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CH2保险原则1
- 格式:pptx
- 大小:630.44 KB
- 文档页数:250
保险学四大原则保险学概论系统学习第三章保险的基本原则一、最大诚信原则(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是否缔约以及缔约条件的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缔结的认定与承诺;否则,受害方可主张合同无效或解除,甚至要求对方赔偿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最大诚信原则是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所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1)告知告知是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合同缔结前和缔结时以及合同有效期内就重要事实向对方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
最大诚信原则要求的告知是如实告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和保险人都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缔结前或签订合同时以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尽量将已知和应知的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缔结前或缔结时也应将对投保人有利害关系的重要事实如实向投保人陈述。
案情,,,,年上海郊县有一农村妇女因患高血压休息在家,,月投保保险金额为,,万元、期限,,年的人寿保险,投保时隐瞒了病情。
,,,,年,月该妇女高血压病情发作,不幸去世。
被保险人的丈夫作为家属请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
问题问保险公司是否履行给付责任,分析因为投保人在投保时隐瞒了病情,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
因此,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且不退还保险费。
1(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告知。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告知的事实是重要事实。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告知的重要事实是足以影响谨慎的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以及保险费率的事实。
其包括有关保险标的的实际状况、风险程度、被保险人具有何种保险利益、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用途及风险的增加、权属关系的转移等事实。
案情某房主将其所有用于居住的房屋向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保险有效期为1998年10月2日零时至1999年10月1日二十四时。
1999年1月1日投保人将其房屋用于制作加工烟花的小作坊,并没有通知保险公司。
保险学保险的基本原则1第三章保险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第二节最大诚信原则§第三节近因原则§第四节损失补偿原则一、补偿原则二、代位原则三、分摊原则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一、保险利益原则的涵义(一)保险利益的概念: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二)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1、必须是法律认可的利益2、可以用货币计算和估价3、可以确定(三)保险利益的性质:1、是保险合同的客体2、是保险合同生效的依据3、保险利益并非保险合同的利益(四)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本质内容是投保人以其所具有保险利益的标的投保,即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五金公司败诉案2006年10月,某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贸易公司)委托一家钢材公司向某五金制品公司(以下简称五金公司)出售10000吨钢材,在交易中卖方使用钢材公司的名义。
合同约定货物于2006年11月在远东港口装运,卸货港为中国汕头,货物由买方投保。
根据该合同,五金公司就合同项下向保险公司为这批货物投保了海运货物平安险,并支付了保险费。
保险人签发了保险单。
2006年12月30日,买卖合同项下的货物在俄罗斯一港口装货完毕。
2007年1月8日,承运上述货物的船舶在开往汕头港途中因货舱进水而沉没,货物也因此全损。
五金公司向保险人索赔遭到拒绝,因此于2007年7月向某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及利息。
保险利益原则被告在诉讼中辩称,五金公司并非核定的经营钢材进口的公司,也没有申请领取进口许可证,其进口钢材的行为不合法。
因此原告没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应自始无效,原告无权请求保险赔偿。
法院在审理中查明,五金公司不是核定经营进出口钢材的企业;贸易公司、五金公司没有向法院出示案件所涉的钢材进口许可证,因此认定原告没有保险利益,并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二、坚持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1、使保险区别于赌博2、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3、规定了保险保障的最高限度,并限制了赔付的最高额度。
保险学的四大原则保险学是研究保险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其核心目标是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稳定。
在保险学中,有四大基本原则,它们是风险分担原则、公平合理原则、诚信原则和近因原则。
这些原则在保险业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构建保险市场和保险合同的基础。
1.风险分担原则风险分担原则是保险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指的是通过保险机制,将风险分散到大量个体上,以减轻个体因风险发生而承受的损失。
在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将收集的保费用于支付风险事件的赔偿或给付,从而分散投保人的风险。
风险分担原则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责任保险等。
2.公平合理原则公平合理原则是指在保险合同的订立和执行过程中,应当公平、公正、合理,不损害双方的利益。
这一原则要求保险合同双方在合同中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保险公司不得利用其优势地位做出损害投保人利益的行为,同时,投保人也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支付保费的义务。
公平合理原则是维护保险市场稳定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3.诚信原则诚信原则是保险学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保险合同双方在合同订立和执行过程中诚实守信、不欺诈、不隐瞒。
保险公司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关于保险产品的信息,不得故意隐瞒或误导消费者。
同时,投保人也应如实告知自身情况和风险状况,不得虚报、瞒报。
诚信原则的遵循可以保障合同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保险市场的良好秩序。
4.近因原则近因原则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判断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因,并据此确定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在保险合同中,双方通常会约定哪些原因造成的损失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当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仅对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近因原则的运用有助于明确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保险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保险学的四大原则是风险分担原则、公平合理原则、诚信原则和近因原则。
这些原则在保险业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构建保险市场和保险合同的基础。
保险原则的知识点总结保险原则是指在保险业务中在合同关系中所适用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原则。
它是保险合同的基础和保险业务的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
了解和掌握保险原则对于保险从业人员和投保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保险原则的相关知识点。
1. 保险原则的基本概念保险原则是指由于保险的特殊性质和宗旨,保险合同在订立、履行和终止等方面,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的法律规则和道德准则。
保险原则是形成保险合同的基础和保险业务的行为准则。
2. 保险原则的种类保险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保险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释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保险活动必须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进行,保险合同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2)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业务中的基本原则,要求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和履行保险义务的过程中必须向保险公司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并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3) 订立合同自由原则订立合同自由原则是指保险合同是在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订立的,各方有权自主决定保险合同的内容和条款。
(4) 公平交换原则公平交换原则是指在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保险费和保险金的比值应当是合理的,保险公司不能擅自增加保险费或减少保险金。
(5) 不可抗力原则不可抗力原则是指当遭遇不可抗力事件时,保险合同的履行可以暂时免除或者终止,但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保险公司应当尽力减少损失。
(6) 法律担保原则法律担保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法律上的担保,保证其权利和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3. 保险原则的适用范围保险原则适用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释等各个环节,保险公司在处理保险业务时必须遵守相关原则。
同时,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在投保和理赔过程中,也需要遵守这些原则。
4. 保险原则的作用和意义(1) 保护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险原则的制定和遵守,有利于保护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保险合同的公平合理性和有效性。
保险学第三章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基本原则是指保险业务发展和实施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保险业务的稳定运行和保险利益的最大化。
保险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险的公平原则。
保险的公平原则是指保险合同中的权责平等和交换等价原则。
保险合同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一种约定,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易。
双方应当在保险合同中明确约定各自的权责,并根据约定支付相应的保险费。
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只有遵循公平原则,保险合同才能够得到合法有效的认可。
第二,保险的合法经营原则。
保险业务必须依法经营,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监管部门申请登记。
同时,保险公司应当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监督业务风险,确保业务合规和安全。
第三,保险的互助原则。
保险的互助原则是指保险业务的本质目标是通过互助方式传递风险和分担损失。
保险公司是为了满足被保险人的风险防范和风险补偿需求而设立的,保险公司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服务,被保险人在遭受风险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通过保险互助原则,人们可以在风险发生时得到支持和帮助,有效地减少了个体的风险负担。
第四,保险的普遍原则。
保险业务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个体提供风险保障,也是为整个社会提供风险防范和风险补偿服务。
保险业务不仅要满足少数人的特定需求,也要满足大多数人的普遍需求。
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应当基于整个社会的风险情况和人群需求,以更好地服务公众利益。
第五,保险的经济原则。
保险业务是一种商业性的运作,需要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险公司在经营业务时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平衡,保证风险保障和利润回报的合理性。
保险公司应当通过科学的经营策略和风险管理手段,控制业务风险,提高业务效益。
总之,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业务发展和实施的基石。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保险业务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风险保障和经济辅助服务。
保险学第三章保险的根本原那么一、保险的定义保险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通过合同的方式,以赔偿金为手段,为人们的财产和利益提供保护,以减轻或消除意外风险带来的损失和不确定性。
二、保险的根本原那么1. 相互互助原那么相互互助原那么是保险的核心原那么之一。
保险是一种集体互助的方式,通过众多保险人共同支付保费,来帮助遭受风险损失的被保险人获得赔偿。
这种互助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共同风险分担的根底之上的。
保险合同是一种自愿的合同关系,即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是双方自愿达成保险合同,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要求。
在保险合同中,双方可以自由约定保险的内容、责任、条件和赔偿等。
3. 合法经济利益原那么保险合同必须合法,基于合法的经济利益。
保险合同的目的是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建立一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以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散和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4. 正当信任原那么保险合同是一种信任合同,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正当信任原那么要求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必须具备相互诚信的态度,信守大家共同约定的义务和责任。
保险合同是一种等价交换合同,保险人通过收取保费,向被保险人提供保险责任和效劳。
保险合同的双方应当在保费和保险责任之间达成合理的对等关系。
6. 合理利差原那么合理利差原那么指的是保险费率和责任的差异必须是合理的。
保险费率必须根据保险风险的大小来确定,保险责任的范围必须与保费的大小相匹配。
7. 损失补偿原那么损失补偿原那么是保险的根本原那么之一,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提供赔偿金,以弥补他们在遭受损失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这种补偿应当基于实际损失的大小,并根据保险合同中的约定进行赔偿。
8. 审查原那么保险人在与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之前,必须对被保险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这种审查是为了确保保险合同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评估被保险人的风险情况。
9. 公平交易原那么公平交易原那么要求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那么,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应当平等地参与交易的过程,并凭借透明、公正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