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12 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 格式:ppt
- 大小:5.88 MB
- 文档页数:49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衰老和细胞老化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特性等方面的科学领域。
细胞衰老和细胞老化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与生物体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细胞衰老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细胞老化的类型和生理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衰老的定义和机制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内部生物化学过程逐渐失去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力的过程,导致细胞机能下降和死亡。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衰老的基础和核心问题之一。
细胞衰老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主要包括损伤积累理论、基因表达调控失衡理论以及端粒理论等。
损伤积累理论认为细胞衰老是因为细胞内部发生的多种损伤积累而导致的。
这些损伤可以来自DNA损伤、蛋白质异常积累、线粒体功能损害等。
当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会进入衰老状态。
基因表达调控失衡理论认为细胞衰老是由于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调控失衡导致的。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而其他基因的表达过程则出现紊乱。
这一失衡会影响细胞内部的正常功能,导致衰老。
端粒理论认为细胞衰老与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关。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结构,随着细胞的分裂,端粒长度会逐渐缩短。
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会进入衰老状态。
端粒长度的缩短可以通过端粒酶的活性调控。
二、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细胞衰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些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会导致细胞衰老的加速。
2. 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生活中的不健康习惯(如烟草、酗酒等)、高强度的紫外线辐射、污染物和化学物质等都可加速细胞衰老的发生。
3.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氧自由基和氧氮化物生成过多,导致氧化物质积累。
这会引起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加速细胞衰老。
4. 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异常:慢性炎症状态和免疫系统异常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加速细胞衰老。
三、细胞老化的类型和生理意义细胞老化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失去功能和生命活力的过程,有两种主要类型:增殖细胞的老化和非增殖细胞的老化。
第十六章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细胞衰老: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
机体衰老:指绝大多数生物性成熟以后,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退化或老化的过程,是一个受发育程序、环境因子等多种因素控制的、不可逆的生物学现象。
Hayflick界限:细胞停止分裂是由细胞自身决定,正常的体外培养的细胞寿命不是无限的,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增殖。
细胞衰老的形态学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胞皱缩、膜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核膜内陷和细胞器数量特别是线粒体数量减少、胞内出现褐脂素等异常物质沉积,最终出现细胞凋亡或坏死。
细胞衰老在生化方面的改变:①DNA:复制与转录受抑制,个别基因异常激活,端粒DNA丢失,线粒体DNA特异性缺失,DNA氧化、断裂、缺失和交联,甲基化程度降低。
②RNA:mRNA和tRNA含量降低。
③蛋白质含量下降,发生糖基化、脱氨基等修饰反应导致蛋白质稳定性、抗原性和可降解性下降,自由基使肽链断裂,交联而变性。
氨基酸左旋变右旋。
④酶分子:活性中心被氧化,金属离子丢失,二级结构、溶解度和等电点发生改变,总效应是酶失活,但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强。
⑤脂类: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膜脂之间或与脂蛋白之间交联,膜的流动性降低。
遗传决定学说:认为衰老是遗传上的程序化过程,其推动力和决定因素是遗传的基因组,控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基因都在特定时期有序地开启和关闭。
自由基学说:认为活性氧基团导致细胞损伤和衰老。
自由基:指那些在原子核外层轨道上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基团。
是一类高度活化的分子,当它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力图得到电子,而对细胞及组织产生十分有害的生物效应。
未成对电子:指在原子或分子轨道中未与其他电子配对而独占一个轨道的电子。
内源性自由基:环境中的高温、辐射、光解、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外源性自由基。
外源性自由基:体内各种代谢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主要途径有①线粒体呼吸链电子泄露产生②由经过氧化物酶体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等催化底物羟化产生③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可通过非酶促反应产生自由基。
第十五章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一、名词解释1 . Hayflick界限(Hayflick limit)2.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3 .细胞衰老(cellular aging,cell senescence )4.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二、选择题1 . 下列那一种不是程序性死亡的特征?A. 核DNA在核小体连接处断裂成核小体片段B. 核纤层断裂消失C. 细胞通过发芽、起泡等方式形成一些球形的突起D. 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容物2.下列哪一项不是P53的正常功能?A.激活细胞周期抑制因子的转录B.在DNA修复中起作用C.触发损伤细胞的凋亡D.在小鼠胚胎发育中起基本作用3.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的方法是( )。
A.形态学改变B.功能状态检测C.繁殖能力测定D.活性染色法E.内部结构观察4.细胞凋亡()。
A.是特定细胞的编程死亡B.是发育中的正常现象C.只有当Fas与TNF受体与其配体结合时才被诱发D.涉及细胞核的浓缩,DNA与蛋白质的降解以及膜的解体5.机体中寿命最长的细胞是()。
A.红细胞B.表皮细胞C.白细胞D.神经细胞三、填空题1. 衰老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
就其产生的性质来说,有三种不同的类型:①_________衰老,②_________ 衰老,③_________ 衰老。
2 .细胞的死亡一般定义为_________ ,通常用_________鉴别细胞的死活,活细胞容易被_________染色,死细胞容易被_________ 染色。
3 .细胞死亡有。
两种形式:一种为_________死亡,另一种为_________ 死亡;前者是受到_________ 而造成的细胞崩溃裂解;后者是细胞在一定的_________ 或_________条件下按照自身的程序结束其生存。
4.虽然衰老的理论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 衰老理论,另一类是_________ 衰老理论。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p156)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 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 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 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强调信号的接受与放大③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受体;④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⑤细胞内信号作用于效应分子,进行逐步放大的级联反应,引起效应。
⑥信号的解除,细胞反应终止。
受体(receptor)(p158)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多为糖蛋白,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
根据存在部位分为:①细胞内受体(intercellular receptor)离子通道耦联受体②细胞表面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GPCR)(cell-surface receptor) 酶联受体G蛋白G蛋白是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位于质膜胞浆一侧,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
细胞质膜: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质膜统称为生物膜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内外两侧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约为2nm,中间位电子密度低的明线,约为3.5nm,总厚度为7.5 nm,这种“暗-明-暗”的结构。
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一种生物膜结构的模型,它认为生物膜是磷脂以疏水作用形成的双分子层为骨架,磷脂分子是流动性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
蛋白质分子镶嵌于双分子层的骨架中,可能全部埋藏或者部分埋藏,埋藏的部分是疏水的,同样,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自由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