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
- 格式:docx
- 大小:14.80 KB
- 文档页数:2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14•【字号】揭府〔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揭府〔2022〕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七届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反映。
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14日揭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发展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概况第二节“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第二章发展蓝图——总体要求与策略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目标任务第四节远景发展目标第三章发展任务——重点内容与途径第一节文艺创作:大力扶持与增强效应第二节公共服务:基础夯实与供给创新第三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第四节体育事业:加快建设与发挥优势第五节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与打造品牌第六节融合创新:内容整合与路径融合第七节激活市场:加强监管与服务创新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强化统筹协调第三节落实资源保障第四节创新发展政策附件重点建设项目汇总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揭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根据《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发展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概况一、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夯实“十三五”时期,我市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2012年7月,广东省旅游局印发了《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其中提出了广东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十大工程及保障措施。
一、旅游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按照以下“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有序推进我省旅游“五年大发展、十年创一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产业,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面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目标。
第一步:到2015年,我省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旅游环境更加优化,旅游业总体规模、服务质量、综合效益领先全国,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
第二步: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旅游产业规模、产业素质、服务品质、综合效益达到世界旅游先进水平,粤港澳形成优势互补、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旅游圈,建成辐射华南、服务全国、影响亚太、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全面建成旅游强省。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7%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二、十大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为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打造十大重点工程:(一)旅游品牌提升工程,(二)“引客入粤”市场营销工程,(三)旅游文化振兴工程,(四)旅游名镇名村培育工程,(五)绿道旅游开发工程,(六)自驾游开发推广工程,(七)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八)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九)旅游信息化工程,(十)旅游标准化工程。
其中,关于“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中提到:“制定实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
到2015年,完成对省内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
《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和原则1.总体目标:在全域范围内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创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体验,实现广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原则:(1)统筹发展:充分利用全省各地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和发展全域旅游,避免资源重复和浪费。
(2)创新发展: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开发,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3)生态优先: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绿色旅游发展。
(4)文化传承: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发挥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二、发展路径1.制定全省旅游全域发展规划,指导各地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
2.建立全省旅游资源管理和服务平台,提供各类旅游信息和服务。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体验。
4.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5.加强旅游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重点任务1.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1)加强旅游规划和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2)挖掘和开发各地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3)开展旅游资源评估和保护,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资,提升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景区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
(3)加强旅游安全和保障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旅游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1)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2)推动旅游品牌的培育和推广,提升广东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旅游。
4.旅游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1)加强旅游产业链的整合和协调,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供应链。
(3)推动旅游网络平台的发展,增强旅游信息的透明度和实时性。
四、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2.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3.加强旅游安全监管,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8家)1、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旅规甲01-2003)2、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旅规甲09-2003)3、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甲01-2008)4、广东新空间旅游规划有限公司(旅规甲02-2008)5、深圳市多彩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甲12-2009)6、广州海森旅游策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甲16-2011)7、深圳市榜样旅游项目设计有限公司(旅规甲04-2012)8、广州智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甲15-2012)二、乙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23家)1、广州地理研究所(旅规乙18-2003)2、深圳市华侨城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乙28-2004)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旅规乙64-2006)4、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旅规乙64-2006)5、深圳市美亚丽景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20-2007)6、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旅规乙21-2007)7、深圳市汉沙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旅规乙22-2007)8、广州谊华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23-2007)9、暨南大学(旅规乙18-2008)10、广州山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规乙22-2009)1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规乙26-2010)12、深圳市美景园园林开发有限公司(旅规乙27-2010)13、广州市常邦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28-2010)14、广州晨曦旅游规划有限公司(旅规乙54-2010)15、深圳市艾肯弘扬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旅规乙55-2010)16、深圳市花都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旅规乙31-2011)17、广东中建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32-2011)18、珠海申柏城市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旅规乙11-2013)19、广州市旺明水之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旅规乙12-2013)20、广州绿沁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旅规乙13-2013)21、广州南方文化创意研究院(旅规乙34-2013)22、金中天集团(广州)投资策划有限公司(旅规乙35-2013)23、深圳华旅联合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旅规乙36-2013)24、广州新地标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三、丙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16家)1、嘉应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粤旅规丙01-2008)2、广州市新城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09)3、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粤旅规丙02-2009)4、汕头市澄海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旅规丙03-2009)5、广州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策划中心(粤旅规丙04-2009)6、广东如春园林设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0)7、深圳市艺水科技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2-2010)8、广州市尚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1)9、广州市和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2)10、广州市智汇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2-2012)11、广州市马踏飞燕旅游策划顾问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3-2012)12、广州市精旅策划服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4-2012)13、河源市东方客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5-2012)14、广州土星铱人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6-2012)15、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8-2012)16、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粤旅规丙01-201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作者:蔡伟莹邵贝贝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1期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关乎民生幸福的朝阳产业,是人们追求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能有效提升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满足度。
而广东省作为中国的沿海省份,具有优势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对目前广东旅游业的现状进行研究,为广东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东旅游业;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F59;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156-021前言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分别了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思,即“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符号上,通过与沿线国家的进行经济合作,和平发展,共同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上互信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的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市场规模也开始逐渐扩大,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联同商务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倡议,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联通基础设施、简化签证手续、打造特色国际精品旅游路线、促进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等措施,推动“一带一路”省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2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东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在“一带一路”合作战略的推行下,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着增长的趋势,广东省位居于中国的沿海区域,是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地,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约3368公里的海岸线,在交通上也形成了以公路、铁路、公交、水运、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
大湾区旅游路线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大湾区的概念和范围
2.大湾区的旅游资源
3.大湾区的旅游路线规划
4.大湾区旅游的发展前景
正文
大湾区是指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等多个城市。
这个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湾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都市等多个方面。
其中,香港和澳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香港的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澳门的威尼斯人、葡京赌场等。
此外,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是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风光。
对于大湾区的旅游路线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可以规划一条历史文化路线,包括广州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圳的客家文化村、香港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等。
其次,可以规划一条自然风光路线,包括珠海的情侣路、惠州的西湖、肇庆的七星岩等。
最后,可以规划一条现代都市路线,包括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澳门的葡京赌场、广州的珠江新城等。
大湾区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旅游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大湾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这也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说,大湾区是我国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样的旅游路线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一些著名景区通过水路相连,形成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旅游航道。
但是,旅游特色航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航线规划、旅游服务、安全保障和环保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航线规划问题1、航线单一:许多旅游特色航道的航线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赣江游航线大多是围绕着筏子漂流和岸上景点旅游,游客的体验过于单一,需要通过拓展游航线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2、缺乏连接性:一些旅游特色航道之间缺乏连接性,游客需要在陆地上转换交通工具,增加了游客的出行成本和时间,也难以形成旅游联动效应。
例如,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多条旅游特色航道,但因为航道之间缺乏连接性,游客需要在陆地上转换交通工具,增加了游客的出行成本和时间,也难以形成旅游联动效应。
建议:加强航线规划,合理组织航线,优化游览线路,增加航线的多样性和连接性,并发挥地理优势,将旅游特色航道与周边旅游资源相结合。
二、旅游服务问题1、服务质量欠佳:一些旅游特色航道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升级改造,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一些筏子漂流船只陈旧,航行时间短,服务质量差,但价格高昂,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信息不透明:一些旅游特色航道信息不透明,游客难以了解相关信息,打造旅游产品体验感差。
例如,一些旅游特色航道没有提供完整的信息,如游览路线、出行时间、价格等,游客很难在出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议: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生动形象地展现旅游产品,提供游览路线、出行时间、价格等信息,提高旅游特色航道信息的透明度。
三、安全保障问题1、安全意识不强:一些旅游特色航道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相关安全事故时隐时现现象,在游客安全方面存在漏洞。
例如,一些筏子漂流船只没有配备安全设施,游览路线危险,缺乏应急处置措施。
2、管理规范不健全:一些旅游特色航道管理规范不合理,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员会•【公布日期】•【字号】粤发[2002]13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粤发〔2002〕13号)为贯彻实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创山区工作新局面,现就加快我省山区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快山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新形势下山区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目前,我省山区正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山区作为我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是我省的主要生态屏障、重要后备资源和发展后劲之所在,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快山区发展,是实践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增创我省发展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下增强我省经济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建设经济强省的重大举措;是促进不同类型地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机遇,把加快山区发展摆上重要议程,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
加快山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现脱贫奔康为总目标总任务,依靠山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努力,在充分发挥内因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外部扶持力度,突出抓好以公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加快山区优势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山区生产力水平;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全面实施国家和省扶贫纲要;实行资源深度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切实加强山区生态系统建设,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广东省旅游资源普查项目工作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摸清旅游资源数量和分布,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切实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拟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为实现文旅融合、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促进当地全域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资源基础支撑。
全面掌握旅游资源现状、数量、分布、开发情况、周边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旅游资源,进一步拓展旅游资源范围,合理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普查范围区域范围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各种景观,包括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
三、普查重点1.对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依据现有开发状况,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进行单体界定及分类评价。
包括但不限于:A级景区、温泉、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民宿、大型节事活动以及纳入“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沿线的景点、特色村落等。
2.注重发掘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城市地标、农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在旅游新业态开发和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的资源。
同时,对全国文物普查、可移动文物普查、非遗资源普查、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古籍和美术馆藏品普查等已形成普查成果的文化类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对具备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进行系统梳理。
四、技术要求此次普查参照国家质监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和《广东省旅游资源普查技术规程》(试行),调查对象为旅游资源单体,分为8个主类、23个亚类、110个基本类型。
梅州市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1. 引言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
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形象,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对梅州市旅游产业进行总体规划,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2. 旅游资源概况梅州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特色美食等方面。
其中自然景观包括梅江、丰顺溪、白石山等,历史文化遗迹包括西江千户苗寨、大观音寺等,特色美食包括梅州腊肠、梅州莲藕等。
这些资源为梅州市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梅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基于梅州市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几个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建立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梅州市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将梅州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成独特的旅游品牌,提高梅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梅州市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 发展策略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发展策略:4.1 挖掘和保护旅游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和科学合理保护梅州市的旅游资源,例如梅江的水上运动项目、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文化展示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4.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设施、酒店、旅游景点等方面,提升梅州市的旅游服务能力,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4.3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梅州市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梅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旅游推广,组织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和节庆活动等。
4.4 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将梅州特色美食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餐饮旅游线路;将梅州的传统手工艺品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手工艺品制作工坊等。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2.16•【字号】粤府办〔2022〕41号•【施行日期】2022.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22〕4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文化和旅游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2月16日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加快推进“十四五”期间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重大机遇,优化旅游发展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旅游强省,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旅游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业主要指标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旅游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高品质旅游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文化和旅游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省级以上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特色。
广东省的旅游特色航道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和游览。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航道游览需求的增加,旅游特色航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1.资源保护问题广东省的旅游特色航道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包括海岛、古镇、渔村等。
一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和创新的体验,会进行破坏性的行为,比如随意涂鸦、乱扔垃圾等,严重影响了航道的原生态和文化风貌。
2.安全隐患问题一些旅游特色航道由于基础设施陈旧、管理不善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游客可能在游览过程中遇到船只漏油、导航不清晰等问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服务水平不足问题一些旅游特色航道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面临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困扰。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对航道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发展建议1.加强资源保护针对资源保护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
2.提升安全管理为了解决安全隐患问题,需要对旅游特色航道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事故预防机制,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3.提高服务水平为了解决服务水平不足的问题,可以建设更多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便民设施,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4.创新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结合互联网和智能科技,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游览服务,为游客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可以加强与当地文化、旅游企业的合作,推出精品旅游产品,丰富航道游览的内涵和吸引力。
5.加强政府管理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旅游特色航道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加大投入,推动相关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建立健全航道游览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航道游览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
规划(2019-2025)》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肇庆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04.28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4.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5)》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管委会,市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5)》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2.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肇庆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8日。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共建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编制本规划。
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持港澳特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协调发展,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深耕厚植,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
二、规划原则改革创新传承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促进旅游品质提升。
优势互补区域协同。
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增强区域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
开放互鉴共建共享。
完善文化和旅游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培育文化和旅游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互鉴。
文旅融合互促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趋势,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
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传承,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市场发展活力充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成效显著,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示范项目、示范区。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省份。
广东省旅游特色丰富多样,其中航道景观是广东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航道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航道景观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广东省拥有众多的水系河流和海域,如珠江、西江、北江等,以及深圳、惠州、汕头等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航道景观资源。
然而在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却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景点缺乏规划和管理。
2. 航道保护问题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些航道景观面临重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破坏,严重影响了航道景观的原始生态和景观质量。
如何有效保护好航道景观资源,成为摆在广东省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3. 航道旅游设施不完善尽管航道旅游在广东省有着丰富的资源,但相关的旅游设施,例如码头、游船、导游服务等却不够完善。
这些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限制了航道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建议1. 加强航道景观资源的规划管理广东省应通过制定相关规划,加强对航道景观资源的整体规划管理,包括景点的评估、修复和保护,确保景点的原始生态和景观质量。
也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航道景观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2. 加大航道旅游投入广东省应加大对航道旅游的投入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加大对游船的投入,提升游船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建设更多的码头和停靠点,增加导游人员的培训和服务水平等。
3. 加强航道旅游产业链衔接广东省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加强与航道旅游相关的产业链衔接,例如餐饮、住宿、购物等,构建完善的航道旅游产业生态链,扩大航道旅游的综合效益。
4. 倡导绿色航道旅游广东省应倡导绿色环保的航道旅游理念,提倡游客尊重和保护航道景观资源,鼓励游客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对航道景观环境的破坏,共同维护好航道景观的生态环境。
5.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广东省应加强对航道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航道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航道旅游,推动航道旅游的健康发展。
2012年7月,广东省旅游局印发了《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20年)》,其中提出了广东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的
十大工程及保障措施。
一、旅游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应对
挑战,按照以下“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有序推进我省旅游“五年大发展、十
年创一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产业,旅游产
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面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目标。
第一步:到2015年,我省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旅游环境更加优化,旅游业总体规模、服务质量、综合效益领先全国,
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
效显著,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到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
重达到13%。
第二步: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旅游产业规模、产业素质、服务品质、综合效益达到世
界旅游先进水平,粤港澳形成优势互补、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旅游圈,
建成辐射华南、服务全国、影响亚太、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全面建成旅游强省。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旅游
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7%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二、十大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为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打造十大重点工程:(一)旅游品牌提升工程,(二)“引客入粤”市场营销工程,(三)旅游文化振兴工程,(四)旅游名
镇名村培育工程,(五)绿道旅游开发工程,(六)自驾游开发推广工程,(七)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八)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九)旅游信息化
工程,(十)旅游标准化工程。
其中,关于“旅游人才培育工程”中提到:
“制定实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
到2015年,完成对省内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
到2020年,建设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引进和培养1000名旅游企业CEO;培育建设一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
养和引进1万名懂管理、懂市场营销、懂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建设一支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10万名旅游教育人才、旅游策划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高级导游和小语种导游、旅游装备制造人才、旅游工艺品
纪念品设计人才、游艇和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才;建设一支旅游企业一线技能
服务人员队伍,年教育培训量达100万人次。
”
为保障重点工程的有效实施,制定以下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与规划,(三)完善产业配套扶持政策,(四)加大财税扶
持力度,(五)优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环境。
其中,“优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环境”的措施如下:“大力开发满足新业态、新岗位需求的旅游紧缺人才。
积
极探索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
加强现有旅游类院校和专业建设,扩大旅游类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加强旅游产学研合作。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和完
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
动机制,实施吸引国际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离退休人才进入旅游行业的弹性
用人机制和柔性流动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