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8
反映地理人文的书籍有很多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和人文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反映地理人文的书籍,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探索这个领域。
1.《地球简史》- 比尔·布莱森《地球简史》是一本畅销书,作者比尔·布莱森以幽默风格讲述了地球从形成到演化的历史。
该书不仅覆盖了地理的方方面面,还探讨了地球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部同时涵盖地理和人文内容的经典之作。
2.《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是一本探讨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的畅销书。
从人类起源和进化到现代社会,从文化、科技到经济政治,该书全面而生动地解释了地理和人文领域的重要议题。
3.《地理学》- 彼得·费舍尔、彼得·戈达德《地理学》是一本经典的地理教科书,由彼得·费舍尔和彼得·戈达德共同合著。
该书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领域。
通过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地理与人文的相互关系。
4.《山海经》- 高子厚《山海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著名地理文化著作,涵盖了广阔的地理和人文知识。
作者高子厚通过描绘各种神奇的山川地貌、神兽异兽以及民族风俗习惯,发展了独特的地理人文传统,对中国的文化地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古地理学》- 爱德华·赖德《古地理学》是一本详细介绍古代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学术著作,作者爱德华·赖德是地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
该书系统地研究了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中国等不同文明的地理思想和地图制作,为我们理解古代地理人文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一些反映地理人文的书籍,它们涵盖了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地理与人文的相互关系等不同方面。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和人文领域,丰富我们的知识和视野。
历代历史地理著作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历代历史地理着作【正史地理志和疆域志】1.《史记大宛列》(卷123)、《史记货殖列传》(卷129)2.《汉书地理志》(卷28)、《汉书沟洫志》(卷29)3.《后汉书郡国志》(卷19~23)4.《晋书地理志》(卷14~15)5.《宋书州郡志》(卷35~38)6.《南齐书州郡志》(卷14~15)7.《魏书地形志》(卷106)8.《隋书地理志》(卷29~31)9.《旧唐书地理志》(卷38~41)10.《新唐书地理志》(卷37~43)11.《旧五代史郡县志》(卷150)12.《新五代史职方考》(卷60)13.《宋史地理志》(卷85~90)、《宋史河渠志》(卷91~97)14.《辽史地理志》(卷37~41)15.《金史地理志》(卷24~26)、《金史河渠志》(卷27)16.《元史地理志》(卷58~63)、《金史河渠志》(卷64~66)17.《明史地理志》(卷40~46)18.《新元史地理志》(卷46~51)、《新元史河渠志》(卷52~54)19.《清史稿地理志》(卷54~81)、《清史稿河渠志》(卷126~129)20.《通典州郡典》(卷171~184)21.《通志地里略》22.《文献通考舆地考》(卷315~323)【总志】23.《禹贡》《十三经注疏本》24.《山海经》郭璞注毕沅校25.《水经注》北魏郦道元26.《穆天子传》27.《括地志》唐李泰等28.《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贺次君29.《元丰九域志》宋王存30.《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31.《大唐西域记》唐玄奘撰32.《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33.《禹贡锥指》清胡渭34.《广阳杂记》清刘献廷35.《广志绎》明王士性【城市类】36.《三辅黄图》清孙星衍,清庄逵吉校定37.《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8.《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39.《梦粱录》南宋吴自牧40.《雍录》宋程大昌41.《武林旧事》南宋周密42.《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43.《析津府志辑佚》元熊梦祥44.《唐两京城坊考》清徐松45.《北平录》明失名46.《故宫遗录》明萧洵47.《宛署杂记》明沈榜48.《旧京遗事》明史玄49.《旧京琐记》清夏仁虎50.《藤阴杂记》清戴璐51.《燕京岁时纪》清富察敦崇52.《天咫偶闻》清震钧53.《宋平江城坊考》王謇撰【方志】54.《蛮书》唐樊绰55.《吴地记》唐陆广.《华阳国志》晋常璩57.《酌中志》明刘若愚58.《龙沙纪略》清方式济59.《吴越春秋》汉赵晔60.《寒山寺志》叶昌炽61.《龙江船厂志》明李昭祥62.《吴郡志》宋范成大63.《吴趋访古录》清姚承绪64.《扬州图经》清焦循,江藩65.《至顺镇江志》元俞希鲁66.《百城烟水》清徐崧,张大纯纂辑67.《泰州旧事摭拾》俞扬辑注68.《吴门表隐》清顾震涛69.《越绝书》东汉袁康,东汉吴平辑录【域外】70.《佛国记》晋法显71.《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义净原72.《释迦方志》唐道宣73.《瀛涯胜览》冯承钧74.《西游录》元耶律楚材75.《异域志》元周致中76.《岛夷志略》元汪大渊77.《真腊风土记》元周达观78.《长春真人西游记》79.《西洋番国志》明巩珍80.《西洋朝贡典录》明黄省曾81.《东西洋考》明张燮82.《殊域周咨录》明严从简83.《海国图志》清魏源84.《清朝柔远记》清王之春85.《海录》清谢清高86.《两种海道针经》向达87.《职方外纪》 (意)艾儒略88.《安南志略》 (越)黎崱89.《漂海录》 (韩)崔溥90.《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日)慧立彦悰中国历史地理参考书目1、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地理基本参考书目2008-04-02 23:03:16来自: hejaz【基本史料】:25史中的地理志、州郡志、疆域志《尚书•禹贡》篇《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纪》《舆地记胜》《嘉庆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通论与专集】:••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谭其骧:《长水集》1-3,人民出版社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史念海:《河山集》1-7,人民出版社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黄盛璋:《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人民出版社,1988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1985年【区域与专题研究】: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理研究》,北京出版社,1999年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熊猫出版社,1994冯季昌:东北历史地理研究,香港同泽出版社,1996鲁人勇、吴忠礼、徐庄:宁夏历史地理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陈守忠:河陇史地考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王北辰: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司徒尚纪:岭南史地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书刊】:《历史地理》1—16,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年刊,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九州》1-2,商务出版社《环境变迁研究》,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北京古籍出版社【工具书】: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卷本,中国地图学社。
高考地理知识点推荐书单地理是高中学生必修科目之一,对于高考来说,地理知识占据重要的分值,因此,学生们在备考地理时需要准备一些辅助读物来帮助巩固和提高地理知识。
下面是一些推荐的书单,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地理基础知识书目1.《地理学基础》这本书由国内著名的地理学家撰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它囊括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地貌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并且结合了实例和案例分析来讲述地理学的应用。
这本书适合作为地理学习的入门读物,通过它可以对地理的基本概念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2.《地球历史与地质学》这是一本关于地球演化和地质学的经典教材,对于高考地理学科中的地球与地理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解读和补充。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地壳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地理实践书目1.《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集》这本书是一系列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的集合。
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参加实地考察,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理论。
这本书收录了各种不同地区和地理状况下的实习报告,阅读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扩展眼界、提升实践能力。
2.《地理考古案例研究》这本书通过对各种考古案例的研究和分析,介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地理考古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文化遗产和文明进程。
这对于学生们理解地理因素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三、地理研究方法书目1.《地理研究方法》这本书是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导论,介绍了地理学领域内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地理实证研究、地理数据分析等方法,帮助他们在写作地理论文和进行地理研究时更加系统性和科学性。
2.《地理数据挖掘与分析》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地理数据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数据,在高考地理考试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阅读书目(一)通论性著作1)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二)文献地图1)《尚书•禹贡》(顾颉刚注释本,见《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2)《汉书•地理志》(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3)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北京:中华书局.1965.4)靳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5)谭其骧.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学术月刊.1982(11)6)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1988.7)中国地理丛书.中国综合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8)高等学校教学参考用书.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4.(三)理论与方法1)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美/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4)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6)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7)史念海.发挥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8)蓝勇.现代历史地理学给历史学的新启示.史学理论研究.1995(1)(四)学术史发展1)美/杰弗里·马丁. 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成一农,王雪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美/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叶光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美/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谭其骧.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5)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7)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地理推荐书目地理推荐书目(一)1.《国家的常识》迈克尔·罗斯金 / 杨勇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侯仁之 / 学苑出版社3.《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侯仁之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 中国地图出版社5.《地理学的性质》理查德.哈特向 / 叶光庭 / 商务印书馆6.《当代地理学要义》萨拉·L.霍洛韦等编 / 黄润华等译 / 商务印书馆7.《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任美锷 / 商务印书馆8.《水经注》郦道元著、谭属春、陈爱平点校 / 岳麓书社9.《梦溪笔谈》沈括 / 上海书店出版社10.《徐霞客游记》徐弘祖 / 上海古籍出版社地理推荐书目(二)11.《海陆的起源》魏格纳 / 李旭旦 / 北京大学出版社12.《中国疆域沿革史》顾颉刚、史念海 / 商务印书馆1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陈述彭 / 科学出版社14.《长水集》谭其骧 / 人民出版社15.《麦哲伦航海纪》斯蒂芬?茨威格、苏惠玲 / 苏惠玲 / 希望出版社16.《宇宙之书》约翰·D.巴罗 / 李剑龙 / 人民邮电出版社17.《古拉格群岛》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 田大畏等 / 群众出版社18.《历史的地理枢纽》哈·麦金德 / 林尔蔚、陈江 / 商务印书馆19.《地理学中的解释》大卫.哈维 / 商务印书馆20.《地理学与生活》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 / 黄润华、韩慕康、孙颖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1.《人文地理学问题》阿·德芒戎 / 商务印书馆22.《所有可能的世界》杰弗里·马丁 / 成一农 / 上海人民出版社23.《从混沌到秩序》唐晓峰 / 中华书局24.《搏击沧海》许靖华 / 地质出版社25.《地理学思想史》克拉瓦尔 / 北京大学出版社26.《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 / 柴彦威、张景秋 / 商务印书馆27.《地理学与历史学》阿兰·R.H.贝克 / 阙维民 / 商务印书馆28.《地理学与地理学家》R.J.约翰斯顿 / 唐晓峰 / 商务印书馆29.《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克鲁格曼 / 蔡荣 / 北京大学出版社30.《自然地理学》伍光和 / 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推荐书目(三)31.《城市地理学》许学强 / 高等教育出版社32.《地球的法则》斯图尔特.布兰德 / 叶富华耿新莉 / 中信出版社/33.《古老阳光的末日 : 抢救地球资源》哈特曼 / 马鸿文 / 上海远东出版社34.《大气科学中的非线性与复杂性》丑纪范 / 气象出版社35.《气象学》夏布德 / 雷淑芬 / 上海教育出版社36.《混沌的本质》E.N 络伦兹 / 刘式达 / 气象出版社37.《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Paul A.Longley / 张晶、刘瑜、张洁、田原 / 机械工业出版社38.《哲学与人文地理学》R.J.约翰斯顿 / 蔡运龙、江涛 / 商务印书馆39.《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任美锷 / 商务印书馆40.《小问号看大天下科普系列-神秘的地理与资源》卓文 / 上海科学普及41.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比肩已有俄、日、韩、西、葡、意、法、德、波兰文版本进入中学课本汉译名著最新书之一《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自然的结果。
历代历史地理著作【正史地理志和疆域志】1.《史记大宛列》(卷123)、《史记货殖列传》(卷129)2.《汉书地理志》(卷28)、《汉书沟洫志》(卷29)3.《后汉书郡国志》(卷19~23)4.《晋书地理志》(卷14~15)5.《宋书州郡志》(卷35~38)6.《南齐书州郡志》(卷14~15)7.《魏书地形志》(卷106)8.《隋书地理志》(卷29~31)9.《旧唐书地理志》(卷38~41)10.《新唐书地理志》(卷37~43)11.《旧五代史郡县志》(卷150)12.《新五代史职方考》(卷60)13.《宋史地理志》(卷85~90)、《宋史河渠志》(卷91~97)14.《辽史地理志》(卷37~41)15.《金史地理志》(卷24~26)、《金史河渠志》(卷27)16.《元史地理志》(卷58~63)、《金史河渠志》(卷64~66)17.《明史地理志》(卷40~46)18.《新元史地理志》(卷46~51)、《新元史河渠志》(卷52~54)19.《清史稿地理志》(卷54~81)、《清史稿河渠志》(卷126~129)20.《通典州郡典》(卷171~184)21.《通志地里略》22.《文献通考舆地考》(卷315~323)【总志】23.《禹贡》《十三经注疏本》24.《山海经》郭璞注毕沅校25.《水经注》北魏•郦道元26.《穆天子传》27.《括地志》唐•李泰等28.《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贺次君29.《元丰九域志》宋•王存30.《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31.《大唐西域记》唐•玄奘撰32.《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33.《禹贡锥指》清•胡渭34.《广阳杂记》清•刘献廷35.《广志绎》明•王士性【城市类】36.《三辅黄图》清•孙星衍,清•庄逵吉校定37.《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8.《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39.《梦粱录》南宋•吴自牧40.《雍录》宋•程大昌41.《武林旧事》南宋•周密42.《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43.《析津府志辑佚》元•熊梦祥44.《唐两京城坊考》清•徐松45.《北平录》明•失名46.《故宫遗录》明•萧洵47.《宛署杂记》明•沈榜48.《旧京遗事》明•史玄49.《旧京琐记》清•夏仁虎50.《藤阴杂记》清•戴璐51.《燕京岁时纪》清•富察敦崇52.《天咫偶闻》清•震钧53.《宋平江城坊考》王謇撰【方志】54.《蛮书》唐•樊绰55.《吴地记》唐•陆广微56.《华阳国志》晋•常璩57.《酌中志》明•刘若愚58.《龙沙纪略》清•方式济59.《吴越春秋》汉•赵晔60.《寒山寺志》叶昌炽61.《龙江船厂志》明•李昭祥62.《吴郡志》宋•范成大63.《吴趋访古录》清•姚承绪64.《扬州图经》清•焦循,江藩65.《至顺镇江志》元•俞希鲁66.《百城烟水》清•徐崧,张大纯纂辑67.《泰州旧事摭拾》俞扬辑注68.《吴门表隐》清•顾震涛69.《越绝书》东汉•袁康,东汉•吴平辑录【域外】70.《佛国记》晋•法显71.《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义净原72.《释迦方志》唐•道宣73.《瀛涯胜览》冯承钧74.《西游录》元•耶律楚材75.《异域志》元•周致中76.《岛夷志略》元•汪大渊77.《真腊风土记》元•周达观78.《长春真人西游记》79.《西洋番国志》明•巩珍80.《西洋朝贡典录》明•黄省曾81.《东西洋考》明•张燮82.《殊域周咨录》明•严从简83.《海国图志》清•魏源84.《清朝柔远记》清•王之春85.《海录》清•谢清高86.《两种海道针经》向达87.《职方外纪》 (意)艾儒略88.《安南志略》 (越)黎崱89.《漂海录》 (韩)崔溥90.《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日)慧立彦悰中国历史地理参考书目1、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古代城市地理著作的书目提要一、《三辅黄图》内容提要。
《三辅黄图》是一部记载秦汉都城长安、冯翊、扶风三地的地理考证著作。
三辅黄图,又名西京黄图,简称黄图。
“三辅”是指汉代在都城长安附近的京畿地区所设立的三个郡级政区,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三辅黄图》的本义就是三辅地区的帝都图。
《三辅黄图》作者佚名,成书时间也难以确定,各家说法不一。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为汉魏间人作;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为梁陈间人作;程大昌《雍录》谓出于唐肃宗后人;周中孚认为后汉人撰。
考《水经注》曾征引此书,《隋志》亦已著录,一般来说可以判断此书成书于东汉时期,在魏晋隋唐时期又有增补。
《三辅黄图》始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原书只有1卷,除了文字外,还附加有图,后来图遗失了,只有文字。
《郡斋读书志》作3卷,今本6卷或2卷,36篇,可能掺入后世的地名及杂说。
《三辅黄图》主要记载秦、汉都城的建设,其中以汉都长安为主。
该书的序言提到“三代盛时,未闻宫室过制……至孝武皇帝,承文、景菲薄之余,恃邦国阜繁之资,土木之役,倍秦越旧,斤斧之声,畚锸之劳,岁月不息,盖骋其邪心以夸天下也。
”意思就是说:在夏商西周,并不讲究宫室的豪华,然而从秦朝开始,统治者便开始大兴土木,劳役人民,扩大宫室。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比较繁荣富强,统治者骄傲享乐之心又起,实行土木之役,想建立伟业。
宫室的豪华为这本书提供了材料,虽然在序言中没有说明,但是可以看出作者哀叹统治者为筑造宫室,不惜劳民伤财,废农时,夺民力。
书中描写宫阙之嵯峨,楼现之耸峙,同时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技巧的高超水平以及人民的智慧。
该书通记汉代都城和畿辅地区的地理状况,记载内容有长安城及其周围的布局、宫殿、馆阁、苑囿、池沼、台榭、府库、仓库、桥梁、文化设施、礼制建设等。
各项建筑,皆指出所在方位。
此书条理清晰,它是研究古代都城,特别是研究汉都长安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早期方志代表作。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基本阅读书目郭双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全国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编者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在该委员会2002年年会上已获得通过,并正式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推荐。
现将书目公布于此,希望通过此项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的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动历史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质量。
说明开列本书目的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读书的门径,以便通过阅读巩固其基础知识,扩大其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
因此,在开列时力求具有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
对入选书目,首先考虑历史本身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
对教材和工具书,除极个别情况外,原则上不予推荐。
对一些权威性的大部头著作,如范文澜、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郭沫若、林甘泉主编的《中国史稿》、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李新等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及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剑桥世界史”系列,因卷帙过大,暂不推荐。
对中外文史料,因卷帙繁多,数量极大,本书目除推荐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外,其他不再推荐,各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目对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只具有指导意义,各校教师完全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予以增删。
此外,本书目是在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开列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基本阅读书目》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共同完成的。
一、中国古代史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参考书目
1. 《中国古代社会史》- 吴宓
2. 《历史地理学》- 高华、谢赫军
3. 《世界历史概要》- 雷蒙德·威廉姆斯
4. 《历史学方法与哲学》- 胡兴东
5. 《历史学概论》- 陈寅恪
6. 《历史学史》- 司马逸客、袁义达
7. 《历史理论与历史学方法》- 冯至
8. 《史学理论与史家评传》- 林大立
9. 《历史方法与史料学》- 张有效
10. 《历史概论》- 刘绍明、邝绪章
11. 《历史的故事》- 高远
12. 《史学通论》- 胡芾兰
13. 《历史研究新编》- 罗贵球、王森
14. 《论中国史记流变问题》- 钱穆
15. 《剑桥世界历史》(全12卷)- 吉尔丁·威廉姆森等编
16. 《文化与民族》- 钱穆
17. 《西方史学史》- 克里斯托弗·贾克斯
18. 《人类学的历史》- 詹姆斯·弗雷泽
19. 《历史学思想史》- 孙中华
20.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朱汝珍编。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 8:30-11:3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070521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二、考研参考书目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中国历史地理》高教出版社蓝勇《历史地理》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地理研究组盛世清北建议:(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专业介绍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
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历史地理学或历史地理是研究在历史发展中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山海经的名词解释
《山海经》,又称《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
它共收录了海内外三十六国,八十一省,二百八十四州的地理书目,并附有详细的地图。
其内容细致,涉及地理自然、历史文化、贸易经济等方面,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山海经》曾在两汉时期被收录在《汉书》中,但因为《汉书》没能保存下来,《山海经》也就失传了。
直到公元三世纪,有一位称为萧延的古代史学家,从河南洛阳的一个古墓里发现了《山海经》的一部分内容,从此,《山海经》的内容又得以流传至今。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其内容涉及地理自然、历史文化、贸易经济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它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山海经》的内容十分丰富,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它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代表作之
一。
目前,《山海经》的文字版本已经得到了保存和传播,并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古代地理文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人文地理学必读书目一、地理书目(一)综合类[1](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王兰生译.地理学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2](英) 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 历史的地理枢纽. 商务印书馆,1985年。
[3]杨吾扬.地理学思想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4]普雷斯顿.詹姆斯,杰弗雷.马丁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未购买)[5]陆大道. 21区位论和区域研究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6]牛文元编著.理论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2年。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地理科学. 科学出版社,1995年。
[8]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年.[9]大卫.哈维著. 地理学中的解释. 商务印书馆, 1996年.[10]哈特向著.黎樵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1]俞孔坚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R.J约翰斯顿.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商务印书馆,2000年。
[13]刘盛佳.地理学论丛.武汉出版社,2002年。
[14]爱德华·W·苏贾(Edward W Soja)著,周宪,许钧,王文斌译.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 商务印书馆,2004年。
[15]大卫·哈维著. 希望的空间.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美)皮特,周尚意译. 现代地理学思想. 商务印书馆, 2007。
[17](法)保罗·克瓦尔(Claval, P.)著; 郑胜华,刘德美,刘清华等译. 地理学思想史(第3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杰弗里·马丁(Martin.G.J.) 著, 成一农, 王雪梅译. 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9](美)苏珊·汉森编,肖平,王方雄,李平译.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商务印书馆,2009年。
中国部分一、文学艺术1、诗歌《诗经》——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楚辞》人民文学出版社《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中华书局《汉魏六朝诗选》中华书局《魏武帝集》中华书局《曹子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阮嗣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嵇康集》鲁迅校文学古籍刊行社《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古谣谚》中华书局《玉台新咏》中华书局《敦煌曲子词集》上海商务印书馆《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子昂集》中华书局徐鹏校点本《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徐鹏校注《王右丞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杜工部集笺注》(《钱注杜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昌黎先生集》古典文学出版社《白居易集》中华书局顾学颉整理《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上海古籍出版社《李义山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樊川文集》(杜牧)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别裁》(沈德潜)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唐诗》中华书局《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花间集校》(李一氓)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李璟李煜词》(詹安泰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乐章集》(薛瑞生校注)中华书局《东坡诗集》中华书局《东坡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淮海集》(秦观)中华书局徐培均笺注《清真集》中华书局吴则虞点校《漱玉集注》(李清照)山东人民出版社王延梯注《陆游集》点校本中华书局《稼轩长短句》(邓广铭笺注修订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文山集》——《四部丛书刊》影印明刊本《宋词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绝妙好词》——《四部备要》重印本中华书局《全宋词》中华书局《千家诗》东海文艺出版社《宋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蒋天枢点校《宋诗钞》中华书局《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钱钟书选注《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宋元明诗三百首》浙江文艺出版社《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金元明清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元散曲》中华书局《元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元人小令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阳春白雪》中华书局隋树森校订《太平乐府》中华书局隋树森校订《明诗别裁》中华书局《纳兰词》古典文学出版社《龚自珍诗选》浙江人民出版社《清诗别裁》中华书局《人境庐诗草》(黄遵宪)古典文学出版社钱仲联笺注《近代诗钞》商务印书馆《近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辽金元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元散曲选注》北京出版社《元明清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女神》人民文学出版社《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红烛》新世纪出版社《春水》中国文联出版社《志摩的诗》作家出版社《为幸福而歌》(李金发)四川文艺出版社《死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我底记忆》(戴望舒)中国青年出版社《烙印》(臧克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民文学出版社《汉园集》(何其芳)上海书店《给战斗者》(田间)中国青年出版社《马凡陀的山歌》(袁水拍)人民文学出版社《穆旦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毛主席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王贵与李香香》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山牧歌》(闻捷)作家出版社《老水手的歌》(曾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阿诗玛》人民文学出版社《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贺敬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温泉》(牛汉)上海文艺出版社《仙人掌》(公刘)四川人民出版社《在远方》(邵燕祥)花城出版社《曾经有过那种时候》(黄永玉)江苏人民出版社《流沙河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李瑛诗选》四川人民出版社《张志民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归来的歌》(艾青)四川人民出版社《双桅船》(舒婷)上海文艺出版社《白色花》(七月派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人之诗》(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女人》(翟永明)漓江出版社《于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蔡其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激情年编雷抒雁诗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太阳和他的反光》(江河)人民文学出版社《洛夫诗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命运之书》(昌耀)青海人民出版社《诗人与死》(郑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歌选》改革出版社《子夜的哀歌》(王家新)贵州人民出版社《西川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余光中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礼魂》(杨炼)上海文艺出版社《黑眼睛》人民文学出版社二、历史、地理1、历史《春秋三传》上海古籍出版社《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公羊传》(文白对照)天津古籍出版社《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史记》中华书局《汉书》中华书局《后汉书》中华书局《三国志》中华书局《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大事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四史》中华书局《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资治通鉴纲目》齐鲁书社《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国榷》中华书局《明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通鉴辑览》上海文明书局《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东华录》中华书局《光绪朝东华录》1909年清朱寿朋编校本《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廿二史札记》中国书店《文史通义》中华书局《读通鉴论》中华书局《章氏遗书》(章学诚)文物出版社《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通史》(范文谰等)人民出版社《奴隶制时代》(郭沫若)人民出版社《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史朔闰表附西历回历》(陈垣)中华书局《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中华书局《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三联书店《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风俗史》东方出版社《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岳麓书社《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2、地理《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中华书局《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太平寰宇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大明一统志》商务印书馆《大清一统志》商务印书馆《读史方舆纪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历代舆地图》杨守敬编、观海堂1851年课本《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商务印书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历代地理沿革表》来广书局翻刻本、广雅书局1895年课本、1935年影印本《中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名索引》地图出版社《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87)》测绘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2、军事《孙子兵法》花城出版社《司马兵法》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吴子》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孙膑兵法》解放军出版社《尉缭子》国防大学出版社《六韬》国防大学出版社《三略》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诸葛亮兵法》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国防大学出版社《武经总要》台湾商务印书馆《百战奇略》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练兵实纪》北京军事出版社《三十六计白话通释》中州古籍出版社《曾胡治兵语录》吉林人民出版社《毛泽东军事文选》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历代名将治军方略》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华军事五千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次战争》广西人民出版社《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次战争》北京师大出版社《中国兵书通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外国兵法精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三、哲学宗教1、哲学《周易》——《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周易集解》中华书局《老子》中华书局《论语》中华书局《公孙龙子》中华书局《鬼谷子》中国书店《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韩非子》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孟子》中华书局《墨子》中华书局《商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慎子》浙江古籍出版社《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孝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列子集解》(杨伯峻)中华书局《大学》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庸》华东师大出版社《春秋繁录》中华书局《白虎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法言》中华书局《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太玄》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书》中华书局《论衡》中华书局《潜夫论》中华书局《抱朴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皇极经世》中州古籍出版社《正蒙》齐鲁书社《大学衍义》齐鲁书社《小学》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朱子语类》中华书局《雅述》齐鲁书社《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焚书》中华书局《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无何集》中华书局《东西均》中华书局《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潜书》四川人民出版社《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劝学篇》(张之洞)中州古籍出版社《仁学》中州古籍出版社《盛世危言》学苑出版社《大同书》学苑出版社《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天演论》学苑出版社《心理建设》(又《孙文学说》)(孙中山)中州古籍出版社《四书道贯》(陈立夫)中华友谊出版公司《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中华书局《青铜时代》(郭沫若)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学林出版社《十批判书》(郭沫若)东方出版社《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商务印书馆《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唯识论》(熊十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心体与性体》(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哲学史》(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上海古籍出版社《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中国哲学史大纲》(张岱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宗教(含外国)《道藏》(《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合集,总计5485卷)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云笈七签》(36大部,编入《四部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周易参同契》蓝天出版社《参同契》东方出版社《金刚经集注》(朱棣)上海古籍出版社《弘明集》(唐代《广弘明集》为其续编)出版社不详《坛经校释》(郭朋)中华书局《华严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兰经》(马坚白话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圣经》联合圣经公会《荒漠甘泉》(美国考门夫人著)民族出版社《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漱)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道教史》(许地山)上海古籍出版社《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协会《道教》(日本福井康顺等监修)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民间信仰》(乌丙安)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何星亮)上海三联出版社《图腾主义》(法国倍松)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神话》(袁珂)中华书局《巫与民间信仰》(宋兆麟)中国华侨出版公司《中国巫术史》(高国潘)上海三联出版社《高僧传》(汤用彤校注本)中华书局《续高僧传》中州古籍出版社《广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法苑珠林》中国书店《宋高僧传》中华书局《五灯会元》中华书局《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中华书局四、教育军事1、教育《三字经》江西人民出版社《百家姓》江西人民出版社《千字文》江西人民出版社《幼学琼林》浙江古籍出版社《增广贤文》中国书店《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中华书局《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北京古籍出版社《朱子治家格言》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潘光旦教育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傅雷家书》三联书店五、古代科技《周髀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九章算术》辽宁教育出版社《黄帝内经》辽宁民族出版社《考工记》齐鲁书社《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齐民要术》蓝天出版社《备急千金要方》中医古籍出版社《茶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开元占经》中州古籍出版社《梦溪笔谈》北京燕山出版社《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园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农书》农业出版社《农政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医林改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四大发明》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六、人物传记《毛泽东》(特里尔,美国)河北人民出版社《周恩来传》解放军出版社《刘少奇》(洛厄尔,美国)华夏出版社《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三联书店《邓小平》(巴拉奇,匈牙利)解放军出版社《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孙中山传》北京出版社《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人民出版社《蒋介石详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蒋经国传》(陶涵,美国)新华出版社《叶挺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末代皇帝的后半生》群众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上海文艺出版社《解放军将领眨》(1—11集)解放军出版社《鲁迅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居正全传》印刷工业出版社《苏东坡眨》京华出版社《王安石传》京华出版社《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孔子评传》齐鲁书社《林则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杨振宁评传》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钱学森》中国青年出版社七、文化休闲《音乐知识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好莱坞批判》中央编译出版社《对联知识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文艺养生》甘肃人民出版社《钓鱼技巧》延边人民出版社《网络入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棋类大全》中国青年出版社《旅游文化纵览》中国旅游出版社《酒文化中的中国人》河南人民出版社《插花技艺与鉴赏》延边人民出版社《风味小食品制作》延边人民出版社《娱乐养生》学林出版社《家庭医生小百科》文汇出版社《股票投资技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书法知识千题》河南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基本知识》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实用摄影学》中国摄影出版社《工艺美术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文物鉴赏指南》上海书店出版社《怎样识五线谱》人民音乐出版社《新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京剧知识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美容保健食疗与宜忌手册》羊城晚报出版社《珠宝首饰购买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3、散文《贾谊集校注》(王洲明、徐超)人民文学出版社《诸葛亮集》点校本中华书局《文选》中华书局《文苑英华》(1000卷)中华书局《古文观止》中华书局《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六朝文絜》中华书局《唐宋八大家文钞》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文举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历代赋汇》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陶庵梦忆》江苏古籍出版社《小仓山房集》中华书局(1936年,上海)《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明人小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赤都心史》——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空山灵雨》河北教育出版社《华盖集》天津人民出版社《华盖集续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坟》天津人民出版社《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而已集》天津人民出版社《西滢闲话》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背影》河北教育出版社《朝花夕拾》上海书店出版社《达夫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缘缘堂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准风月谈》天津人民出版社《南腔北调集》天津人民出版社《且介亭杂文》天津人民出版社《且介亭杂文二集》天津人民出版社《吾国与吾民》岳麓书社《萍踪寄语》(邹韬奋)上海三联书店《现代十六家小品》天津古籍出版社《画梦录》(何其芳)广东人民出版社《瓜豆集》(周作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苦竹杂记》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华散文珍藏本?冰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可爱的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写在人生边上》福建人民出版社《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燕山夜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秦牧散文精华》作家出版社《中华散文珍藏本?刘白羽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家村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丁玲散文》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华散文珍藏本?杨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散文珍藏本?孙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榆下说书》(黄裳)三联书店《蛇与塔》(聂绀弩)三联书店《晦庵书话》(唐弢)《曹靖华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乡村集》(菡子)人民文学出版社《袁鹰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歌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出版社《干校六记》三联书店《张中行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随想录》人民文学出版社《碧野散文》华夏出版社《蒲桥集》(汪曾祺)作家出版社《靳以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滨海情》(陈残云)花城出版社4、戏剧《元曲选》中华书局《六十种曲》中华书局《关汉卿戏曲集》中国戏剧出版社《西厢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王季思校注《琵琶记》中华书局钱箕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徐朔方校注《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终身大事》北京大学出版社《五奎桥》中国戏剧出版社《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出》四川文艺出版社《原野》台海出版社《田汉戏剧集》中国戏剧出版社《香稻米》——《洪深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上海屋檐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心防》——《夏衍剧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人》人民文学出版社《法西斯细菌》——《夏衍剧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家》上海文艺出版社《屈原》——《郭沫若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海国英雄》(阿英)海峡文艺出版社《升官图》——《陈白尘剧作选》四川人民出版社《岁寒图》——《陈白尘剧作选》四川人民出版社《白毛女》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林独幕剧集》(丁西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群猴》——《宋之的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龙须沟》大众出版社《茶馆》中国戏剧出版社《关汉卿》中国戏剧出版社《林家铺子》中国电影出版社《曹禺剧本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陈毅市长》上海文艺出版社《高行健戏剧集》群众出版社《潘金莲》(川剧,魏明伦)北方文艺出版社5、游记、笔记《历代小说笔记选》上海书店《中国古代游记选》中国旅游出版社《历代游记选》湖南人民出版社《列女传》辽宁教育出版社刘晓东校点《风俗通义校释》(吴树平)天津人民出版社《洛阳伽蓝记》上海古籍出版社《酉阳杂俎》中华书局方南生点校《太平广记》(500卷)中华书局《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夷坚志》(洪迈)中华书局《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邓之诚校注《梦粱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菜根谭》巴蜀书社袁庭栋校注《剪灯新话》上海古籍出版社《情史》春风文艺出版社《智谋大全》巴蜀书社《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子不语》岳麓书社《夜雨秋灯录》岳麓书社《笔记文选读》上海古籍出版社6、文学理论《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张少康《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范文谰《钟嵘诗品校注》中华书局吕德申《杜甫戏为六绝句》人民文学出版社郭绍虞《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利器《诗式校注》齐鲁书社李壮鹰《二十四诗品》北京出版社《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岁寒堂诗话》巴蜀书社《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人民文学出版社《南濠诗话》中华书局《诗薮》(胡应麟)齐鲁书社《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历代诗话》(吴景旭)京华出版社《历代诗话》(何文焕)中华书局《石洲诗话》(翁方纲)人民文学出版社《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瓢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诗论》(朱光潜)上海古籍出版社《谈艺录》中华书局《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美学》(蔡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敏泽)吉林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齐鲁书社《红楼梦研究》(俞平伯)人民文学出版社《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学概论》(王朝闻)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心雕龙创作论》(王元化)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学沉思录》(王元化)上海文艺出版社《马克思主义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北京出版社《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严家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稿》(郭志刚、董健等)人民文学出版社《性格组合论》(刘再复)安徽文艺出版社7、艺术理论《古画品录》北京古籍出版社《书谱》蓝天出版社《历代名画记》京华出版社《法书要录》上海书画出版社《琴史》上海古籍出版社《溪山琴况》(出版社不详)《林泉高致》(绘画理论书)——见《画论丛刊》(于安澜)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宣和画谱》人民美术出版社《宣和书谱》湖南美术出版社《益州名画录》四川人民出版社《唱论》——见中国戏曲研究室《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出版社《曲海总目提要》天津古籍书店《画鉴》人民美术出版社《图绘宝鉴》湖南美术出版社《画禅室随笔》上海远东出版社《四友斋书画论》中华书局《方诸馆曲律》——见《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画语录》北京古籍出版社《国朝画征录》台北明文书局《国朝院画录》台北明文书局《芥舟学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佩文斋书画谱》上海古籍出版社《寒松阁谈艺琐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丁羲元校点《桐阴论画》台北明文书局《广艺舟双楫》——《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舞蹈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舞蹈史》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8、语言学、目录学《尔雅》中华书局《广雅疏证》(王念孙)上海古籍出版社《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广韵校本》(周祖谟)中华书局《集韵》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原音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恒言录》(钱大昕)江苏古籍出版社《经籍纂诂》(阮元)上海古籍出版社《康熙字典》上海文艺出版社《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修辞格》——《唐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修辞学发凡》——《陈望道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诗词曲语词汇释》北京语文出版社。
初中12本必读书目初中12本必读书目是指针对初中学生而设置的必读图书,一般包括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哲学等各门学科的精品读物。
第一,《三字经》,这是一部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读物,它汇集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应试知识,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体现出我们的文化内涵,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四大价值观,而且内容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第二,《诗经》,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之一,由三百多首古诗组成,反映出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及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熟悉古代神话传说,认识当时的历史人物,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论语》,它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记载了孔子的思想、教诲和言行,具有许多智慧的思想,是初中学生学习道德观念、正确引导人生观的好书。
第四,《孟子》,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孟子的思想、教诲和言行,具有许多智慧的思想,是初中学生学习道德观念、正确引导人生观的好书。
第五,《韩非子》,它是韩非子的经典著作,记载了韩非子的思想、教诲和言行,具有许多智慧的思想,是初中学生学习道德观念、正确引导人生观的好书。
第六,《尚书》,它是尚书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尚书的思想、教诲和言行,具有许多智慧的思想,是初中学生学习道德观念、正确引导人生观的好书。
第七,《易经》,它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汇集了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方面的智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八,《庄子》,它是庄子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庄子的思想、教诲和言行,具有许多智慧的思想,是初中学生学习道德观念、正确引导人生观的好书。
第九,《史记》,它是司马迁的经典著作,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掌握历史要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第十,《汉书》,它是汉书的经典著作,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掌握历史要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世界地理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参考书目:
1、《地理学》(Human Geography),作者:孙大为,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地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Geogprahy),作者:Arthur Getis,出版社: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社。
3、《人文地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作者:James M.Rubenstein,出版社: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社。
4、《地理学人文版》(Geography for Humans),作者:Dominic W. Statham,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5、《世界地理百科》(The World Geographical Encyclopedia),作者:Roger N. Clark,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6、《关于地球:地理的自然历史》(The Story of Earth: The First 4.5 Billion Years, from Stardust to Living Planet),作者:Robert M. Hazen,出版社:家庭教育出版社。
7、《地球探索》(Earth),作者:Michael Reiss,出版社:DK出版社。
8、《世界地理与地理文化》(World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Culture),作者:厉镇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
版社。
9、《世界地理教程》(World Geography),作者:纪力,出
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参考书目,涵盖了地理学的多个领域和主题。
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书籍进行阅读。
中国历史地理参考书目:1、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和1988年版。
4、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陈昌远,《中国历史地理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韩宾娜、王兆明,《中国历史地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耿占军等,《中国历史地理学》,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
11、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地图出版社,1982--1988年。
2.谭其骧:《长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
3.谭其骧:《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1-3),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4.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5.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6.侯仁之:《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科学出版社,1957年。
7.侯仁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出版社,1999年。
8.马正林:《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9.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史念海:《河山集》(1--9),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12.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14.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
16.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
17.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8.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
19.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1-6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20.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24.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8年。
25.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
26.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7.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8.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中国农业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0年。
29.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
30.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
31.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
32.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33.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1999年。
34.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5.吴宏歧:《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
36.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7.夏曰云:《文化地理学》,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38.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社,1983年版。
39.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40.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八卷本,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专刊,台北,1986。
41.辛德勇:《中国古代交通地理与地理文献》,中华书局,1995年。
42.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43.刘宏煊:《中国疆域史》,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44.张维华:《中国长城建制沿革考》,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
45.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46.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48.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49.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50.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以汉水流域为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年版。
51.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熊猫出版社,1994年。
52.冯季昌:《东北历史地理研究》,香港同泽出版社,1996年53.靳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4.王成祖:《中国地理学史》上下,商务出版社,198655.曹婉茹:《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8年。
56.中国社科院:《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
57.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58.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
59.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
60.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61.朱震达等:《中国沙漠化及其治理》,科学出版社,1989年62.景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山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63.景爱:《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64.曹云忠等:《中华名关》,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65.胡阿祥:《兵家必争之地》,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66.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出版社,1982年。
67.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史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
68.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学苑出版社,2000年。
69.朱玲玲、杜瑜:《中国历史地理学论著索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70.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发展》,中国社科出版社1981年。
71.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72.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73.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4.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75.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6.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7.杨果: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78.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79.王庸《中国地图史纲》,三联出版社,195580.李孝聪《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81.李孝聪《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82.《中国古代地图集》1-3,文物出版社83.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84.《山西历史地图集》,山西人民,199985.《广东历史地图集》,广东地图出版社,86.《武汉历史地图集》,武汉地图出版社87.《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8.《历史地理》1-20,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8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陕西师范大学90.《环境变迁研究》1-6,北京燕山出版社91.《九州》1-4,商务印书馆中国城市史参考文献杂志:《历史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城市史研究》(不定期刊物,天津社科院出版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古都研究》(中国古都学会论文集)《中国方舆》《人文地理》《城市问题》《考古》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侯仁之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北大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北京史》(增订版),北京出版社2002年李遇春:《汉长安城考古综述》,《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考古》1996年第10月李毓芳:《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区域历史地理与城市史研究: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美〕林达·约翰逊主编:《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成一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法〕菲斯泰尔·德·古朗士:《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吴晓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王双怀:《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洪璞:《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以吴江县为中心》,中华书局2005年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吴晓亮:《洱海区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韩茂莉:《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三联书店2006 钟文典:《广西近代圩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黄滨:《近代粤港客商与广西城镇经济发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黄体荣:《广西历史地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司徒尚纪:《岭南史地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年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近人历史地理及城市史类研究论集:谭其骧:《长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侯仁之:《步芳集》,北京出版社1981年《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史念海:《河山集》(1~9集),人民出版社1963年等《中国古都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何一民等主编:《文明起源与城市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阎崇年:《中国都市生活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马先醒:《中国古代城市论集》,台湾:简牍学会刊行1980年〔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日〕中村圭尔、辛德勇主编:《中日古代城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辛德勇:《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空间运作》,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三联书店2005年《历史地理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汤卓炜:《环境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年王景惠、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王尚义:《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韩光辉:《历史地理学丛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索引:叶晓军:《中国都城研究文献索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文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含此后历代正史地理志、州郡志)班固:《两都赋》,萧统编《文选》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张衡:《西京赋》,萧统编《文选》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中华书局2002年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吴自牧:《梦梁录》,文海出版社1981年李濂撰,周宝珠、程民生点校:《汴京遗迹志》,中华书局1999年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中华书局1990年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5年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中华书局1994年周城:《宋东京考》,中华书局1988年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5年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2003年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王士性著、周振鹤点校:《广志绎》,中华书局2006年屈大均:《广东新语》(上、下),中华书局1985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考释: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中华书局1985年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总论类: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2年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叶晓军等:《城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美〕保罗·诺克斯等:《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美]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峻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曲英杰:《古代城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张冠增:《城市史的研究——21世纪历史学的重要使命》,《神州学人》1994年第12期曲英杰:《谈对古代城市的复原研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杜瑜:《从现实出发,研究城市史》,《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