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阅读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89 KB
- 文档页数:2
名著阅读题——《红楼梦》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
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
第二问: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悉名著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在此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选择思考方向。
答题时要先概括观点,再结合具体例子来论证。
本题考查人物语言所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属于鉴赏人物方面的考查。
答题时要弄清出谁,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①是王熙凤的“奉承语”。
王熙凤乐贾母之所乐,又悲贾母之所悲,思想感情和老祖宗的完全融会贯通。
特别是”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这一句最妙,妙就妙在“忘记了老祖宗。
”明明是笑和哭都是给老祖宗看的,句句字字都是说给老祖宗听的,却偏偏说忘记了老祖宗。
2023高一语文《红楼梦》整书阅读复习检测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名著阅读(共0分1.《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曹雪芹根据书中不同人物形象写出不同风格的诗词。
其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为人所称颂的两句,请问这两句是哪两人吟诵的?()A.史湘云林黛玉B.史湘云妙玉C.妙玉林黛玉D.薛宝钗林黛玉2.下列对《红楼梦》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因而成了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府中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她果然不负众望,事无巨细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是甄士隐抄给贾雨村的“护官符”,提及的四大家族分别是贾政、贾宝玉所在的贾家,史湘云所在的史家,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王家,贾母和薛宝钗的本家薛家。
C.妙玉爱“洁”。
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在栊翠庵喝茶,妙玉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刘姥姥用过的)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D.“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曲子提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
3.下列有关《红楼梦》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宝玉吃酒,李嬷嬷又上来拦阻,还用老爷问书吓唬宝玉。
黛玉使宝玉赌气,又说:“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
”李嬷嬷听她说出这一句来,比刀子还尖。
宝钗也说:“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
”B.贾母、贾政、王夫人请薛姨妈一家住在贾府东南角上梨香院。
薛姨妈正欲同居一处,虽忙应允。
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红楼梦》阅读答案《红楼梦》阅读答案「篇一」下列有关《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元春送来一个灯谜,大家猜了写在纸上,又各作一首送进宫去。
第二天太监传话说只二小姐和三爷猜得不对。
贾母也组织大家猜谜,贾政见屏风上大家所作之谜皆是不详之物,心内愈思愈闷,只有宝钗一首让他略觉心宽。
B.宝玉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在午睡,金钏儿在给她捶腿,宝玉便和金钏儿逗乐调情。
此进王夫人醒来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并训斥了她一顿,要赶她出府。
金钏儿苦求无果,含羞被逐,后投井自尽。
C.宝玉挨打后,宝钗带了一丸药来看他,叹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黛玉来看他时,两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说着,自己觉得说得急了,便红了脸。
D.探春有倡办诗社之意,于是宝玉和众姐妹聚在秋爽斋商量起社。
大家起了别号,推李纨为社长,当日探春做东在秋爽斋先开一社。
时值贾芸给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便以此为题作诗。
李纨评论以宝钗为第一,黛玉为第二。
E.秋分时节,黛玉又犯病,宝钗前来探望。
建议她吃燕窝粥滋补。
黛玉十分感激,说自己往日太多心,当宝钗是心里藏奸。
宝钗说两人是同病相怜,黛玉说自己原是寄人篱下,这会子要吃燕窝粥,担心众人说闲话,宝钗说自己会从家里取燕窝送来,不会惊师动众。
参考答案:AC(A贾政见屏风上大家所作之谜皆是不详之物。
心内愈思愈闷,又见宝钗一首,更觉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愈加烦闷。
C宝钗和黛玉调换)《红楼梦》阅读答案「篇二」阅读《红楼梦》片段,完成练习。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红楼梦》阅读答案《红楼梦》阅读答案《红楼梦》阅读答案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有人评点王熙凤出场:“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
”这“第一笔”是指文中哪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它勾勒出王熙凤什么样的形象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仔细阅读对林黛玉和王熙凤语言描写的句子,尝试分析她们的人物性格。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结社雅号对应正确的是()A.潇湘妃子——林黛玉,稻香老农——李纨,蘅芜君——薛宝钗,蕉下客——贾探春B.潇湘妃子——薛宝钗,稻香老农——李纨,蘅芜君——林黛玉,蕉下客——贾探春C.潇湘妃子——林黛玉,稻香老农——贾探春,蘅芜君——薛宝钗,蕉下客——李纨D.潇湘妃子——林黛玉,稻香老农——李纨,蘅芜君——贾探春,蕉下客——薛宝钗2.《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中有对贾妃元春两次落泪的描写。
对元春落泪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久别亲人后,再次重逢的喜悦之泪。
B.这是想到“不得见人”的宫中生活时的酸楚之泪。
C.这是对皇上加封自己为贤德妃的感恩之泪。
D.这是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又要分别的伤感之泪。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红楼梦》中,平儿的善良就像和煦的春风,令所有与她相处的人动容。
“玫瑰露失窃” 案爆发以后,她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让探春伤心,没有将偷窃人彩云送交凤姐听候发落,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让宝玉承担“罪名”,从而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当然也保住了探春的颜面。
B.红楼二尤在《红楼梦》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她们是《红楼梦》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尤二姐、尤三姐也是悲剧性人物,是曹雪芹要描写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中的人物。
C.小说第六十三回,一群女孩子和宝玉在没有家长的约束下,通宵夜宴、欢乐、猜拳、饮酒,这是惟一没有拘束的一回。
放开来,青春少男少女的美、诗才、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D.司棋是惜春的贴身丫头,她和大观园里其他小姐的贴身丫头一样,都有一种主子意识。
比如她向厨房要鸡蛋时莲花传话道:“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的嫩嫩的”。
这不是主子的口气,但也不是奴才的口气。
但是从其言语的潜内容看,司棋的感觉是同主人一样的,是自然的无丝毫造作的,是一种半主半奴、非主非奴混合意识支配下的行为,是忘了奴隶身份主人化了的人格觉醒。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按照叔本华(德国哲学家)的学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的区别:第一种悲剧,是由极恶的人极尽他所有的能力来互相构陷而成的;第二种是由盲目的命运而造成的;第三种悲剧,是由于剧中人物的位置和关系而不得不这样的,并非一定有蛇蝎的本性与意外的变故,只是由于普通的人物、普通的境遇逼迫它,不得不这样。
众人明知其害,仍然不得不互相逼迫,而不负任何责任。
这种悲剧,远比前两者更为感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此种悲剧所展示的人生的最大的不幸并非例外之事,而是人生之中所固有的。
对于前两种悲剧,我们对蛇蝎心肠的人物与不可预知的命运固然感到恐惧,但因其少见,往往心怀侥幸,以为自己未必会遇到,而不必求避免之道。
但在第三种,因为此等平常的境遇足以破坏人生福祉,无时不可落在我们面前。
况且这等惨烈的遭遇,不但时时可能自己忍受,而且有时可以加之于别人,亲身遭遇这种残酷之事,却无处诉说,真可谓是天下最大的痛苦了。
《红楼梦》正是属于第三种悲剧。
现以宝玉、黛玉的事加以说明。
贾母喜爱宝钗的温顺娴静,不喜爱黛玉的孤僻,又听信金玉良缘的邪说,因此对宝玉的心事,随时加以压抑。
王夫人本来就亲近薛家。
凤姐因为管家的缘故,妒忌黛玉的才华而担心她给自己带来不便。
袭人鉴于尤二姐、香菱的不幸,又听到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话,害怕祸及自身,因此对黛玉的态度也如凤姐一般。
这些都是很自然很普通的事情。
宝玉对黛玉信誓旦旦,却不能对最爱护自己的祖母诉说心事,因为普通的道德不允许,更何况黛玉一弱女子呢!由此种种原因,金玉因之合,木石因之离,中间并没有蛇蝎心肠的人物,也没有不同寻常的变故发生,不过由通常的道德、通常的人情、通常的境遇造成的悲剧罢了。
由此观之,《红楼梦)》真可谓是悲剧中的悲剧了。
(根据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翻译,有删减)材料二:一般读者都以为,“金玉良姻”是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宝玉是被迫迎娶自己并不爱的宝钗,因此令人厌恶。
《红楼梦》练习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作“水做的骨肉”。
豪迈如史湘云,①();稳重如薛宝钗,②();敏感如林黛玉,③();而薄命如香菱,跟着黛玉学诗,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悲欣交织;即使风趣诙谐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势利狠毒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B.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C.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D.①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二、名著阅读2.根据材料描述,下列横线处对应《红楼梦》人物正确的一项是()在小说《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一位姑娘感慨大族人家“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她是① 。
有一位姑娘的屋子,王熙凤特地叮嘱“断乎抄检不得”,她是② 。
在宝玉的怡红院,有位姑娘“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双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她是③ 。
A.贾迎春林黛玉晴雯B.贾探春薛宝钗晴雯C.贾惜春薛宝钗袭人D.林黛玉贾探春袭人阅读下面文字,联系你读到的《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回答问题。
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B.《红楼梦》第五回中的曲词“纵然是齐眉举案”用东汉梁鸿之妻为梁鸿举案齐眉奉上食物的典故,来预示薛宝钗与贾宝玉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C.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表达了曹雪芹对真假有无的辩证思考,也是本书“将真事隐去”的创作手法的体现。
D.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宝玉抓了些笔墨纸砚,贾政大喜。
最全的红楼梦阅读题及答案摘要:史上最全《红楼梦》阅读题及答案1.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答案】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2.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木石前盟”交代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浇灌一棵绛珠仙草,在顽石下世之前,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眼泪还他。
表示贾宝玉与林黛玉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黛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
3.《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4.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5.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历年高考真题+答案解析全国卷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思路点拨”及“范文”见另一份资料。
】北京卷2.(2021·北京高考真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
这段话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香消玉殒,王熙凤大权在握”,这是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王熙凤时所说的话。
“非常喜事”是指贾元春晋封为妃,皇帝恩准元春省亲。
(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
阅读理解《红楼梦》附答案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以下是一篇针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问题
1. 《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小说?
2. 小说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
3. 小说中的“荣府”和“贾府”有什么关系?
4. 小说中的“金陵十二钗”的含义是什么?
5. 小说中最令人遗憾的是什么?
答案
1. 《红楼梦》是清朝中期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
2. 贾宝玉是林黛玉的表兄,二人感情十分深厚。
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一直似水如酒,但最终却无法在一起。
3. “荣府”是贾府的分支,是贾母的娘家。
贾府则是贾母的婚家,贾宝玉的家族。
4. “金陵十二钗”指的是小说中十二位美貌的女子,分别是贾母、王熙凤、邢岫烟、林黛玉、贾元春、妙玉、史湘云、薛宝钗、贾惜春、贾探春、李纨、秦可卿。
这十二位女子都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对贾府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小说中最令人遗憾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无法在一起。
他们的
感情无法得到顺利的发展,这也是小说情节的之一。
希望这篇阅读理解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内容。
《红楼梦》阅读题带答案1、《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代作家_____,相传后40回是_____所作。
2、《红楼梦》又名_____、_____、_____等。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_____、_____。
4、金陵十二钗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
”说的是_____。
6、“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_____,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_____。
8、《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XXX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_____ _____。
9、《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划分是_____和_____,社长是_____。
10、《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11、《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_____;“神瑛侍者”是_____12、《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
说的是_____13、《红楼梦》中有诗“即使生得好皮囊,腹内原先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_____14、《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XXX。
”说的是_____15、潇湘妃子指的是_____,XXX指的是_____16、“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划分指_____、_____17、《红楼梦》中,有“XXX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_____18、《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XXX似贵如兰。
堪羡XXX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_____19、《红楼梦》中,“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是_____20、《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_____21、《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_____,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_____,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_____22、《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红楼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金玉缘》。
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晴雯,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麝月,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袭人。
3.金陵十二钗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贾琏、王夫人、贾政、贾珠、贾蓉、史湘云、妙玉。
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贾宝玉进大观园,最有趣的情节是贾母选秀,最凄惨的情节是林黛玉之死。
7.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宝玉、懦弱的贾母、精明的王熙凤、孤僻的贾琏,取“原应叹息”之意。
8.《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歌谣,这个人就是林黛玉。
9.“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石头记’之名,叙与闲人。
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灵’即‘灵感’,谓通灵之感而作;‘怀’即‘怀旧’,谓怀念闺秀之事而成。
然真事隐去,而石头记成今日小说矣。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
10.《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
1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写的是贾宝玉,他的性格特点是多才多艺、情感细腻。
2、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是贾家的少爷,聪明好学、情感细腻,但也有些软弱和优柔寡断的性格。
《红楼梦》名著阅读题及答案1、《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XXX,小说原名《石头记》。
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XXX,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XXX,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XXX,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该书以这三个人物的爱情悲剧为核心,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XXX、王、史、XXX家族的兴衰来揭露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即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而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曲折反映了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因素。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XXX,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最善玩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XXX和XXX,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XXX性命”的悲剧下场。
3、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XXX,涉及她的情节有查抄大观园和病补孔雀裘。
;最卑躬屈膝。
的丫鬟是XXX;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XXX。
4、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XXX、懦弱的XXX、精明的XXX、孤僻的XXX,取“原应叹息”之意。
5、《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XXX 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XXX,XXX是XXX。
6、XXX佩戴的玉叫XXX,XXX佩戴的是金锁,XXX 佩戴的是XXX、下列XXX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些女子的命运。
(1)可叹停机德,堪怜XXX。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XXX、XXX)(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XXX)(3)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XXX)8、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B)A、莫失莫忘,XXXB、不离不弃,芳龄永继C、你证我证,心证意证9、在《红楼梦》的第三十二回中,有人劝XXX关怀一点仕途经济,他反常恶感,以致命令逐客。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
其显著特征有三——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
小才,微善,真性情。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
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
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待人谦和,且品行坚韧,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
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
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
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
《红楼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最突出的主题是:A.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B. 爱情与命运的矛盾C. 美与丑的对立D.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答案:B2. 贾宝玉最初被上神悄悄地收养的真实身份是:A. 贾母的孙子B. 薛姨妈的亲生儿子C. 贾政和贾母的私生子D. 无名之人的私生子答案:C3. 下列哪位人物与贾宝玉之间没有发生过感情纠葛?A. 林黛玉B. 薛宝钗C. 史湘云D. 贾元春答案:D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诗词描写,以下哪位古代文人不是曹雪芹列为诗词参考人物?A. 杜工部B. 于谦C. 白居易D. 张仲素答案:C5. 故事中的贾宝玉最终为何事而病倒?A. 林黛玉死后的思念B. 家族内部纷争C. 财政困难导致的压力D. 忧虑命运凶险答案:A二、填空题1.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分别是贾、王、史和______。
答案:薛2. 故事中扮演傀儡人物的是贾家的______。
答案:贾母3. 以下几位人物中,与贾宝玉没有亲属关系的是______。
答案:林黛玉4. 故事中的贾宝玉在王夫人抛弃他后,迁往那个府邸居住?答案:荣府5. 故事中庄子上的一只金陵雪鹤象征着谁的命运?答案:贾宝玉三、简答题1. 总结并分析《红楼梦》中的三位女主角(贾迎春、贾惜春、贾探春)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答案:《红楼梦》中的三位女主角分别是贾迎春、贾惜春和贾探春。
贾迎春是贵妃院中最受宠的妾室,性格温和善良,但命运悲惨,最终被迫害致死。
贾惜春则是性格柔和、内敛,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命运比较平凡。
贾探春是聪慧、直率,也是贾府众多女子中唯一得到宝玉真心喜欢的人物,但命运却是离奇和悲剧的,最终被贾母安排出嫁。
2. 分析并解释《红楼梦》中所表达的传统文化观念。
答案:《红楼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如封建礼教、儒家思想、家族观念等。
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揭示了封建家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了家族地位、传承和亲情的重要性。
2024年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四)一、单选题1.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情节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七回中周瑞家的受薛姨妈所托送宫花,顺路先给了“三春”和凤姐,最后送给黛玉,却不料黛玉话中带刺,言“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第二十二回宝钗生日宴,湘云说唱小旦的戏子有点像黛玉,黛玉认为“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些都是黛玉敏感自尊性格的体现。
B.《红楼梦》在叙写豪门奢华的生活时,往往突起波澜,引发我们的思考。
第七回中“焦大醉骂”正是曹公于平淡处起波澜的笔法,从而撕开了贾府“败絮其内”的真相,不仅使读者看到了贾府的穷奢极欲,而且使读者理解了贾府崩溃败亡的必然结局,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C.第十一回中凤姐探望了秦可卿后,赶往园中听戏。
猛然间贾瑞从假山石后出来,意图调戏凤姐,而凤姐虚与委蛇,心中却早已定好应对之策,进而引出下回的“相思局”和“风月鉴”,体现出凤姐狠辣的性格特点。
D.第八回,宝玉从梨香院回到自己的住处,得知他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被李嬷嬷拿去给孙子吃了,后又得知早起沏的枫露茶被李嬷嬷喝了,大为生气,打算把这个乳母撵出去,体现出富家公子的任性使气、忘恩负义,只对身边的丫鬟关怀备至,却对乳母毫无感恩之心。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元春是荣府的大小姐,因为德才兼备,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
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D.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3.《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曹雪芹根据书中不同人物形象写出不同风格的诗词。
其中“淡极始知花更艳”“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为人所称颂,请问这三句是哪三人吟诵的?()A.贾探春史湘云林黛玉B.林黛玉史湘云妙玉C.薛宝钗妙玉林黛玉D.薛宝钗史湘云林黛玉二、多选题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黛玉夜访怡红院,敲门时,正好晴雯正在气头上,得知是黛玉后,借故说都睡下了,不给黛玉开门。
《红楼梦》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
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凤腊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乃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边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走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一个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连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也可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吃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东西行李都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说话时,以摆上了茶果上来。
熙凤亲为捧茶捧果。
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以放完了。
刚才带着人道后楼上好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
”因又说道:“改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熙凤道:“这倒是我闲聊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小题1: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2:“一双三角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从直觉上给人什么样的印象?(3分)
小题3: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小题2: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貌美,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小题3: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精明能干的特点。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分析能力。
凤姐作为《红楼梦》中贾家大管家,这一重要角色,曹雪芹为其出场,做了精心安排。
看她出场时,还没有看到容貌,先听到呵呵笑声。
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样写来突出她的与众不同,突出她性格的泼辣,她以一个小辈身份,敢在贾母等长辈面前这样放肆,并且不会受到责备,这就说明她有资本,她深得贾母等人喜爱的特殊身份。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描写中肖相描写的分析能力。
我们看写凤姐“丹凤眼”“柳叶眉”这是在写她的年轻、美丽、好看。
而作者去故意加上“三角”“吊梢”以做修饰。
这就有了些深意。
相书上说面带“三角”之眼,“吊梢”之眉者,主人奸邪,狡诈。
这里明显点明凤姐性格中的刁钻、奸邪、狡诈特点。
所以脂砚斋曾作这样的点评:“第一笔,凤姐的三魂六魄已被著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分析的语言分析能力。
回答王夫人的问话中,凤姐答言之快,不做任何思忖。
这里明明是在突出她做事精明能干,什么都能做得干净利索,符合大管家的身份形象。
另外王夫人只问月钱过了没有。
去引出她答自己去寻绸缎来的话,这里我们看出凤姐好像猜出姑母不高兴了的意思,故意以此来回答。
这就看出凤姐的机变逢迎之性格。
另外看寻得结果是没有寻到,很明显照应前面的寻绸缎是骗人之语。
也从中可以略微看出凤姐对一个要寄人篱下的表妹的态度。
显现她势利的一面。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