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分析(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36
(完整版)量价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笔记)量价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笔记)·天量要撤离,股价回调不破MA30,后市量价齐升时,可买回。
·股价横盘,振幅小,说明主力控盘度高。
·价涨量平或价涨量缩,很多是因为主力控盘度很高,大量筹码已经被锁定。
·阶梯式上涨的分时线,正常情况是拉升放量,横盘缩量。
如果拉升后横盘并未缩量,则说明主力在出货。
·量盘冲高回落,如果十点半还没拉上去,那么当日再次上涨的概率比较小。
·头肩顶:左肩顶部成交量最大,中间头部成交量次之,右肩顶部成交量最小。
颈线是头肩顶中间的两个低点连线。
当股价跌到颈线附近,会有小反弹,但成交量继续缩小。
当股价跌破颈线后,反弹的高点就是颈线。
当股价跌破颈线后,最小跌幅为头部到颈线的垂直距离。
颈线和成交量是头肩顶是否成立的关键标准。
·头肩底:颈线是中间两次反弹高点的连线。
右边高点成交量比左边高点要大。
股价突破颈线后,会有一次回落确认,其低点就是颈线位置。
·潜伏底:股价长期水平运行,某一天突然放量拉升,这类股后期涨幅巨大。
·圆弧底:右侧放量突破左边高点后,股价会回踩此点位后再上涨。
··日线级别的中继形态·上升楔形(远端相交的两条通道线)股价下跌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高点和低点都在不断抬高。
但成交量却越来越小。
上冲乏力后,股价开始下跌,跌破楔形下轨后,开始放量暴跌。
·下降楔形(远端相交的两条通道线)股价上涨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高点和低点不断下移。
成交量越来越大。
当获利盘被消化后,股价会突破楔形上轨,重回上升轨道。
·上升三角形(上轨水平,下轨逐步抬高)股价上涨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
股价未突破上轨前,成交量逐步萎缩;当股价突破三角形上轨后,成交量明显放大。
·下降三角形(下轨水平,上轨逐步下移)股价下降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
量价分析全集(图解)K线图与成交量成交量是指一个时间单位内对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
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投不活跃。
成交量是判断股票走势的重要依据,对分析主力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成交量含义1、说明个股的活跃程度与对当前股价的认可程度。
个股的运动一般都经历盘旋———活跃———上升———盘旋的循环过程,作为股价运动的第二阶段,即通常所说的股性被激活阶段,也就是成交量活跃的过程。
当一只个股处于底部蛰伏期时,其市场表现不活跃,该阶段的成交量低迷。
股价的上升必然导致获利盘与解套盘的增多,多空分歧加大,相应地,股价的进一步上升需要有更多能量的支持,而活跃的成交量正是对该现象的客观反映。
多空双方对股价的认可程度分歧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
理论上,多空双方对股价分歧最大的位置应该是在盘整区域的箱体顶部,从股价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在箱体顶部附近的放量也确实对股价的突破有一定参考意义。
2、成交量的活跃还与个股突破后的爆发力度有关,表明市场的内在强度。
换手率越高,参与的投资者越多,一旦市场向某个方向突破,原来巨大的多空分歧因一方的胜利使市场产生一边倒,迫使另一方返身加入,这种合力足以使市场产生巨大的波澜。
统计结果表明,当一段时间的累计换手率达到300%以上时,个股进入突破前的临界状态,这为我们把握入市时机提供了较好的早期信号。
主力资金介入个股具有较高的成本,这一特性使主力不可能在控盘后仍维护长时间的低位盘整,而累计换手率正是对该状况所作的较好描述,它能估计市场是否进入临界状态。
另外,放量前的成交量走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个股的活跃程度反映了进入该股中的主力是新主力还是老主力,主力的实力如何,有助于对主力控盘程度的判断。
这事实上是从成交量的角度对股价的盘整作补充描述。
一般,新主力介入时,由于介入控盘过程较长,成交量会相对活跃,而一旦进入控盘阶段后,主力又难以容忍其它投资者跟庄,不会长时间在其成本区域附近徘徊,会迅速拉高,这就会产生第一波的上升行情,即性质上为脱离成本区的行情。
股票量价关系原理(图解)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决定股价涨跌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来自股票市场自身的买卖活动。
如市场出现利多消息后,如果没有人入市购买股票,行情也不会上涨或者狂升。
当重大的利空消息出现后,如果没有人抛售股票,价格也就不会下降和暴跌。
股票买卖活动规模的大小是通过每日股票的成交量和庄家及跟庄者的持仓量来反映的。
因此,对股票市场量价关系的研究实质上是动力和方向的研究。
成交量和持仓量是动力,价格走势是方向。
在量价的基本研判上,股价的上涨需要不断出现愿意追逐高价的后续资金,形成成交量、持仓量和股价同时上升的局面。
股价的下跌和资金的撤离,形成成交量、持仓量和价格持续下跌的局面。
这种正常的“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的同步情况,并不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在“量价背离”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买卖股票的操作。
“量价背离”的情况说明追高意愿的后续资金不足,随时可能反转。
因此,广大中小散户只要能把量价关系研究好了,就可以避免掉进庄家和跟庄者的多头陷阱或空头陷阱,从而保证自己的操作成功。
在正常的情况下,股价的变化与成交量的变化成正比关系。
这就是说,股价升高,成交量增加,股价下跌成交量下降。
假设一只股票的流通股是1亿股,股价从10元连续10天投机拉升到25.90元,每天投机拉升10%。
在庄家和跟庄者控股的情况下,庄家和跟庄者也只能购买当日成交量一半的股票,其余的股票则被散户买走。
采用T+1交易制,即今日买的股票,第二日才能卖出。
当散户头一天买进股票后,第二天股价被投机拉升,产生了获利筹码。
我们设定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散户全部卖出获利筹码;第二种情况是散户仅卖出一半获利筹码。
(一) 第一种情况:股票被庄家和跟庄者全部控制在股票被庄家和跟庄者全部控制的情况下,只有庄家和跟庄者持有股票,股市上没有该股票流通。
其结果是:连续10天空量上涨每天收出一字线。
每日成交量为100手,这100手全部是庄家和跟庄者卖出(庄家和跟庄者用于投机拉升股票的价格)的股票。
量价关系实战分析图解正常的“价涨量增,价跌量缩”同步的情况下,并无必要特别加以注意,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在“量价背离”的情况下,买卖股票时要特别加以分析。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量价分析中被忽略了的问题。
价涨量增的真实原因除股价上涨后续资金及时跟得上外,大量获利盘的存在和涌出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获利盘涌出,成交量就不会放大。
在C段,价涨量不增的原因是没有获利盘存在。
因此,在庄家和跟庄者绝对控股下也会出现价涨量不增的背离情况。
(一)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是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表示后市价格还将继续上扬。
(二) 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价格随着递增的成交量和换手率而上涨,突破前一段高峰,创下新的高价,股价继续上涨,此时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
此波段行情说明上涨行情已接近尾声,大量的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公众追高意愿不足,这是价格趋势潜在反转的信号。
图4-11所示是量价背离示意图。
该图说明在股价上升趋势中,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浮动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少,散户追高意愿不足,庄家和跟庄者在投机拉升股价时很少有人跟进。
这时庄家和跟庄者很可能在高位制造多头陷阱或者走逐阶下降派发走势。
图4-11 发生在股价上升时的量价背离示意图(三) 股价创新高量没有放大的实战案例图4-12所示是上海股票黑龙股份(600187)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的日K线图和成交量走势图。
图4-12 股价上升时量价背离的实战案例在图4-12中:●黑龙股票的股价在低位投机拉升时,庄家和跟庄者大量吸筹建仓,形成低价大成交量期。
庄家和跟庄者在股价低位控制了大部分流通筹码。
●在股价继续投机拉升过程中,成交量呈萎缩状况。
在股价上升后期,股价迅速上升,但成交量进一步萎缩,形成明显的量价背离和高价小成交量期。
这是庄家和跟庄者控股并锁定了大部分流通筹码所致。
(四) C段中价格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减而回升,价格上涨,成交量不涨反而逐渐萎缩,发生量价背离和无量上涨,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C段。
量价分析——对股票量价的认识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寻找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思维,应该是根据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大众对这只票的心理和买卖意愿与买卖力道,寻找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从而确定我们该进入市场还是该退出市场。
价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换手率为标志的,因为这样才能完成筹码的派发和收集。
举个例吧,某只票一路缩量阴跌,某一日,它突然放量上涨,这说明了什么?比较起来看,说明之前阴跌时,没人买,现在的放量,是买盘涌入。
为什么有相当多的票,在高位,上涨的时候,不放量,但继续涨?因为主力有大量筹码,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涨,也没人卖,所以可以缩量继续涨,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
你要明白,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对倒放出来,缩量,主力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人们老是抱怨K线和成交量有骗线,那是因为他们识别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通过量来识别K线的真伪,也是一种看图的方法,不参照量,光看K 线,是容易被骗线迷惑的。
单根量也不容易识别的,一般要通过一组量来识别。
放量与缩量,通常能显示大众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时只需要的K线和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的。
什么价涨量升、价涨量缩等等,反映的是买卖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了一只股票的市场状态,根据这种状态来确定我们可以进入或是不可以进入,这才是正途,如果我们以量升就推测价要涨等等,想藉此寻求其必然联系,那是误入歧途。
大多数人喜欢看股票放量,不喜欢看缩量,其实相当部分的人看到了“假”的,没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关键位置才有意义,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放量都没意义的。
“关键位置”,主要是指关键的阻力位和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缩量了。
要看阻力位和支撑位放不放量,那么这个阻力位和支撑位主要应该以成交密集区来确定。
我有时在思考一个问题,不同的方式找出的阻力位和支撑位,是否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来确认它是否突破?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缩量阴跌,表示的市场含义是什么?多半是有人卖,无人买(假如我们自己是那只股票的持有者,身临其境,自然会明白),所以,缩量阴跌的票,多半还要跌。
量价关系实战分析图解正常的 “价涨量增 ,价跌量缩 ”同步的情况下 ,并无必要特别加以注意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在 “量价背离 ”的 情况下 ,买卖股票时要特别加以分析。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量价分析中被忽略了的问题。
价涨量增的真实原因除股价上涨后续资金及时跟得上 外 ,大量获利盘的存在和涌出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获利盘涌出 ,成交量就不会放大。
在 C 段,价涨量不增的原因是没有获利盘存在。
因此 ,在庄家 和跟庄者绝对控股下也会出现价涨量不增 的背离情况。
(一 )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是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 ,表示后市价格还将继续上扬。
(二 ) 股价创新高 ,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 ,价格随着递增的成交量和换手率而上涨 续上涨 ,此时股价创新高 ,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
是价格趋势潜在反转的信号。
图 4-11 所示是量价背离示意图。
该图说明在股价上升趋势中 , 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 , 浮动 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少 ,散户追高意愿不足 ,庄家和跟庄者在投机拉升股价时很少有人跟进。
这时 庄家 和跟庄 者很可能在高位制造多头陷阱或者走逐阶下降派发走势。
图 4-11 发生在股价上升时的量价背离示意图(三 ) 股价创新高量没有放大的实战案例图 4-12 所示是上海股票黑龙股份 (600187)1999 年 10 月至 2000 年 6 月的日 K 线图和成交量走势图。
,突破前一段高峰 ,创下新的高价 ,股价继 此波段行情说明上涨行情已接近尾声 ,大量的获利筹码集中在 庄家 和跟庄者手中 ,公众追高意愿不足 ,这图4-12 股价上升时量价背离的实战案例在图4-12 中:• 黑龙股票的股价在低位投机拉升时,庄家和跟庄者大量吸筹建仓,形成低价大成交量期。
庄家和跟庄者在股价低位控制了大部分流通筹码。
• 在股价继续投机拉升过程中, 成交量呈萎缩状况。
在股价上升后期,股价迅速上升,但成交量进一步萎缩,形成明显的量价背离和高价小成交量期。
量价关系实战分析图解正常的“价涨量增,价跌量缩”同步的情况下,并无必要特别加以注意,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在“量价背离”的情况下,买卖股票时要特别加以分析。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量价分析中被忽略了的问题。
价涨量增的真实原因除股价上涨后续资金及时跟得上外,大量获利盘的存在和涌出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获利盘涌出,成交量就不会放大。
在C段,价涨量不增的原因是没有获利盘存在。
因此,在庄家和跟庄者绝对控股下也会出现价涨量不增的背离情况。
(一)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是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表示后市价格还将继续上扬。
(二) 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价格随着递增的成交量和换手率而上涨,突破前一段高峰,创下新的高价,股价继续上涨,此时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
此波段行情说明上涨行情已接近尾声,大量的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公众追高意愿不足,这是价格趋势潜在反转的信号。
图4-11所示是量价背离示意图。
该图说明在股价上升趋势中,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浮动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少,散户追高意愿不足,庄家和跟庄者在投机拉升股价时很少有人跟进。
这时庄家和跟庄者很可能在高位制造多头陷阱或者走逐阶下降派发走势。
图4-11 发生在股价上升时的量价背离示意图(三) 股价创新高量没有放大的实战案例图4-12所示是上海股票黑龙股份(600187)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的日K线图和成交量走势图。
图4-12 股价上升时量价背离的实战案例在图4-12中:●黑龙股票的股价在低位投机拉升时,庄家和跟庄者大量吸筹建仓,形成低价大成交量期。
庄家和跟庄者在股价低位控制了大部分流通筹码。
●在股价继续投机拉升过程中,成交量呈萎缩状况。
在股价上升后期,股价迅速上升,但成交量进一步萎缩,形成明显的量价背离和高价小成交量期。
这是庄家和跟庄者控股并锁定了大部分流通筹码所致。
(四) C段中价格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减而回升,价格上涨,成交量不涨反而逐渐萎缩,发生量价背离和无量上涨,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C段。
量价分析讲解一家之谈2015-03-10 11:36量价分析,就是分析价格,交易量,持仓量三者的关系,分为技术性强势和弱势,通俗的讲就是价量是否一致对持续和反转进行分析。
常见的量价关系:1、量增价增;2、量增价跌;3、量缩价增;4、量缩价跌;5、量平价跌;6、量增价平;7、量缩价平;8、量平价增;9、量平价平;一、量增价增:放量上涨,拉升形态,一般出现在上升通道区域。
人气被点燃,购买者不断的增多,成交量持续放大,股价不断的被推升。
例如廊坊发展,股价在被推升的过程中,量峰在不断的被放大。
呈现量增价增的形态,属于非常健康安全的状态。
二、量增价跌:放量下跌,一般出现于下降通道,主力出货阶段;放量下跌,卖出筹码比较多,代表抛盘非常重,尤其是断头侧刀,更具杀伤力!这种状态短线风险很大,一定要注意规避!如铁汉生态,在下跌途中,成交量放大,抛盘非常重,无论是短线还是中线,风险都非常大。
三、量缩价增:这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量价背离现象,意味着股价偏高,跟进意愿不强,此时要对日后成交量变化加以观察。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若继续上涨且量增,则量缩属于惜售现象,筹码高度集中,主力高度控盘,短线注意中线调整风险,中线可以继续关注,观察主升浪的来临;二是,顶背离,成交量依然保持缩量,且股价高位滞涨,缺少市场人气,此时应该注意市场风险,以免高位套牢;无论出现上面哪种情况,短线都不安全。
1、科士达:在2013年11月上旬,科士达连续四天出现股价上升,而成交量缩小,呈现量价背离的现象;由于缺少市场人气,随后股价就经历一次中线调整,当大盘走好之后,主力再次放量突破,开启主升浪。
2、光线传媒:高位量价顶背离,缩量上涨,随后放量下跌,一旦出现这种形态,往往就是主力诱多出货做头部,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极高的风险意识,否则将会被套天花板!!四、量平价跌:底背离的一种,往往是股价在加速赶底。
一般出现在下降通道,成交量不再放量,然而股价却在不断的下跌,换句话说就是股价的下跌已经引不起市场的恐慌,让市场抛出更多的筹码出来了。
量价分析——对股票量价的认识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寻找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思维,应该是根据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大众对这只票的心理和买卖意愿与买卖力道,寻找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从而确定我们该进入市场还是该退出市场。
价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换手率为标志的,因为这样才能完成筹码的派发和收集。
举个例吧,某只票一路缩量阴跌,某一日,它突然放量上涨,这说明了什么?比较起来看,说明之前阴跌时,没人买,现在的放量,是买盘涌入。
为什么有相当多的票,在高位,上涨的时候,不放量,但继续涨?因为主力有大量筹码,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涨,也没人卖,所以可以缩量继续涨,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
你要明白,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对倒放出来,缩量,主力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人们老是抱怨K线和成交量有骗线,那是因为他们识别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通过量来识别K线的真伪,也是一种看图的方法,不参照量,光看K线,是容易被骗线迷惑的。
单根量也不容易识别的,一般要通过一组量来识别。
放量与缩量,通常能显示大众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时只需要的K线和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的。
什么价涨量升、价涨量缩等等,反映的是买卖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了一只股票的市场状态,根据这种状态来确定我们可以进入或是不可以进入,这才是正途,如果我们以量升就推测价要涨等等,想藉此寻求其必然联系,那是误入歧途。
大多数人喜欢看股票放量,不喜欢看缩量,其实相当部分的人看到了“假”的,没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关键位置才有意义,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放量都没意义的。
“关键位置”,主要是指关键的阻力位和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缩量了。
要看阻力位和支撑位放不放量,那么这个阻力位和支撑位主要应该以成交密集区来确定。
我有时在思考一个问题,不同的方式找出的阻力位和支撑位,是否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来确认它是否突破?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缩量阴跌,表示的市场含义是什么?多半是有人卖,无人买(假如我们自己是那只股票的持有者,身临其境,自然会明白),所以,缩量阴跌的票,多半还要跌。
量价分析全集(图解)K线图与成交量成交量是指一个时间单位内对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
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投不活跃。
成交量是判断股票走势的重要依据,对分析主力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成交量含义1、说明个股的活跃程度与对当前股价的认可程度。
个股的运动一般都经历盘旋———活跃———上升———盘旋的循环过程,作为股价运动的第二阶段,即通常所说的股性被激活阶段,也就是成交量活跃的过程。
当一只个股处于底部蛰伏期时,其市场表现不活跃,该阶段的成交量低迷。
股价的上升必然导致获利盘与解套盘的增多,多空分歧加大,相应地,股价的进一步上升需要有更多能量的支持,而活跃的成交量正是对该现象的客观反映。
多空双方对股价的认可程度分歧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
理论上,多空双方对股价分歧最大的位置应该是在盘整区域的箱体顶部,从股价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在箱体顶部附近的放量也确实对股价的突破有一定参考意义。
2、成交量的活跃还与个股突破后的爆发力度有关,表明市场的内在强度。
换手率越高,参与的投资者越多,一旦市场向某个方向突破,原来巨大的多空分歧因一方的胜利使市场产生一边倒,迫使另一方返身加入,这种合力足以使市场产生巨大的波澜。
统计结果表明,当一段时间的累计换手率达到300%以上时,个股进入突破前的临界状态,这为我们把握入市时机提供了较好的早期信号。
主力资金介入个股具有较高的成本,这一特性使主力不可能在控盘后仍维护长时间的低位盘整,而累计换手率正是对该状况所作的较好描述,它能估计市场是否进入临界状态。
另外,放量前的成交量走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个股的活跃程度反映了进入该股中的主力是新主力还是老主力,主力的实力如何,有助于对主力控盘程度的判断。
这事实上是从成交量的角度对股价的盘整作补充描述。
一般,新主力介入时,由于介入控盘过程较长,成交量会相对活跃,而一旦进入控盘阶段后,主力又难以容忍其它投资者跟庄,不会长时间在其成本区域附近徘徊,会迅速拉高,这就会产生第一波的上升行情,即性质上为脱离成本区的行情。
干货I量柱,量价,量线(全解读)干货 I 量柱,量价,量线(全解读)思多金stalking07.01 11:38阅读1544作者:天赐钱缘“量柱”和“价柱”是一对血肉相连的兄弟,丢开“量柱”看“价柱”,或者丢开“价柱”看“量柱”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方法是将二者联系起来,量价合一,见一即二。
阳胜进,阴胜出。
小倍阳,大胆入。
第一,从量柱上看(以量柱顶部为基准):只要今天的量柱高于昨天的量柱,就是“胜”,红柱高就是阳胜,阳胜则进;绿柱高就是阴胜,阴胜就出。
这里讲的“胜”,是“胜利的胜”,不是“旺盛的盛”。
这里一般是看单根量柱,有时也看两根量柱,用“面积的胜”换算成“高度的胜”。
第二,从价柱上看(以价柱实体为基准):只要今天红柱的实顶高于昨天阴柱的实顶,就是“阳胜”;只要今天绿柱的实底低于昨天红柱的实底,就是“阴胜”。
和量柱不同的是,价柱的胜一定要看实体,{实体的“顶底”就是“胜的临界点”},也是我们“进出攻防”的临界点。
第三,从配合上看(参照上述两个基准)“量价双胜”是“胜”的重要标志。
只要今天的量柱和价柱,同时高于昨天的量柱和价柱,即“双向胜阴”,才是“阳胜”;反之,如果今天的量柱和价柱同时“双向胜阳”,才是“阴胜”。
第四,从量价比看(以量价对比为参考):我们“十二字令”中的“阳胜”或“阴胜”,特指“【双向胜”】,如果碰到“单向胜”的状况,最好还是“看一阵”,即观望。
一旦发现“长阴短柱”或“长阳矮柱”,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千万不要急于下定论。
第五,从质量上看(依然参照上述基准):只要今天的量柱比昨天的量柱高一倍左右(不要高出许多),阳柱就是“小倍阳”,阴柱就是“小倍阴”。
若高出一倍以上,就是“倍阳”或“三倍阳”或“四倍阳”,若高出五倍以上,那就是“高倍阳”。
“胜”,是“三句话”的核心。
“胜”的关键又在于“临界点”的把握。
有的股票“临界点”很多,有的却很少。
买卖点少,说明主力的控盘能力强,计划性强,动作干净利索;买卖点多,说明主力的竞争对手多,偶然性大,必然经常折腾。
量价分析——对股票量价的认识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寻找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思维,应该是根据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大众对这只票的心理和买卖意愿与买卖力道,寻找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从而确定我们该进入市场还是该退出市场。
价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换手率为标志的,因为这样才能完成筹码的派发和收集。
举个例吧,某只票一路缩量阴跌,某一日,它突然放量上涨,这说明了什么?比较起来看,说明之前阴跌时,没人买,现在的放量,是买盘涌入。
为什么有相当多的票,在高位,上涨的时候,不放量,但继续涨?因为主力有大量筹码,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涨,也没人卖,所以可以缩量继续涨,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
你要明白,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对倒放出来,缩量,主力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人们老是抱怨K线和成交量有骗线,那是因为他们识别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通过量来识别K线的真伪,也是一种看图的方法,不参照量,光看K线,是容易被骗线迷惑的。
单根量也不容易识别的,一般要通过一组量来识别。
放量与缩量,通常能显示大众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时只需要的K线和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的。
什么价涨量升、价涨量缩等等,反映的是买卖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了一只股票的市场状态,根据这种状态来确定我们可以进入或是不可以进入,这才是正途,如果我们以量升就推测价要涨等等,想藉此寻求其必然联系,那是误入歧途。
大多数人喜欢看股票放量,不喜欢看缩量,其实相当部分的人看到了“假”的,没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关键位置才有意义,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放量都没意义的。
“关键位置”,主要是指关键的阻力位和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缩量了。
要看阻力位和支撑位放不放量,那么这个阻力位和支撑位主要应该以成交密集区来确定。
我有时在思考一个问题,不同的方式找出的阻力位和支撑位,是否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来确认它是否突破?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缩量阴跌,表示的市场含义是什么?多半是有人卖,无人买(假如我们自己是那只股票的持有者,身临其境,自然会明白),所以,缩量阴跌的票,多半还要跌。
如果一旦放量,就“有可能”是新的买方力量的增强,真与假,又要通过以后的缩量来加以甄别价量分析,是要结合K线的所处位置来看的。
换手率,涨幅,K线位置,趋势,市场心理结合起来,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揣度买方和卖方谁是主导。
同一种量价形态,牛市跟熊市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一样,因为市场心理不一样;个股的量价分析跟大盘的量价分析也有不同,因为个股更注重控盘程度,大盘更注重大众的参与度,更注重入市的资金量。
总之,放量有可能做假,缩量相对较真,重点要从缩量处分析,因为这是主力“不作为”的情况下的市场状态,是一种相对较真实的状态,从这里缩量来分析是因为买的少还是卖的少,然后再根据趋势和K线的位置来分析主力是做多的意愿还是做空的意愿,从而决定我们是进场还是观望。
当然,缩量与放量,并不一定拿两天来比较,更多的时候是拿两段时间来比较。
我更多的时候是比较换手率。
比如,今天某只票的换手率比昨天的换手率低,就是缩量。
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绝对数据。
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
我通常是以换手率进行研判,从换气率来把握量的“势”。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一只股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地量(换手率大多数时候小于3%)后,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萎缩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反而预示着要出货了。
股价的上涨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的,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现象,实际走势中往往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
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反而是好事,所以我说顶和底都是要以放量为标志的。
利物莫说过:股票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
我们通过K线图上的阴阳K线和放大或缩小的成交量,能不能管窥阻力最小的方向呢?如果能,我想,有K线,均线,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了。
一只股票量的运行轨迹通常是:一段芝麻量,然后开始温和放量,股价开始上涨,这个时期是吸货过程,如果吸货完成了,股价会向下打压,当再次股价向上的时候,如果放量,则不能判断主力是否吸货完毕,如果是缩量上涨,那就是没有抛盘了,那么股价就会沿这个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当涨一定程度后,放量滞涨,股价向上的阻力大,向下的阻力小,股价向下运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然后常常会缩量阴跌,这时候的缩量,通常是因为没有接盘,直到出现恐慌性抛盘后放量,才会是底,这时候的放量表明抛盘大,接盘也大,如果接盘不大,又怎么会让抛出来的盘成交呢。
这时候,底部区域已经悄然到来。
然后又重复以上过程成交量的放大,是表示分歧很大。
这表明的可能是:1,大众不看好,抛,少数人看好,接。
(类似于主力接盘);2,少数人不看好,抛,大众看好,接!(类似于主力诱多出货)。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的股票而言,搏奕的对象是散户(大众)跟主力(少数),所以,你只有确认了是散户在进,才能说“大众看好”,也只有确认了散户在抛,才能说“大众不看好”。
在我的认识中,股票的抛盘压力的大小,主要是以成交量来看,辅之以价格参照,主力做多与做空的意愿,主要以价格走势来看,辅之以成交量来参照,并不能单纯的都以价格为主或者单纯的以成交量为主来分析一只股票。
主导思想是寻找“阻力最小的方向”,当然,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的。
买入的方式通常是两种,一种是在股票突破时买入;另一种方式是在低位向上转折时买入。
突破买入主要是在突破了阻力位后的买入方式,追涨停也属于突破买入,我是喜欢杀入几十万手就封停的股票,因为它表明没多少人卖,少量的单就能封停。
它已经反映出了买卖力道。
小单封停,跟缩量上涨在本质上是一个道理。
转折点买入适合于波段操作。
我没有说我水平高,我的意思是还是有很多人同意我的观点,我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是误导人的。
(1)我前面说得很清楚,这种方法适合于高控盘股,是不太适合对人气股和大盘的分析,不过,我想量价关系应该可以用于大盘的分析的,只是还需要进一步去揣摩。
(2)帖子里面也说到了怎样看成交量,一是看成交量的趋势,还有就是用换手率来衡量,换手率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3)下跌破位不需要成交量,是因为没有人买。
抛盘的见当下价位没人买,就继续往下面的价位打。
量价的分析,是要结合市场心理才行,对股票的分析,如果脱离了市场心理,就是形而上学。
(4)股价与成交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是根据在某个价位,出现什么样的成交量,然后看能不能确定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
(5)“成交量跟随趋势”,是要分辩K线的位置来看的,成交量与股价的趋势是“背离-同步-背离-同步”的节奏。
(6)成交量的递增说明控盘较好,但该股票安不安全,还要看股价所处位置。
暴增的原因很多,我想很多人都会找出很多原因的,记得有位大师说过,寻找原因和解释市场是无意义的。
在等待的时间里,我来说一下我的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1)Q:量价关系适用于大盘么?A:很难适用,根据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仅用于判断大盘中期(6个月左右)的趋势,或者,适用于判断大盘的日间交易,比如15分钟K线。
这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它们的原理一样。
最怕的就是,半吊子的时间和趋势。
(2)Q:对同一个股而言,不同时期流通盘的变化比如高送转、大小非、增发等导致流通盘增加,此时如何比较成交量的变化?A:根据成交量趋势来判断后期股价走势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流通盘一致。
试想,由于种种原因,流通盘增加了30%,那么,增加前的换收率5%和增加后的5%有区别吗?当然有。
所以,不同的流通盘无法比较成交量的变化。
这从侧面说明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从中期来看,6个月的时间足够长到忽略流通盘变化对成交量趋势的影响;而15分钟或5分钟K线的日间交易由于没有流通盘的变化(或者说流通盘来不及变化),所以可以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判断指数或股价走势。
(3)Q:如何解释下跌破位可以不需要成交量?A:这个问题唐登以及其他人已经回答了。
请大家记住一句格言,股价上涨需要买盘的推动,但也可以因为股票自身的重量而下跌。
(4)Q:上涨趋势中发生的收敛三角形,成交量形态可能增加吗?A:至今没有看到过。
也就是说,可能性很小。
原因就在于巩固形态中,多空双方的消耗导致了股价波动越来越来,成交量也相应的递减。
多空平衡的瞬间,股价只要一点点作多或作空的力量,就可以发生质的变化,上升突破或破位下跌。
(5)Q:如何理解“成交量跟随趋势”这句经典名言?A:上面的朋友提到过“上涨放量,下跌缩量”,其实这只是股市中耳熟能详的词语。
其实说的人,绝大多数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导致了散户追涨杀跌的悲剧。
下面我来普及一下量价理论的基础,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同。
“成交量跟随趋势”是道氏理论的前提之一。
美国的卡西迪研究员对此作出了深刻的研究。
研究结论大概如下:在多头市场中,成交量应当跟随主要趋势的发展而递增,简单的说,就是上涨放量;与主要趋势向逆的成交量发展应该是递减的,也就是说下跌缩量。
所以在上涨过程中,当股价有了一定涨幅的时候,通常会回调一下,有时候是主力震仓,这时候,回调应该是缩量的。
但是,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个“但是”,成交量的上涨特别要注意上涨的形态,要区分“递增”与“暴增”的区别,因为,这个对后续趋势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上面所说的“成交量跟随趋势”仅仅局限于“递增”的情况。
(6)Q:简单说明成交量递增与暴增的原因?A:递增通常是温和的上涨,来自于买盘的推动;暴增指均线水平3-4倍的成交量水平,动力来自于重大利好或利空的刺激,以及主力的对倒。
成交量——才是真正的王者指标以前也和其他投资者一样,沉迷于各种指标的研究中,本人入市7年来,至少接触了几千多个指标,发现效果都不理想。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电脑中病毒,重装系统后,再重装行情系统。
准备导入以前的指标公式。
没有想到行情系统打开后,那久违的简洁的界面吸引了我:最上面是K线,中间是成交量,下面是MACD。
简洁的界面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苦苦思索了半天,终于顿悟:这才是本源于是我把以前收集的所有指标公式都删了,专门研究最K线,成交量和MACD。
通过研究,我终于看破译K线这天书密码,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看到一根根K线,并没有什么区别,也不会觉得哪一根特别剌眼,但是对于一个熟练的人来说,则就不同,有的K线一看到它,就会使人眼亮,使人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