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英中式园林的案例分析共2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2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比较分析——以法国凡尔赛宫园林和中国颐和园为例摘要:园林诞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但是由于其起源、功能、地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即使同一时期的园林,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中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文脉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法国凡尔赛宫苑;中国颐和园;园林艺术;风格;1、园林的定义及分类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孕育而生的,与人类的发展相伴相生,中外园林中,都包含着土地,水,植物和建筑这四个要素,不同的布局也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园林。
由此可以将园林类别分为以下四种: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园。
2、中西园林造园艺术风格比较概述2.1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形成背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作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其“伟大风格”的形成已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时代、地域的烙印。
水有源,树有根。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可以追溯到意大利 16 世纪中叶以后的园林,它继承了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的造园要素和手法。
如在构图原则上主张规则式造园、几何布局、中轴对称,造园要素包括水池、水渠、喷泉、雕塑、修剪植物和建筑等。
17世纪下半叶,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王权大盛。
路易十四时代,绝对君权达到顶峰,标榜“理性”的古典主义文化成为路易十四的御用文化,并成为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艺术的总潮流。
2.2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形成背景白居易有诗云:“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
描绘的景象气韵生动,充分体现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和曲折的造园思想。
“曲折”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表现手法,在园林道路中,一反宽畅、简便、捷达等常规,经常是宽窄多变,曲折有致,追求、迂回、幽深的变化,使园林道路成为导景、观景、品景、赏景的媒介。
48.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实例•16世纪上半叶,单纯模仿意大利;•16世纪中叶,在造园要素、造园手法和整体布局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6世纪后半叶~17世纪中叶,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形成。
•沃勒维孔特前庭刺绣花坛平面图•克洛德·莫莱(Claude Mollet,1563-1650)•雅克·布瓦索(Jacques Boyceau de la Barauderie,1560-1633)•克洛德·莫莱是刺绣花坛的开创者•维兰德里庄园爱情花坛•沃勒维孔特前庭刺绣花坛俯瞰图•克洛德·莫奈•雅克·布瓦索认为花园的构图应成为均衡统一,量化了各种园林中景物之间比例关系。
•雅克·布瓦索绝对君权统治地位,古典主义成为御用思想与文化•古典主义建筑•路易十四•安德烈·勒·诺特尔•安德烈·勒·诺特尔•风靡欧洲一个世纪之久的勒诺特尔样式,是规则式园林发展的顶峰。
•法式园林中遵循的规则与秩序。
•勒·诺特尔式园林——沃·勒·维孔特府邸庄园•安德烈·勒·诺特尔设计建造的园林(来源:《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左:凡尔赛宫苑中:沃勒维贡特府邸庄园右:索园•《造园理论与实践》•1709年,《造园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建立。
•勒诺特尔式园林•《造园理论与实践》书中插图•17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园林•标志着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设计人勒诺特尔一举成名沃-勒-维贡特庄园(Le Jardin du ch âteau de Vaux le Vicomte)•庄园平面图(来源:《西方园林史》)•航拍图(图片来自Google map)•自然-林园-花园-府邸建筑的布局•人工性逐渐增强沃-勒-维贡特庄园(Le Jardin du ch âteau de Vaux le Vicomte)•庄园鸟瞰•庄园东西对称,以大运河为主轴之一,勒·诺特尔的首创,•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最典型的水景要素。
50.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18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绝对君权统治走向衰落•启蒙运动在英国如火如荼,英国率先变革,出现了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斯托海德园•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斯陀园•法国革命•18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反感大型古典主义园林;•造园艺术转变为追求细腻婉约、朴实亲切的自然主义风格和具有东方情调的浪漫主义风格;•从法国风景画中汲取灵感;•追求自然情趣的风景式园林出现。
•法国风景画——Landscape with Aeneas at Delos 洛兰1672•英国自然风景园的格局•中国式建筑小品的装点•英中式园林•Amboise附近的ChanteloupPagoda,仿南京大报恩寺•埃尔姆农维尔园中的卢梭墓•左:小特里阿农的王后花园•中:埃尔姆农维尔园•右: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的王后花园•埃尔姆农维尔园•麦莱维尔园•1763年,吉拉丹侯爵购置了埃尔姆农维尔子爵的庄园,历时十余年,兴建起这座浪漫主义风格的风景式园林。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Ermenonville)•版画中描绘的埃麦农维勒林园城堡前的景观•埃尔姆农维尔园(图片来自Google map)•埃尔姆农维尔园(图片来自Google map)•城堡位于全园的中部,四周包围水面。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d ’Ermenonville)•埃尔姆农维尔园(图片来自Google map)•园林布置在城堡的南、北两侧,由大林苑、小林苑和荒漠三部分组成。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 ’Ermenonville)•哲学家庙宇近景•吉拉丹在50多座建筑物的附近,都设置了铭刻着哲学名言或诗句的石块,点出建筑的主题或赋予建筑以哲学含义。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 ’Ermenonville)•哲学家庙宇,有意识处理成废墟状,使人怀旧•卢梭衣冠冢•卢梭墓、杨树岛•这儿安息着属于自然和真实之人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 ’Ermenonville)•Hubert Robert:The Tomb of Jean-Jacques Rousseau at Ermenonville, 1802•卢梭像,1753年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Ermenonville)•园内地形起伏、景物对比强烈,形成河流与牧场、丛林与森林、丘陵砂地与山冈林地等各种自然地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