[解析]太原市位于北方地区,合肥市位于南方地区,暖气团湿度的差异是造成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太原附近,冷气团势力更为强大,暖气团势力相对较弱;降水量的大小与气团势力强弱关系不大。
[答案] C(2019·山东泰安期末)读我国某地降水量与风速变化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D.华南地区[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不多(600~700 mm),且集中分布在7、8月,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大部分在400 mm以下;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年降水量多,且雨季时间长。
[答案] C4.该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受冷锋影响频繁B.受东南季风影响C.气温回升导致对流运动强烈D.植被枯萎导致地面摩擦力弱[解析]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冷锋影响频繁,主要吹西北风;气温回升会导致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风是空气做水平运动形成的;地面摩擦力弱不是风力强的主要原因。
[答案] A(2019·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三模)雪花的形态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
研究表明,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20~-1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足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形成时间。
下图示意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为一18~-14℃的区域分布。
据此回答5~7题。
5.图中四地最有条件发育成“最美雪花”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四地都具备低温条件,但甲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距海较近,水汽充足,最有条件发育成“最美雪花”。
[答案] A6.该地能发育“最美雪花”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位于西北季风迎风坡,降雪多B.地势起伏大,水热差异大C.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D.空气洁净,环境质量好[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应位于长白山东南坡,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加上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因此能发育“最美雪花”。
[答案] C7.温度和湿度都满足“最美雪花”发育条件却不能形成“最美雪花”,可能是因为()A.高压天气B.大风天气C.逆温天气D.人为影响[解析]高压、逆温天气都会改变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而影响雪花发育的条件;强风在不改变雪花发育条件的情况下易破坏雪花结构;人为影响较为局限。
[答案] B(2019·湖南郴州一测)2018年8月中旬双台风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下图是不同日期双台风等压线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8~9题。
8.在图示时段内降水持续时间最长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图示时间段内,甲地受高压控制,降水概率小;乙地12日受高压控制,降水概率小,13日位于低压中心附近,降水概率大;丙地一直处于低压控制下,降水持续时间最长;丁地12日受低压控制,降水可能性大,13日气压升高,降水概率小。
[答案] C9.从12日08时到13日02时,风力明显增大的是()A.台湾海峡B.广西沿海C.琼州海峡D.长江三角洲[解析]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从12日08时到13日02时,台湾海峡的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减小;广西沿海、琼州海峡等压线疏密变化较小;长江三角洲的等压线明显变密,风力会明显增大。
[答案] D(2019·山东济宁期末)如图为亚洲东北部地区冬季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
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图所示的锋面。
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L处锋面为()A.低压槽—冷锋系统B.低压槽—暖锋系统C.高压脊—冷锋系统D.高压脊—暖锋系统[解析]本题考查锋面气旋的判读。
读图,L处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弯曲,所以L线附近应为低压槽。
该图所示区域为北半球,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故L锋面应逆时针方向移动。
根据图示等温线的分布,该区域北部气温高、南部气温低,L锋面由温度高的区域向温度低的区域移动,应为暖锋系统,故选B。
[答案] B11.L处锋面形成前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A.出现强对流B.气旋过境C.寒潮暴发D.沙尘暴过境[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
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高空形成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易形成寒潮天气,C正确;垂直方向上该处气流下沉,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A错误;气旋为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而该处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B错误;该处纬度较高,冻土广布,缺少沙源,D错误。
故选C。
[答案] C二、综合题1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4月顶尖计划)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季风边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300~600毫米,且多暴雨。
农作物一年一熟,4~9月是农作物的生长期。
该地区是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心及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旱灾是对该地区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下图示意1644~1949年间陕北地区旱灾发生的空间差异,下表示意1644~1949年间陕北地区旱灾的季节分布。
季节春夏秋冬旱灾/次29 57 29 5(1)(2)分析陕北地区夏季易发生旱灾的原因。
(3)为减少陕北地区旱灾发生的次数,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解析](1)直接获取图表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注意空间事物分布可从分布均衡性、分布差异或趋势角度描述。
(2)可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角度分析,供应包括降水、地表储存水,以及夏季蒸发损失等角度分析;需求可从夏季正是农作物生长期而需水量大等方面分析。
(3)可从农业结构、农作物结构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节水措施(喷灌、滴灌)、生态恢复等角度分析。
[答案](1)时空分布不均;东北多,西南少;夏季发生次数最多,冬季发生次数最少。
(2)陕北地区降水少,且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量变化大;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丧失多;黄土高原地带土质疏松,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弱;农作物生长旺盛,农业需水量大。
(3)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改良农作物品种(培育耐旱作物);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加强生态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兴修水利设施。
13.(2019·广东惠州一模)读某月某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乙地和丙地的风力和风向。
(2)判断上海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3)判断图中甲处锋面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
(4)图中虚线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
[解析]第(1)题,风向需结合等压线所体现出来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和地转偏向力来判断,风力大小应根据等压线的密集程度判断。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第(3)题,锋面性质要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
第(4)题,虚线处是高压脊,气流辐散,冷暖气流不能交汇,无法形成锋面。
[答案](1)乙地吹偏西风,风力小;丙地吹偏东风,风力大。
(2)特征: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
理由: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3)冷锋。
理由:作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结合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可以判断甲地吹偏西风,即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判断甲处锋面为冷锋。
(4)不能形成锋面。
依据:虚线处为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知道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一、字头记忆法【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
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
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
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
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
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
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
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