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手册李翼
- 格式:docx
- 大小:247.60 KB
- 文档页数:14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办公设备等。
第三条本手册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合理使用,定期维护;3. 节能降耗,提高效率;4. 明确责任,规范管理。
第二章设备管理体制第四条设备管理实行分级管理,设立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设备的全面管理。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组织设备购置、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修、报废等工作;3. 监督检查设备使用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4. 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确保设备账、卡、物相符;5. 组织设备技术培训,提高员工设备操作技能。
第三章设备购置与验收第六条设备购置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确保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第七条设备购置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1. 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性能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2. 设备的包装、运输、安装、调试等情况;3. 设备的随机资料、配件、工具等是否齐全。
第八条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设备台账。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九条设备使用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1. 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2. 定期更换润滑油、冷却液等;3.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除锈、防腐等处理。
第十二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维修。
第五章设备检修与改造第十三条设备检修分为日常检修、定期检修和计划检修。
第十四条日常检修由设备使用人员负责,定期检修和计划检修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
第十五条设备改造应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方案需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设备管理手册(很全面的管理参考) 设备管理手册目录岗位设备管理手册(很全面的管理参考)职责设备部经理岗位职责1、执行设备总监的指示,直接对设备总监负责;设备管理手册(很全面的管理参考)2、负责公司设备的全权管辖和调配,工程的组织和实施;3、对设备部所有人员全权管辖和调配,挑选和配备下属各岗位管理人员;4、努力保障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与装修设施完好,以最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取得最佳的设备综合效能,确保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组织状态;5、制定下属各岗位规范及操作规程,督促下属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设备检修保养制度;6、深入现场,掌握人员和设备状况,坚持经常作如下检查:1)、审核运行报表、掌握能耗规律、发现异常、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整改措施;2)、审阅各系统运行监测技术数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3)、现场巡查下属岗位纪律及工作状况,了解员工动态,发现不良倾向,及时纠正;4)、现场巡查重点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发现隐患或影响营业的重大故障,立即安排人员排除及时处理;7、审定下属工作计划、大项维修工程的质量、进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8、组织制定设备更新、改造工程计划、大项维修保养计划,备件购进计划,并组织实施;9、经常征询门店意见,不断改进原设计缺陷,支持下属进行技术改革,使动力设备性能日益完善;10、负责公司耗材控购;11、负责公司资产管理工作;12、深入了解下属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思想状况,经常对下属进行职业道德,公司意识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感;13、编制培训计划,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把设备部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高技术水准、高效率、高服务质量的队伍。
设备管理手册(很全面的管理参考)设备主管岗位职责1、确保所管辖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下属人员和本系统设备负有全面的管理责任;2、每日必须检查本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技术状况,发现问题立即组织处理,发现偏差立即纠正;3、检查下属岗位纪律,发现不良现象立即纠正;4、检查下属员工维护保养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审阅运行报表、掌握所属系统当天能耗情况、发现异常、分析原因、及时纠正浪费现象;6、及时组织故障检修、处理隐患,把好技术关,保证本系统设备经常处于优良的技术状态;7、设备发生故障或影响正常营业时,迅速到现场组织处理,并及时向经理报告;8、负责实施本系统设备月度和年度的维修保养计划和备品、备件计划,制定工作标准,督导下属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9、执行部门经理的指令,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督导下属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员工守则,坚持设备维修保养制;10、按三干净:设备干净、机房干净、工作场地干净,四不漏:不漏电、不漏油、不漏水、水漏气,五良好:使用性能良好、密封良好、设备管理手册(很全面的管理参考)润滑良好、紧固良好、调整良好的标准严格检查督导下属;11、对下属进行职业道德、公司意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12、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督促下属做好设备维修、故障处理、零部件更换记录,每月整理归档。
设备管理手册文件编号:版本:受控状态:发放编号:2011年月日发布2011年月日实施0.1目录0.1目录0.2批准页0.3、说明一、设备管理方针和目标二、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三、设备采购的制度四、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移交制度五、设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六、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七、设备的维修制度八、设备的移装及调拨制度九、设备事故处理制度十、设备的报废制度十一、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制度十二、十三、设备管理奖惩制度27十四、设备的检查与考核制度280.2批准页《设备管理手册》是依据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标准体系和公司《质量手册》要求,并结合本公司设备管理实际制定。
设备管理手册内容包括本公司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设备的申请与购置、安装、调试、使用、修理维护、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本手册是我公司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文件,全公司各类人员应按本手册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经过公司领导审定,现批准发布,于2002年09月15 日正式实施。
为保证本手册的有效贯彻执行,要求公司各部门各类人员必须按本手册规定开展设备管理各项工作。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日期:0.3说明1.本《设备管理制度》是我公司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文件,全公司各单位各类人员均应按本手册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2.本《设备管理制度》符合ISO9001;2000标准要求和我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要求。
3.本制度由产品部参照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QJ/GJ09.01-2002”文本的有关章节、条款进行起草,结合我公司实际,将部分文字少做修改、修订,经公司法人代表审批后发放。
4.本制度发放范围是公司各部室、车间、中心、职能科室。
5.本制度主要起草、修订人:王晓轩、明廷寅6.本制度若在执行中与古井贡酒股份公司的《设备管理手册》发生冲突,以古井贡酒股份公司的为准。
7.本制度的文件号:GBQ—02一、设备管理方针1设备管理目标1.1 主要设备完好率97%;1.2 主要设备有效利用率97%;1.3 主要设备大修合格率达100%;1.4 无重大设备事故;1.5 确保设备满足生产使用要求;2 设备管理方针以公司质量方针为指导,以管理与服务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满足生产需求是设备管理的永恒追求。
设备管理手册目录前言第一章、设备管理概述第二章、设备资产管理一、固定资产的申购二、固定资产的安装调试验收二、固定资产的调拨三、固定资产的报废四、固定资产的借用和租赁五、闲置设备的管理六、固定资产的基础资料第三章、设备的使用一、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标准二、生产安全防护三、设备的密封管理四、设备的润滑管理五、设备使用程序第四章、设备的维护一、设备维护的使用要求二、设备维护的类别三、设备事故第五章、设备的修理一、维修方式二、预防维修的类别三、维修费用考核指标第六章、设备操作规程一、TBA/22操作规程二、缓存塔操作规程三、TBA/8操作规程四、TBA/19型机操作程序五、TFA/3操作规程六、百利包(中亚)操作规程七、百利包(德建)操作规程八、酸奶(125g)灌装机操作规程九、 DXR—12000型塑杯热成型灌装封切机操作规程十、贴管机操作规程十一、贴盖机操作规程十二、杯酸奶杀机操作规程十三、超高温杀菌机(4T)操作规程十四、超高温杀菌机(6T)操作规程十五、超高温杀菌机(13T)操作规程十六、READ UHT操作规程十七、巴氏杀菌机操作规程十八、均质机操作规程十九、胶带封箱机操作规程二十、多米诺喷码机操作规程二十一、伟迪杰喷码机操作规程二十二、依码士喷码机操作规程二十三、清洗机操作规程二十四、浮动床操作规程二十五、装箱机操作规程二十六、混粉机操作规程二十七、高效混料机操作规程二十八、净乳机(进口)操作规程二十九、净乳机(国产)操作规程三十、热收缩包装机操作规程三十一、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三十二、BR3系列热交换器成套设备操作规程三十三、闪蒸操作规程三十四、离心卫生泵操作规程三十五、胶体泵操作规程三十六、变频泵操作规程三十七、软化水增压泵操作规程三十八、高压水泵操作规程三十九、热水回流泵的操作规程四十、隔膜泵操作规程四十一、自吸泵操作规程四十二、软水泵操作规程四十三、化糖锅操作规程四十四、回流罐操作规程四十五、清洗罐操作规程四十六、酸碱罐操作规程四十七、无菌罐操作规程四十八、贮奶罐操作规程四十九、立式冷热缸操作规程五十、单层缸与保温缸的维护五十一、缓冲缸操作规程五十二、回流缸使用程序五十三、CIP操作规程五十四、打码机操作规程五十五、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五十六、剪包机操作规程五十七、电子秤操作规程五十八、空气幕操作规程五十九、液压升降梯操作规程六十、叉车驾驶、操作和日常维护六十一、叉车充电器操作规程六十二、手动液压叉车操作规程六十三、输送带操作规程六十四、纯净水设备操作规程六十五、制冷设备操作规程六十六、空调机的操作规程六十七、空压机操作规程六十八、循环水设备操作规程六十九、冰水设备操作规程七十、软水设备操作规程七十一、软化水过滤器的操作规程七十二、LG系统制冷压缩机及制冷系统的操作规程七十三、制冷压力容器操作规程七十四、制冷用屏蔽电泵七十五、配电室送电和停电操作七十六、安全供电操作规程七十七、锅炉安全操作规程七十八、多介质过滤器操作规程七十九、钠离子交换器操作规程(锅炉房)八十、锅炉房板换机组操作规程八十一、组合式空调机操作规程第七章、设备的故障管理和状态检查一、设备故障的分类二、故障分析方法第八章、设备技术资料和档案管理一、设备技术资料管理二、设备档案的管理第九章、设备的改造一、定义二、工作流程三、技改考核指标第十章、计量设备的管理第十一章、特种设备的管理一、定义二、管理规定和检查内容第十二章、工具的管理第十三章、设备培训管理第十四章、备件的管理一、工作流程二、备件考核指标第十五章、设备巡查一、设备巡查方案二、设备巡查验收标准第十六章、设备管理平台前言设备管理手册主要目的是完善液体奶公司设备的管理,结合设备的“六个一”,把我液体奶公司设备管理更好的规范化、统一化,以便进一步使我公司几年来积累的设备管理经验,及时给各厂及分公司推广,同时,使各新建工厂投产后,能够马上进入正常的设备管理状态,及时的为生产服务。
设备管理手册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目录2范围 (4)3设备管理概述 (4)4设备定义与设备管理目标 (4)4.1设备定义 (4)4.2设备管理的目标 (4)4.3设备管理的方针 (5)4.4设备管理常用考核指标与计算公式 (5)5设备管理职责 (5)6设备管理机构(改善推进委员会) (6)7设备购置 (7)7.1设备购置流程 (7)7.2设备购置管理制度 (7)7.3相关文件及记录 (8)8设备安装与调试 (8)8.1设备安装与调试流程 (8)8.2设备安装与调试管理制度 (9)8.3相关记录 (10)9设备使用与维护 (11)9.1设备使用 (11)9.2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12)9.3相关文件及记录 (13)10设备大修 (14)10.1设备大修流程 (14)10.2设备大修管理制度 (15)10.3设备故障管理制 (16)10.4相关记录 (19)11设备报废与处理 (19)11.1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19)11.2相关记录 (20)12设备改良 (20)12.1设备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20)12.2相关记录 (21)13设备备件管理 (22)13.1设备备件管理制度 (22)13.2相关记录 (23)14设备人员培训 (24)14.1设备人员培训管理 (24)14.2设备人员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24)14.3相关记录参看记录 (27)15.1设备档案管理 (28)15.2设备的信息管理 (29)15.3相关文件与记录 (29)16设备资产管理 (30)16.1资产管理部门职责 (30)16.2相关文件及记录 (31)17设备安全管理 (31)17.1设备安全管理内容 (31)18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33)18.1目的 (33)18.2适用范围 (33)18.3职责 (34)18.4工作内容 (34)19设备管理体系评审 (35)19.1设备管理内部审核程序 (35)19.2管理评审计划 (42)19.3相关记录 (43)20附表一 (44)21附表二 (45)22附表三 (46)23附表四 (47)24附表五 (48)25附表六 (49)26附表七 (50)1目的本设备管理手册主要目的是完善本公司设备管理,使设备管理规范化,统一化,确保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及保持过程的控制能力。
1 设备管理概述1.1 设备定义实际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在使用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公司规定在2000 元以上),且能独立完成至少一道工序或提供某种动能的机器。
1.2 设备全过程管理设备全过程管理就是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技术、经济的综合管理。
实现设备全过程管理,就是要加强全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横向协调,克服设备制造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的脱节,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为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创造条件。
1.3 设备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管理设备有种形态,即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一、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即为设备实物形态运动过程。
设备投入使用后,由于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而产生磨损、腐蚀、老化等,使设备实物的技术性能逐渐劣化,因而需要修复与更新。
设备实物形态管理就是从实物形态运动过程,研究如何管理设备实物的可靠性、维修性、工艺性、安全环保性及使用中发生的磨损、性能劣化、检查、复等技术3----------------------- Page 4-----------------------业务,其目的是使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设备最佳的输出效能。
二、设备的价值形态管理新购置的设备,经安装调试合格投入使用前,其价值形态表现为财务账面上的原值。
设备投入使用后,一方面,设备运行需要资金的继续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折旧,使它的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通过产品销售予以回收,表现为原账面价值的减少,即设备的净值逐渐降低。
当设备不再继续使用或报废,通过出售,回收部分剩余价值或残值。
设备价值形态管理就是从经济效益度研究设备价值的运动,即新设备的投资及设备运行中的投资回收,运行中的耗损补偿,维、技术改造的经济性评价等经济业务。
其目的就是使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实物形态是价值形态的载体,价值形态是实物形态的货币表现,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设备综合管理的实质就是设备实物形态管理和价值形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以追求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本企业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改造、更新及报废等全过程。
第三条本手册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管理规范,责任到人;3. 优化配置,提高效率;4. 合理使用,节约资源。
第二章设备管理职责第四条设备管理部门:1. 负责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计划;2. 组织设备购置、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3. 负责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及改造等工作;4.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5. 负责设备报废及处理工作。
第五条设备操作人员:1.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保养计划;2. 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及时上报;4. 积极参加设备操作培训,提高自身技能。
第三章设备购置与验收第六条设备购置:1. 设备购置前,需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符合企业生产需求、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2. 设备购置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3. 设备购置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第七条设备验收:1.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2.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外观、性能、附件等;3.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需退回供应商或要求更换。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八条设备使用:1. 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2. 设备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 严禁违章操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九条设备维护:1. 操作人员需按照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维护;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3. 对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第五章设备检修与改造第十条设备检修:1.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制定检修计划;2. 检修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修质量;3. 检修后,需对设备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第一章现代设备管理概念及职能机构设置1.1 设备全过程管理设备全过程管理是指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引进阶段的前期管理,试生产阶段的初期管理,生产现场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包括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维修管理(包括备件管理)、资产管理(包括台账、档案、资料管理)、技术改造管理等内容。
1.2 设备管理运行的四维系统结构全系统的概念是由时间维、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构成的四维空间。
时间维代表设备的一生,从规划到报废全过程;空间维代表从车间设备到零件的整个空间,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包含整个生产现场;资源维代表全部的资源要素,由资金到信息,代表系统的物理场;功能维代表全部的管理功能,是PDCA循环的拓展,从认识到反馈,代表一个完整、科学的管理过程。
其四维的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设备管理运行的四维系统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之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相应的要素。
另一方面,每一要素都会在其他的要素维(空间)上得到映像。
例如设备的“安装”,它是四维空间中时间维上的一个环节。
它在空间维上会有车间、现场、设备、整机、部位,以及零件上的考虑;在资源维上又离不开资金、材料、人工、能源和信息这些要素;同样,从管理功能上,一定有一个认识、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以及反馈的过程。
设备管理要求我们在一个四维空间上讨论预防性规范的运作,是最完备的全系统概念。
1.3我国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管理发展至现代水平,不但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就是重视这一工作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体系与模式。
我国设备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模式叫设备综合管理。
我国的设备综合管理理论体系与管理模式,是在20世纪70年代,一面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体制,一面继承自己过去的优良传统,并在摸索实践的基础上,于80年代经过“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三次年会与国家经委三次召开的设备维修座谈会,在“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指导下,由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设备工作者总结提出并完善的。
设备管理手册第一章概述1.1 引言设备管理是指对组织内的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手册旨在为员工提供详细的设备管理指南,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1.2 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内所有的设备能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以提高生产力、减少故障和损失,同时保证员工的安全。
第二章设备管理流程2.1 设备采购2.1.1 需求分析在设备采购前,需要进行详尽的需求分析,明确设备的功能、规格和数量等指标,以便选择合适的设备。
2.1.2 供应商评估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其技术实力、服务质量等因素,为采购提供参考。
2.1.3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设备的交付时间、质量要求、售后服务等内容,并签订合同。
2.2 设备验收2.2.1 外观检查对新购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损坏或缺陷。
2.2.2 功能测试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2.3 文件审核审核设备的相关文件,包括保修卡、说明书等,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
2.2.4 验收报告根据验收结果填写相关报告,记录设备的验收情况。
2.3 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2.3.1 设备操作规范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员工需要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损坏或事故。
2.3.2 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3.3 异常处理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如噪音、振动、温度异常等,需要立即停机检修或报修,以免导致更大的故障。
2.4 设备维修和更新2.4.1 维修记录对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详细记录维修过程、更换的零部件、维修时间等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2.4.2 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包括更换易损件、优化设备结构和加固,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4.3 设备更新当设备已达到报废期限或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需要及时更新设备,选择适当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