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音
- 格式:docx
- 大小:24.14 KB
- 文档页数:19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三册教学进度表音乐课程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1——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森林水车》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
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早上好》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2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表演《小麻雀》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名、音符、节拍等。
2. 学习并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 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演唱、演奏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
3. 定期进行音乐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人音版)2.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乐器等3. 教学资料:歌曲、乐理知识资料、音乐游戏等第二章:乐理知识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名、音符、节拍等。
2. 培养学生识谱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阅读音乐。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音名、音符、节拍等基本乐理知识。
2. 学习简单的旋律,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听、看、动手等方式,直观地感受乐理知识。
2. 结合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乐理知识。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比赛,检验他们的识谱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人音版)2.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乐器等3. 教学资料:乐理知识资料、识谱练习题等第三章:歌唱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音乐的基本元素3. 音乐的感受和表达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讲解: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唱、奏、听等方式,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
四、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课后听一首歌曲,并尝试分析其中的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元素。
2. 评价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节奏与节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和节拍的概念,掌握简单的节奏和节拍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节奏和节拍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和节拍的概念2. 简单的节奏和节拍知识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和节拍的存在。
2. 讲解:讲解节奏和节拍的概念,介绍简单的节奏和节拍知识。
3. 实践:让学生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练习节奏和节拍。
四、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课后练习敲击简单的节奏和节拍。
2. 评价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节奏和节拍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音阶与和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阶的和弦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音阶的和弦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音阶的和弦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阶的和弦的概念2. 简单的音阶的和弦知识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阶的和弦的存在。
2. 讲解:讲解音阶的和弦的概念,介绍简单的音阶的和弦知识。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唱、奏等方式,练习音阶的和弦。
四、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课后听一首歌曲,并尝试分析其中的音阶的和弦。
2. 评价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音阶的和弦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题目:人音版国剑桥,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他从小喜欢音乐,早年师从辟斯顿学习作曲。
1930年,安德森来到德国进修。
后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时,成为这个大学的学生吹奏乐队的指挥。
1935年,他到波士顿担任过管风琴师,后来又到纽约从事指挥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改编了一些管弦乐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入伍,曾在美国陆军当翻译官。
战后,他又回到波士顿,经常为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创作一些管弦乐小曲,还在一些乐团担任客席指挥,曾任美国作曲家协会主席。
1975年5月18日,逝世于伍德布里,终年68岁。
安德森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哈佛幻想曲》、《打切分音的钟》、《以色列组曲》、《小号手的摇篮曲》、《会跳舞的猫》、《打字机》、《蓝色的探戈》、《遗忘的梦》、《船长和国王》、《爵士拨弦曲》等。
1945年的一天,安德森房间里的一台小闹钟出了毛病,它走走停停,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漫画式的描绘性标题乐曲,幽默而诙谐。
作曲家笔下的小闹钟似乎厌倦了正确而呆板的“嘀嗒”声响,别出心裁地试着发出“摩登”的切分节奏,最后陷入毁坏的困境。
乐曲为c大调、4/4拍,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
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拟钟摆的走动声。
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从第四拍进入,它刚刚进行了一个乐句,就出现了切分节奏。
但它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木鱼在主题出现切分音之后,主题进行到第二句尾时,它像开玩笑似的,也来了一个切分节奏,此后,经常出现这种切分现象。
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的进行中,表现出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
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
它转成了G大调。
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
前几个乐句都从八度大跳开始,活泼而有生气: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
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响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
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
有的音乐版本在结尾时掺以杂音,表现主人公摇晃、敲打小闹钟,结果适得其反,钟的毛病更多了,气得主人把它摔在一边,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第一课问声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森林火车》。
2.通过聆听歌曲《夏天的阳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唱歌《森林火车》(二)欣赏《夏天的阳光》(三)综合复习教学评价1.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
4.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森林水车》;复习《夏天的阳光》,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目标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歌曲《森林水车》,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
2.复习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
(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
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
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
教学评价1.能否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
2.学生是否对音高的练习感兴趣。
3.学生是否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早上好》。
2.歌表演创作。
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早上好》。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本课教学。
2.启发学生谈谈对麻雀的了解。
3.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评价1.是否能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表演。
2.听赏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背唱歌曲。
2.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
3.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第二课幸福的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罗嗦》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人音版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咯咯哒》母鸡叫咯咯唱歌综合课二年级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咯咯哒中的一课,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
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唱易记,是一首能博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二、学情分析本课时二年级的教学内容,该年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并且通过一年级的学习能够对老师的指挥手势做出恰当的反应。
但是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说、演能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来表现歌曲《母鸡叫咯咯》,并体会到母鸡叫咯咯的愉快心情。
2、能为歌曲作简易、生动的伴奏。
3、学唱《母鸡叫咯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四、教学重点能用充满快乐和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五、教学准备钢琴、课间、打击乐器双响筒六、教学难点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简易、生动的伴奏。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歌2、师弹唱尤克里里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向前出发,耳朵仔细听,眼睛仔细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呢?(师弹尤克里里,生看ppt)生:农场师:是的,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参观“开心农场”,现在就让姚老师带领大家去农场里逛一逛!你们看看农场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有小狗,小羊,小猫)……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个?你们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吗?生:……(模仿动物叫声)3、节奏学习师:请你们听听老师是怎样模仿的?(师示范)你们试试呢?X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小狗小狗,叫汪汪, 叫汪汪, 叫汪汪。
教学设计方案第1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1周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第2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2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3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3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4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4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5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5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6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6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7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7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8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8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9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9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10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10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11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11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12周
教学设计方案第12周。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妈妈•老师第一课时欣赏《我爱米兰》①朗读《鲜花爱雨露》歌词。
②演唱《鲜花爱雨露》③打击乐器碰铃、三角铁、沙锤①歌表演②语言、动作第二课时音的高低复习《鲜花爱雨露》①按角色配音表演②即兴创编表演①有关配音常识②人物、动物及其他各种声音的现象第三课时《我的好妈妈》①朗读《小乌鸦爱爱妈妈》②学唱《小乌鸦爱妈妈》③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即兴创编动作表演第四课时①跟着录音学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②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要求(一单元总要求1.本单元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象力。
(二具体要求1.通过唱歌和歌表演,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
2.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感受、听辨音的高低。
3.通过欣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加深对妈妈与老师的理解。
教学准备(一教具1.钢琴、录音机(或CD、多媒体软件及有关图片。
2.打击乐器(碰铃、大鼓、沙锤、三角铁等。
3.各种动物玩具。
(二文字图片资料1.小乌鸦的图片。
2.有关乐器的挂图。
教材分析(一编写意图本单元由唱歌《鲜花爱雨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歌曲《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以及音乐活动“音的高低”组成。
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妈妈、老师、同学、朋友,通过教学感受亲情、师生情及友情。
本单元选择的几首曲目都和妈妈、老师有关。
通过唱歌和音乐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热情,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本单元设置的音乐活动“音的高低”,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收集并听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生字表(带笔顺)1. 音(yīn) - 音乐的音(yīn yuè de yīn)2. 乐 (yuè) - 音乐(yīn yuè)3. 小(xiǎo) - 小号(xiǎo hào)4. 号 (hào) - 小号(xiǎo hào)5. 趾(zhǐ) - 脚趾(jiǎo zhǐ)6. 朵(duǒ) - 一朵花(yī duǒ huā)7. 影(yǐng) - 影子(yǐng zi)8. 子(zǐ) - 影子(yǐng zi)9. 学 (xué) - 研究(xué xī)10. (xí) - 研究 (xué xí)11. 歌(gē) - 唱歌(chàng gē)12. 爷 (yé) - 爷爷 (yé ye)13. 爸 (bà) - 爸爸 (bà ba)14. 亲(qīn) - 亲吻(qīn wěn)15. 吻(wěn) - 亲吻(qīn wěn)16. 早(zǎo) - 早上(zǎo shang)17. 上 (shàng) - 早上(zǎo shang)18. 文 (wén) - 文字 (wén zì)19. 字 (zì) - 文字 (wén zì)20. 样 (yàng) - 这样 (zhè yàng)21. 加(jiā) - 加油(jiā yóu)22. 油 (yóu) - 加油(jiā yóu)23. 1 (yī) - 一(yī)24. 2 (èr) - 二 (èr)25. 3 (sān) - 三(sān)26. 4 (sì) - 四 (sì)27. 5 (wǔ) - 五(wǔ)28. 6 (liù) - 六 (liù)29. 7 (qī) - 七(qī)30. 8 (bā) - 八(bā)以上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的生字表,每个字都标有正确的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