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中β系数的计算

经济学中β系数的计算

经济学中β系数的计算
经济学中β系数的计算

计算β系数

一、β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原理

1、概念:β系数也称为贝他系数(Beta coefficient),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β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投资股市中一个公司,如果其β值为1.1,则意味着股票风险比整个股市场平均风险高10%;相反,如果公司β为0.9,则表示其股票风险比股市场平均风险低10%。

2、理论体系:β系数的计算分为上市公司β系数计算和非上市公司β系数计算两种情况:在被评估企业是上市公司时,可以根据其各期历史收益数据和相应的股票市场综合指数来确定其β系数;当被评估企业不是上市公司时,我们可以寻找相似的上市公司,先得出该上市公司的β系数,然后通过比较和调整来间接计算被评估企业的β系数。下面的实例讲解了非上市公司β系数的计算方法。(注:这里所说的“调整”是调整参照公司与被评估对象由于财务杠杆的不同而进行的调整,类似市场比较法中比较因素的修正)

3、β系数计算的原理:如果将市场上全部所有股票作为一个资产组合,其市场整体风险收益以市场整体资产组合M收益的方差Var(Rm)表示,任一只股票对系统风险收益的贡献,由这一股票与市场资产组合M收益的协方差Cov(Rm,Ri)表示,则β系数可表示为:β=Cov(Rm,Ri)/ Var(Rm)

【知识链接】①方差的概念: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样本方差。②协方差的概念: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协方差用于衡量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协方差cov(X,Y)的度量单位是X的协方差乘以Y的协方差。而取决于协方差的相关性,是一个衡量线性独立的无量纲的数。

方差是协方差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两个变量是相同的情况。

此外,由于市场整体收益率Y=α+β×(X-参照上市公司的收益率),通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可以用这一公式计算出β系数。这两种计算方法实质上是一致的。

二、β系数的计算过程

本文通过以BJ银行(股票代码601***)、NJ银行(股票代码6010***)和NB银行(股票代码002***)三个上市公司作为参照公司,通过同花顺炒股软件模拟计算A非上市银行于2011年6月30日(基准日)的β系数为例,具体说明β系数的计算过程:

1、计算股票市场整体收益率和参照上市公司股票的收益率

(1)股票市场整体收益率

Rmt=(indext-indext-1)/indext-1

式中:Rmt—第t期的股票市场整体收益率

INDEXt—第t期期末的股票市场综合指数

1NDEXt-1—第t-1期期末的股票市场综合指数

本文以2008年2月末至2011年6月底(假设以2011年6月30日为基准日)每个月月末上证指数作为市场整体收益率指标的计算依据,计算过程如表一:

注:以下上证指数和参照上市公司股票收盘价均来自炒股软件

★上证指数的获得途径:打开同花顺炒股软件—单击菜单栏中的报价—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沪深指数—选择要选择的指数类型—右键选择导出数据。如下图

(2)参考上市公司收益率

Rit=(pt-pt-1)/pt-1

式中Rit—第t期的参考上市公司收益率

Pt—第t期期末参考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盘价

P t-1—第t-1期末参考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盘价

以BJ银行(股票代码601***)、NJ银行(股票代码601***)和NB银行(股票代码002***)三个上市公司于2008年2月末至2011年6

★参考上市公司各期收盘价的取得方法:打开同花顺炒股软件—左边菜单自选股报价—下面菜单栏中的行业—选择金融、保险—选择银行—选择适当的参考银行—点击左上角菜单栏的分析—选择成交明细-右键选择数据导出,导出所有数据。

2、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和参考上市公司收益率的协方差

a 、计算参考上市公司收益率的协方差

具体计算结果见第3部分表三第一行。

注:也就是参照上市公司各期收益率与参照上市公司各期收益率平均数的差,乘以市场各期收益率与市场各期收益率之差和的平均数。

b、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方差

具体计算结果见第3部分表三第二行

注:也就是市场各期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

c、计算参考上市公司的β系数

β系数等于市场平均整体收益率和上市股票平均收益率的协方差除以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方差,即:

具体计算结果见第3部分表三第三行。

3、计算被评估企业的β系数

由于上述计算出的β系数是参考上市公司有财务杠杆情况下的值,而其财务杠杆度和被评估企业的财务杠杆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进行调整。首先将参考上市公司有财务杠杆的β系数换算成无财务杠杆影响的β系数。根据下列罗伯特-哈莫达(Robert Hamada)的权益收益率公式,从而可以计算出无财务杠杆的参考上市公司的β无系数。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三第8行

β有—有财务杠杆的β系数

β无—无财务杠杆的β系数

T—企业所得税税率

B—企业债务金额

S—企业权益金额

按照所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再根据上式,将三家参考上市公司无财务杠杆的β无系数代入,计算其三个有财务杠杆的所评估企业的β系数(表三第14行)如表三:

【知识链接】财务杠杆的概念: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前税前利润。

三、结束语:

采用上述方法计算所评估企业的β系数比较方便和简单,也比较适当。但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注意这种方法应用时的限制条件。首先,由于β系数的计算依据是历史数据,因此,如果市场条件发生了大的变化,这一方法可能就不再适用。其次,选择的参考上市公司即使主营业务内容与所评估企业相同,但非主营业务与所评估企业不同,且占总体业务比例较大时,则需要对上述的计算结果再进行调整,但这样的调整在操作上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作者:国策评估)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第四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热系数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了受热面设计时的布置数量,从而影响锅炉的实际出力、蒸汽参数和燃烧温度。正确计算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的关键之一,也是区别于煤粉炉的重要方面。 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日益成熟,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也在迅速发展。许多著名的循环流化床制造公司和研究部门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已经形成商业化产品使用的设计导则。 但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的可以用于工程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清华大学对CFB锅炉炉膛传热作了深入的研究,长江动力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对CFB锅炉炉膛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导,考虑工程上的方便和可行,本章根椐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整理,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为了了解CFB锅炉传热计算发展过程,也参看了巴苏的传热理论和计算方法,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传热计算与巴苏的相近似。 4.1 清华的传热理论及计算方法 4.1.1 循环流化床传热分析 CFB锅炉与煤粉锅炉的显著不同是CFB锅炉中的物料(包括煤灰、脱硫添加剂等)浓度C p 大大高于煤粉炉,而且炉内各处的浓度也不一样,它对炉内传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炉膛出口处的物料浓度C p,此处浓度可由外循环倍率求出。而炉膛不同高度的物料浓度则由内循环流率决定,它沿炉膛高度是逐渐变化的,底部高、上部低。近壁区贴壁下降流的温度比中心区温度低的趋势,使边壁下降流减少了辐射换热系数;水平截面方向上的横向搅混形成良好的近壁区物料与中心区物料的质交换,同时近壁区与中心区的对流和辐射的热交换使截面方向的温度趋于一致,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壁区物料向壁面的辐射加强,总辐射换热系数明显提高。在计算水冷壁、双面水冷壁、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时需采用不同的计算式。物料浓度C p对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都有显著影响。燃烧室的平均温度是床对受热面换热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床温的升高增加了烟气辐射换热并提高烟气的导热系数。虽然粒径的减小会提高颗粒对受热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下,燃烧室内部的物料颗粒粒径变化较小,在较小范围内的粒径变化时换热系数的变化不大,在进行满负荷传热计算时可以忽略,但在低负荷传热计算时,应该考虑小的颗粒有提高传热系数的能力。 炉内受热面的结构尺寸,如鳍片的净宽度、厚度等,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鳍片宽度对物料颗粒的团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宽度与扩展受热面的利用系数有关。根

微观经济学典型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典型习题及参 考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一 一、判断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量经济问题。() 2.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运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3.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倒”需求曲线(价格与需求同向变化)。() 4.市场均衡状态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 5.离原点约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6.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7.生产函数为Q = 0.5L0.6K0.5时,厂商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 8.厂商短期生产的第三阶段是劳动的边际产量(报酬)为负的阶段。() 9.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0.外在不经济会使企业的LAC向上方移动。() 11.面临两条需求曲线的是寡头厂商。() 12.斯威齐模型又被称为“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13.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以劳动为例)的需求原则是:VMP = W 。() 14.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也可能是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15.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个体经济单位 B.社会福利 C.利润最大化 D.资源稀缺性 2.墨盒的价格上升会使打印机的需求:()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能确定 3.需求曲线右移,表示在同一价格水平下供给()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收入增加的同时, 4.以下关于价格管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B.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C.只要价格放开,商品的供给就会增加 D.对农产品而言,为防止“谷贱伤农”,可使用支持价格的策略 5.商品在消费者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则商品的需求弹性() A.越小 B.越大 C.与之无关 D.不确定有无关联 6.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会增加销售收入 A.提高价格 B.降低价格 C.提价和降价都 D.提价和降价都不会 7.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 A.越不能达到 B.越不能确定 C.越低 D.越高 8.边际产量(报酬)递增的阶段,往往对应的是厂商()的阶段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报酬如何不能判断

需用系数的计算

需用系数和功率因素的一些问题 PE=141KW KX=0.65,COSX=0.85 PJS=92KW SJS=108KVA LJS=163A 据cosφ=0.85 得tgφ=0.62 有功功率计算:Pjs=Pe×kx=141kW×0.65=91.65kW 无功功率计算:Qjs=Pjs×tgφ=91.65kW×0.62=56.82kVar 计算负荷:Sjs=√Pjs2+ Qjs2=√91.652+56.822=107.84kVA 计算电流:Ijs=108kVA×1000/380V/1.73=164A 其中tgφ、cosφ、KX又是如何得出来的? 需用系数,包括同时系数的,由同时系数得的。同时系数只同时使用的设备同时间的概率,需用系数指计算电流的需用系数。 需用系数除了得考虑同时系数(即考虑各种设备不会同时使用的系数),还需要考虑负荷系数(即各种设备部可能都达到额定值)。这样算下来的计算负荷就小于各种设备总负荷的相加值。 kx是需用系数,是由同时系数乘以负荷系数得来的。用来描述用电设备的真实负荷和设备额定负荷之间的长期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需用系数来计算计算负荷。这种方法就叫需用系数法,是三种常用的计算

负荷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和简单的方法。 kx可以查表得来,表中通过你对负荷性质的筛选可以找到你需要的kx值。比如是大范围办公照明还是电镀车间还是电解车间等等。。。表中除了有kx之外还有tgφ、cosφ都可以查。属于经验数据。当然。如果只求计算负荷的话,只要cosφ就好了。不需要用tgφ。从你给出的式子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Sjs=Pjs/cosφ 关于计算电流中的1.73是什么? 根号3等于1.732。。。。它只取了小数点后两位。 这样看就能把他们的单位换算看清楚些 108kVA×1000=108000 VA 108000va除以380V=....安 由于这个是三项电,它的单项电流需要乘以根号3 ...乘以1.73=164A 所以Ijs=164安1、cosφ、Kx是经验数据; 2、根号3=1.732. 计算电流,用这样的公式形式会更容易理解: Ijs=[(Pe/3)/220]*Kx/cosφ =[(141000/3)/220]*0.65/0.85 =163.3(A .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得分: 】 1.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2 Q 求:当收入M=4900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 110 m E =0.5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2 Q -8Q +100,且已知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 解: STC=3 Q -42 Q +100Q +2800 SAC=2 Q -4Q +28001 Q -+100 AVC=2 Q -4Q +28001 Q - 1.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 Q D =14-3P Q S =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8。 2.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d Q =10-2P ;同时有20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为:S Q =500P 。 (1) 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 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4个单位,求变化后 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1000×(10-2P)=10000-2000P Qs=20×500P=10000P (2)Qd=1000×(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0.5 Q=5000 3.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XY U =,他打算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2=X P 元、3=Y P 元时,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 和Y 的组合?

β系数的计算方法

β系数得计算方法 一、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计算行业β系数得具体步骤如: 1。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R 为第t期得市场整体收益率;为沪深300指数第溯期末 得收盘数;为沪深3oo指数第t—1期期末得收盘数。。 2.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期得收益率;为参照上市公司第溯期末 得股票收盘价;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I期期末得股票收盘价。 3.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得协方差。我们可以利用EXCEL中得协方差函数“COVAR”来计算。 4。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得方差。我们可利用EXCEL中得方差函数“VAKP"来计算。 5.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 式中:BL为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得p系数. 6.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Bu为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T为参照上市公司得所得税税率;D为参照上市公司债务得市场价值;E为参照上市公司股权得市场价值。7。计算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得B系数,即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β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所得税税率,一般取25%;e(D÷E)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债务股本比。 二、线性回归法 利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行业β系数得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同公式法 2.计算无风险报酬率.取各年度得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年报酬率,再将其转换为月报酬率。 3.计算市场风险溢价。市场风险溢价为“” . 4。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得收益率。同公式法。 5.计算市场风险溢价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得协方差。参照公式法下市场整体收益率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得协方差得计算 6.计算市场风险溢价得方差。参照公式法下市场整体收益率得方差计算。7.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同公式法. 8.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数。同公式法。 9.计算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即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β系数.同公式法。 方法一、二摘自《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徐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 导热系数λ[W/(m.k)]: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 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 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 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题:A (1—5) 1.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2 Q 求:当收入M=4900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 110 m E =0.5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2 Q -8Q +100,且已知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 解: STC=3 Q -42 Q +100Q +2800 SAC=2 Q -4Q +28001 Q -+100 AVC=2 Q -4Q +28001 Q - 3、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Q D =14-3P , Q S =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8。 4、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 d Q =10-2P ;同时有20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 为:S Q =500P 。 (1) 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 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4个单 位,求变化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1000×(10-2P)=10000-2000P Qs=20×500P=10000P (2)Qd=1000×(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0.5 Q=5000 5、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XY U =,他打算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2=X P 元、3=Y P 元时,

X射线机暴光参数计算法

X射线机曝光参数计算法 基本参数确定 一、以透照厚度为准:单壁单影=T;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2T 1、≤10mm时,1mm相当于5KV; 2、10~20mm时,1mm相当于6.2KV; 3、21~30 mm时,1mm相当于9KV; 4、31~40 mm时,1mm相当于12KV; 二、焦距 焦距每增加或者减少100mm,电压增大或者减少10KV。 三、时间 1分钟=25KV 三、X射线机曝光参数为(基数): 透照厚度T=8mm时,电压170KV,时间为1分钟。 四、X射线机焦点到窗口的距离 XXQ 2005 120 mm XXQ 2505 150 mm XXQ 3005 170 mm 五、计算方法 1、当透照厚度增加或者减少1 mm时,电压变化按(一)中各变化范围执行; 2、当焦距每增加或者减少100mm时,压变化按(二)中执行; 3、时间每增加或者减少1分钟,电压增加或者减少25KV; 例:计算φ219*14管焊口的曝光 第一步:确定所用X射线机型号,XXQ 2505或者XXQ 3005型; 第二步:计算焦距-----219+150=369 mm或者219+170=389 mm 第三步:确定焦距和电压变化量,我们一般以X射线机曝光正常基数为准,即600 mm;这里φ219*14的焦距为219+150=369 mm或者219+170=389 mm,比基数600 mm缩短231 mm或者211 mm,那么电压就应该减去23.1KV或者21.1KV。 第四步:计算透照厚度变化时,电压变化量,我们基本厚度是8 mm,现在透照厚度是 14×2=28 mm。这样比基本厚度8 mm增加20mm,根据(一)中4参照,电压补偿量为: 20 mm×8KV=160KV。因为基数是170KV,故正常曝光参数为:170KV+160KV-23.1KV=306.9KV 或者170KV+160KV-21.1KV=308.9KV,时间1分钟。 第五步:因为1分钟=25KV,在此基础上计算XXQ 2505或者XXQ 3005型的曝光参数: 1、XXQ 2505:用240KV拍片,其时间为(306.9 KV-240 KV)÷25KV/分钟=2.68 分钟;这里2.68分钟是在原来1分钟基础需要补偿的2.68分钟,故还应加上基础1分钟, 即正常曝光时间为2.68分钟+1分钟≈4分钟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是当前人们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收入分配差异的合理与否,一方面可以反映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衡量收入差异状况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即吉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洛伦茨曲线 图中,0M为45度线,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M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1个人手中,称为绝对不平等线。介于二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它表明: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O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对不平等线OP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是从i=1到i的累计数,如,=Y1+Y2+Y3….+Yi。

计算基尼系数,可以用收入分组数据计算,也可用分户数据计算。但要注意的是,无论分组还是分户计算,均应先对数据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分组计算时,一般应使分组的组距相等。用分组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要明显小于分户数据的计算值,特别是当分组的组数不多时,差距更大。用分户数据计算基尼系数时,采用的计算指标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按户总收入排序,按户计算基尼系数,此时,为每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调查户数的倒数;另一种计算方法是按每户家庭的人均收入排序,此时,为每户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本户人均收入占人均收入之和的比例。这两种计算方法,结果是有差异的,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要大于按户收入计算的基尼数据。在用基尼系数时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收入差距比较时,应注意计算方法的一致性,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基尼系数是没有可比性的。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基尼系数是界于0-1之间的数值,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不均等程度越高;当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差距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 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例如: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88年为0.23,2000年为0.32,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比较平均;198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用基尼系数分析居民收入的差异,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其特点:一是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基尼系数的计算是将社会经济现象数学化了的办法,能从整体上反映居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二是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精确、灵敏,可以反映差异程度细微的和连续的变化。三是在经济工作中可以作为一个综合经济参数纳入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之中。四是基尼系数在国际上应用广泛,便于在实际工作加强横向联系比较,学习和借鉴外地区和国外的经验。 推介一个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在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个人之间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尼系数也随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流行的经济学语词之一。 但是,对于如何计算基尼系数,目前国内经济学教科书鲜有介绍。就笔者手头所有的十几种经济学教科书来讲,绝大多数都只限于介绍定义,而没有具体计算公式。只有臧日宏编者《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和王健、修长柏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这两种教科书给出了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但该公式推导过程相当复杂,理解记忆比较困难,实际计算烦琐。为此,笔者经反复思索,找到了一种简便易用的计算方法,并于笔者所著《经济学——入门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

齿轮各参数计算方法

齿轮各参数计算方法 1、齿数Z 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度的标准支持圆柱齿轮,应取z1≥17 2、模数m 齿距与齿数的乘积等于分度圆的周长,即pz=πd。为使d为有理数的条件是 p/π为有理数,称之为模数。即:m=p/π 模数m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大,则其尺寸也大。

3、分度圆直径d 齿轮的轮齿尺寸均以此圆为基准而加以确定,d=mz 4、齿顶圆直径da和齿根圆直径df 由齿顶高、齿根高计算公式可以推出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的计算公式: da=d+2ha df=d-2hf =mz+2m=mz-2×1.25m =m(z+2)=m(z-2.5) 5、分度圆直径d 在齿轮计算中必须规定一个圆作为尺寸计算的基准圆,定义:直径为模数乘以齿数的乘积的圆。实际在齿轮中并不存在,只是一个定义上的圆。其直径和半径分别用d和r表示,值只和模数和齿数的乘积有关,模数为端面模数。与变位系数无关。标准齿轮中为槽宽和齿厚相等的那个圆(不考虑齿侧间隙)就为分度圆。标准齿轮传动中和节圆重合。但若是变位齿轮中,分度圆上齿槽和齿厚将不再相等。若为变位齿轮传动中高变位齿轮传动分度圆仍和节圆重合。但角变位的齿轮传动将分度圆和节圆分离。 6、压力角αrb=rcosα=1/2mzcosα 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在某些场合也有采用α=14.5°、15°、22.50°及25°等情况。

特性系数计算方法

选定系统中最不利工作作用面积,如(图3-4-1)选择最不利管径标号如图。 (1) 计算最不利喷头(喷头0)的喷水量: 使用公式为: H K q 10= (3-38) q ——计算喷头喷水量,(L/min ) K —— 喷头流量系数,标准喷头K=80; H ——喷头工作压力,MPa ; s L L q /94.0min /4.5605.010800==??= (2) 管道沿程和局部损失: 设计流速:钢管流速一般不大于5m/s,配水干管一般不超过3m/s ,常用1~2m/s 。校核流速之按照下列公式就算: Q K v c = (3-39) 式中 v ——流速 (m/s ) c K ——计算管段流速系数 (m/s ),可查表; Q ——计算管段流量 (L/s ) 表3-15 流速系数表 (3)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2 A L Q h = (3-40) 式中 h ——沿程水头损失,(O mH 2) A ——管道比阻,可查表; L ——计算管段长度,(m ) Q ——计算管段流量,(L/s )

(4)计算1~0的扬程水头损失 管段1~0的管径使用DN25,流速为 s m Q K v c /79.195.0883.11=?== 点“1”到点0的水头损失为: m P a O mH ALQ h 0168.0678.1033 .1)6.03(4367.022 0~~12 ==?+?== (5)计算喷头1的出水量: 喷头1的工作压力为: m P a h H H 074.0014.006.00~~101=+=+= 1号喷头喷水量为: s L L H K q /07.1min /2.64074.010801011==??=?= 依次类推到喷头4 的节点(喷头)流量。 (6)特性系数的推导 图3-10 特性系数计算草 使用沿程损失公式计算: 452 4~54~54~54~5H H Q L A h -=?= (1) e e e e e H H Q L A h -=?=62~6~6~6~6 (2) 用(1)/(2)得: 4 5e 62 4 ~52~6H H H H Q Q e --= 4 5e 64 ~5~6H H H H Q Q e --=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 6分)【得分: 1.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M=100Q2 求:当收入M=4900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 M 10 E m =0.5 2 .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 3 Q2-8 Q +10 0,且已知 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STC = 2 4 0 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解: STC= Q‘ — 4 Q? +100 Q + 2 8 0 0 SAC= Q2— 4 Q + 2 8 0 0 Q 1+100 AVC= Q2— 4 Q + 2 8 0 0 Q 1 1.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 Q=14-3P

Q S=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 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0.4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 0.8 。 2.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 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Q d=10-2 P ;同时有 20 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为:Q S=500P 。 (1 ) 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 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 4 个单位, 求变化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⑴Qd=1000 X (10-2P)=10000-2000P Qs=20 X 500P=10000P (2) Qd=1000 X (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0.5 Q=5000 3 .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 XY,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

电机参数计算方法

我设定的自制马达规格如左:使用7.4V 1600mA锂电池,耗电在7A以内(马达功率约50W,电池放电系数约4.4C),采用直驱或减速皆可。 以上述条件,无刷马达应采用△接线铜损较小(因线电流=√3*相电流,故马达内线圈电流会较小,以相同的线径来说,铜损自然较小)。 我是采用AWG #28号线(直径0.32mm),每相每极绕21圈,采用△接线,使用7.4V 1600mA 锂电池。 以直驱测试,其数据如下: 螺旋桨测量转数(RPM) 测量电池电流(A) 测量马达线电流(A) 换算马达相电流(A) 计算功率(W) 4040 15000 6.2A 3.6A 2.1A 45W 5025 13000 7.4A 4.3A 2.5A 55W 以减速组测试(58/18=3.2),其数据如下: 螺旋桨测量螺旋桨转数(RPM) 换算马达转速(RPM) 测量电池电流(A) 计算功率(W) 7060 6250 20000 4.2A 31W 8060 5500 17600 6.2A 46W 9070 5000 16000 7.4A 55W 无刷马达/有碳刷马达效能计算 扭力常数: Kt=Kb x 1.345 Kt=1345 / kv 消耗电流: I = [V-(Kb x kRPM)] / Rm I = [V-(RPM / kv)] / Rm 输出扭力: J = (Kt x I) - (Kt x Inl) 每分钟转速: kRPM = (V - RmI) / Kb kRPM = (V - RmI) x kv / 1000 输出功率: Po = (J x RPM) / 1345 消耗功率: Pi = V x I 马达效率: Eff = (Po / Pi) x 100 最高效率电流: Ie max = Sqrt [(V x Inl) / Rm] 符号定义: Eff = 效率 I = 消耗电流值 Iemax=发挥最高效率之电流量 Inl = 无负载量测电流值 J = 扭力(oz-in) Kb = 电压常数(Volt / 1000 RPM) Kt = 扭力常数(oz-In / A) Pi = 消耗功率(Watts) Po = 机械输出功率(Watts) Rm = 马达内阻 RPM = 每分钟转速 V = 电压

传热系数计算

传热系数计算 散热器是一种热交换器~其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为传热方程式~其表达式为: Ф=KAΔt ,6,1, m Ф为传热量单位:W 2K为传热系数单位:W/(m〃?) A 为传热面积单位:? Δt为冷热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单位:? m,,,从《车辆冷却传热》上可知~以散热器空气侧表面为计算基础~散热器传热系数 计算公式为: -1K=(β/h+(β×λ) +(1/η×h)+ R) ,6,2, 1管02f 式中:β为肋化系数~其等于空气侧所有表面积之和/水侧换热面积 2h为水侧表面传热系数单位:W/(m〃?) 12h为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单位:W/(m〃?)2 2λ为散热管材料导热系数单位:W/(m〃?) 管2R为散热器水侧和空气侧的总热阻单位:,m〃?),W f η为肋壁总效率~其表达式为: 0 η=1,(×,1,η,),A ,6,3, f20 A为空气侧二次换热面积~单位:? 22 A为空气侧所有表面积之和~单位:? 2 η为肋片效率 f η,th(m×h)/ (m×h) ,6,4, fff th为双曲线函数 h为散热带的特性尺寸~即散热管一侧的肋片高度 f m为散热带参数~表达式为: 0.5 m=((2×h)/(δ×λ)),6,5, 2222h为空气侧传热系数单位:W/(m〃?) 2 δ为散热带壁厚单位:m 22λ为散热带材料导热系数单位:W/(m〃?) 2

从《传热学》上可知~表面传热系数h的公式为: 2 h= Nu×/de 单位:W/(m 〃?) ,6,6, λ为流体的热导率~对散热器~即为空气热导率 de为换热面的特性尺度~对散热器~求气侧换热系数时~因空气外 掠散热管~故特性尺度为散热管外壁的当量直径, 单位m [2]由《传热学》中外掠管束换热实验知,流体横掠管束时~对其第一排管子来说~换热情况与横掠但管相仿。 Nu=C×Re (6,7) m[3]式中C、为常数~数值见《传热学》表5.2 Re=Va×de/νa ,6,8, Va 为空气流速单位m/s 2νa为空气运动粘度单位m/s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得分: 】 1.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2Q 求:当收入M=4900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1 10 m E =0.5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2Q -8Q +100,且已知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 解: STC=3Q -42Q +100Q +2800 SAC=2Q -4Q +28001Q -+100 AVC=2Q -4Q +28001Q - 1. 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 Q D =14-3P Q S =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 2.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 d Q =10-2P ;同时有20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 数为:S Q =500P 。 (1) 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 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4个单 位,求变化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1000×(10-2P)=10000-2000P Qs=20×500P=10000P

(2)Qd=1000×(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 Q=5000 3.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XY U =,他打算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2=X P 元、3=Y P 元时,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 和Y 的组合? (2)总效用是多少? 解:(1)因为MUx=y ,MU y=x , 由MUx/ MU y= y/ x=Px/Py ,PxX+PyY=120, 则有y/ x =2/3,2 x+3y=120。 解得:x =30,y=20 (2)货币的边际效用MU M = MUx/Px= y /Px=10,货币的总效用TU M = MU M ·M=1200 五、计算题B (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得分: 】 1.联想集团公司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制造商,根据公司的一项资料,公司生产某种型号计算机的长期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T CQ ,式中T C 为总成本,Q 为产量,问题: (1)如果该机型的市场容量为1000台,并且所有企业(竞争对手)的长期总成本函数相同,那么联想公司占有50%市场份额时比占有20%市场份额时具有多大的成本优势? (2)长期边际成本为多少? (3)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若Q 为500,则平均成本AC 为 若Q 为200,则平均成本AC 为 所以,占有50%市场份额时的平均成本比占有20%市场份额时低(605120 -517408)/605120=14% 由上式可以看出,Q 越大,平均成本越小。所以存在规模经济。 =8 1.设现阶段我国居民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需求的收入弹性是E M =3,计算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提高2%对需求的影响。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8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计算2009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解:

线路参数计算公式

参数计算(第一版) 1.线路参数计算内容 1.1已知量: 线路型号(导线材料、截面积mm 2)、长度(km)、排列方式、线间距离(m)、外径(mm)、分裂数、分裂距(m)、电压等级(kV)、基准电压U B (kV , 母线电压作为基准电压)、基准容量S B (100MV A)。 1.2待计算量: 电阻R(Ω/km)、线电抗X(Ω/km)、零序电阻R0(Ω/km)、零序电抗X0(Ω/km)、对地电纳B(S/km)、对地零序电纳B0(S/km)。 1.3计算公式: 1.3.1线路电阻 R=ρ/S (Ω/km) R*=R 2B B U S 式中 ρ——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m 2/km); S ——线路导线的额定面积(mm 2)。 1.3.2线路的电抗 X=0.1445lg eq m r D +n 0157 .0(Ω/km) X*=X 2B B U S 式中 m D ——几何均距,m D =ac bc ab D D D (mm 或cm,其单位应与eq r 的单位相同); eq r ——等值半径, eq r =n n m rD 1 (mm,其中r 为导线半径); n ——每个导线的分裂数。 1.3.3零序电阻 R0=R+3R g (Ω/km)

R0*=R0 2B B U S 式中 R g ——大地电阻, R g =π2×10-4×f =9.869×10-4×f (Ω/km)。在f =50Hz 时, R g =0.05Ω/km 。 1.3.4零序电抗 X0=0.4335lg s g D D (Ω/km) X0*=X0 2B B U S 式中 g D ——等值深度, g D = γ f 660,其中γ为土壤的电导率,S/m 。当土壤电导率不明 确时,在一般计算中可取g D =1000m 。 s D ——几何平均半径, s D =32 m D r '其中r '为导线的等值半径。若r 为单根导 线的实际半径,则对非铁磁材料的圆形实心线,r '=0.779r ;对铜或铝的绞线,r '与绞线股数有关,一般r '=0.724~0.771r ;纲芯铝线取r '=0.95r ;若为分裂导线,r '应为导线的相应等值半径。m D 为几何均距。 1.3.5对地电钠 B= 610lg 58 .7-?eq m r D (S/km) B*=B B B S U 2 式中 m D ——几何均距,m D =ac bc ab D D D (mm 或cm,其单位应与eq r 的单位相同); eq r ——等值半径, eq r =n n m rD 1 -(其中r 为导线半径); 1.3.6零序对地电钠

β系数的计算方法

B系数的计算方法 一、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计算行业B系数的具体步骤如: 1.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R mt=(Markctt-MarkeCt-i )/Markett-l 式中:R为第t期的市场整体收益率;陌口氣5为沪深300指数第溯期末 的收盘数;为沪深3oo指数第t-1期期末的收盘数。。 2. 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R it=(P c 式中: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期的收益率;儿为参照上市公司第溯期末 的股票收盘价;儿1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 —i期期末的股票收盘价。 3.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的协方差。我们可以利用EXCEL 中的协方差函数“ COVA”来计算。 4.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方差。我们可利用EXCE中的方差函数“VAKP来计算。 5. 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 , R J/V讯R m) 式中:BL为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的p系数。 6. 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Bu为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 T为参照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率;D为参照上市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E为参照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场价值。 7. 计算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即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B系数。计算公式为: pH=e(pu)x[l+(l-T c)Xe(D-!-E)] 式中: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为被评估企业 所在行业消除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亠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所得税税率, 一般取25%; e(D*E)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债务股本比。 二、线性回归法 利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行业B系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同公式法 2. 计算无风险报酬率。取各年度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年报酬率,再将其转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20210127130344)

计算题: A ( 1 — 5 )1.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 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M=100 Q2 求:当收入 M=4900 时的需求收入点弹性 解: Q=1 M E m =0.5 10 m 2.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SMC=3Q2-8Q +100,且已知当产量Q =10时的总成本 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AVC函数。 解: STC= Q3 - 4 2 Q +100 Q +280 0 SAC = Q 2 - 4 Q +280 0 1 Q 1+1 00 AVC=Q 2 -4 Q +280 0Q 1 3、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Q D=14-3P ,Q S=2+6P 求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解: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Qs,解得P=4/3 Q=10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 该商品在市场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8 。 4、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0 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Q d =10-2 P ;同时有 20 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产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为:Q S =500P 。 (1)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2)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减弱,使得个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了 4 个单位,求变化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1000 ×(10-2P)=10000-2000P Qs=20× 500P=10000P (2)Qd=1000 × (6-2P)=6000-2000P 6000-2000P = 10000P P=0.5 Q=5000 5、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 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 120元, P X 2元、P Y 3元时,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 和Y 的组合? (2)总效用是多少? 解:(1)因为 MUx=y ,MU y=x , 由 MUx/ MU y= y/ x= P x/ P y,P xX+ P yY=120 ,则有 y/ x =2/3 ,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