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电气装置
- 格式:pdf
- 大小:865.27 KB
- 文档页数:12
建筑物电气装置规范
前言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电气装置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电气装置的相关规范。
电缆敷设
1.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相关规范和国家标准,保证电缆的绝缘和
接地可靠。
2.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的型号和规格,以确保电缆
不受损坏。
3. 电缆的穿管、桥架敷设应美观、结实、使用寿命长,并符合
相关安全规定。
开关插座
1. 开关插座的选用应符号相关标准,结构牢固,绝缘性能良好。
2. 开关插座的敷设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开关插座的保护措施应当根据其用途合理选择,以达到防护和安全保障的目的。
照明系统
1. 照明系统的选型应根据场所的使用要求和效果,合理选择。
2. 照明系统的敷设应美观、结实、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 照明系统在安装前,应进行系统方案的设计、评审、验收等工作,并进行完整可靠的现场测试,以保证其使用安全。
结论
建筑物电气装置规范,是建筑物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电气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物电气装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尤其是在建筑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建筑物电气装置不仅保障了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还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办公环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构成。
通常,建筑物的电气装置包括了供电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弱电系统等。
其中,供电系统是电气装置的核心,它提供了建筑物所需的电能。
而配电系统负责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用电设备上,保证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照明系统为建筑物提供了光照,使得居住者和工作人员在建筑物内部有良好的视觉环境。
最后,弱电系统则包括了安全报警、通信、电视监控等功能,为建筑物的安全和信息传输提供支持。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用电负荷以及用电设备的类型和功率。
通过详细的负荷计算和合理的布线设计,可以保证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适合当前的用电需求。
同时,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特别是在电线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运行和维护同样重要。
建筑物电气装置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就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修保养。
通过定期的巡视、检修和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电气故障和隐患,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电气设备,并对电线电缆进行绝缘测试,以防止绝缘老化和漏电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在电力供应方面,建筑物电气装置也需要与电力公司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电力故障和停电问题。
随着能源的稀缺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建筑物电气装置的节能和环保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采用节能照明技术、合理设置电气装置的控制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物电气装置系列标准1. 简介建筑物电气装置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用电安全、用电效率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规范建筑物电气装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保障使用者的用电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建筑物电气装置的设计和施工。
2. 系列标准内容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系列标准涵盖了建筑物电气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建筑物电气系统的布局、线路敷设、电气设备选型和安装要求等内容,旨在规范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过程,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建筑物电气施工标准建筑物电气施工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电气系统施工的相关要求,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等方面,以及施工人员的资质要求等内容,确保建筑物电气系统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3 建筑物电气验收规范建筑物电气验收规范是建筑物电气系统最后一道质量控制工序,规范了建筑物电气系统的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保障建筑物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4 建筑物电气运行管理规定建筑物电气运行管理规定包括了建筑物电气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等内容,规范了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运行管理要求,保障建筑物电气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 标准的意义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系列标准对于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们不仅规范了建筑物电气系统各个环节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建筑物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的实施也为建筑物电气装置的质量监督提供了依据,为相关部门的监督抽查提供了标准依据。
4. 系列标准的影响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系列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对于建筑行业和电气行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提高建筑物电气系统的整体质量水平,减少因电气系统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标准的实施也能够促进行业标准的统一,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通用规
则
1. 在选择电气设备时,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负荷需求和安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具有合格证书。
3. 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应与用电系统相匹配,并考虑未来的负荷增长。
4. 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远离易燃和易爆物品,并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护。
5. 电气设备的接线应牢固可靠,避免接线松脱和接触不良。
6. 设备的配线应合理布置,并留有足够的防护和维护空间。
7. 设备的接地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并采用可靠的接地方法。
8. 安装电气设备时,应进行必要的防雷和过电压保护措施。
9. 在设备选择和安装过程中,应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10.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11.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并定期
进行检修和清洁。
12. 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书。
以上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选择和安装通用规则,具体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建筑物的具体要求进行补充和执行。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
选择和安装通用规则
1.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电气设备。
2.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确定电气设备的类型和规格。
3. 考虑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节能性。
4. 选择符合建筑物电气负荷需求的容量和功率的电气设备。
5.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遵循相关安装要求和规范。
6.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确保良好的电气接地和防雷装置。
7.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使用合适的保护装置,如保险丝、熔断器等。
8.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确保电气线路的正确连接和接地。
9.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使用合适的电气线路保护和跳闸装置。
10.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保证设备与周围环境的安全距离。
11.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散热和通风。
12.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确保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便。
13.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
14.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确保设备的可靠接地和电源。
15.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配备合适的电气保护开关和断路器。
16.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7.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确保设备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协调和配合。
18.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要求。
19.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适当的电源和电力负荷。
20.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进行必要的预防性维护和检修工作。
b.设备正常运行中无意识地触及带电部分。
6.3.2 阻挡物可以不用钥匙或工具拆除,但必须固定得不致被无意识移动。
6.4 置于伸臂范围以外的防护置于伸臂范围以外的防护只用于避免无意地触及带电部分。
6.4.1 严禁在伸臂范围以内存在可同时触及的电位不同的部分。
如果两个带电部分相距不超过2.5m,则可以认为是能同时触及的(见图1)。
图1 伸臂范围6.4.2 如果用一个防护等级低于IPXXB的阻挡物(如:栏杆、网筛)在水平方向对通常有人的位置进行限制,伸臂范围须从阻挡物算起。
在头顶上方,不考虑防护等级低于IPXXB的中间阻挡物,伸臂范围2.5m应从S算起。
注:伸臂范围指赤手直接接触的活动范围(无工具或梯子)。
6.4.3 在需手持大或长的导电物件的地方,计算6.4.1条和6.4.2条所涉及的伸臂范围时必须计及导电物件的尺寸。
6.5 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附加防护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为了加强直接接触防护所采取的附加措施。
注:①括号中的电压值为IEC38规定的值。
②IEC38所述电压偏差范围内的电压其切断时间按标称电压考虑选用。
③对二级之间的电压,使用表中相应较高一级电压对应的切断时间。
7.1.3.5 下列回路的切断时间允许超过表1的规定,但不得超过5s:a.配电回路;b.只给固定设备供电的末端回路,在给该回路供电的配电盘上没有第7.1.3.4条所述的末端回路;c.只给固定设备供电的末端回路,在给该回路供电的配电盘上接有按表1规定的切断时间进行切断的第7.1.3.4条所述的末端回路,但已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注:见7.1.3.9条注。
7.1.3.6 如果采用过电流保护器不能满足第7.1.3.3、7.1.3.4和7.1.3.5条时,可按第7.1.2.2和7.1.6条实行辅助等电位联结,也可以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实行保护。
7.1.3.7 在可能发生相线与地直接短接时(例如架空线系统),为使保护导体及与之相连接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电压不超过50V的约定电压极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式中:R B——所有接地极的并联接地电阻,Ω;R E——没有与保护导体连接的外部可导电部分(相对地故障可能通过它发生)的最小对地接触电阻值,Ω;U0——对地标称电压,V。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534.1 总则本部分规定了抑制电压措施的应用,以达到在IEC 60364-4-4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防护电压扰动和电磁干扰防护》,IEC 60664-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则、要求和试验》,IEC 61312-2《雷电电磁冲击防护(LEMP)第2部分:建筑物的接地屏蔽、建筑物内部的连接接地》和IEC 61643-1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规定的绝缘配合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选择和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为建筑物电气装置设的电涌保护器(SPD)以限制从电源配电系统传来的大气瞬态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在建筑物装有防雷装置的情况下使用电涌保护器(SPD)以防止直接雷击或在建筑物邻近处被雷击引起的瞬态过电压。
本部分不包括可能组装在和电气装置相连的设备内部的电涌保护元件。
这种情况的元件可能改变电气装置的主电涌保护器的特性;而且可能需要附加的配合。
本部分适用于交流电路。
对于直流电路,本部分的要求在其适用范围也可应用。
而特殊情况下,如需增加其他的或附加的要求时,可在IEC 60364第7部分的有关章节中予以规定。
534.2 建筑物电气装置中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和安装534.2.1 电涌保护器(SPD)的应用在IEC 60364-4-44的第443节,规定了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
通常这种保护是装设通过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来提供,在必要时靠装设通过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来提供。
根据IEC 60364-4-44的要求或另有规定时,电涌保护器(SPD)应安装在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附近,或安装在离建筑物内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最近的主成套配电设备内。
IEC 61312-1《雷电电磁冲击防护第1部分:一般原则》,包含了防止直接雷击或靠近供电系统处雷击效应的保护。
IEC 61312-3《雷电电磁冲击防护第3部分:浪涌保护装置(SPDS)的要求》按防雷区(LPZ)的分区概念,规定了电涌保护器(SPD)的正确选择和应用。
根据防雷区(LPZ)的分区原则说明对通过Ⅰ级试验、Ⅱ级试验和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的装设要求。
当需要符合IEC 61312-1的要求或其他规定时,电涌保护器(SPD)应安装在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
保护敏感设备可能需要增设电涌保护器(SPD),这种电涌保护器(SPD)应该与安装在前级的电涌保护器(SPD)互相配合(见534.2.3.6)。
当电涌保护器(SPD)是固定安装的电气装置的一部分,但不是安装在配电盘内(例如在插座内)时,则应用标签标示它所在的位置或者尽可能合理地在靠近有关回路的进线处予以标志。
534.2.2 电涌保护器(SPD)的连接在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或其附近的电涌保护器(SPD),至少应接在下面所列各点之间(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a) 当在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或其附近,中性线与PE(保护线)直接相连,或没有中性线时:接在每一相线与总接地端子或总保护线之间,取其路径最短者;注:在IT系统中,中性线与PE线之间接了阻抗,不能认为二者是直接相连。
b) 当在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或其附近,中性线与PE(保护线)不直接相连时;接线形式1:接在每一相线与总接地端子或总保护线之间,和接在中性线与总接地端子或保护线之间,取其路径最短者:或接线形式2:接在每一相线与中性线之间和接在中性线与总保护端子或保护线之间,取其路径较短者。
注:若系统中某一相线接地,在本部分中,则认为它等效于中性线接地。
在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或其附近装设电涌保护器(SPD),其安装一般如附录A至附录C所示,并符合表53B。
表53B 按系统特征确定电涌保护器(SPD)的装设534.2.3 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电涌保护器(SPD)应符合IEC61643-1(《接到低压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装置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802.1))的要求,关于电涌保护器(SPD)选择和应用的其它资料见IEC 61643-12。
534.2.3.1 电压保护水平(U p)的选择当按IEC60364-4-44第443节要求装设电涌保护器(SPD)时,其电压保护水平(U p)应符合IEC60364-4-44中表44BⅡ类耐冲击电压的规定。
当按IEC61312-1要求装设用于防护直接雷击引起过电压的电涌保护器(SPD)时,其电压保护水平也应符合IEC60364-4-44中表44BⅡ类耐冲击电压的规定。
例如230/400V电气装置内的电涌保护器(SPD)电压保护水平U p不应超过2.5kV。
当按534.2.2采用接线形式2时,接于相线与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的总电压保护水平也要符合上述要求。
若用一套电涌保护器(SPD)达不到所要求的电压保护水平时,应采用附加的配合协调的电涌保护器(SPD),以确保达到要求的电压保护水平。
534.2.3.2 持续工作电压(Uc)的选择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 c不应低于表53C的值。
表53C-按电源系统特征确定电涌保护器(SPD)的最低Uc电压值534.2.3.3耐受的暂时过电压(TOV)的选择按照534.2.3选择的电涌保护器(SPD)应能耐受由于低压系统故障引起的暂时过电压(见IEC 60364-4-44第442节)。
按照IEC 61643-1(GB 18802.1)中7.7.6电涌保护器(SPD)的试验要求选择电涌保护器(SPD)已被确认满足上述要求。
为了在高压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时过电压(见IEC 60364-4-44第442节)的情况下可靠工作,接在PE线上的电涌保护器(SPD)应能通过IEC 61643-1(GB 18802.1)中7.7.4电涌保护器(SPD)的试验要求。
此外,根据附录图B.2,安装在位置4a的电涌保护器(SPD)应能承受IEC 61643-1(GB 18802.1)中7.7.4规定的电涌保护器(SPD)暂时过电压的试验要求。
注1:制定适当的试验标准定义耐受能力的含义,在考虑中。
注2:本部分没有包括对中性线断线危险需采取的要求。
尽管当前的IEC 61643-1中没有明确试验要求,但希望电涌保护器(SPD)在失效时虽然性能降低,但工作可靠。
534.2.3.4 放电电流(I n)和冲击电流(I imp)的选择当按IEC60364-4-44第443节规定装设电涌保护器(SPD)时,对每一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I n 不应小于5kA 8/20。
当按534.2.2接线形式2装设电涌保护器(SPD)时,接在中性线和PE线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对于三相系统其标称放电电流I n不应小于20kA 8/20。
对于单相系统I n不应小于10kA 8/20。
当按IEC 61312-1规定装设电涌保护器(SPD)时,符合IEC 61643-1的雷击冲击电流I imp应根据IEC 61312-1计算,更具体的要求在IEC 61643-12中给出。
如果电流值无法确定,则每一保护模式的I imp 值不应小于12.5kA。
当按534.2.2接线形式2安装电涌保护器(SPD)时,接在中性线和PE线间电涌保护器(SPD)的雷击冲击电流I imp的值应按类似于上述的标准计算。
如果电流值无法确定,则对于三相系统I imp不应小于50kA,对于单相系统I imp不应小于25kA。
当采用单台电涌保护器(SPD)满足IEC 61312-1和IEC 60364-4-44第443节二者要求时,I n和I imp 的额定值应与以上数值一致。
534.2.3.5 耐受的预期短路电流的选择电涌保护器(SPD)和与之相连接的过电流保护器(设置于内部或外部)一起耐受的短路电流(当电涌保护器(SPD)失效时产生)应等于和大于安装处预期产生的最大短路电流,选择时要考虑到电涌保护器(SPD)制造厂规定的应具备的最大过电流保护器。
此外,制造厂所规定电涌保护器(SPD)的额定阻断续流值不应小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值。
在TT 系统或TN 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 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 )动作(例如火花间隙放电)后流过工频续流,电涌保护器(SPD )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100A 。
在IT 系统中,接在中性线和PE 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 )的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与接在相线和中性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 )的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是相同的。
534.2.3.6 电涌保护器(SPD )之间的配合根据IEC 61312-3和61643-12,应当考虑电气装置中电涌保护器(SPD )之间必需的配合。
电涌保护器(SPD )的制造厂应在其文件中提供充分的关于电涌保护器(SPD )之间配合的资料。
534.2.4 过电流保护和电涌保护器(SPD )失效后的保护防止电涌保护器(SPD )短路的保护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F2(见附录A 至附录D ),应当根据电涌保护器(SPD )产品手册中推荐的过电流保护器的最大额定值选择。
如果过电流保护器F1(F1是电气装置的组成部分,见附录A 至附录D )的额定值小于或等于推荐用的过电流保护器F2的最大额定值,则可省去F2。
连接过电流保护器至相线的导线截面应根据可能的最大短路电流值选择(附录A 至附录D 所示连接F1、F2、F3的导线)。
优先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还是优先保证过电压保护的连续性,这取决于在电涌保护器(SPD )失效时,断开电涌保护器(SPD )的过电流保护器所安装的位置。
在所有情况下,应保证设置的保护器间的选择性:——若过电流保护器安装在电涌保护器(SPD )的回路中,则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但再发生过电压时,无论是电气装置或是设备都得不到保护(见图53A )。
这些过电流保护器可以是设于电涌保护器(SPD )内部的脱离器。
——若过电流保护器接入设有电涌保护器(SPD )电路的电气装置前端,则电涌保护器(SPD )失效时可导致供电中断,要等到更换电涌保护器(SPD )后才能恢复供电(见图53B )。
PD —电涌保护器的过电流保护电器 SPD —电涌保护器E/I —被电涌保护器保护的电气装置或设备图53A 优先保证供电连续性图53B 优先保证保护连续性为了提高在同一时间内供电连续和保护连续的概率和可靠性,允许使用图53C所示的接线方式。
图53C兼顾供电连续性和保护连续性这种做法是将两个相同的电涌保护器(SPD1和SPD2)分别接到两个相同的过电流保护器(PD1和PD2)。
当一个电涌保护器(SPD1)失效时,将使其本身的过流保护器动作(如PD1),不会影响另一电涌保护器(如SPD2)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