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42.02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1. 引言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概念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元传递电信号来快速调节机体内部环境的一种方式,主要控制机体的瞬时反应和快速反应,如运动、呼吸等。
而体液调节则是通过内分泌系统释放激素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主要控制机体的长期稳态和代谢活动,如生长发育、代谢平衡等。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共同组成了生物体内的调节系统,通过相互协调作用来维持机体的稳定内环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自拥有独特的调节方式和作用对象,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与协调。
只有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结合、相互配合,机体内部环境才能得以稳定和平衡。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生物体内稳态的平衡。
它们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作用提供了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相对恒定的基础,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密切关系也成为了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内部调节机制的奥秘。
1.2 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两种重要调节系统,对于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与行为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机体内的协调性,不仅关系到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状态,还直接影响着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密切配合,共同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保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深入研究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稳态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学的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对于生物体内调节机制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更深入的生物学研究或医学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命科学的精髓。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它们分别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实现对生物体的内部环境进行稳定调节,保持其稳态。
在生物学中,这两种调节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
本文将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作用过程、相互关系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和作用过程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一种通过神经元向特定的细胞传递神经冲动,使得这些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的一种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的过程主要包括感受器、传导神经冲动、释放神经递质、靶细胞的兴奋和反应。
当人体感受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时,感受器会收集到相关信息,通过神经元向大脑传递这些信息,大脑再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到相应的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得体温得以调节。
2. 体液调节1. 共同目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目标是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态。
当生物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立即做出相应的调节反应,通过协调一系列生理和行为过程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2. 相互作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中相互作用。
在应激情况下,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增加心脏输出和提高血压,而内分泌系统也会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相关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从而共同完成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3. 联合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一些情况下也会联合调节生物体的内部环境。
婴儿出生后,母亲的乳腺会因为婴儿的吸吮而分泌催乳素,同时大脑也通过儿茶酚胺神经元的活动来促进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共同完成哺乳的过程。
1. 保持内稳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了对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保持了内稳态。
这有利于生物体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能够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2. 促进生物体的适应: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体的适应能力。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人体维持内部环境稳定性的两种主要方式。
神经调节指的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息,从而调节和控制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运动、感觉、分泌等;体液调节指的是通过体液中各种生物化学物质的浓度、质量等变化来调节和控制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主要通过内分泌系统来实现。
这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即神经调节发挥的作用是更快速的,但持续时间较短,而体液调节作用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两种方式也会互相影响或者相互作用。
例如,在应激反应中,神经系统可以迅速地调动机体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这个过程被称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则是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的重要生理活动。
当机体遭受外界刺激时,神经系统会先行发生反应,释放出肾上腺素等物质,使得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蛋白质分解加速等一系列反应发生。
这些反应需要获得能量,体液调节下的葡萄糖促进素则会通过刺激肝脏内糖原的分解,不断的提供葡萄糖来供应这些反应。
因此,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共同协调使得机体能应对应激反应。
在一些疾病中,两种调节方式的失调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
例如糖尿病就是由于机体对于胰岛素等生理调节机制的失调而导致的。
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会增加,促进肌肉、脂肪等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而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无法及时地调节血糖浓度,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这种情况中,体液调节功能正常,但神经调节功能失调的情况。
当然,还会发生类似于甲状腺疾病、肾疾病等体液调节失常而神经调节正常的情况。
因此,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作为人体维持内部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式之一,两者不能孤立存在。
在生理和病理等各种情境下,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才是维持机体正常运作的保障之一。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在维持生物体内稳态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传导神经冲动,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对目标组织进行刺激和调节;而体液调节则通过内分泌系统,通过血液中携带的激素传播,对目标组织产生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可以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下面是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要点解读:
2. 调节范围的不同:神经调节通常调节的范围较为局部,通过神经递质的传导对特定组织或器官进行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体液调节则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通过血液中携带的激素作用于目标组织,调节全身的生理功能。
3. 调节速度的差异:神经调节的速度较快,通常能够在毫秒或秒级别产生反应,快速调节生理活动。
体液调节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激素需要在血液中传播到目标组织才能产生作用,激素的释放、传播和作用过程需要分钟、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4. 反馈控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反馈控制机制,能够根据机体内部或外部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
神经调节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控制机体的反应,例如体温调节和血压调节等。
体液调节则通过负反馈和正反馈机制来控制机体的稳态,例如血糖水平的调节和生理周期的控制。
5. 调节目标的不同:神经调节主要调节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例如对危险刺激的逃避反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等。
体液调节则主要调节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参数的平衡,例如水分平衡、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方式,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神
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电信号,快速调节机体的活动,而体液调节则是通过激素在血
液中传递信息,影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两者共同维持了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了生
物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调节速度、调节机制和作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
神经调节的
速度较快,起作用的时间较短,而且只能调节能接受神经冲动的器官和组织。
而体液调节
的速度较慢,通常需要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但它的调节范围更广泛,能
够调节全身的功能。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
末梢释放激素,参与到体液调节中。
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就是由神经系统控
制的。
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肾上腺激素能够影响脑部的功能,调节心血
管系统的活动。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还可以相互代偿。
当机体面临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能够迅速发挥作用,而在长期的应激状态下,体液调节则会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它们共同维持了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了生
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摘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系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电信号来调节生理活动,而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进行调节。
两者密切联系,在一些情况下会相互促进或抑制。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元传递信息,速度快、作用强烈,而体液调节则是通过激素在血液中传播,反应时间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内稳态和平衡。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性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完美结合是维持生物体内稳定平衡的基础,也是生物体能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机体稳态、生理意义、协调性、调控。
1. 引言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高等生物体内维持稳态的两种主要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元的电化学信号传递,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和调节,对机体内部环境的急需变化有着迅速而直接的反应。
而体液调节则是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以调节体液中的溶质和水分浓度,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长期调节的作用。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机体内稳定的内部环境,保证机体各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
神经调节主要负责对机体外部环境的突发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如受到刺激时的激动和应激反应,调节心率、呼吸等生理功能,保证身体能够有效地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的响应。
体液调节则主要负责维护机体的水分平衡、血糖浓度、血压等长期稳定的内部环境,确保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辅相成,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机体做出不同的调节反应,共同维持机体内稳定的内部环境。
二者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生物体内部复杂而精细的调节系统,为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生物体的内部环境调节,保证了机体能够应对外界变化而保持稳定。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动植物机体内部环境稳态的两大调节系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实现快速、瞬时的调节作用;而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实现长期、慢速的调节作用。
在生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密切相关,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本文将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出发,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的调节系统。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们能够接收和传导信息。
神经元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传递信息,实现对外界或内部刺激的感知和响应。
神经调节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髓神经)共同完成。
神经系统通过传递神经冲动,控制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运行。
当感受到外界温度下降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发出指令,引起肌肉的收缩产生体温上升的反应。
这些反应快速、直接,能够在短时间内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
二、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内分泌系统是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们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并影响相应的靶细胞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器官组成,通过调节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等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体液调节的作用是慢速的、持续的,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机体内血糖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从而使血糖得以下降。
激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效果。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许多生理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同时参与,共同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1. 神经调节调控体液调节在某些情况下,神经调节可以通过影响内分泌腺的分泌来调控体液调节。
体温的调节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皮肤血管和汗腺的神经调节来实现的。
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是体液调节的因子。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34.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并不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而是密切联系,彼此协调。
5.身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代谢产热;安静状态下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6.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其散热主要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的方式进行。
7.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8.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包括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参与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9.在寒冷环境中,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散热量也相应减少。
同时,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蒸发散热也随之减少。
10.寒冷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可引起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
与此同时,相关神经兴奋后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使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
11.在炎热的环境中时,皮肤中的热觉感受器兴奋,该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最终使皮肤的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增加散热。
12.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本文主要介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内部调节体内环境的方式,但二者实现调节的机制和途径有所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以调节生理反应的过程。
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刺激或抑制细胞内的反应,从而调节机体内环境。
神经调节速度快,作用短暂,常用于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反应。
典型的神经调节的例子包括人体的反射机制,例如眼睛反射光线、心跳反射等。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系统中各种激素、酶等分泌物传递信息以调节生理反应的过程。
体液调节速度较慢,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常用于机体对内环境的调节。
体液调节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胰岛素(insulin)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对血糖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调节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神经调节往往是体液调节的早期阶段,例如在机体缺水时,感受到口渴的信号首先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再通过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从而影响肾脏的水利和排泄,调节体液的浓缩和稀释,维持水分平衡。
此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也有相互作用的情况。
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能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来调节血压。
当血压下降时,肾素被释放,通过体液调节机制使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I)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和钠水重吸收,从而提高血压;同时血管紧张素Ⅱ也能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刺激交感神经,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进一步提高血压。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它们在维持生物体内稳定的内环境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的传导作用,对生物体进行快速、特异性的调节,而体液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作用,对机体进行缓慢、广泛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协调,它们共同参与维持机体内稳定的内环境。
本文将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进行详细解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协调。
在生物体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通过神经元和激素介导了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的传导作用,对机体进行快速、特异性的调节。
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元将接受到的刺激信号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再通过神经元传导信号至相应的效应器,从而引起机体的快速反应。
当遇到危险时,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元传导信号,让机体进行紧急的应激反应,迅速逃离危险环境。
而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作用,对机体进行缓慢、广泛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的方式,调节机体内的生理活动,使得机体在长时间内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当机体遇到持续性的生理压力时,内分泌系统会通过激素的作用,加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元的分泌作用,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神经元可以分泌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又可以对内分泌系统产生调节作用,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理活动。
当遇到紧急状况时,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元分泌肾上腺素,从而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进而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摘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系统,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神经调节主要依靠神经元传递电信号,快速调节生理功能;体液调节则通过激素分泌,慢速调节生理功能。
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稳定。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协同调节机制上,它们通过负反馈调节,保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辅相成,共同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定,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过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稳态的维持机制。
【关键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生物调节系统、内环境稳态、协同调节机制、生物体内的作用、相互关系、相辅相成、维持稳定1. 引言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概念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调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能够快速地传递信号,使器官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更加紧密。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激素传递信息,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可以对机体的功能产生长期的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生物体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协同作用。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调控关系,两者在调节生物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具有互补性与协同性,共同促进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在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1.2 生物调节系统的重要性生物调节系统是生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它能够协调和调节生物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生物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大部分,它们共同负责对生物体内各种变化做出反应并作出调节。
【导语】在⽣物的学习中会学习到很多的关于⾃然的现象,下⾯©⽆忧考⽹将为⼤家带来⾼中⽣物关于神经调节于体液调节的关系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如⼆氧化碳等),通过体液传送的⽅式对⽣命活动进⾏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较
(途径、反应速度、作⽤范围、作⽤时间)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本⾝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个环节。
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
4、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激素:甲状腺激素
5、体温恒定的调节:
(1)⼈体热量的来源:⾻骼肌不⾃主战栗,肝脏产热,肾上腺分泌增加
(2)热量的散出:汗液的蒸发、⽪肤内⽑细⾎管的散热,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3)寒冷环境下的调节(冷觉感受器)神经——体液调节
(4)炎热环境下的调节(温觉感受器)神经调节
6、体温恒定的条件:产热量=散热量
7、⽔盐平衡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1)体内渗透压升⾼——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2)体内渗透压升⾼——⼤脑⽪层的渴觉中枢——主动饮⽔——渗透压降低
(3)抗利尿激素:有降低渗透压的作⽤,由下丘脑合成,储存到垂体后页,由垂体释放。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细胞呼吸
【参考答案】A
D正确。
学霸推荐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D.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少产热甚至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
2.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
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高温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3.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③摄水量增加
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B.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答案
1.【答案】C
【解析】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A项错误;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B项错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C项正确;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得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同时产热减少,但不能通过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D项错误。
2.【答案】D
3.【答案】D
【解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方面导致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摄水量增加。
因此,机体水分调
节的顺序正确的是,故选D。
4.【答案】D
兴奋,只能通过突触单向传递给下一个细胞,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