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进位加法1
- 格式:ppt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7
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题50道以下是50道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题:9+10= 4+6= 7+10= 8+8= 2+3=4+5= 4+9= 1+6= 2+9= 4+5=5+5= 8+9= 1+1= 4+7= 6+9=1+9= 9+10= 4+7= 7+10= 8+9=3+5= 4+6= 5+10= 6+9= 2+9=4+5= 6+6= 8+8= 1+5= 4+5=7+8= 7+8= 9+9= 4+4= 4+6=9+9= 9+10= 5+5= 5+8= 7+8=3+7= 5+10= 6+10= 9+10= 2+3=5+9= 7+7= 7+7= 1+10= 5+9=5+5= 9+9= 9+10= 5+8= 6+7=7+10= 3+4= 5+8= 7+8= 9+9=2+9= 5+7= 8+9= 8+10= 1+4=5+7= 5+8= 1+1= 1+3= 2+4=6+10= 8+9= 9+10= 2+4= 7+7=1+9= 3+6= 2+3= 4+4= 8+9=2+2= 2+2= 6+7= 1+8= 1+10=2+10= 7+9= 8+8= 9+10= 2+10=8+10= 7+9= 3+3= 3+9=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方法:1.理解数位概念:让孩子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知道十位上的数字代表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代表几个一。
2.利用实物教学:使用小球、积木等实物进行教学,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3.练习心算:通过反复练习心算,帮助孩子熟练掌握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4.游戏教学: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位加法,例如“算术卡片游戏”、“数字接龙游戏”等。
5.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逐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6.及时反馈:当孩子做错题时,及时指出错误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便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年级数学下册例题讲解一进位加法(凑十法)列式:9+1=1010+4=14思考过程:第一步:想拆分,拆第二个加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要与第一个加数凑成10。
第二步:将10加上拆出的另一个数。
(拆第一个加数也是可以的,拆第二个加数是便于孩子能对齐着直接看出题目中的哪个数被拆成了哪两个数,便于检查。
)退位减法方法一:列式:14-4=1010-1=9思考过程:第一步:想拆分,拆减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是被减数的个位数。
被减数减去拆出的其中一个数退到10.第二步:将10减去拆出的另一个数。
方法二:列式:10-5=54+5=9思考过程:第一步:想拆分,拆被减数。
把被减数拆成十和几。
将10减去题目中的减数。
第二步:将拆出的几加上第一步的结果。
数字拆分法9+6=9+(1+5)=(9+1)+5=15一五6,二四6,三三6,四二6,五一6;6的组成没遗漏。
一六7,二五7,三四7,四三7,五二7,六一7;7的组成记仔细。
一七8,二六8,三五8,四四8,五三8,六二8,七一8;8的组成记全它。
一八9,二七9,三六9,四五9,五四9,六三9,七二9,八一9;9的组成全都有。
一九10,二八10,三七10,四六10,五五10,六四10,七三10,八二10,九一10;10的组成共九句。
退位减法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连续退位的减法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例题讲解二例、有个加数是一位数总结:个位加个位、满十标进位、写个位,十位加进位。
例、减数是一位数总结:个位减个位、不够十位标借位、写个位,十位减一再计算。
例、加数是两位数练、例、减数是两位数总结:个位减个位、写不够十位标借位、写个位,十位减一再计算。
专项练习10+7=64+1=31+4=17+3=4+86=33+2=4+45=6+13=63+7=3+92=5+3=1+18=76+2=47+2=48+1=2+47=33+2=71+2=4+93=2+97=4+5=72+7=8+50=43+1=20+6=2+17=8+1=1+19=7+11=62+8=75+3=4+75=3+15=40+4=5+4=2+6=13+3=33+6=3+85=4+22=93+2=6+51=8+61=6+52=3+42=6+70=6+54=1+26=39+2=38+6=37+4=19+4=28+3=86+6=63+8=49+8=14+7=55+6=65+9=49+3=36+8=8+3=57+7=9+6=45+8=27+8=58+3=36+7=17+4=17+7=43+9=48+6=69+7=75+9=72+9=64+9=29+9=19+8=28+6=29+2=48+3=88+3=22+9=48+5=63+9=27+7=54+8=67+9=17+8=33+8=49+7=28+5=28+5=64+8=75+6=78+8=28+3=5+9=34+8=86+7=练习本例如1:加法8+5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组成10,10+3=13,所以8+5=13。
进位加法(凑十法) 例:9 + 5 = 14
1 4 10
14
列式:9+1=10
10+4=14
退位减法
方法一:
例:14 - 5 = 9
4 1
10
9
列式:14-4=10 10-1=9 方法二:
列式:10-5=5
4+5=9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第二个加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要与第一个加数凑成10。
第二步:将10加上拆出的另一个数。
(拆第一个加数也是可以的,拆第二个加数是便于孩子能对齐着直接看出题目中的哪个数被拆成了哪两个数,便于检查。
)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减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是被减数的个位数。
被减数减去拆出的其中一个数退到10. 第二步:将10减去拆出的另一个数。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被减数。
把被减数拆成十和几。
将10减去题目中的减数。
第二步:将拆出的几加上第一步的结果。
进位加法(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2~83 页单元主题图、例 1,完成第 84 页课堂活动第 1~3 题和第87 页练习十二第1~2 题。
【教学目标】1.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掌握“凑十法”的算法,并能用“凑十法”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凑十法”的生成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抽象、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喜欢体育活动吗?我们一块儿看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好不好?(好!)请看大屏幕(出示单元主题图)。
你们能发现什么?学生:同学们都来参加体育活动了,有踢毽子的,还有踢足球的……教师:根据同学们发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学生1:操场上有8 个小朋友,又来了5 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列出算式是:8+5。
(板书:8+5)学生2:操场上已经有9 个小朋友在踢毽子,又来了5 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踢毽子?列出算式是:9+5。
(板书:9+5)学生3:足球场上有9 个小朋友在踢足球,场外有3 个小朋友在观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列出算式是:9+3。
(板书:9+3)学生4:箱子里面有9 瓶水,箱子外面有3 瓶水。
一共有多少瓶水?列出算式也是:9+3。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加法算式:8+5、9+5、9+3,与我们以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1:8+2 等于10,8+5 的结果大于10 了。
学生2:9+1 就等于10 了,9+5 的结果也一定大于10。
学生3:我们原来学的加法算式,个位上的数相加,结果最大是10,这几个算式的结果都大于10 了。
教师:很好!像8+5、9+5、9+3 这样的加法算式,两个数字相加大于10 了,我们把这样一类的算式叫作“进位加法”的算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师们对于一年级数学教学注重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主要讲述一年级数学教案中“进位加法”学习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法。
一、学习困境在学习进位加法时,一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草图和感性认识有了简单的加法计算能力,但是由于对于“十进位”概念的不充分认知和对进位加法的不熟悉,很难完成进位加法的计算。
而且,当他们开始尝试与十位数字相加时,往往会因为简化问题而选择不将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分开相加,从而阻碍了他们对于真正过程的理解。
个位数相加时,简单的将个位数相加是否可以成功?很多依赖于学生们根据其已有的直觉正确地进行个位数的加法计算。
但是,当一个问题所需的进位加法不确定时,它在数学性质和计算过程中的概念就会出现混淆。
而学生经常会极力避免这种情况,但实际上是不必放弃。
二、解决方法1.渐进法由于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困难,教师可以采用渐进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进位加法运算。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问题,例如 19 + 6,来引导学生发现个位数字的特点,并进而引导学生将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分开相加。
2.具体操作教师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帮助学生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1. 每个学生拿10颗豆子(或者小球或者其他物品),并向上数数,在达到10颗时,将多余的豆子放入一个桶里。
学生们可以发现,当达到10颗时,向桶里添加的豆子就代表了进位。
2. 使用一个数学棋盘或者计数棒,可以教会学生理解进位过程。
学生可以将棋子放在相应的位置,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3.抽象语言的引入教师也可以通过像口头交流、听力和阅读等方式来引入一些抽象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例如学生们可以在学习进位加法时,在对应的数字上划出直线,引入“十进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直线后面的数字,从而理解进位加法。
学习进位加法是一件让人感到困难的事情。
但是,采用渐进的方法、具体操作和抽象语言的引入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困境,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和掌握进位加法。
一、前言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章节涉及到数学中的加法运算,特别是在数字超过10时的进位运算。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字的加法运算方法和进位加法的特点,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进位加法的概念1. 进位加法是指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当某一位的数字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更高的位上进一位。
当个位数字相加的结果为10时,需要向十位进一位。
2. 进位加法的特点是在数字相加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每一位数字的相加结果,及时向高位进位,确保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三、进位加法的具体运算方法1. 个位数字相加:当个位数字相加的结果小于10时,直接写下相加的结果;当个位数字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将个位数字的进位部分写在个位上,并向更高的位进位。
2. 十位数字相加:在个位数字相加的基础上,再将十位数字相加的结果写在十位上,同样需要观察是否需要进位。
3. 如此类推,对更高位的数字相加,依然需要观察是否需要进位,确保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四、进位加法的练习方法1. 基础练习:通过10以内的数字进位加法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扩展练习:逐渐增加加数的位数,让学生在进位加法的运算中能够观察每一位数字的相加结果,并及时向更高位进位。
3. 综合练习:将进位加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加法的知识。
五、进位加法对学生的重要性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进位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理解加法运算中的进位规则。
2. 打好数学基础:进位加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掌握好进位加法的知识,将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进位加法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进位加法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六、结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系统学习进位加法的知识,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字的加法运算方法和进位加法的特点,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七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一)黄湖小学:赵娟教学内容:教材第9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我会做1、我是口算小能手。
9+7=13-3=5+8=4+9=5+7=7-4=14-4=10-5=4+8=3+8=7+6=5+9=完成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2、填一填。
(1)在○里填上“+”或“-”。
7=13 7=15 9=11 =129=13 6=15 9=10 10=1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17 ()+8=11 5+()=117+()=13 ()+9=11 4+()=12()+6=12 ()+7=14 ()+8=15(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5=+6 5=75+9=+89+=6+3+8=+4 2+=9+完成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二、探索研究学新知1、(出示挂图)看,一(3)班小朋友参加了一次文艺汇演。
瞧!他们来了。
问:①、谁能给大家介绍画面内容?②、其他同学再说一说:知道了什么?③、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2、解题。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人?①、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拨点。
④、汇报:A、数出总人数。
1、2、3、4、5……13、14、15,一共15人。
B、数出前后两排的人数,再加起来。
---------后排有8人。
---------------前排有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