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DOC)
- 格式:doc
- 大小:572.00 KB
- 文档页数:25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简介本文档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双向细目表,包括了各个知识点和对应的研究目标。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研究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1.1 纯净物和混合物- 研究目标1: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 研究目标1: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元素还是化合物。
第二章:反应与变化2.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研究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2 酸、碱和盐- 研究目标1:研究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等现象。
第三章:常见物质与性质3.1 金属和非金属- 研究目标1: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3.2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研究目标1:了解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其性质和现象。
...第四章:实验与应用4.1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研究目标1:研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包括观察、测量、记录等。
- 研究目标2: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
4.2 化学实验与应用- 研究目标1: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如制取氧气、制取水等。
- 研究目标2:了解化学实验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本文档细目表列举了初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应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物质的分类、反应与变化、常见物质与性质,以及实验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初中化学学习者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在化学学科上的学习成果。
高中化学必修1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细目表
中国史(一、三、四、五单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世界史(二、六、七、八单元)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高一历史必修二教学进度表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教学进度表。
2021山东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1 原子结构1.1.1 原子的组成及结构1.1.2 原子的尺寸与质量1.1.3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1.1.4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关系1.2 化学键及其性质1.2.1 价键理论及其原则1.2.2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1.2.3 键的极性及其影响1.2.4 键的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1.3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3.1 晶体的结构及其性质1.3.2 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1.3.3 聚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1.3.4 点择性吸附与分离技术二、化学反应与能量2.1 化学反应及其类型2.1.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1.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类型2.1.3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类型2.1.4 水解与水合反应2.2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2.1 反应速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2.2.2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2.2.3 平衡常数与反应的热力学关系2.2.4 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的关系2.3 化学能量变化2.3.1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2.3.2 燃烧和爆炸的热效应2.3.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2.3.4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行方向的关系三、物质的量与浓度3.1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3.1.1 质量、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概念3.1.2 原子量、分子量及摩尔质量计算3.1.3 溶质的量浓度计算3.1.4 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计算3.2 溶液与离子平衡3.2.1 溶液的分类及其表达方式3.2.2 溶解度、溶解度积与离子平衡3.2.3 溶液的酸碱性及其浓度3.2.4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平衡3.3 溶液的反应性3.3.1 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3.3.2 溶液的中和与沉淀生成3.3.3 溶液的挥发性与溶解度规律3.3.4 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分离技术四、电化学与化学动力学4.1 电解质溶液4.1.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及其测定4.1.2 离子迁移与电泳现象4.1.3 离子迁移速率与电解质溶液浓度关系4.1.4 电解质溶液的极化现象4.2 电解与电沉积4.2.1 电解的基本概念及电解池的组成4.2.2 电解的电压与电解的施行4.2.3 电沉积与析氢析氧以及析金析银反应4.2.4 电沉积与电化学腐蚀的关系4.3 化学动力学4.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4.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3.3 化学反应机理及速率定律4.3.4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热力学关系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5.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5.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概念及测定方法5.1.2 燃烧与爆炸的热效应计算5.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5.1.4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热化学方程的关系5.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5.2.1 化学反应热与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5.2.2 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应用5.2.3 标准生成焓与生成焓变的计算5.2.4 化学反应热性质与热力学关系5.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5.3.1 系统与外界的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关系5.3.2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性5.3.3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加原理的应用5.3.4 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与热化学方程的关系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6.1 元素的发现及应用6.1.1 元素的发现及命名6.1.2 元素的性质及其规律6.1.3 元素的应用及其环境影响6.1.4 新型元素的发现及其应用前景6.2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6.2.1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制备6.2.2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工业制备6.2.3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纯化6.2.4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再利用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3 元素周期律及离子理论6.3.1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周期律6.3.2 元素化合价与价态规律6.3.3 阱离子稳定性规律及其应用6.3.4 离子组成及其性质与周期律的关系以上便是2021年山东高考化学的双向细目表,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复习这些内容,相信学生们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说明:
1、本细目表主要以二级主题进行单元划分。
2、对科学探究中的前两个二级主题的考查主要渗透在其他主题中进行。
3、表中的“课标要求“是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中考要求”是指河南省中考说明中的要求,“大纲层次”是指与过去大纲对应的要求层次。
九年级化学双向细目表(草稿)
附: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个层次,并且在叙述方面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避免过于简单化,如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常识性介绍”,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了解”,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代替教学大纲中的“理解”和“掌握”,并增加了体验性学习目标。
2、在河南省中招学业评价说明中,对考化学学科考试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由低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到高依次为A、B、C。
一般高层次的要求低层次的要求。
本内容要求A层次常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初步学习等表示;B层次常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能进行)等表示;C层次常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来表示。
3、科学探究的前两个二级主题主要是渗透与其他课题中进行考查。
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分析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分析高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高考中,化学试卷作为必考科目,其设计和命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双向细目表是一种重要的试卷分析工具,对于评估试卷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改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进行分析。
一、背景和意义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是一种标准化的表格,用于编制和评估化学试卷。
它包含了考试的内容、题型、难度和分值等信息,有助于命题者全面规划试卷,确保试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同时,通过分析双向细目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分析过程1、双向细目表的优点(1)规划科学:双向细目表按照知识点、题型、难度等要素进行规划,使得命题过程更具科学性。
(2)提高阅读速度:在双向细目表中,试卷的布局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在考试时快速找到答案。
(3)提高答题效率:通过双向细目表,学生可以明确各知识点的考察重点,有针对性地答题,提高答题效率。
2、双向细目表的不足(1)信息量过于单一:双向细目表主要关注知识点、题型和难度等基本信息,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关注不足。
(2)过于注重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在命题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而忽略了知识的深度和交叉性。
(3)缺乏对实际应用的考察:双向细目表在命题时较少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不足。
3、解决方案(1)增加其他信息:在双向细目表中增加更多元化的信息,如学习目标、学生的典型错误等,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2)调整细目表结构:适当调整细目表的结构,增加交叉知识点的考察,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在命题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题目,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总结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作为重要的试卷分析工具,对于评估试卷质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