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6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图及其详细介绍首先是永久保存的“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以及主题馆。
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图为正南方向效果图。
世博轴世博轴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入口和主轴线,地下地上各两层,为半敞开式建筑。
世博轴是世博会一轴四馆五大永久建筑之一,是一个由商业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
其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已于2006年12月28日开工,计划2009年底竣工。
世博会期间,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世博会后,将成为上海第三个市级中心的都市空间景观和城市交通主轴,提供市民活动,商业服务,交通换乘的空间。
世博轴在+10.0米平台上有大型张拉膜结构顶盖和轻型钢结构阳光谷。
磁悬浮世博车站调整至南环路南侧世博轴上,磁悬浮在经过世博轴+10.0米平台上方设置车站。
在世博轴两侧的站台层下方设置站厅层,与世博轴+10.0平台相连,通过世博轴-6.0米层与轨道7号线、8号线换乘。
磁悬浮车站从世博轴玻璃顶盖下方经过。
世博轴玻璃顶盖与车站顶盖连为一体。
主题馆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永久性场馆之一,主题馆在世博会期间将承担演绎、展示主题的重任,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关键所在。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为标准展览场馆,可举办各类专业展会,与周边世博中心、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目录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 (1)2010年上海世博会 (1)第一章:国内馆 (2)中国国家馆 (2)1、香港馆 (4)2、澳门馆 (5)3、贵州馆 (7)第二章:国家馆 (10)一、亚洲 (10)1、以色列国家馆 (10)2、印度国家馆 (11)3、阿联酋国家馆 (13)4、韩国国家馆 (15)5、日本国家馆 (16)6、巴基斯坦国家馆 (17)7、尼泊尔国家馆 (18)8、新加坡国家馆 (19)9、马来西亚国家馆 (21)10、泰国国家馆 (23)11、沙特国家馆 (24)12、土耳其国家馆 (25)13、印度尼西亚国家馆 (27)二、欧洲 (29)1、德国国家馆 (29)2、芬兰国家馆 (31)3、爱尔兰国家馆 (32)4、丹麦国家馆 (33)5、挪威国家馆 (35)6、荷兰国家馆 (36)7、瑞典国家馆 (37)8、比利时国家馆 (38)9、西班牙国家馆 (40)10、卢森堡国家馆 (41)11、意大利国家馆 (42)12、英国国家馆 (44)13、法国国家馆 (45)14、俄罗斯国家馆 (46)15、奥地利国家馆 (47)16、波兰国家馆 (49)17、瑞士国家馆 (50)18、捷克国家馆 (52)19、罗马尼亚国家馆 (53)三、美洲 (54)1、加拿大国家馆 (54)2、美国国家馆 (56)3、墨西哥国家馆 (57)4、委内瑞拉国家馆 (59)5、智利国家馆 (60)6、巴西国家馆 (61)四、非洲 (62)非洲联合馆 (62)五、大洋洲 (64)1、新西兰国家馆 (64)2、澳大利亚国家馆 (66)第二章:主题馆 (67)世博会主题馆 (67)1、城市人馆 (68)2、城市生命馆 (69)3、城市星球馆 (70)4、城市未来馆 (71)5、城市足迹馆 (72)第三章:企业馆 (73)1、民营企业管 (73)2、中国船舶馆 (74)3、太空家园馆 (75)4、信息通信馆 (76)5、国家电网企业馆 (77)6、上汽—通用汽车馆 (78)7、石油馆 (79)8、中国航空馆 (80)9、日本产业馆 (81)10、上海企业联合馆 (82)11、震旦馆 (84)12、中国铁路馆 (85)第四章:国际组织馆 (86)1、世界气象馆 (86)2、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 (87)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世博加拿大馆位于园区C片区美洲广场旁边,结构形式为钢框架-门架式结构,层高三层建筑面积6000平米,为自建馆,装修材料所有的防火等级的执行原则是结合加拿大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中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加拿大盛产红松,所以整个建筑外围的二层幕墙均已加拿大红松包裹,并用红松木板拼接成加拿大枫叶的造型,内庭院采用近年新兴的绿墙,整个建筑物的造型就是加拿大和太阳马戏的英文首字母C,在C的中间部位是腾空的,腾空下面的地面建造一个带有自循环水系统的水池,水池上方的吊顶内部采用岩棉已考虑节能要求。
本工程合同进场时间是2009年8月5日,为满足业主方的布展和成品保护的要求。
总工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9年11月底,第二个阶段为2010年4月中下旬,虽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难,但最后我们公司项目部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业主方的积极配合协调下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了任务。
本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我们进场时主结构尚未完成,如此就导致了我们进场后有大量的施工单位在现场交叉施工,业主让我司过早的参与施工就是为了让我们尽早的了解设计师的实际理念和适应世博园和业主方的的管理流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首次与外方管理公司和建筑师合作完成这个万世瞩目的项目,所以如何把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转化成实际的效果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也是我们的工作难点,在此,我们克服了语言沟通上的困难,文化的差异等等的困难,最终,得以使建筑师的要求得以圆满体现。
为高效完成本工程,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深化设计阶段解决,避免出现返工、整改得现象。
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在我公司进场施工后装修图纸还是非常的不健全,为此我公司专门派一个资深的设计师驻现场与外方设计师沟通,并且公司还有一个强大的设计团队负责配合项目部及现场设计师,以不影响工期为主要目的不断的跟建筑师沟通。
前期深化设计时,安排4名测量员对现场进行轴线复核,然后再把数据反馈到设计师。
设计师根据测量量提供数据结合招标图纸进行深化、优化。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介绍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贵州馆贵州馆平均高度为7.2米,极端高度达8.5米,展示主题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
在6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将贵州的自然山水和多元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抽取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极具贵州特色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炼贵州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色。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特色,力求使绝大多数不了解贵州或从未踏足过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
贵州馆平均高度为7.2米,极端高度达8.5米,展示主题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
在6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将贵州的自然山水和多元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抽取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极具贵州特色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炼贵州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色。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特色,力求使绝大多数不了解贵州或从未踏足过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青海馆青海馆的设计将围绕“水”的主题,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为引子,通过多媒体、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述三江之源是生命的源头、文明的源头、城市的源头,体现了江河赋予人们的“养育之恩”。
同时亮相的青海馆吉祥物“三原”以水滴为原型,憨态可掬的拟人化形象,不仅与“四海之宝”海宝相呼应,同时体现了“三江之源”的主题。
中国香港馆香港馆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本地两位年轻设计师设计。
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
2010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垂直绿化简介加拿大国家馆的设计按照欧洲LEED标准,使用了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力求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其中包括了外墙面垂直绿化的设计。
绿化的景观布局为加拿大某城市的部分地图式样,用绿色植物表达城市的形象,更加符合“Better City,Better Life!”世博会理念。
加拿大馆垂直绿化选用的建造方式为一种模块式的垂直绿化建造方法,为建筑绿化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
一、结构及固定体系:该垂直绿化的整体结构设计荷载按照120Kg/m2的恒载进行结构计算,建筑预留联墙构件,使用钢结构支撑。
(如图)种植盒体的悬挂是使用成品的悬挂条固定在钢结构上,悬挂条及盒体的悬挂槽顶面与地面成60度角,利用盒体自身的重量稳定的固定在钢结构上。
(如图)如需要,还可使用螺栓将盒体再次固定在悬挂条上。
二、种植单元及相关系统:1. 种植模块尺寸:495*495*100mm;悬挂条:495*45*25mm材质:工程塑料(根据本工程特点设计使用寿命为5年)配件:固土隔片;浇灌及蓄水盒;浇灌联通管;过滤土工布;轻质营养土;2. 浇灌系统整个绿墙只在顶部安装一根PE浇灌管,每例模块在最顶部的盒体连接一根PE浇灌毛管给水,盒体内部的浇灌及蓄水盒通过盒体的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浇灌通道。
整个浇灌系统使用自动控制,对70米宽度的景墙进行轮流浇灌,当最底部的盒体开始排水时,便可停止浇灌,尽量的减少水源的浪费。
3. 排水系统包含种植盒体与钢结构之间的PE防水膜,以及景墙底部的不锈钢排水槽和水槽与建筑排水的连接管。
通过两种方式的排水,将垂直绿化与建筑部分基本隔离,不会使绿墙对建筑造成影响。
4. 植物本工程使用海桐和金边黄杨两种植物,高度为120—150mm,景观布置为地图形式。
(如图)三、安装1. 种植模块的预制;所有模块的预制都在本公司的苗圃基地完成,包括:种植盒体的组装、植物的种植、植物的养护等。
种植模块预制完成后检查景观图案的准确性,并对每个模块进行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