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中几种基本模型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17
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磁感应的几个基本模型要点1.磁通量的变化:当导线与磁感线相互运动时,如果导线割过磁感线,并且与磁感线的夹角发生变化,那么磁通量就会发生变化。
磁通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磁场强度和面积的乘积来表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变化会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2.磁感应线的密度:磁感应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种辅助工具,其形状和分布表示了磁场的性质。
磁感应线的密度决定了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磁感应线的数量,也反映了磁场的强弱。
当导线切割的磁场中磁感应线的密度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3.磁感线的方向:磁感线有方向性,总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
当导线与磁感线的夹角发生变化时,磁感线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导线内部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磁感线的方向变化越剧烈,感应电动势越大。
4.导线长度和速度:导线的长度和速度也会影响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磁感应。
当导线的长度增加时,割过的磁感线数量也会增加,导致感应电动势增大。
当导线的速度增加时,割过磁感线的数量也会增加,进而引起感应电动势的增大。
5.磁场的强弱:磁场的强弱也会影响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磁感应。
当磁场的强度增加时,磁感线的密度也会增加,从而感应电动势增大。
磁场的强度可以通过磁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
总结起来,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磁感应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要点进行描述:磁通量的变化、磁感线的密度、磁感线的方向、导线长度和速度以及磁场的强弱。
这些要点是理解和应用电磁感应理论的基础,也是研究和设计电磁设备的重要依据。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湖北省郧西县第二中学王兴青带电粒子在有界、无界磁场中的运动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几乎为l00%,涉及临界状态的推断、轨迹图象的描绘等。
试题综合性强、分值大、类型多,能力要求高,有较强的选拔功能,故平时学习时应注意思路和方法的总结。
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规律是“四找”:找圆心、找半径、找周期或时间、找几何关系。
一、知识点:若v⊥B,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平面内以入射速度v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右图所示。
1、轨道半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 F=qvB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v2F向=mrv2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qvB=mrm v所以轨道半径公式: r=Bq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跟粒子的运动速率成正比.速率越大.轨道半径也越大.2、周期由r=Bqm v 和T=v r π2得:T= qB m π2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跟轨道半径r 和运动速度v 无关.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1、圆心的确定带电粒子进入一个有界磁场后的轨道是一段圆弧,如何确定圆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解题的关键。
首先,应有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即圆心一定在与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上。
在实际问题中圆心位置的确定极为重要,通常有四种情况:(1)已知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通过入射点和出射点分别作垂直于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的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l 所示,图中P 为入射点,M 为出射点)(2)已知入射方向和出射点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入射点作入射方向的垂线,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作其中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2所示,P为入射点,M 为出射点)。
(3)两条弦的中垂线:如图3所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分别经过0、A 、B 三点时,其圆心O ’在OA 、OB 的中垂线的交点上. (4)已知入射点、入射方向和圆周的一条切线:如图4所示,过入射点A 做v 垂线A0.延长v 线与切线CD 交于C 点,做∠ACD 的角平分线交A0于0点,0点即为圆心,求解临界问题常用。
一模型界定本模型主要是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粒子的速度不同、入射位置不同等因素而引起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差异,从而在有界磁场中形成不同的临界状态与极值问题的一类物理情景.二模型破解1. 处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的基本知识点(i)圆心位置的确定①利用速度的垂线;②利用弦的中垂线;③利用两速度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④利用运动轨迹的半径大小.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①已知两位置的速度,分别过两位置作速度的垂线,交点处为运动轨迹的圆心②已知一点的速度与另一点的位置,过已知速度的点作该点速度的垂线,再作两点连线的中垂线,交点处为运动轨迹的圆心③已知一点的速度与另一不知位置的点的速度方向,过已知速度的点作该点速度的垂线,再作两速度夹角的平分线,交点处为运动轨迹的圆心④已知一点的速度与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过该点作速度的垂线,再在垂线上取一点,使其到已知点间距离等于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该点即为运动轨迹的圆心⑤已知不知位置的两点的速度方向与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作两速度的夹角平分线,再在平分线上取一点,使其到两已知两已知速度所在直线间的距离等于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该点即为运动轨迹的圆心⑥已知一不知位置的点的速度方向与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可确定粒子运动的轨迹圆心位置在与该速度所在直线相平行且距离等于轨迹半径的直线上⑦已知运动轨迹上三点的位置,连接其中两点所得任两条弦,作此两条弦的中垂线,交点处为运动轨迹的圆心⑧已知运动轨迹上两点的位置与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作连接两已知点所得弦的中垂线,再在中垂线上取一点,使其到已知点间距离等于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该点即为运动轨迹的圆心(ii)两个重要几何关系①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ϕ等于回旋角θ,并等于AB 弦与切线的夹角(弦切角α)的2倍,即:ϕ=θ=2α=ωt.②相对的弦切角θ相等,与相邻的弦切角'θ互补,即πθθ=+'(iii)两个重要的对称性①如图2所示,带电粒子如果从一直线边界进入又从该边界射出,则其轨迹关于入射点和出射点线段的中垂线对称,入射速度方向、出射速度方向与边界的夹角相等;②如图3所示,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径向射出;不沿半径射入的粒子必不沿半径射出,但速度方向与入射点、出射点所在半径之间的夹角相等,入射速度与出射速度的交点、轨迹圆的圆心、磁场区域圆的圆心都在弧弦的中垂线上.(iV)两类重要的临界状态与极值条件①刚好穿出磁场边界的条件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边界相切②当粒子运动的速率一定(即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一定)时,通过的弧长越长,转过的圆心角越大,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由图1可以看到,Rl 22sin =θ,粒子在磁场中转过一个劣弧时,对应的弦长越长,转过的圆心角越大,运动时间越长;粒子在磁场中转过一个优弧时则相反.2.动态圆的问题处理方法(i)旋转"半圆"法处理速率相同的动态圆问题如图4所示,对于大量的同种粒子,从空间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υ沿不同的方向垂直..进入某匀强磁场时,由于速度方向的差异,引起粒子在空间运动轨迹的不同,它们在空间运动的基本特征是:①所有粒子运动的轨迹半径qBmv R =相同 ②所有粒子运动轨迹平面都在垂直于磁场的同一平面内③所有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都在以入射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周上④所有粒子的运动轨迹所覆盖的空间区域是以入射点为圆心、2R 圆形区域○5同一时刻射入的粒子在经过相同时间t ∆后,每个粒子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偏向角)ϕ、转过的圆心角度α相同,t m qB ∆⋅==ϕα;到入射点的距离l 相同,即位于以射点为圆心、以l 为半径的同一圆周上,其中2sin 2αR l =。
在磁场中线框的平动模型(也称为Lorentz平动模型)是用来描述线框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的一种理论模型。
根据线框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不同,线框平动模型可以分为以下九种情况:
1.线框在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
2.线框在磁场中直线运动。
3.线框在磁场中抛物线运动。
4.线框在磁场中圆弧运动。
5.线框在磁场中轨迹呈螺旋状。
6.线框在磁场中轨迹呈椭圆状。
7.线框在磁场中轨迹呈圆锥状。
8.线框在磁场中轨迹呈圆柱状。
9.线框在磁场中轨迹呈曲线状。
每种情况都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主要受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线框的尺寸、形状以及线框初始的运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当线框在磁场中运动时,它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的影响而产生转动,这就是所谓的线框平动。
线框平动的运动规律可以用Lorentz平动方程来描述。
线框平动模型在磁场力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研究磁场对线框的影响,并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有关磁场的本质特性。
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磁感应的几个基本模型陈浔颖 (上海位育中学 200231)当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由于电磁感应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综合性强,从而成为高考中的重点内容,而导线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电磁感应问题,更是重点中的热点。
本文试通过对基本模型的归类,帮助学生在面对新题时,能够举一反三。
1、光滑导轨上,杆以初速度v 0运动,切割磁感线1)运动分析: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终v=0,杆静止2)物理量的变化:开始时刻:F A =R v l B 022最大,a =mRv l B m F A 022=也最大 最终:F A =0最小,a =0也最小3)能量转换:整个运动过程中棒的动能通过安培力做功转换为内能产生的电能E 与发热量相等,E =Q=2021mv2、光滑导轨上,杆由静止受恒力F 作用开始运动1)运动分析: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安培力等于恒力F 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做匀速度运动2)物理量分析:开始时刻:加速度最大a max =mF , F A 逐渐增大,最终:最大值F A =F,v 逐渐变大,最终:22max l B FR v = 3)能量转换:恒力做功过程,损耗机械能转换为棒的动能和电阻的内能。
RvRvW F =Q+2max 21mv 电路的最大发热功率222max max lB R F v F P =•= (当棒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时,损耗机械能就全部转换为电阻的内能)3、光滑导轨上,杆由静止受恒定功率P 作用开始运动1)运动分析: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安培力等于拉力F 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做匀速度运动2)物理量分析:开始时刻:加速度非常大a max =mv P m F =(v 0开始时刻为0,加速度很大)v 逐渐变大,最终:22max l B PR v = F A 逐渐增大,最终:最大值F A =RP l B v P22max =, 3)能量转换:以恒定功率做功过程,损耗机械能转换为棒的动能和电阻的内能。
2023年高考物理《磁场》常用模型最新模拟题精练专题3.磁动力模型一.选择题1..(2023广东重点高中期末)如图为一款热销“永动机”玩具示意图,其原理是通过隐藏的电池和磁铁对小钢球施加安培力从而实现“永动”。
小钢球从水平光滑平台的洞口M 点静止出发,无磕碰地穿过竖直绝缘管道后从末端N 点进入平行导轨PP ʹ-QQ ʹ,电池、导轨与小钢球构成闭合回路后形成电流,其中电源正极连接导轨PQ ,负极连接P ʹQ ʹ;通电小钢球在底部磁场区域受安培力加速,并从导轨的圆弧段末端QQ ʹ抛出;然后小钢球恰好在最高点运动到水平光滑平台上,最终滚动至与挡板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再次从M 点静止出发,如此循环。
已知导轨末端QQ ʹ与平台右端的水平、竖直距离均为0.2m ,小钢球质量为40g ,在导轨上克服摩擦做功为0.04J ,其余摩擦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A .磁铁的N 极朝上B .取下电池后,小钢球从M 点静止出发仍能回到平台上C .小钢球从导轨末端QQ ʹ抛出时速度为2m/sD .为了维持“永动”,每个循环需安培力对小球做功大于0.04J【参考答案】.AD【名师解析】.由电路可知钢球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由左手定则可知磁铁上方轨道处磁场方向向上,故磁铁N 极朝上,故A 正确;取下电池后,小球缺少安培力做功,即使从导轨末端抛出,初速度减小也将导致不能到达平台,故B 错误;斜抛到最高点可反向看作平抛运动,则212y gt =,x x v t =解得0.2s t =,1m/s x v =所以2m/sy v gt ==所以抛出时的速度为225m/s x y v v v =+=,故C 错误;为了维持“永动”,每个循环安培力做的功应该补充机械能的损失,一部分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还有一部分是碰撞挡板的损失,一定大于0.04J ,故D 正确。
2.(2022河北普通高中第一次联考)如图甲为市面上常见的一种电动车,图乙为这种电动车的电动机的工作示意图。
电磁感应中单棒切割磁感线的模型汇总电磁感应中金属棒沿"U"型框架或平行导轨运动,要涉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含源电路的计算等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其中单棒切割磁感线是这类习题的基础。
导体棒运动可分为给一定初速或在外力作用下的两种情况,在高中阶段我们常见的电学元件有电阻、电源、电容器、电感线圈,组合在一起一共有八种典型模型,下面我们具体来讨论这八种模型遵循的规律。
模型(一)匀强磁场与导轨导体棒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 ,棒ab 长为L ,质量为m ,初速度为v ,水平导轨光滑。
除电阻R 外,其它电阻不计。
(1)电路特点∶导体棒相当于电源。
(2)动态分析∶R BLV R E I ==,R V L B BIL F A 22==,ma=A F ↓↓→↓→↓→a V A F I ,导体棒做a 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回路中电流等于零,a=0、v=0,棒静止。
(3)电量关系∶设此过程中导体棒的位移为xRBLX R =∆=φn q 0mv -0q =-BL (4)能量关系∶回路中焦耳热为Q ,20mv 210--=A W QW A =模型(二)匀强磁场与导轨导体棒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 ,棒ab 长为L ,质量为m ,,初速度为零,在恒力F 作用向右运动;水平导轨光滑。
除电阻R 外,其它电阻不计。
(1)电路特点∶导体棒相当于电源。
(2)动态分析∶R BLV R E I ==,R V L B BIL F A 22==,ma=-A F F ↓↑→↑→↑→a V A F I ,导体棒做a 减小的加速运动。
最后的稳定状态为:当安培力F A 等于外力F 时,电流达到恒定值,导体棒以v m 做匀速直线运动。
22m v L B FR =(3)电量关系∶如果导体棒位移为x ,RBLX R =∆=φn q 0-mv q t m =-BL F (4)能量关系∶回路中焦耳热为Q ,0-mv 21-FX 2m =A W QW A =模型(三)匀强磁场与导轨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 ,棒ab 长为L ,质量为m ,电阻为R ,初速度为零;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水平导轨光滑,电阻不计。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热点难点专题特训专题59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平移圆、放缩圆、旋转圆、磁聚焦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平移圆模型(1T—4T)目标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放缩圆模型(5T—8T)目标3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旋转圆模型(9T—12T)目标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磁聚焦模型(13T—16T)【特训典例】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平移圆模型1.如图所示,在顶角为23π的等腰三角形BAC内充满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且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
一群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度为v的带电粒子垂直AB 边射入磁场,已知从AC边射出且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垂直于AC边。
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力。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BAC中AB边的长为2mv qB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43m qB πC.从A点射入的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与A点的距离为mv qBD.若仅将磁场反向,则从A点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将比改变前缩短【答案】AC【详解】A.由题意可确定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若垂直AC离开,其轨迹圆心必为A点,其轨道必与BC边相切,则由几何关系可知AB边长为半径的两倍,由2mvBqvr=可得mvrqB=则22BA r qB mv==故A 正确; B .粒子运动时间最长时,圆心角为23πθ=则运动时间为122233m m t T Bq Bq θπππ==⨯=故B 错误; CD .由几何关系可知,从A 点射入的粒子不论磁场向外还是改为向里,粒子速度的偏转角都是60°,轨迹均为六分之一圆周,则运动时间相同,离开磁场时的位置与A 点的距离为等于半径mvqB,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
2.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内充满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AB 边长度为d ,∠B=6π.现垂直AB 边射入一群质量均为m 、电荷量均为q 、速度大小均为v 的带正电粒子,已知垂直AC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而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43t (不计重力)。
磁场中的旋转圆、放缩圆、平移圆、磁聚焦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旋转圆模型(1T-4T)目标2放缩圆模型(5T-8T)目标3平移圆模型(9T-12T)目标4磁聚焦模型(13T-16T)【特训典例】一、旋转圆模型1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粒子源,粒子源从O点在纸面内同时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发射带正电的粒子,其速率为v、质量为m、电荷量为q。
PQ是在纸面内垂直磁场放置的厚度不计的挡板,挡板的P端与O点的连线与挡板垂直,距离为8mv5qB。
设打在挡板上的粒子全部被吸收,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sin37°=0.6,cos37°=0.8。
则()A.若挡板长度为4mv5qB,则打在板上的粒子数最多B.若挡板足够长,则打在板上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127πm180qBC.若挡板足够长,则打在板上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πmqBD.若挡板足够长,则打在挡板上的粒子占所有粒子的14【答案】D【详解】A.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则有qvB=m v2r解得r=mvqB能打到挡板上的最远的粒子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挡板长度L=(2r)2-d2=6mv5qB选项A错误;BC.由以上分析知,当粒子恰好从左侧打在P点时,时间最短,如图轨迹1所示,由几何关系得粒子转过的圆心角为θ1=106°;对应的时间为t min=θ12πT=106°360°2πmqB=53πm90qB当粒子从右侧恰好打在P点时,时间最长,如图轨迹2所示,由几何关系得粒子转过的圆心角为θ2=254°对应的时间为t max=θ22πT=254°360°⋅2πmqB=127πm90qB选项BC 错误;D .如图所示,能打到屏上的粒子,在发射角在与x 轴成37°到127°范围内90°角的范围内的粒子,则打在挡板上的粒子占所有粒子的14,选项D 正确。
高中磁学中的几大模型一、安培环路定律模型安培环路定律是描述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
根据安培环路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可以通过右手定则确定。
右手定则是指将右手握成拳头,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其他四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场线的方向。
安培环路定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流对磁场的影响。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形成一个环绕导线的磁场。
这个磁场的方向与导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过安培环路定律模型,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磁场的方向,进而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其他物体的影响。
二、洛伦兹力模型洛伦兹力是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洛伦兹力模型来确定。
根据洛伦兹力模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以及磁场的强度有关。
洛伦兹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当带电粒子穿过磁场时,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产生偏转运动。
通过洛伦兹力模型,我们可以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进一步理解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模型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是指导线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线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模型,当导线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线两端会产生电压,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法拉第电磁感应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磁场对电流的感应作用。
当导线与磁场相互运动时,由于磁通量的变化,导线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模型,我们可以研究磁场对导线的感应作用,进一步理解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四、电磁感应模型电磁感应是指导线中的电流变化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
根据电磁感应模型,当导线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其方向可以通过右手定则确定。
电磁感应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流对磁场的感应作用。
当导线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磁场。
通过电磁感应模型,我们可以研究电流变化对磁场的影响,进一步理解电流对磁场的作用。
高中磁学中的几大模型包括安培环路定律模型、洛伦兹力模型、法拉第电磁感应模型和电磁感应模型。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综合特训专练专题18 磁场中的旋转圆、放缩圆、平移圆、磁聚焦模型专练目标专练内容目标1旋转圆模型(1T—5T)目标2放缩圆模型(6T—10T)目标3平移圆模型(11T—15T)目标4磁聚焦模型(16T—20T)一、旋转圆模型1.如图甲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方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O点处有一粒子源,沿纸面不断地放出同种粒子,粒子的速率均为v,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范围为60°—120°。
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均不计。
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粒子能经过的区域,其内边界与x轴的交点为E,外边界与x轴的交点为F,与y轴的交点为D(a,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所带电荷为正电B.OF3C.粒子源放出的粒子的荷质比为v aBD.从点E离开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为23a v π【答案】CD【详解】A.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所带电荷为负电,选项A错误;B.则OD a R==则OF=2R=2a选项B错误;C.根据2vqvB mR=解得q v vm BR Ba==选项C正确;D.从点E离开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可能为120°,也可能是240°,则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为233vT atπ==也可能是2433T atvπ=='选项D正确。
故选CD。
2.如图,一粒子发射源P位于足够长绝缘板AB的上方d处,能够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为v、比荷为k的带正电的粒子,空间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重力。
已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小恰好为d,则()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d kv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v kdC .同一时刻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打到板上的最大时间差为76dvπ D .同一时刻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打到板上的最大时间差为6kdvπ【答案】BC【详解】A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v qvB m d =根据题意q k m =解得v B kd =,A 错误,B 正确;CD .同一时刻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打到板上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如图所示min 16t T =;max 34t T =粒子运动的周期为2dT v π=最大时间差为max min t t t ∆=-解得76d t vπ∆=,C 正确,D 错误。
2023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专题20 磁场中的旋转圆、放缩圆、平移圆、磁聚焦模型一、旋转圆模型1.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一放射源P 位于足够大的绝缘板AB 上方,放射性物质为23892U ,发生α衰变后,放出α射线,23490Th 留在放射源中,P到AB 的距离为d ,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均为v 的α粒子,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α粒子的重力。
已知α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也为d ,则( )A .核反应方程为23892U→23490Th +42HeB .板上能被α粒子打到的区域长度是2dC .α粒子到达板上的最长时间为32dv π D .α粒子到达板上的最短时间为2dvπ【答案】AC【详解】A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A 正确;B .打在极板上粒子轨迹的临界状态如上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知,带电粒子能到达板上的长度1)l d d ==,B 错误;CD .由题意如画出所示由几何关系知最长时间为1轨迹经过的时间,即竖直向上射出的α粒子到达板上的时间最长,其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270°,故最长时间为3323442d dt T v v ==⨯=长ππ而最短时间为轨迹2,其轨迹对应的弦长为d ,故对应的圆心角为60°,最短时间为112663d dt T v v==⨯=短ππ,D错误C 正确。
故选AC 。
2.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区域ABC 内存在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3B qL=,大量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BC 边中点O 沿不同的方向垂直于磁场以速率v 0射入该磁场区域,不计粒子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对于从AB 和ACD .对于从AB 和AC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012Lv 【答案】BC【详解】A.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它们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为0mv r qB ==故A 错误;B.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002r LT v v π==故B 正确; C .当粒子运动轨迹对应的弦最长时,圆心角最大,粒子运动时间最长,当粒子运动轨迹对应的弦长最短时,对应的圆心角最小,粒子运动时间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