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朝代的更替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22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朝代,它们的更替和制度变迁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公认夏代的建立者是大禹。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体,实行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
1.政治制度:夏朝的统治者以“天命”为依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夏朝的国家机构分为九级,分别是“禹、侯、伯、子、男、采、夫、庶、氏”,贵族子弟可以入仕,进行分封制的封建国家。
夏王还设立了相、司马、司徒、司空等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军事、民政等方面的事务。
这些官员同时也是贵族,加强了统治者集权的力量。
2.经济制度: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封建私有制度。
夏朝的国家土地归王室所有,由贵族进行分配,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贵族利用农民劳动力进行生产,同时也要缴纳赋税给王室。
3.思想制度:夏朝的思想以尊崇天命、社会等级为核心。
尊崇天命的思想认为君主是天命所授,统治者有权通过天灾人祸来危及君主地位。
而社会等级制度强调贵族的特权地位,平民与奴隶在社会地位上相对较低。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室世袭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1.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遵循九级封建制度,但相较于夏朝,商朝的王权更加强大。
商朝的国家机构设置了丞相、太师、司马、司徒等一系列的官职,负责国家的管理和军事事务。
朝廷统治者凌驾于贵族之上,给予了王室实际的统治权力。
2.经济制度: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并发展了手工业。
在经济方面,商朝推行的是一种以王室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土地制度。
国家土地属于王室,由王室进行分封,地方王借给下级封地的土地归王室,不得私自占有。
3.宗教制度:商朝的宗教制度较为复杂,有科威特国教(以王室系)以及各部族的巫师(不同地区的部落首领)。
祭祀是商朝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商朝统治者利用宗教信仰来巩固政权。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它们的更替和制度有以下几点: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由大禹建立。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制度,君主世袭,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
2. 夏朝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僚制度,设立了太宰等官职,以负责监察国家政务,管理各项事务。
3. 夏朝有酷刑和牢狱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
同时鼓励农耕和生产,发展经济。
二、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1.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由汤建立。
商朝的政治制度仍然是封建制度,君主世袭。
2. 商朝建立了世卿制度,把国家分为诸侯、大夫和士的三个等级,各级世卿负责管理地方行政和军事事务。
3. 商朝发展了冶铸、商业和手工业,开展了对外贸易,并逐渐形成了以玉器、青铜器和丝绸为代表的商代特色。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1. 西周由周武王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王为名号的中央政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君主世袭。
2. 西周建立了封建军事制度,设立诸侯、卿、大夫等官职,授予封土,以控制地方势力。
3. 西周采用了九品中正制,通过九等爵位和皇室婚姻来控制诸侯,维护中央王权。
4. 西周通过周礼、礼乐制度,规范了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
总体来说,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都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君主统治,权力集中。
同时,他们在官僚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和贡献。
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和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