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启等, 2015. 南京江宁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76.88 KB
- 文档页数:3
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土地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土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对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所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土地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的概念。
土地重金属污染指土地中重金属元素浓度超过环境背景值的污染现象,包括铅、镉、汞等多种重金属元素。
而生态风险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系统敏感性以及人类健康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来衡量土地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风险程度。
其次,进行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地类型、重金属污染物种类和含量、土壤理化性质、降水量、植物群落结构等。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推进指数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评估土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程度,并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首先,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复杂,需要考虑不同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依赖于采样点的选取和数据采集方法。
此外,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评价模型的适用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为了更好地应对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数据共享,建立全面、准确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库。
其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和布局不同功能区域,减少土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同时,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探索有效的修复方法,提高污染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最后,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教育,提倡生态友好的生活方式,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共同建设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总之,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摘要:以南京城郊典型蔬菜生产基地八卦洲和江心洲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调查小区,采样分析剖面土壤、表层土壤及其对应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探讨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差异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蔬菜品质安全的影响。
结果表明:南京八卦洲土壤重金属呈现表聚性特点,这与周边存在化工园区、境内贯穿长江二桥公路和靠近长江航道等外源因素有关;深层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成土母质中的含量均相近,八卦洲与江心洲两处成土母质均为长江冲积物,具有同源性特点。
同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对应的蔬菜样品能较好地评估土壤污染的危害,与全量指标相比,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差异;蔬菜品质中图分类号:X503.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043(2015)08-1498-10doi:10.11654/jaes.2015.08.010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差异及对蔬菜品质安全影响的分析———以南京八卦洲、江心洲为例袁润杰1,于高伟1,邱晓蕾1,宗良纲1*,郑丽萍2(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Regionally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Vegetable Quality:A Case Study of Baguazhou and Jiangxinzhou,Nanjing,ChinaYUAN Run-jie 1,YU Gao-wei 1,QIU Xiao-lei 1,ZONG Liang-gang 1*,ZHENG Li-ping 2(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2.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 -tion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Nanjing 210042,China )Abstract :Understanding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s is critical to ensuring vegetable quality.Two typical suburban vegetable pro -duction bases in Nanjing (Baguazhou and Jiangxinzhou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opsoils and corresponding vegetable samples werecollected and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amples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s on veg -etable qualit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occurred in the topsoils of Baguazhou,which was resulted from the sur -rounding chemical industries,the 2nd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Highway and the Yangtze River channel.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subsoil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soil parent materials.Both Baguazhou and Jiangxinzhou had the same soil parent materials:Yangtze River alluvial materials.The simultaneous topsoil and vegetable sampling could improve the risk assessment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Avail -able metals in soils showed better correlations with metals in vegetables than total metals did.Keywords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s;soil heavy metals;spatial variation;vegetable quality收稿日期:2015-02-09基金项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09041);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4BAK191300)作者简介:袁润杰(1990—),男,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研究。
江苏南京沿江地区土壤-底泥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刘强;胡建;宫少军;罗锋;杨贵芳【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24(43)5【摘要】镉(Cd)等重金属元素污染是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为了探究南京沿江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污染情况,为该区土壤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对该区农用地、建设用地、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等不同地类共采集了3552个土壤/底泥样品,并测定其pH值和重金属Cd含量,采用累积指数法(ACd)、超标指数法(PCd)、地累积指法(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对各地类重金属Cd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和滨江湿地表层土壤/底泥中Cd含量出现高度异常,平均含量分别为1.25 mg/kg、0.82 mg/kg、0.72 mg/kg;与丘陵岗地区相比,长江冲积平原也出现Cd的富集,平均含量为0.35mg/kg;Cd平均含量依次为栖霞山>长江底泥>滨江湿地>长江冲积平原区>丘陵岗地区>滁河底泥≈南京市背景值;重金属Cd累积指数(ACd)依次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长江冲积平原>滁河底泥>丘陵岗地区;Cd单项超标指数(PCd)揭示全区95%的区域处于安全状态,约5%的区域出现Cd超标,超标级别为轻微—轻度级,超标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八卦洲中南部;地累积指法(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均揭示,全区约有50%的区域存在生态危害风险,主要分布于长江冲积平原和长江底泥。
对于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区建议采用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pH值、轮作种植、深耕或添加重金属钝化剂等安全利用措施,同时加强土壤-作物环境监测工作,以防土壤环境进一步恶化。
【总页数】10页(P756-765)【作者】刘强;胡建;宫少军;罗锋;杨贵芳【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与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华东地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X825【相关文献】1.南京东郊沿江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性评价2.黑臭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以平原河网地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3.南通市沿江地区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风险评价4.土壤重金属污染多种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南京市龙潭沿江地区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马婷;赵大勇;曾巾;燕文明;姜翠玲;丁文浩【摘要】为掌握南京城市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玄武湖、月牙湖、紫霞湖、琵琶湖和前湖5个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 - AES)分析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0.8~5.1、10.3 ~67.6、6.2 ~70.5、未检出~53.2、12.9 ~ 55.9和40.6 ~456.3 mg·kg -1.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Zn、Pb、Cu、Ni和Cr,其中Cd处于偏中等累积到重累积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月牙湖,其次是前湖和紫霞湖,这3个湖泊都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状态,琵琶湖和玄武湖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order to investigate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its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urban lakes in Nanjing, samples of sediments in five urban lakes ( Lake Xuanwu, Lake Yueya, Lake Zixia, Lake Pipa and Lake Qian-hu) were collected for analysis of concentrations of six heavy metals, I. e. Cd, Cr, Cu, Ni, Pb and Zn using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 - AES) , and potential risks of the pollutan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an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s, separat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lake sedim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 8 - 5. 1 mg · kg-1 for Cd, 10. 3 - 67. 6 mg ? kg-1 for Cr,6.2 -70.5 mg · kg-1 for Cu, undetectable - 53. 2 mg · kg"'for Ni,12.9 - 55. 9 mg ·kg'1 for Pb and 40. 6 -456. 3 mg · kg-1 for Zn. Analysis with 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indicated that the six heavy metals followed the order of Cd > Zn > Pb > Cu > Ni > Cr in accumulation degree. Cd was at the level varying from moderate-on- the-severe-side to severe in accumulation. Risk assessment using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showed that among the five lakes, Lake Yueya ranked the first in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 surface sediment and was followed by Lake Qianhu, Lake Zixia, Lake Pipa and Lake Xuanwu. The first three lakes were in the category of moderate in ecological risk, while the last two were in the category of low in ecological risk.【期刊名称】《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年(卷),期】2011(027)006【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重金属;城市湖泊;沉积物;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南京【作者】马婷;赵大勇;曾巾;燕文明;姜翠玲;丁文浩【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能迅速由水相转入固相,最终进入沉积物中[1-2]。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重金属污染是指在自然界中,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环境容许值,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通常指的是具有相对较大原子质量和较高密度的金属元素,如铅(Pb)、镉(Cd)、汞(Hg)、铬(Cr)等。
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土壤来源是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岩石、矿石和土壤类型中含有不同的重金属元素,从而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异。
气候条件对重金属分布也具有一定影响。
气候因素如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等,会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迁移和转化过程。
降水过程中的酸雨可促进重金属的释放与迁移。
人类活动也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
工业活动、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都会导致重金属进入土壤中并积累。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健康和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程度。
生态风险评价通常是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生物有效性来进行的。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生物积累系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是通过比较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环境质量标准,评估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生物积累系数是指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程度,可用于评估重金属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是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和生物积累系数的综合评价指标,可用于评估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整体风险。
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可用于制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措施和环境管理政策。
对于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壤修复技术、合理利用农田和建设用地等措施,减少重金属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了解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重要基础。
通过科学评估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可以有效采取措施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刘可卿;陈泽智;刘鹏;许雪松;唐秋萍【期刊名称】《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年(卷),期】2008(020)004【摘要】对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土壤、植物、炉渣等样品中Cu、Pb、Cr、Zn、Cd、Hg、As、Sb、Mn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土中Cu、Zn、As 3种重金属含量分别高出自然土壤背景值86%、250%,300%.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的污染状况为:Cd、As> Hg>Cu>Pb>Cr、Zn; Cd和As 的毒性贡献较大,存在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总页数】4页(P24-26,50)【作者】刘可卿;陈泽智;刘鹏;许雪松;唐秋萍【作者单位】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5【相关文献】1.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更新利用规划的探索——以南京市水阁等三个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再利用规划为例 [J], 孙静2.淮安市某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 [J], 吴红雨;黄红;吴敬波3.贵阳市比例坝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 [J], 王忠秀;王倩4.大连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重金属污染物分析 [J], 安晓雯;杨凤林;仉春华;国强;张照明5.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研究与评价 [J], 杨成方;高鹏;姚帆;刘宇航;陈昱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与健康风险评价土壤重金属是指土壤中存在的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金属元素,如铅(Pb)、镉(Cd)、汞(Hg)、铬(Cr)等。
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
本文将从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自然来源包括岩石崩解、土壤侵蚀和沉积物的运移等,但其含量较低。
人为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类排放,如矿产资源开采、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等。
这些活动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造成了显著影响。
其次,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金属的累积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影响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养分循环。
其次,重金属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严重影响,如镉和铅会阻碍酵素活性,导致植物生理机能紊乱。
最后,土壤重金属还会进入水体、大气和食物链中,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土壤重金属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主要源于食物链的传递。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人类通过食用植物或食用含有重金属的肉类,摄入重金属。
重金属在人体内会积蓄并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铅中毒和镉中毒,严重影响神经系统、肝脏、肾脏、骨骼等器官的功能。
针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应加强对重金属排放的监管,建立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监测体系。
在农业管理方面,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控制重金属的输入量。
此外,采用生物修复和植物吸收等技术,能有效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同时,加强对土壤重金属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治理。
综上所述,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
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测,探索适宜的治理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的含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继续探讨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与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还可以从评价方法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标题: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导言:土壤重金属污染是近年来严重影响环境与人类健康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本文将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展开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解决方案。
一、风险评估1. 收集土壤样品:从受污染地区收集土壤样品,并做好标记与记录,确保取得代表性样品。
2. 分析重金属含量: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进行比较和分析。
3. 评估污染程度:根据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土壤环境标准,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标准进行比较,确定污染程度。
4. 考察生态风险:评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包括毒性效应和迁移性,以了解其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
5. 制定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土壤修复。
二、修复技术1. 土壤清除技术a. 机械挖掘法:通过机械设备将受污染土壤进行挖掘清除,然后进行处置处理。
b. 水力冲洗法:利用高压水流冲洗受污染土壤,将部分污染物溶解并冲刷掉,实现清洁效果。
c. 热解法:将受污染土壤经过高温处理,将重金属转化成气体或液体,然后通过后续处理降低或转化成无害物质。
2. 土壤修复技术a. 螯合剂修复法:通过添加螯合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其活性和毒性。
b. 电动力修复法:利用直流电场或交变电场的作用,使重金属离子向电极聚集,然后进行回收处理。
c. 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吸收、菌类降解和微生物修复等方式,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毒性。
3. 土壤保护技术a. 覆盖层技术:在受污染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稳定材料,限制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
b. 酸碱调节技术:通过添加酸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降低毒性。
c. 活性材料修复技术:在受污染土壤中添加具有吸附性能的活性材料,如活性炭、沸石等,吸附重金属离子。
城市周刊2019/30 CHENGSHIZHOUKAN 63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与污染防治策略分析郭洪萍 苏州常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变,我国工业总体实力逐年提升。
但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程度也在持续加剧,对各行业领域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影响干扰。
因此,本文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为例,分析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现状,提出有效污染防治策略,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污染防治一、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环境风险评估(1)物质危险性识别。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污染物来源较多,主要来源有自然来源(岩石风化、重金属尘浮等)以及人为因素来源(各行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不同类别污染物的危险性有所不同,要针对性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必须提前开展土壤样本采集与化验工作,并在化验结果基础上(土壤样本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加以评定,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暴露评估。
当土壤中分布着重金属污染物时,污染物暴露程度(暴露量)的高低直接决定问题影响程度,暴露程度越高、问题严重性与影响系数越大。
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暴露程度以及主要暴露途径加以分析,在其基础上与重金属污染物的污染性及有毒性等监测数据进行结合,构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暴露模型与迁移模型,综合判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危害系数[1]。
(3)毒性评估。
当出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后,会对污染范围内所分布生物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
以人体为例,如若长时间接触分布有高度污染性与有毒性重金属污染物质的土壤,则会引发人体各类疾病的出现。
因此,应基于土壤样本化验结果中各类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与种类、危害系数,构建起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参数模型,精确评估毒性系数。
(4)风险表征。
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摘要:重金属污染是在长期的矿山开采、加工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累计形成的。
近年来我国长期积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始逐渐显露,重金属重特大污染事件成高发态势,对自然生态和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南京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南京产生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一个地区长期进行矿山开采、加工以及利用重金属作为原料的工业发展,如不重视对重金属污染物有效防治,重金属污染物将在土壤、大气、水中逐渐累积,从而形成重金属污染。
本文以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的产生、排放为例,对重金属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污染的对策。
1.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现状南京市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南京市13个区县中涉及重金属污染物产排的企业数为82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主要通过废水和废气排放。
涉重废水排放总量为1075.24万吨/年,废水中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汞(hg)0.27kg/a、镉(cd)25.86kg/a、总铬(cr)449.24kg/a、六价铬(cr6+)361.14 kg/a、铅(pb)174.67kg/a、砷(as)2.81 kg/a、铜(cu)698.03 kg/a、镍(ni)96.23kg/a;涉重废气排放总量为74591.10×104m3/a,废气中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汞(hg)0.032kg/a、镉(cd)52.66kg/a、铬(cr)28.85kg/a、铅(pb)150.68kg/a、砷(as)39.43kg/a。
含重金属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956.33t/a,其中综合利用量为3123.67t/a,处置量为1706.06t/a,贮存量为126.6t/a,排放量为零。
2.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南京市涉及重金属污染的企业的调查分析,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分布散乱南京市涉重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分布散乱,遍布区县各处,污染物未能全部稳定达标排放,废水、废气治理措施较传统、简单,很多企业大部分企业未能进入工业园区进行统一管理,为环境监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为加快区域内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化建设设置了障碍。
江苏某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作者:黄晟沈华光张会严文婕范茂余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6期摘要:对江苏某重金属污染地块进行了土壤污染调查,并进行了风险评估。
结果表明土壤中镍、铬、六价铬等三种污染物浓度超过筛选值。
其中,镍、六价铬的健康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复目标。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调查;风险评估中图分类号:X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6-00-01DOI:10.16647/15-1369/X.2020.06.043Investig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soil pollution in a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plot in Jiangsu ProvinceHuang Sheng, Shen Huaguang, Zhang Hui, Yan Wenjie, Fan Maoyu(East China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210007,China)Abstract: A soil pollution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a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plot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a risk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ckel, chromium and hexavalent chromium in the soil exceeded the screening value. Among them, the health risks of nickel and hexavalent chromium exceed acceptable risk levels. On this basis, the repair target is proposed.Keywords: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Risk assessment本調查污染地块原属一家金属表面化学处理企业,拥有40余年生产历史,涉及酸洗与电镀生产工艺,已于2018年完成整体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