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提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对设备维护的认识,促进维修人员的日常巡检,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机械、电气、动力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查修理。
3引用标准3.1《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制度》3.2化学工业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4术语和定语点检:维修人员、操作人员按照标准(点检表),利用自己的知觉器官对设备各规定部位进行(听、看、触摸、测试)检查。
5权责5.1设备动力部负责本文件的拟订、修改、废止、发放及监督实施。
5.2各维修区域负责本文件的具体实施。
6内容及要求6.1设备点检表6.1.1设备点检表由设备动力部区域主管负责设计,设备动力部主管审核同意后交付印刷。
6.1.2 设备点检表的内容参照《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操作规程》并结合设备实际状况确定。
6.1.3 设备点检表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各环节涉及到的人员都应严肃、认真对待,实事求是的执行。
6.1.4 所有关键、主要设备每个机台都有一份《设备点检表》,每班要求检查、填写。
6.1.5 设备维修人员职责6.1.5.1 《设备点检表》由设备包机人负责在每月第一天早班及时收集和发放,收回的《设备点检表》交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统计、分析、存档。
6.1.5.2 设备包机人巡检时每班《设备点检表》,并在规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
操作工的点检结果是维修工巡检的参考和补充,能够提醒维修工的检查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6.1.5.3 各维修区域主管日常巡检也要阅览《设备点检表》,及时掌握有关设备信息,并作为追溯维修人员日常工作的依据以及为安排周工作计划的信息来源6.1.5.4每月收集回来的《设备点检表》由各维修区域主管负责统计,将出现频次较多的同类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制定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纳入月份工作目标或设备改善计划,以促进设备管理的提高。
6.2 维修委托单6.2.1 《维修委托单》由维修处或动力处负责设计,设备动力部审核同意后交付印刷。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日常维护手册1.1.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对通信电源、机房空调实施集中监控管理,是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电源系统和系统内的各个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通知人员处理,从而实现通信局(站)的少人或无人值守,以及电源、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
监控系统是采用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有效提高通信电源、机房空调维护质量的先进手段。
监控系统所监控设备的遥信、遥控、遥测项目参照信息产业部下发的《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
1.2.监控系统安全管理(以下内容摘自相关规定)1.2.1.安全机制1.系统应从主机配置或网络配置上得到双机热备份或各主机之间互为备份的功能,使监控中心系统运行安全。
2.监控系统应有自诊断功能,随时了解系统内各部分的运行情况,做到对故障的及时反应。
3.非专线方式,通过拨号进入监控主机用的号码资源不对外公开。
1.2.2.用户权限1.为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监控中心和监控站分别对维护人员按照对监控系统拥有的权限分为一般用户、系统操作员和系统管理员。
2.一般用户指完成正常例行业务的用户,能够登录系统,实现一般的查询和检索功能,定时的打印所需报表,响应和处理一放告警;系统操作员除具有一般用户的权限以外,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帐号与口令登录系统,实现对具体设备的遥控功能;系统管理员除拥具有系统操作员的权利外,还具有配置系统参数,用户管理的职能。
系统参数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数据,必须由专人设置和管理;用户管理实现对一般用户和系统操作员的帐号、口令和权限的分配与管理。
3.所有登录口令均作机密处理,维护人员之间不需相互打听;系统管理员有必要时可以更改某帐号的口令。
4.不同的操作人员应有不同的口令,所有系统登录和遥控操作数据必须保存在不可修改的数据库内,定期打印,作为安全记录。
动力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动力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动力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动力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力设备、热力设备、制冷设备、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等。
二、管理职责(一)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和修订动力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负责编制动力设备的年度检修计划和预算,并组织实施。
3、负责动力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维修标准。
4、负责组织动力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负责动力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工作,保证备品备件的合理储备和及时供应。
(二)生产部门1、负责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动力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
2、负责动力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3、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做好动力设备的检修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三)维修部门1、负责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和维修标准,对动力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工作。
2、负责动力设备的紧急抢修工作,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3、负责对检修后的动力设备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设备的检修质量符合要求。
三、检修计划管理(一)年度检修计划1、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动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维修记录和技术要求,于每年年底编制下一年度的动力设备检修计划。
2、年度检修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检修内容、检修时间、检修人员、检修费用等。
3、年度检修计划应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月度检修计划1、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年度检修计划和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于每月月底编制下一月度的动力设备检修计划。
2、月度检修计划应明确设备的检修项目、检修时间、检修人员、检修所需的备品备件等。
3、月度检修计划应经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执行,并报生产部门和维修部门备案。
设备巡检制度一、设备巡检由维修工、操作工,每天每班进行的日常维护、检查,主管、设备管理人员每天不定时进行抽查。
二、设备动力部设备巡检制度。
1、设备动力部每天的巡检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机械性能和维护保养知识,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天的巡检任务。
2、每天的巡检人员必须认真填写设备巡检记录,字迹工整,实事求是,发现设备隐患要即时上报。
3、巡检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4、巡检人员必须把巡检结果向主管或厂长汇报,并由主管或厂长安排处理。
5、巡检不得走马观花,应付差事,不得隐情不报或慌报结果,如发现将严肃处理。
6、对重点设备及要害部位采取多种检查形式,每天一次巡视检查,每周一次设备动力部检查,每月一次公司级检查。
7、对于过负荷运转,事故以后及新投入(或大修后投入)运行的设备应加强巡视检查。
8、在巡检中发现和处理的缺陷,都必须记入设备巡检记录,并记入台帐中。
9、对于遇到的设备紧急缺陷及危及安全运行的问题,应立即职责处理,如属于一般缺陷,必须列入计划,在检修时一并处理。
10、设备动力部领导应经常审阅设备巡检记录,随时了解设备缺陷情祝,发现问题应在24小时之内向领导汇报;并及时组织人员消除设备缺陷,以保证设备安全和生产安全。
三、电气设备重点巡检以下部位:1、电气安全装置、断路开关、各种行程开关、继电器等,每班按时进行认真的实际操作试验,确保灵活可靠,否则不准开车。
2、电机温度、电流、电压、声音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带病运转。
3、电气开关、保险丝、电缆、插销等,是否完整无损,有无跑电、缺相等现象,实行自动控制的设备是否灵敏可靠。
四、润滑系统重点巡检下列项目:1、润滑管路是否畅通无阻,油压是否合乎规定,给油量是否合乎要求,润滑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新出现的渗油、漏油点。
2、人工注油部分是否做到及时、不缺油,油量、油质是否合乎规定,有无使用脏油、废油现象。
3、油箱的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时注油保持润滑良好。
定期巡检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及附属设施的定期巡检工作。
二、巡检目标1. 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预防设备故障,降低设备故障率。
3.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4. 保障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产品质量。
三、巡检范围1. 生产设备:包括主体设备、辅助设备及配套设施。
2. 动力设备:包括发电设备、供电设备、压缩空气设备等。
3. 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防护设施、警示标志等。
4. 环保设施:包括废气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固废处理设备等。
5. 其它设施:包括办公设施、生活设施、运输设备等。
四、巡检内容1. 设备运行状况:包括设备运行声音、温度、振动、压力等。
2. 设备外观:包括设备表面清洁度、漆面完好性、锈蚀情况等。
3. 设备紧固件:检查设备各部位的螺栓、螺母、销轴等紧固件是否牢固。
4. 设备密封件:检查设备各部位的密封件是否完好,无泄露。
5. 设备润滑状况:检查设备润滑油(脂)的加注、更换情况。
6. 设备电气系统:检查设备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等是否完好,无破损、短路现象。
7. 设备控制系统:检查设备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仪表、按钮、开关等。
8. 安全设施:检查消防设施、防护设施、警示标志等是否完好,有效。
9. 环保设施:检查废气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固废处理设备等运行状况。
10. 其它设施:检查办公设施、生活设施、运输设备等运行状况。
五、巡检频率1. 日常巡检:每小时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检。
2. 定期巡检:每周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检。
3. 特殊巡检:在恶劣天气、设备大修后、设备运行异常时,增加巡检次数。
六、巡检人员1.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巡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2.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定期巡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设备巡查检查制度篇一:生产设备日常巡检制度1。
目的1.1通过巡视检查(以下简称:巡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开展预防性维修,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1。
2为合理编制检(维)修计划和配件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1。
3加强对设备故障隐患的管理,积累设备故障数据和发现规律性、系统性的故障,为设备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门所辖的四个车间及设备动力部门所辖动力设备。
3定义和说明 3.1定义 3。
1.1巡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一定的方法对设备规定的部位、项目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
3.1.2巡检内容通常将巡检十大要素作为巡检诊断的内容.机械设备、液压设备系统巡检的十大要素是压力、温度、1流量、泄漏、润滑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或腐蚀、裂纹或折损、变形或松弛。
电气设备系统巡检的十大要素是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连接松动、氧化、电流、电压。
3.1.3点检方法指采用视、听、触、味、嗅(简称”五感”)等人体感觉器官或简单仪器、工具等方式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
3。
2说明3.2.1设备巡检按周期分为日常巡检和定期巡检,结合公司实际,我公司只采用日常巡检,本手册中所涉及巡检均指日常巡检.3.2.2 设备点检和设备巡检之间的关系:设备点检由设备使用部门-—生产部门负责,设备巡检由设备主管部门——设备动力部负责。
4.职责4。
1设备动力部负责生产设备巡检实施、检查、统计和润滑及预防性维修工作。
4。
2设备动力部经理主管生产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负责日常巡检的运行管理、检查考核和检修计划的制定。
4.3设备动力部主修、规定的巡检责任人负责设备巡检工作的执行,填写《生产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4.4设备动力部白班维修班组主修和维修人员负责全线设备的巡检和设备的润滑、维护。
共4页第1页25。
巡检标准巡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巡检标准中应详细规定了巡检作业的基本事项,包括巡检部位、巡检项目、巡检内容、巡检周期、巡检方法、巡检结果的判断基准。
车辆(叉车)日常检查记录表叉车监督检查表设备维修(维护)记录注:1、维修内容中需注明备件更换情况,包括备件名称、规格型号、安装位置、数量、供应商;2、维修部门需注明具体外协维修厂家、厂内维修或自修。
附件4:压力容器日常检查记录表注:、检查结果正常打不正常打2、整改效果需要进行确认,填写“未整改”或“整改中”;3、设备编码为使用登记证编号。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压力管道(蒸汽)日常使用及巡检记录备注:、以上合格打不合格打并在此栏注明原因。
2、生产服务分厂供汽车间管理的蒸汽管道每三小时检查一次,其他部门蒸汽管道每二十四小时检查一次。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月度安全检查表使用单位: 设备名称: 检查日期:1、检查周期为一周。
2、检查结果良好、正常等划“J”,有损坏、不正常划“X”,并在问题描述中说明,处理完成后在“问题处理”项划“,并在“维修、保养情况”项中注明具体处理内容,未处理的应注明原因。
3、钢丝绳出现整根绳股断裂、直径减少大于7%、严重腐蚀、扭结、弯折情况时需更换。
行车电气设备点检表车间:行车规格:使用位置:检查日期:点检人:备注:1、检查周期为一周。
2、检查结果良好、正常等划“J”,有损坏、不正常划“X”,并在问题描述中说明,处理完成后在“问题处理”项划“J”,并在“维修、保养情况”项中注明具体处理内容,未处理的应注明原因。
附件10:安全阀检查记录表编号: 部门:车间:检查时间:附件11:垂直梯定期保养工作单⅜m⅝⅜f≡:ΓSGT5002-2017触设备安领术规范《电雌躲藏则》维护保养人员: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维护保养日期:电梯点检表车间:点检人:检查日期:注:1、检查周期为每周。
2、检查结果良好、正常等划“J”,有损坏、不正常划“X”,并在问题描述中说明,处理完成后在“问题处理”项划“J”,并在“维护、保养情况”项中注明具体处理内容,未处理的应注明原因。
工业气瓶日常检查表喷射炉巡检及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注:保养后用表示日保,表示周保,表示月保,表示有异常情况,应在“异常情况记录”栏予以记录碱炉管理人员巡检记录碱炉专业检查记录检查组组长: 成员: 检查日期:年月日。
动力运维的岗位职责动力运维是指对工业设备、机械设备等动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作为动力运维人员,需要承担一系列职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动力运维岗位的职责。
一、设备日常巡检与维护动力运维人员需要负责对动力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包括发动机、发电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的检查。
巡检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油液与冷却液的量是否充足、传动部件的磨损情况等。
同时,对设备进行润滑、清洁和调整,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二、故障排除与维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比如设备运行不稳定、发动机启动困难等。
动力运维人员需要及时响应,并进行故障判断和排除。
根据故障现象进行维修,修复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记录故障情况和维修过程,为后续分析和改进提供参考。
三、协助设备改进和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动力运维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并与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参与设备的改进和升级。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编制设备维护计划和记录动力运维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
包括设备的巡检频率、维护项目、维护方法等。
同时,需要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使用状况,包括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过程、更换零部件的情况等。
这些记录对于设备维护和问题分析非常重要。
五、保证动力设备的安全性动力设备的安全性是维持正常运行的基础。
动力运维人员需要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在设备维护和维修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六、开展培训与知识分享动力运维人员需要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保持与时俱进。
同时,要与团队成员共享知识和经验,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
通过培训和知识分享,提高整个团队的维护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设备巡检管理制度》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提前预知设备性能的改变,避免设备突发事故发生,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设备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巡检人员1、操作工。
包机操作工是动、静设备、管道、管件、电器仪表检查的责任主体,每班将发现的问题填入《设备运转情况日报表》。
2、维修工。
包机维修工、包机电工、仪表工。
值班维修工、值班电工、仪表工。
3、其它。
工艺班长、维修班长、车间技术员、生产办设备技术员、设备主任、车间主任、设备主管及其它管理人员。
二、巡检周期及时间1、操作工。
每小时巡检一次(特殊岗位除外),以拨巡检牌为准,没拨牌视为没巡检,拨牌时间误差为整点±10分钟。
2、维修工:每天巡检四次,上午一次,9:30分以前巡检完毕,同时把巡检牌指针转向8:00方向;下午一次,15:30分以前巡检完毕,同时把巡检牌指针转向15:00方向;前夜一次,值班维修工在21:00以前巡检完毕,巡检牌拨到21:00;后夜一次,6:00以前巡检完毕,巡检牌拨到6:00并在《岗位巡检签到表》上签名。
3、电工、仪表工按维修工巡检周期进行巡检,巡检完毕后填写《巡检记录本》,不填记录视为没有巡检。
4、工艺班长、维修班长、车间技术员、生产办技术员、设备副主任:每天巡检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以《岗位巡检签到表》签到为准。
5、车间主任。
每天巡检一次,以《岗位巡检签到表》签到为准,特殊情况除外。
6、设备主管。
每周巡检两次,以《岗位巡检签到表》签到为准,特殊情况除外。
三、巡检内容1、设备各部位联接紧固情况。
地脚螺栓、垫铁、螺丝是否松动,是否牢固。
2、设备润滑情况。
检查各设备油压、油位、油质等。
3、设备密封情况:检查静止设备及各机、泵、管路、阀门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4、设备的温度、气味。
检查设备的温度是否正常,特别是动力设备的轴承温度、电机温度、振动情况是否异常;气味是否有异常。
5、设备的压力。
检查设备压力是否正常。
动力巡检员工作职责
动力巡检员是负责对电力、燃气、水力等各种动力设备进行巡检以确保安全、高效运转的专业人员。
其主要职责包括:
1. 每日检查动力设备:根据计划,对动力设备进行每日例行检查,如检查设备的连接状态、密封性、泄漏和异常振动等,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 故障排除和维护:在发现动力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迅速处置,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转;进行日常维护,如检查设备的润滑油、冷却水等,并养成详细记录的习惯,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3. 现场事故处理:在动力设备发生事故时迅速出现在现场进行处理,优先保障现场的安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4. 设备监控和数据处理:通过专业监控设备,对动力设备进行24小时监控,并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反馈给相关部门并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维护。
5. 协调部门、安全指导: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制定安全保障措施、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指导,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
以上就是动力巡检员的主要职责。
动力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动力巡检员需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严密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提高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为企业的生产运营创造更大的价值。
生产设备点检管理手册1.目的1。
1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开展预防性维修,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1.2为合理编制检(维)修计划和配件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1.3加强对设备故障隐患的管理,积累设备故障数据和发现规律性、系统性的故障,为设备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部所辖工艺、动力设备.3定义和说明4。
1定义4。
1。
1点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一定的方法对设备规定的部位、项目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4。
1。
2点检内容通常将点检十大要素作为点检诊断的内容。
机械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压力、温度、流量、泄漏、润滑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或腐蚀、裂纹或折损、变形或松弛。
电气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连接松动、氧化、电流、电压.4。
1.3点检方法指采用视、听、触、味、嗅(简称”五感”)等人体感觉器官或简单仪器、工具等方式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
4.2说明4。
2。
1设备点检按周期分为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结合公司实际,我公司只采用日常点检,本手册中所涉及点检均指日常点检。
4.2.2 设备点检和设备巡检之间的关系3.职责3。
1综合部负责编制、修订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点检的计划、实施、检查考核、统计和分析以及设备润滑工作.3.2。
1设备副部长主管生产设备的点检工作,负责点检的运行管理、检查考核和检修计划的审核.3。
2。
2设备技术员负责设备点检技术工作,负责编制设备点检计划、制定和检查设备检修计划、点检记录的管理、统计和分析;必要时参与设备点检。
3.2.3设备操作工负责所操作设备的点检。
3。
2。
4白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点检和巡检;中、夜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巡检和所分段承包设备的点检。
3。
2。
5常白班维修组负责全线设备的润滑。
5点检标准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