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20132014)真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7
2014级《结构力学》复习题及答案2014级《结构力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7 。
2.图示结构,各杆的EIil都相同,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µAB等于 0.5 。
3.图示桁架中A支座的竖向反力(设向上为正)为 0 。
4.图示刚架,P=1在AB段移动,E处剪力F SE的影响线在E点处的竖标为 -1 。
5.图示结构支座位移Δ引起的A点水平位移方向为向右。
6.图示对称桁架中,a杆的轴力为 0 。
7.图示桁架中,零杆的根数为 5 根(不含支座链杆)。
8.图示刚架,各杆线刚度相同,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μ21= 4/5 ,μ23= 0 ,μ24= 1/5 。
9.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有r ij = r ji 的关系,它是由 反力互等 定理得到的结果。
10.图示桁架零杆根数为 7 根。
11.若三铰拱上所有截面的弯矩都等于零而且只有轴力,则这时的拱轴线称为 合理拱轴线 。
12.图示结构的动力自由度为 3 (不计杆件质量)。
二、单项选择题:1.图示刚架中,支座B的位移Δ引起B截面的角位移(顺时针为正)为( C )A. Δ/hB. -Δ/hC. Δ/LD. -Δ/L2.图示体系是 ( B )A. 常变体系B. 瞬变体系C. 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D. 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3.图示体系是( D )A. 瞬变体系B. 常变体系C. 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D. 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为 ( A )4.图示连续梁,力矩分配系数µBCA. 2/3B. 1/2C. 1/3D. 1/45.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C )A. 4B. 3C. 2D. 16.图示桁架中A支座的竖向反力(设向上为正)为( A )A. 0B. 0.5PC. 0PD. 2P7.图示三铰刚架支座A的水平约束反力为( B )A. PB. P/4C. P/2D. 3P/48.图示三铰拱,链杆AB的轴力为(以拉为正)( B )A. -P/2B. P/2C. .P/4D. -P/49.在一个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加上一个二元体,得到的体系为 ( B )A. 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B. 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C. 常变体系D. 瞬变体系10.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是( B ) A. 位移条件 B. 平衡条件C. 物理条件D. 平衡条件和位移条件11.在一个几何瞬变体系上加上一个二元体,得到的体系为 ( C ) A. 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C. 瞬变体系 D. 常变体系12.求解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R 2P 时,要用到 ( D ) A. 1M 图 B. 2M 图 C. 3M 图 D. M P 图13、图 示 体 系 的 几 何 组 成 为 : ( A ) A. 几 何 不 变 , 无 多 余 联 系 ; B. 几 何 不 变 , 有 多 余 联 系 ; C. 瞬变 ; D. 常 变 。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D.cj.2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F P=1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五(本大题 11分)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
EI=常数。
六(本大题14分)已知图示结构,422.110 kN m ,10 kN/m EI q =⨯⋅=求B 点的水平位移。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D.cj.2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F P=1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五(本大题 11分)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
EI=常数。
六(本大题14分)已知图示结构,422.110 kN m ,10 kN/m EI q =⨯⋅=求B 点的水平位移。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F p /2M2a2a a aa aA F p /2F p /2 F p /2F p F pa a aa F PED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 l /2l /2EI 2EIF Pa d c eb fgh iklF P =11j llM /4 3M /4M /43M /43M /4M /4M /8 M /2EIEIM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湖南大学结构力学考试与答案解析结构力学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A .2/M ;B .M ;C .0; D. )2/(EI M 。
a a aa F PED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A.ch ; B.ci; C.dj; D .cj .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 B . F P l 3/(!6EI ); C . 5F P l 3/(96EI ); D. 5F P l 3/(48EI ).F p /2M2a2a a aa aA F p /2F p /2 F p /2F p F pa d c eb fgh iklF P =11j llM /4 3M /4M /43M /43M /4M /4M /8 M /2EIEIM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2014年湖南大学(805机械原理)考研备考指南下载:2014年湖南大学805机械原理考研复习指南.pdf(636.97 KB, 下载次数: 77)致2014年矢志考取湖南大学机械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同学:你们好!首先欢迎大家报考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因为一个共同的归宿,让你我相识。
自我介绍一下,本人系2013年考入湖大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学生,在初试中专业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光匆匆,转眼间你们也进入了大三下学期了,大学已经快要结束了,人生的前途问题摆上了日程了吧。
一个人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选择没有几个,高考算是一个,那么现在选择工作、考研还是出国又成了一个关键的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你们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你们将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决定性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面临这种选择,我也曾一度彷徨,在工作和读研之间纠结,大学几年生活消磨尽了自己的锐气,真的很担心自己没有毅力苦学大半年,考上一所好学校,看到各个名校录取通报上动辄几十比一的录取比例,也曾有过退缩。
但是,庆幸的是,我最终坚持了下来,选择了湖大(我报考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成绩143分),已经录取回首这一年多来的事情,真感觉仿若隔世,但最重要的还是像一位师兄说的一样,我把自己起点抬高了很大一截。
考研不仅需要毅力,需要坚持和努力,而且还需要完善的学习方法,而数学和专业课在考试过程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作用,得此二者则大事可期,专业课的学习不仅需要书本,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
我所编写的这份辅导资料包括了805机械原理的各章讲解、重点讲解,以及我精心准备的历年各种805机械原理课后重要类型的计算题和论述题得讲解,再加上历年的真题和解析,是我这一年来准备专业课考试的心得和宝贵经验,相信会对大家的复习有一定的效果,帮助大家攻克专业课这一关。
本资料特别适合基础薄弱者和想要考取高分的同学,适合于第一轮专业课复习和专业课的专题训练,以及真题的复习和掌握。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复习题1一、正误判断题。
每题3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
(1)图1所示计算简图是:静定结构。
( )。
图1(2)图2所示结构,QDC QDE DC DE F F M M ===,0。
( )。
图2(3)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荷载有关,而与材料的性质、截面的形状及大小无关。
( )。
(4 位移法方程的主系数可能00≤≥或。
( )。
(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
( )。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4个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图3所示计算简图是:( )(A) 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结构多余约束数为0 ,自由度数为0。
(B) 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
结构多余约束数为0 ,自由度数为1。
(C) 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结构多余约束数为1 ,自由度数为0。
(D) 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
结构多余约束数为0 ,自由度数为1。
图3(2)图4所示梁,是剪力弯矩QCB BA F M ,:( )(A)kN F m kN M QCB BA 40;,40=⋅=下侧受拉。
(B)kN F m kN M QCB BA 40;,40=⋅=上侧受拉。
(C)kN F m kN M QCB BA 0;,40=⋅=上侧受拉。
(D)kN F m kN M QCB BA 40;,42=⋅=下侧受拉。
图4(3)图5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未知结点位移数是:( )(A) 超静定次数是0、未知结点位移数是0。
(B) 超静定次数是1、未知结点位移数是0。
(C) 超静定次数是1、未知结点位移数是1。
(D) 超静定次数是1、未知结点位移数是0。
图5(4)图6所示结构,分配系数:,是BC BA μμ( )(A)43,41==BC BA μμ。
(B)31,31==BC BA μμ。
(C)32,31-=-=BC BA μμ。
结构力学 试 题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F p /2M2a2a a aa aA F p /2F p /2 F p /2F p F pa a aa F PED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 B.ci; C.dj; D .cj .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 B . F P l 3/(!6EI ); C . 5F P l 3/(96EI ); D. 5F P l 3/(48EI ).A l /2l /2EI 2EIF Pa d c eb fgh iklF P =11j llM /4 3M /4M /43M /43M /4M /4M /8 M /2EIEIM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结构力学样卷一、填空题(共36分,每题3分)1.超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
2.图示体系有个多余约束。
3.分析静定桁架内力的方法主要是法和法。
4.绘制影响线的基本方法有法和法。
题一、2图5.图乘法的应用条件是。
6.力法计算结果应进行两方面的校核,其一是;其二是。
7.给定杆端位移如图(a)、(b)所示,试写出杆端弯矩表达式。
各杆长度为L,线刚度为i。
(a) MAB= ;MCD = 。
8.杆端转动刚度的物理意义是。
题一、7图(a) 7图(a)9.力矩分配法的传递系数表示杆件近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
10.理想桁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是:(1);(2);(3)。
11.只与荷载形式有关的常数称为常数,比如。
12.根据虚设对象的不同,虚功原理主要有两种表述形式,用以解决两类问题,其一是;其二是。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1.若体系几何可变,则计算自由度W为。
(A )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小于等于零 2.结构的某一截面某一内力影响线将 而改变。
(A ) 随实际荷载 (B )不随实际荷载(C )因坐标系的不同选择 (D )随实际荷载数量 3.应用虚功原理时,其中力系应满足 条件。
(A ) 约束 (B )平衡 (C )物理 (D )弹性 4.图示桁架有 根零杆.(A )1 (B )3 (C )5(D )7 5.位移计算公式ds G AF F k ds F F ds Q Q NP N ⎰⎰⎰P P∑+EA ∑+EI M M ∑=∆ 题二 、4图 不适用于下列那一种情况 。
(A )任意材料 (B )小变形 (C )荷载作用 (D )小曲率的拱形结构6.图中先加F P1后加F P2,其中的 虚功项是 。
(A )F P1Δ11 (B )F P2Δ22 (C )F P1Δ12(D )F P1Δ12+F P2Δ22题三 、6图7.力法的基本未知力是通过 条件确定的,其余未知力 是通过条件确定的。
结构力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题目:请根据给定的平面桁架结构,确定其内力分布,并计算节点A 的位移。
已知条件:
- 平面桁架由6根杆件组成,节点A、B、C、D、E、F。
- 节点A受到竖直向下的力P=10kN。
- 所有杆件的截面积均为A=0.02m²,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
- 忽略自重和杆件的剪切变形。
要求:
1. 画出桁架的内力图。
2. 计算节点A的竖直位移。
解答:
1. 内力图的绘制:
首先,我们应用节点法和截面法来确定桁架中每根杆件的内力。
对于节点A,由于其受到向下的力P,我们可以假设所有与节点A相连的杆件都受到拉力。
然后,通过平衡节点A的力矩和力,我们可以确定与节点A相连的杆件的内力。
接着,我们继续使用节点法来确定其他节点的内力。
最终,我们将得到整个桁架的内力图。
2. 节点A的竖直位移计算:
根据桁架的内力图,我们可以确定与节点A相连的杆件所受的拉力。
位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delta = \frac{PL}{EA} \]
其中,P是作用力,L是杆件长度,E是弹性模量,A是截面积。
由于
题目中没有给出杆件的具体长度,我们假设与节点A相连的杆件长度为L。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节点A的竖直位移。
[注: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具体的桁架结构图和杆件长度,以上解答为通用解答方法,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结构图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