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EN途径的选择
营养途径的改变 ▪ 20世纪7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时首选静脉营养
▪ 20世纪8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周围静脉营养 ▪ 20世纪90年代:当肠道有功能,使用它 ▪ 当前:随着EN给予途径的建立、肠内营养制剂和输注技术的
进步,使重症患者在胃肠功能障碍的情况下进行EN成为了现
(E级)
▪ 应当监测患者对EN的耐受性(根据患者疼痛和/或腹胀的主诉,体格检
查、排气排便情况确定);避免不恰当终止。 (E级)
▪ 胃残余量<500ml时,若没有不耐受的其他表现,不应终止EN
(B级)
▪ 应当对接受EN的患者评估误吸的危险;应当采取降低误吸危险的措
施
(E级)
ASPEN重症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09
观念的转变
▪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从2006年“营养支持”
的概念----“营养治疗”转变 肠内营养(EN) vs 肠外营养(PN)
哪一个护理工作量大?
1
第一页,共34页。
▪ 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肠内营养
这个重危病人就有救了
Mette m.berger,MD,PH.D,DEAA A 10-year survey of nutritional support
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的重症病人宜选择经空肠营养胃潴留连续镇静或肌松肠道麻痹急性重症胰腺炎或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营养支持指南2006经空肠肠内营养理想的途径鼻空肠管途径需要肠内营养6周以内空肠造口途径手术中或内镜造口置管长期应用6周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口空肠置管适合十二指肠梗阻胰腺炎病人反流误吸的发生率降低病人耐受好管饲喂养的方式推注增加护士工作量间歇性重力滴注速度不易控制营养泵持续输注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比较优点缺点适应证一次性输注操作简单胃肠道并发症多仅适用于插鼻胃管和胃造口的患者间歇性重力滴注操作简单患者有较多的活动时间胃肠道并发症仍较多适用于鼻饲喂养的患者连续输注胃肠道并发症最少营养吸收最好活动时间少危重病人及空肠造口的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