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9
路基工程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1)路基沉降观测控制标准无砟轨道地段路基可压缩性地基均进行沉降分析。
按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4.1.4条:路基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
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R sh≥ 0.4V sj2式中:R sh——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V sj——设计最高速度(km/h)。
(2)一般规定1)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2)路基上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
3)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4)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3)沉降观测的内容路基变形监测的内容主要有:路基面沉降变形监测、路基基底沉降监测、既有线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
(4)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断面的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观测方法和工期要求核对设计资料,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目录一总则 (1)二技术依据 (2)三组织管理 (2)四职责 (2)1.职责 (2)2.测量阶段 (3)五沉降变形测量 (4)1.基本原则 (4)2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4)3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4)4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5)5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7)6 测量过程具体要求 (8)六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2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7)七附表 (17)路基工程沉降观测实施细则一总则新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路基的沉降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有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评估工作的基础。
因此,观测工作尤其重要,必须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为适应昆枢东南环线工程对路基(含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的统一,为路基工程提供完整详实、准确可靠的评估依据,特制订本细则。
二技术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009-12-01实施《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交桩资料表》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提供《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新建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设计文件铁道部有关规定;三组织管理中铁七局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测量组负责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测量管理工作。
沉降变形观测配备专职人员2~3名组长沉降变形观测组。
各测量组配备专职测量工程师和专职测量员。
四职责1.职责1. 中铁七局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测量组职责:负责本标段测量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代表本标段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水平位移监测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水平位移监测方案一、精度选择按照设计要求,对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选用三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表1-1 水平位移基准网的主要技术指标表1-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指标(1)观测原理:如下图所示,如需观测某方向上的水平位移PP′,在监测区域一定距离以外选定工作基点A,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与工作基点在一条直线上。
沿监测点与基准点连线方向在一定远处(100~200m)选定一个控制点B,作为零方向。
在B点安置觇牌,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BAP,测定一段时间内观测点与基准点连线与零方向间角度变化值,根据δ=△β*D/ρ(式中D为观测点P至工作基点A的距离,ρ=206265)计算水平位移。
(2)精度分析:由小角法的观测原理可知,距离D和水平角β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观测值,所以由上式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水平位移的观测误差:水平位移观测中误差的公式,表明:①距离观测误差对水平位移观测误差影响甚微,一般情况下此部分误差可以忽略不计,采用钢尺等一般方法量取即可满足要求;②影响水平位移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水平角观测精度,应尽量使用高精度仪器或适当增加测回数来提高观测度;③经纬仪的选用应根据建筑物的观测精度等级确定,在满足观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精度较低的仪器,以降低观测成本。
优点:此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实地操作,精度较高。
不足:须场地较为开阔,基准点应该离开监测区域一定的距离之外,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由此可知,对仪器测角精度的要求,取决于监测点距离站点的远近。
距离越远,则要求测角精度越高。
根据现场踏勘布点,最远监测点距离站点不超过50m,对照《工程测量规范》,选用三等或四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本次实习采用测小角法测量三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
基坑支护验收表注:1.基坑开挖应当采取固壁措施,固壁措施应当根据基坑开挖专项安全施组实施。
1.表中结构类型栏内应当填写支撑名称、指间断式水平支撑、断续式水平支撑、连续式水平支撑、连续式垂直支撑锚拉支撑、斜拉支撑、短桩横隔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钢构架支护、地下连墙支护、板桩中、分支板桩支撑等。
2.此表为验收结论性表格、应与部颁检查标准相应的表格配套使用。
3.表中验收情况栏内填写时应与前项施工方案要求内容相对应,用文字和数据表述。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工程名称:×××监测项目:×××工程地点:×××监测仪器及编号:×××单位:批准:×××审核:×××编写:×××校对:×××试验:×××基坑支护沉降观测记录表工程名称:×××监测项目:×××工程地点:×××监测仪器及编号:×××检测单位:×××委托单位:×××单位:mm批准:×××审核:×××编写:×××校对:×××试验:×××填表说明:1、基坑施工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具体监测支护结构的沉降与水平位移、临近建筑物的沉降以及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等情况。
将监测情况分别填入《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和《基坑支护沉降观测记录》。
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监测A基准点假设坐标:X=100.0000m Y=100.0000m监测B基准点假设坐标:X=165.1216m Y=100.0000m基准点A假定高程10.0000m9F72vig 首次观测值:1# X=114.3319, Y=108.2477;2# X=122.2399, 101.8003;3# X=134.6206, 101.5069;4# X=142.7016, 113.3899;5# X=138.2261, 121.8172 4FnzN9C6# X=126.3452, Y=120.9463 .首次观测高程:1#: 8.15896 2#:8.20475 3#:8.15873 4#:8.12030 5#:8.10826 6#:8.24767 oj3iiqO。
累计位移:1#: 2#: 3#: 4#: 5#: 6#: 累计沉降:1#: 2#: 3#: 4#: 5#:(允许值33mm、允许速率4mm/d)技术负责人: 监理:daSyTvG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NM50imT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VYYWuBt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KNeNlcJ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tlkNQ57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7LosxHx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JaFVFkO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OLBHZRv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IQV60MK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w41wiF0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rknIUyK。
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锦顺源厂房1期报表编号:001观测者:林育佳计算者:林育佳校核者:梁兵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4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0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6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5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8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6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7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30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8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3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9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0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1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5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6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7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8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9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0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1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5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6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7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8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9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30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1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2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23日9 时。
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米编号:
监测A基准点假设坐标:X=,Y=,监测B基准点假设坐标:X=,Y=,基准点A假定高程
首次观测值:1# X=,Y=;2# X=,;3# X=,;4# X=,;5# X=,
6# X=,Y= .首次观测高程:1#: 2#: 3#: 4#: 5#: 6#:
累计位移:1#: 2#: 3#: 4#: 5#: 6#: 累计沉降:1#: 2#: 3#: 4#: 5#: 6#: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基坑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
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
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国际医院一期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第一章深基坑监测概括 (1)第二章深基坑监测技术内容 (1)1位移监测 (1)2巡视监测 (2)第三章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3)2观测要求 (4)3监测频度 (4)4监控报警 (5)5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5)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6)第一章深基坑监测概括本工程管廊及地下室开挖深度超过5m,为深基坑工程,为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对基坑进行了变形监测,实时掌控基坑支护情况。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风险大的施工技术,为了确保安全,保护周围相邻建筑物,要求随时掌握支护施工整个过程中边坡的动态变化,因此必需在护壁施工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施工。
即施工过程中,对支护本身或对象(被支护体)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采用深基坑开挖变形监测(控)技术。
第二章深基坑监测技术内容根据现场情况从第三方监测单位的布点中选取34个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监测点布置图附后)。
1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电子全站仪坐标监测。
土方开挖开始后每天由专业测量工程师根据主控点对34个点进行坐标测设,根据测设结果进行位移计算并形成书面记录,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可每2天进行一次监测,直至土方回填后停止监测;位移监测记录表(样表)点号天1 2 3 4 5 6 …1XY位移差累计位移差2XY 位移差3XY位移差本工程设计给出的报警值为:1、放坡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50mm。
2、○27轴~○28轴冠梁顶水平位移:报警值35mm。
2巡视监测(1)基坑开挖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2)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巡视监测记录表(样表)1 2 3 4 5支护结构冠梁、支撑情况坡体裂缝滑移情况施工工况基坑内涌土、流砂、管涌情况地下水位情况土质与勘察报告差异情况桩偏移断裂情况周边情况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施工道路裂缝沉陷情况监测点状况(3)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TG/GW260-2015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速铁路运营期基础变形监测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200公里/小时及以上铁路和200公里/小时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基础变形监测系指路基、桥涵、隧道的沉降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第四条基础变形监测应严格执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及《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相关规定。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铁路局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以及与合资铁路公司签订的委托运输管理协议负责或由合资铁路公司负责组织制定、审查基础变形监测方案,并按方案实施;根据变形监测情况调整变形监测方案及监测计划;组织监测成果验收。
作为产权单位的合资铁路公司或铁路局应保证运营期基础变形监测费用的及时投入。
第六条铁路局、铁路公司应做好建设期与运营期基础变形监测工作的衔接,保持变形监测及监测资料的连续性。
第七条铁路公司应组织施工、沉降评估单位及设备接管单位做好新建铁路基础变形观测标、测量及评估资料的验交。
对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基础变形,应按规定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负责进行整治。
第八条铁路局、铁路公司应及时相互通报运营期基础变形监测情况,并移交变形监测成果。
第三章技术要求第九条新建铁路基础变形测量的相关资料应在竣工交验时移交。
铁路局应做好以下资料的接收:(一)施测方案与技术设计书。
(二)控制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三)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四)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
(五)观测记录手簿。
(六)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测量成果表。
(七)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八)变形分析成果资料。
(九)变形测量技术报告。
第十条运营期基础变形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普查监测的范围。
(二)重点监测地段及周期。
(三)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布设及其监测网形。
(四)变形监测的仪器、方法、技术要求。
(五)施测组织方案、安全和质量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基础变形监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工程测量资质,能够承担高速铁路的变形监测工作。
边坡变形观测报告一、引言边坡是指山体或坡地上的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地形,由于地质、地下水位、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边坡可能会发生变形。
为了及时掌握边坡的变形情况,采取观测手段对边坡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边坡的变形观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背景本次边坡变形观测对象城市的一处边坡,该边坡位于市区的东部,总体高度约为60米,坡度在20°左右。
由于该边坡的稳定性存在疑问,为了及时发现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决定对该边坡进行一年的变形观测。
三、观测方法1.位移监测:通过在边坡上设置立柱,并固定位移传感器,以测量位移传感器与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移,记录边坡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情况。
2.倾斜监测:在边坡上均匀设置倾斜计,通过测量倾斜计的倾斜角度,判断边坡是否发生倾斜。
3.高程监测:在边坡上设置高程测量点,通过测量高程变化,了解边坡的立体形变情况。
四、观测结果1.位移观测结果:经过一年的位移监测,边坡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平均为5毫米,最大位移达到了10毫米;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平均为8毫米,最大位移达到了15毫米。
根据位移观测结果可以看出,边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
2.倾斜观测结果:通过一年的倾斜监测,边坡的倾斜角度平均为0.5°,最大倾斜角度为1°。
倾斜度的变化较小,说明边坡整体上并未发生明显的倾斜。
3.高程观测结果:经过一年的高程监测,边坡的高程变化范围在3厘米以内,变化较小。
说明边坡在立体方向上并未出现明显的形变。
五、结果分析通过对边坡变形观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边坡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位移,表明边坡整体上发生了变形现象。
但是位移的范围相对较小,并未出现明显的破裂或塌方。
2.边坡的倾斜角度变化较小,说明整体上并未发生明显的倾斜。
这也说明边坡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3.边坡的高程变化范围也很小,说明边坡在立体方向上并未发生明显的形变。
这可能是由于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变化较小等因素的影响。
目录摘要 (I)Abtract.............................................................................................................................................. I I1 工程概况 (1)2 监测目的 (2)3 编制依据 (3)4 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4)4.1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立 (4)4.2 监测点的建立 (4)4.3 监测级别及频率 (5)5 监测方法及精度论证 (6)5.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6)5.2沉降观测方法 (8)5.3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9)6 成果提交 (10)7 人员安排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11)8 报警制度 (13)9 参考文献 (13)附录1 基准点布设示意图 (15)附录2 水准观测线路设示意图 (16)附录3 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监测报表 (17)附录4 巡视监测报表样表 (18)附录5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19)附录6 水平位移记录表 (20)1 工程概况黄金广场6#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合肥市金寨路和黄山路交口西南角,基坑开挖深度为12.4m~13.3m,为临时性工程,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系数1.1,基坑使用期为六个月。
由于多栋建筑物与基坑侧壁距离较近,均在基坑影响范围内。
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强制性条文,“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为了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基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以及基坑相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变化,需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或沉降)变形监测,并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
为此,编制以下检测方案。
2 监测目的在基坑施工期间,由于坑内土体开挖,会引起基坑底面的回弹;在外侧土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围护结构内力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变形;如果围护结构强度和刚度不足,将导致支护桩倾斜,甚至坍塌等严重事故;同时由于基坑降水,水位的下降会引起坑外土体的固结,使地面发生沉降,特别是如果支护防渗系统存在缺陷,将会发生渗漏,流沙等现象,结果导致地坪开裂以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一、监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a、在开始监测前,用全站仪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坐标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全站仪强制对中测出各个观测点的即时坐标,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坐标相比,计算出累计位移量。
前后两次累计位移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位移量。
观测结果当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水平位移曲线b、在开始监测前,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钢尺,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高程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用观测高程的方法测出各个观测点的高程,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高程相比,计算出累计沉降量。
前后两次累计沉降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沉降量。
观测结果当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沉降曲线(3)、监测频率观测时间应根据位移速率、施工现场情况、季节变化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周一次,雨季每周两次,暴雨之后连续三天,在边坡顶沉降位移加速期间和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时逐日连续观测。
(4)、观测数据整理每次外业观测结束后按规范进行内业整理,按时提交监测成果资料。
(5)、观测数据应用边坡变形按一级边坡控制,边坡变形的预警值为: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累计值大于35mm,日均位移速率大于2.0mm/天;当坡顶沉降、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出现预警值后,监测人员应立即向建设方、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汇报,以利各方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商讨和提出解决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
2、支护结构沉降和位移观测按要求在支护结构顶部设置观测点,观测要求与方法同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
二、监测技术要求1、人工巡视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
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