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认识自己
- 格式:pdf
- 大小:40.71 KB
- 文档页数:3
3.1 认识自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了解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提高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积极接纳自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我的观念,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作用;对待他人评价要学会反思。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在古希腊德尔斐城阿波罗神庙的碑铭中镌刻着三句话,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它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我认识的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现在,就让我们停下前行的脚步,给自己一次发现自己和认识自己的机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课堂探究】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拍摄微电影“我们的中学生活”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选角度和题材拍摄三个镜头的“中学生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让学生思考,对自己展示出来的形象是否满意;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比有哪些差别。
教师总结: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否与你对自己的评价相同。
有时候,我们认识自己不够全面,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阻碍了自我发展。
因此,正确地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首先,老师和大家来探讨第一部分内容“人贵自知”。
教师:进入初中,大家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是丰富多样,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受到知识、经验等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增加了大家认识自己的难度。
然而,认识自己又很重要。
知识点一人贵自知活动二阅读感悟——我是谁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材料,其他同学在欣赏中反思,在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展示分享,学生回答并交流讨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案主题: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了解人的特点和需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人的特点和需要。
2.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教材《认识自己》的课文及相关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的特点和需求。
2. 引出本课的话题:“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你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吗?”Step 2 探究主题 (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有哪些特点和需求,如友情、亲情、关爱、尊重等。
Step 3 阅读课文 (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认识自己》。
2. 教师分小组提问,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Step 4 理解课文 (10分钟)1.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情境。
Step 5 学以致用 (10分钟)1. 教师放映一个视频,让学生观看一个小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小故事中人物的优点和不足,并总结出一些道德教育的启示。
Step 6 课堂小结 (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本课的重点。
2. 教师提醒学生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尊重他人的特点和需求。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并通过讨论、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道德意识。
2.掌握辨认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3.明确法律的作用,了解自己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并认识自己的道德意识。
2.学会辨别道德问题,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3.讨论与交流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认识自己》的教学课件。
2.学生的道德观测表。
3.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音频或图片,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一个与道德意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与讨论(10分钟)展示一些道德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道德问题的特征。
3.引导学习(10分钟)导入《认识自己》这篇课文,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道德意识,以及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道德意识。
4.学习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道德观测表的填写,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行为,以及发现的一些道德问题。
5.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组发放一些案例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案例或问题中的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6.全班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强调道德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讨论与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渐认识到了道德意识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辨认道德问题的能力。
虽然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但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3.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1.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
2.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小鸭子和小公鸡》寓言故事。
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师: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二、展示预习成果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4.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5.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6.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三、新课讲授第一目人贵自知1、认识自己很重要探究一:教材P25运用你的经验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1)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镜头一:在地理课上,我回答问题很自信,因为我平时很喜欢看地理杂志,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镜头二:我参加班长的竞选,但是失败了。
镜头三:我报名参加学校的书法社,每周二下午都去书法活动室临摹。
(2)第一个镜头里的我,展示了自己的课外知识,此时的我是自信的,是充满成就感的。
第二个镜头里的我,是沮丧的、失落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1500字教案名称: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认识和自尊心。
4. 培养学生对他人积极评价和尊重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 教具:图片、小黑板、书写工具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猜测人物是谁,并介绍这个人物的个人经历和成就。
然后讨论学生为什么认为这个人是成功的,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会成功,有的人会失败?最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自己。
Step 2:展示与讨论(10分钟)展示一张描述自己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每个内容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到了解自己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一个类似的表格。
提醒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他们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
接着,让学生和同桌一起交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经历。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于个人发展和取得成功有什么意义?Step 3: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用一张海报展示小组成员的特点和经历,或者用一段视频进行演示。
Step 4:讲解与总结(10分钟)教师讲解每个小组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并总结每个人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不足?Step 5:教师点拨(5分钟)教师针对班级中一些学生常见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科目:道德与法治(七上)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为什么)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的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认识到自己的禀
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
探究与分享
老师总结:2、我们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做法)
1)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探究与分享
四、习题巩固
举重冠军李春红在最初的柔道训练中,凭借刻苦的训练暂露头角。
她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特点,改练举重。
正是这时候的改行,才有了后来的。
七年级人教版《认识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认识自我和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途径。
2.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向学生传递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角色扮演法:有助于引起共鸣,强化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正确认识自己对促进与他人交往的作用。
3.活动探究法:增强趣味性,在活动中生动形象的认识评价自己的途径。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5分钟)播放《深坑》(1)师:一起看一段视频,思考为什么大力士、大个子、巨人都顺利的到达山的另一边,而勤劳的大胡子却坠入大坑?生:因为大胡子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其他人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总结:认识自己很重要,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二)新课讲授第一目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1、对视频的深度分析(约3分钟)(1)师:对自己不同的认识造成了不同的境遇,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反思?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盲目的模仿别人/认清自己的独特性和禀赋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教师总结: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能力。
2、小刚与队友(约5分钟)各小组内同学分别扮演小刚和队友的对话,思考小刚对自己的认识可能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生:自信心膨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和同学间的正常交往。
教师总结: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第二目多把尺子量自己—-认识自己和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刚才我们探讨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那同学们,你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呢?1、手心上的自己(约8分钟)请同学们拿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手印,认真思考,在每个手指上以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写下对自己的认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1《认识自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自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等方法,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态度。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探索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接纳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还在不断发展中。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3.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态度,提高自我价值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他们接纳自己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自我认识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
4.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用于课堂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特点吗?你们对自己的了解有多深?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认识自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3.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4.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和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一定的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中感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程度,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3.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正确认识自己突破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既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又是本框的教学难点,为有效突破“正确认识自己”这一知识点,教材中安排“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是丰富多样,不断变化的,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在第二部分“多把尺子量自己”内容中,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中,通过明确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前认真准备、课堂充分活动,再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既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又可以达到突破“正确认识自己”这一重点的教学目标。
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活动导入通过学生作自我介绍、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等方式,使大家认识到发现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引入本课的内容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顺利引入新课教学。
过程:教师:你了解自己吗?我想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并归纳出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等。
这些归纳到底全不全面呢?我们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呢?学生:作自我介绍。
教师:“认识自己”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呢?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一则小孩抓糖的故事:一个小孩跟他爸爸去邻居家玩,邻居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就拿出糖罐说:“来,抓一把。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和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程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重點:正確認識自己難點: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程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過程:活動一、導入設置,啟動思維教師:你瞭解自己嗎?我想請一名學生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並歸納出自己的外貌、性格、興趣愛好、優缺點等。
這些歸納到底全不全面呢?我們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認識自己呢?學生:作自我介紹。
教師:“認識自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呢?老師給同學們講述一則小孩抓糖的故事:一個小孩跟他爸爸去鄰居家玩,鄰居很喜歡這個小傢伙,就拿出糖罐說:“來,抓一把。
”小孩兩眼看著糖罐,手卻一動不動,鄰居催促了幾次,小孩就是不伸手。
最後,鄰居只好自己動手,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小孩的衣袋裏。
在回家的路上,小孩的爸爸問他:“平時你最愛吃糖果了,今天為什麼不自己伸手去拿?”如果你是那個小孩,你會怎樣回答?看看故事中的小孩是怎麼回答爸爸的。
故事中的小孩是這樣告訴他爸爸的:“我的手小,抓一把抓得太少。
他的手大得多,還是讓他抓好一些。
”教師提問:這個小孩的聰明之處在哪里?學生:……教師:小孩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短處並巧妙地避開,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好處。
“認識你自己”,這是幾千年前鐫刻在古希臘阿波羅廟宇上的一句話,作為神對人的忠告,這被當時的哲學家認為代表了人類的最高智慧。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一條軍事箴言寫入《孫子兵法》,以傳之後世。
可見,正確認識自己是多麼重要。
活動二、呈現課件:《斯芬克斯之謎》。
有這樣一個傳說,眾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奧林匹斯山,眾神的主神是宙斯,奧林匹斯山上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一句箴言。
宙斯想把這句箴言告訴給人類,於是,他派了斯芬克斯來到人間。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认识自己很重要,能采取正确方法积极主动地认识自己,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抽取信息进行分析与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能力。
知识目标:精选学生身边的资源,通过感悟名人名言、分析成长笔记、寻找“感动班级的人物”并写出颁奖词等方式,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正确运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和用理性心态面对他人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认识自己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下午放学回家后,在心理咨询机构上班的爸爸问小明今天怎么看起来不高兴,小明烦闷地说:“和班上男生比起来,我样样不如他们,我真是一无是处啊!”设问:假如你是小明爸爸,你会告诉小明什么?生:思考回答。
设问:从父子对话中,你能猜出本课学习、交流的主题是什么吗?生:猜测。
总结: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新课讲授】1.分析成长笔记,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多媒体呈现:小明爸爸晚上和班主任老师通了电话,想了解小明在学校的表现,班主任请小明爸爸了解孩子的成长笔记,以下是成长笔记中的一段话:“今天,我们班委会同学商量班级艺术节表演节目,节目有相声、魔方表演,还有京剧、舞蹈、歌曲演唱等,我觉得京剧演唱班上没人比得过我,小学比赛时我可是全校第一呢!但是李欣他们几个却说让王伟唱京剧更好,而让我担任主持人,我觉得他们几个就是和我过不去!我才不愿担任什么主持人呢,真是太让我生气了,以后再也不参加艺术节比赛了。
”设问:小明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生:思考回答。
总结:小明对自己的认识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没有看到他人的优势与长处,不能接纳他人的建议。
设问:你认为今后小明和同学的关系将会怎样发展?生:思考回答。
总结:小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站在自我角度思考问题,不理解班委会同学们的用意,会使同学们认为他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班集体活动,以后会造成小明和同学们关系的疏远。
第三课发现自己
第1课时认识自己
学习目标
1.明白正确认识自己意义重大,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2.利用认识自己的多种途径,全面认识自己。
3.正确认识自己要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的途径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漫画中的小鸭在与公鸡的对比中,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没有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人贵自知
上中学的海燕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而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她却没能像往常一样考班级第一名,她非常难过,回家后把心中的委屈向爸
爸哭诉。
弄清事情的原委后,海燕小美的爸爸笑了,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你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你就心平气和了。
”爸爸接着说:“为什么自己没有考第一呢?肯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你找到这些差距,明白不足,才算真正认清自己,这个世界上,天外有
天,人外有人,时时、事事都拿第一的人是不存在的……”
海燕爸爸为什么要让海燕认清自己呢?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
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
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
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北京时间2016年4月1日,刚刚从中东返回国内的中国乒乓球队,继续在北京备战即
将开始的里约奥运会预选赛。
主教练刘国梁在点评张继科最近两站公开赛的表现时说:“张继科这两站比赛的表现,起伏波动还是比较大。
第二站他在精力、体力上都有点透支。
另外
就是,第一站夺冠后他有些过高估计自己,以前那种忧患意识淡了。
他还是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张继科自己总结说:“像我这种爆发型的球员,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
短时间内连续
两站比赛,都要把自己调动到最好有些难。
所以第二站,自己的发挥显得有些散。
”
材料中张继科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的途径
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
体中的地位来认识自己等。
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
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
整、清晰的认识。
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
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
叹气,便问何故。
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
民生。
”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最终成
为国家的栋梁。
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2.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
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要做到:用
心聆听,虚心接受;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随堂训练
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
”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他人的态度 B.考试的成绩反馈
C.自我观察和分析 D.集体综合评价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正确认识自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年级(3)班学生王某为了正确认识自己,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把自己和同龄人进行比较②把自己与伟人、名人进行比较
③通过他人评价④通过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来认识自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