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电子教案2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5
《工程化学》教案总纲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工程化学》是全校非化学化工专业理工科本科生校级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工程化学是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该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化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传授给学生,通过介绍化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把化学对人类进步的影响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二、课程内容: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包含绪论、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六部分。
纵观工程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较为庞杂。
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原理规律多(涉及原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到。
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
三、教学对象: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本科新生。
四、教学时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五、教学指导思想:1.从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讲授《工程化学》,体现21世纪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精神和世界工程教育思想。
2.严格按《工程化学》教学大纲及《工程化学实验大纲》进行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整体优化,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开设的实验及课堂讨论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创新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1.系统与环境、反应进度、化学计量数;2.气体分压定律,大气相对湿度,等离子体;3. 稀溶液的依数性;3.晶体及其性质;4.热力学第一定律;5.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6.盖斯定律;7.化学反应等温式;8.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酸碱质子理论;11.酸碱解离平衡常数;12.缓冲溶液及有关pH计算;13.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的应用;14.难溶电解质稳定平衡常数;15.四个量子数的意义、符号及电子组态表示的意义;16.杂化轨道理论;17.周期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18.分子间作用力;19.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关系;20.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其应用;21.金属腐蚀原理与防护措施。
《工程化学》教案总纲一、课程性质及教授教化目标:《工程化学》是全校非化学化工专业理工科本科生校级必修课。
是本质教诲的重要课程之一。
工程化学是从物质的化学构成、化学构造和化学反响动身,紧密接洽现代工程技巧中碰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情形的污染与爱护、能源的开创与应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成长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刻浅出地介绍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差不多理论和全然常识,使学生在往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应用化学不雅点去思虑、熟悉和解决问题。
该课程的义务是激发学生进修化学的爱好,将化学的思维方法和才能传授给学生,经由过程介绍化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把化学对人类进步的阻碍逐步渗入渗出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进步学生的化学本质。
二、课程内容: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包含绪论、物质的化学构成和集合状况、化学反响道理、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响和水体爱护、电化学差不多、物质构造差不多等六部分。
纵不雅工程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较为复杂。
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道理规律多(涉及道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因为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微不雅构造看不见、摸不到。
是以,教师以难堪教,学生以难堪学。
三、教授教化对象: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本科新生。
四、教授教化时刻: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五、教授教化指导思惟:1.从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动身讲解《工程化学》,表现21世纪教授教化理念、教授教化改革精力和世界工程教诲思惟。
2.严格按《工程化学》教授教化大年夜纲及《工程化学实验大年夜纲》进行教授教化,留意课程内容的准确信位和整体优化,重视课程的趣味性和有用性。
3.开设的实验及教室评论辩论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修爱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常识立异的才能。
六、教授教化重点:1.体系与情形、反响进度、化学计量数;2.气体分压定律,大年夜气相对湿度,等离子体;3. 稀溶液的依数性;3.晶体及其性质;4.热力学第必定律;5.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6.盖斯定律;7.化学反响等温式;8.浓度(压力)、温度等身分对化学均衡的阻碍;9.浓度、温度、催化剂等身分对化学反响速度的阻碍;10.酸碱质子理论;11.酸碱解离均衡常数;12.缓冲溶液及有关pH运算;13.溶度积及溶度积规矩的应用;14.难溶电解质稳固均衡常数;;15.四个量子数的意义、符号及电子组态表示的意义;16.杂化轨事理论;17.周期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样规律;18.分子间感化力。
《工程化学》教案总纲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工程化学》是全校非化学化工专业理工科本科生校级必修课。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工程化学是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辟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故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量、认识和解决问题。
该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化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传授给学生,通过介绍化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把化学对人类进步的影响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二、课程内容: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包含绪论、物质的化学组成和会萃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六部份。
纵观工程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较为庞杂。
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原理规律多(涉及原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到。
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
三、教学对象: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本科新生。
四、教学时间: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五、教学指导思想:1. 从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讲授《工程化学》,体现21 世纪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精神和世界工程教育思想。
2. 严格按《工程化学》教学大纲及《工程化学实验大纲》进行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整体优化,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开设的实验及课堂讨论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创新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1. 系统与环境、反应进度、化学计量数;2. 气体分压定律,大气相对湿度,等离子体;3. 稀溶液的依数性;3. 晶体及其性质;4. 热力学第一定律;5. 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6. 盖斯定律;7. 化学反应等温式;8. 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 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 酸碱质子理论;11. 酸碱解离平衡常数;12. 缓冲溶液及有关pH 计算;13. 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的应用;14. 难溶电解质稳定平衡常数;;15.四个量子数的意义、符号及电子组态表示的意义;16.杂化轨道理论;17.周期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普通规律;18.份子间作用力。
《工程化学》教案总纲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工程化学》是全校非化学化工专业理工科本科生校级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工程化学是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该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将化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传授给学生,通过介绍化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把化学对人类进步的影响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二、课程内容: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包含绪论、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六部分。
纵观工程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较为庞杂。
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原理规律多(涉及原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到。
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
三、教学对象: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本科新生。
四、教学时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五、教学指导思想:1.从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讲授《工程化学》,体现21世纪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精神和世界工程教育思想。
2.严格按《工程化学》教学大纲及《工程化学实验大纲》进行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整体优化,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开设的实验及课堂讨论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创新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1.系统与环境、反应进度、化学计量数;2.气体分压定律,大气相对湿度,等离子体;3. 稀溶液的依数性;3.晶体及其性质;4.热力学第一定律;5.焓与焓变,熵与熵变,吉布斯函数变;6.盖斯定律;7.化学反应等温式;8.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酸碱质子理论;11.酸碱解离平衡常数;12.缓冲溶液及有关pH计算;13.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的应用;14.难溶电解质稳定平衡常数;15.四个量子数的意义、符号及电子组态表示的意义;16.杂化轨道理论;17.周期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18.分子间作用力;19.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关系;20.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其应用;21.金属腐蚀原理与防护措施。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板式塔的设计计算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填料塔、板式塔的分类塔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板式塔的性能评价塔盘效率的计算塔盘压降的计算3. 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设计计算的参数选择设计计算的公式和计算方法4. 板式塔的优化设计塔盘类型的选择塔盘布置的优化5. 板式塔的设计计算案例分析案例一:简单蒸馏塔的设计计算案例二: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加深学生对板式塔设计计算的理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原理》相关章节。
2. 课件:板式塔的图片、示意图和设计计算公式。
3. 案例资料:实际工程案例的数据和计算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整性。
3. 考核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设计计算案例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板式塔的性能评价方法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流程板式塔的优化设计方法2. 教学难点:板式塔设计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板式塔优化设计中的参数选择和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中板式塔设计计算的灵活运用七、教学进程安排1. 第一课时: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介绍,理解填料塔与板式塔的区别。
2. 第二课时:板式塔的性能评价方法讲解,学习塔盘效率和压降的计算。
3. 第三课时: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流程学习,了解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
4. 第四课时:板式塔优化设计的内容讲解,学习塔盘类型选择和布置优化。
5. 第五课时:板式塔设计计算案例分析,通过案例一和案例二加深理解。
《工程化学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工程化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工程化学的课程目标和重要性了解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1.2 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工程化学的定义解释工程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3 工程化学的研究内容介绍工程化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内容强调工程化学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第二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2.1 物质的基本结构介绍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结构解释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2.2 物质的性质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物质的溶解性、反应性和稳定性等概念2.3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介绍结构决定性质的原则强调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化学中的应用第三章:化学反应与工程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解释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3.2 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介绍化学反应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化学反应在工程设计和操作中的重要性3.3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介绍化学反应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解释化学反应工程的目的是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第四章:物质的状态与相变4.1 物质的状态介绍物质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的基本性质解释不同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变的条件4.2 相变及其工程应用介绍相变的类型和特点强调相变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材料加工、能源转换等4.3 相图及其应用介绍相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解释相图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中的应用第五章:溶液与溶解度5.1 溶液的基本概念解释溶液的定义和组成介绍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浓度表示方法5.2 溶解度与溶解度规律解释溶解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介绍溶解度规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5.3 溶液的性质与工程应用介绍溶液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强调溶液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如腐蚀控制、材料制备等第六章:工程材料的化学性质6.1 材料的分类与性能介绍工程材料的主要分类及其性能指标解释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等6.2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介绍材料腐蚀的原因和类型强调腐蚀对工程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6.3 材料的电化学性质与应用解释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过程介绍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动力学与反应速率7.1 化学动力学基本概念解释化学动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概念7.2 反应速率定律推导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速率定律解释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及其在反应速率中的应用7.3 化学动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化学动力学在工程设计和操作中的应用实例强调化学动力学在提高反应效率和优化工艺流程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化学平衡与Le Chatelier原理8.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解释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8.2 Le Chatelier原理解释Le Chatelier原理的含义和应用强调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8.3 化学平衡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化学平衡在工程设计和操作中的应用实例强调化学平衡在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分离技术与工程9.1 常用的分离技术介绍过滤、沉淀、吸附、蒸馏等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强调不同分离技术在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9.2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解释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介绍膜分离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化工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实例9.3 分离过程的优化与节能介绍分离过程优化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强调节能减排和绿色化学在分离过程中的重要性第十章:环境化学与工程10.1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介绍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10.2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解释环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介绍环境中有害物质的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10.3 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应用。
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电子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解决电子行业工程化学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电子行业工程化学基本概念1.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定义;2.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发展历史;3.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2 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原理1.理论基础:化学与物质变化、电化学理论;2.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实验研究方法;3.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反应机理。
2.3 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应用领域1.电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2.电化学腐蚀与防护;3.电池与电源技术;4.半导体材料与器件;5.光电子技术与光电器件。
2.4 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实践能力培养1.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2.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3.问题解决能力;4.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和学时分配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领域等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实验研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3.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学时分配•第一讲:电子行业工程化学基本概念(1学时)•第二讲: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原理(2学时)•第三讲: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应用领域(2学时)•第四讲: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的实践能力培养(2学时)四、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行业工程化学教材;2.实验设备和材料:电子行业工程化学实验设备和常用化学试剂;3.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等。
五、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验:对于每个学时的内容进行小测验,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占总成绩的40%);2.实验报告:学生参与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3.课程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与电子行业工程化学相关的课程设计项目(占总成绩的30%)。
《工程化学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工程化学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认识工程化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1.2 教学内容工程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工程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工程化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分享工程化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4 教学资源PPT课件: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例相关阅读材料:工程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工程化学的理解和应用案例的讨论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第二章:工程材料的化学性质2.1 课程目标了解工程材料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工程材料的主要化学性质2.2 教学内容工程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工程材料的化学性质:如腐蚀、氧化、还原等工程材料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程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实验法:进行工程材料的化学性质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2.4 教学资源PPT课件:工程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化学性质的定义和实例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化学性质实验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工程材料分类和特点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报告第三章:工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3.1 课程目标了解工程材料腐蚀的原因和危害掌握工程材料腐蚀的防护方法和措施3.2 教学内容工程材料腐蚀的原因和类型:如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等工程材料腐蚀的危害和影响工程材料腐蚀的防护方法:如表面处理、涂层保护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程材料腐蚀的原因和类型实验法:进行工程材料腐蚀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腐蚀现象3.4 教学资源PPT课件:工程材料腐蚀的原因和类型,防护方法和措施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腐蚀实验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工程材料腐蚀原因和类型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腐蚀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报告第四章:工程材料的热处理4.1 课程目标了解工程材料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热处理的效果和应用4.2 教学内容工程材料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如相变、组织变化等工程材料热处理的方法:如退火、淬火、回火等工程材料热处理的效果:如硬度、韧性、耐磨性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程材料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法:进行工程材料热处理的实验,观察和分析热处理效果4.4 教学资源PPT课件:工程材料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效果和应用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热处理实验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工程材料热处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热处理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报告第五章:工程材料的表面处理5.1 课程目标了解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技术和应用5.2 教学内容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基本概念:如表面改性、涂层等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方法:如热镀锌、电镀、喷涂等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技术和应用:如防腐蚀、提高硬度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实验法:进行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处理效果5.4 教学资源PPT课件:工程材料表面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技术和应用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表面处理实验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工程材料表面处理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表面处理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报告第六章:工程化学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6.1 课程目标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工程化学在金属材料加工、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结构:晶粒结构、phases 等金属材料的性能:机械性能、导电性、热稳定性等工程化学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铸造、焊接、热处理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实验法:进行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6.4 教学资源PPT课件: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工程化学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实例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实验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金属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性能测试实验的报告第七章:工程化学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7.1 课程目标理解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工程化学在陶瓷材料加工、制备与性能优化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陶瓷材料的结构:晶相结构、气孔结构等陶瓷材料的性能:硬度、强度、热稳定性等工程化学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陶瓷制备、烧结、涂层制备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实验法:进行陶瓷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7.4 教学资源PPT课件: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工程化学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实例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实验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陶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性能测试实验的报告第八章:工程化学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8.1 课程目标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工程化学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与应用中的关键作用8.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链结构、交联结构等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溶解性等工程化学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合成、改性、加工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实验法:进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8.4 教学资源PPT课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工程化学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实例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实验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性能测试实验的报告第九章:工程化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9.1 课程目标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问题掌握工程化学在环境保护、污染控制与修复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工程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理等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生物降解、吸附、膜分离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实验法:进行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的实验9.4 教学资源PPT课件: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工程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实例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实验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环境工程概念和问题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的报告第十章:工程化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10.1 课程目标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需求掌握工程化学在生物材料、药物输送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等工程化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生物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药物输送系统、生物传感器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需求实验法:进行相关应用的实验10.4 教学资源PPT课件: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工程化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实验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概念和需求的理解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的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1. 工程化学简介难点解析:理解工程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如何将工程化学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
2024年《化工原理》电子教案x•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过程与设备•蒸馏过程与设备•吸收过程与设备•干燥过程与设备•课程总结与展望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01CATALOGUE《化工原理》课程概述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课程内容涵盖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工程等基础知识,以及化工设备、工艺设计和操作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课程地位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工艺设计和操作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与要求030201参考书目2. 《化工原理实验》,XXX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其他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目,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教材:《化工原理》(上、下册),XXX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XXX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XXX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010203040506教材及参考书目流体流动与输送02CATALOGUE定义、单位、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密度与比容绝对压力、表压、真空度的概念及换算压力与压强建立、物理意义及应用静力学基本方程等压面、质量力、液柱压强的计算静止流体中的压力分布流量与流速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定义、单位、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建立、物理意义及应用建立、物理意义及应用建立、物理意义及应用层流与湍流的判别、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流动型态与雷诺数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损失减少流动阻力的措施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的计算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增大管径、减小流速、改变管道形状等流动型态与阻力计算简单管路与复杂管路的计算管路计算液体输送设备(离心泵、往复泵等)的选型、气体输送设备(压缩机、鼓风机等)的选型输送设备选型了解设备性能参数(流量、扬程、功率等)的意义及调节方法设备性能参数与操作调节掌握设备的安装要求及日常维护方法设备安装与维护管路计算及输送设备选型传热过程与设备03CATALOGUE传热基本概念及方式传热定义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案
(2)将实验中得到的t i下的c i的数据代入f(c i)函数中,得到各t i下的f(c i)数据。
(3)以t为横座标,f(c i)为纵座标,将t i-f(c i)数据标绘出来,如果得到过原点的直线,则表明所假设的动力学方程是可取的(即假设的级数是正确的),其直线的斜率即为反应速率常数k。
否则重新假设另一动力学方程,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直线为止。
为了求取活化能E,可再选若干温度,作同样的实验,得到各温度下的等温、恒容均相反应的实验数据,并据此求出相应的k值。
故以ln k对1/T作图,将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即为-E/R,可求得E。
可将n次实验所求得k和与之相对应的1/T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例1-1 等温条件下进行醋酸 (A)和丁醇(B)的醋化反应:
CH3COOH+C4H9OH=CH3COOC4H9+H2O
醋酸和丁醇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332和1.16kmolm-3。
测得不同时间下醋酸转化量如表所示。
试求反应的速率方程。
t/hr 0 1 2 3 4 5 6 7 8 醋酸转化量
×102/kmol.m-3
0 1.636 2.732 3.662 4.525 5.405 6.086 6.833 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