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有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5.42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建议时间:30分钟一、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淘气包埃米尔(节选)[瑞典]林格伦夜里,埃米尔和阿尔弗雷德到外边抓龙虾,他们共抓到1200个。
黎(lí)明回家时,他们抓的龙虾背都背不动了,但是埃米尔很高兴,他一路吹着口哨(shào),唱着歌。
“我要给爸爸一个惊喜。
”他想。
埃米尔很想得到爸爸的赞扬,尽管总是失败。
现在,他希望爸爸睡醒的时候一下子会看到那么多龙虾,所以他把它们倒进一个大铜锅里,把锅搬进卧(w ò)室,放在爸爸的床边。
“当他醒来看见这么多龙虾,会有多么惊喜。
”埃米尔想,然后他又劳累又兴奋地爬到床上睡觉去了。
1.选文中有三个表示心情高兴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1自然段中表现埃米尔高兴的句子。
3.埃米尔把龙虾放在爸爸的______,为的是给爸爸一个______,得到爸爸的______。
4.读了选文,我觉得埃米尔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受伤的小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
看着它可怜的样子,我便把它带回了家。
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zuǒ)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一只啄(zhuó)木鸟。
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
”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yì)鸟哇!等它的伤养好后,我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jì)续(xù)给树治病。
1.用“”画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2.这只受伤的鸟是_______,人们称它为“树医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我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及答案(二篇)目录: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及答案一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二2020年部编版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练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20分)shén zhōu zhuī zhúhuò zhě lín jūcuìzhúzhì lǐ shāng liang zhuàng lì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百(______)尺(______)声(______)语(______)白(______)迟(______)生(______)悟(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只有天在上遗恨失吞吴日出江花红胜火青松挺且直大雪压青松更无山与齐江流石不转春来江水绿如蓝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海岛海鸟1、成千上万只(___)聚集在海边。
2、(___)上的渔民每天早出晚归。
民族民主3、中国有五十六个少数(___)。
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享有广泛的(___)权利。
热闹吵闹5、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真(___)。
6、菜市场里到处都是叫卖声,特别(___)。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①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山坡上________ 。
②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地毯。
河岸边的柳条________ ,像________ 。
③甜津津的西瓜脆生生的________ 酸溜溜的_______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会走路的树南美洲生长着一种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
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rǎnɡ)里拔出来,摇身一变,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
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三篇)目录: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一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二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综合检测及答案三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20分)fènɡ huánɡ pī pínɡ chuán rǎn jiāo àodàn kéhǒnɡ piàn jìxùjiǎn chá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岗(_______)偏(_______)师(_______)攻(_______)冈(_______)扁(_______)帅(_______)功(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草长莺飞二月天大概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神奇的大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道这纤细的叶片是谁用心裁剪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A.半信半疑B.如虎添翼C.东张西望D.龙飞凤舞1. 我(________)地问妈妈:“您真的要带我去游乐园吗?”2.小明上课总是(_____),心不在焉(yān)。
3.穿上新运动鞋,让我在田径比赛中有种(________)的感觉。
4.他的草书(_____),令人叫绝。
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秋天到了,稻谷像黄金粒粒香。
(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冬天里,她穿上了新制的棉衣。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花开了。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阅读练习(含答案)部编版1.阅读理解。
秋天的集合哨秋姑娘一吹集合哨,水果娃娃们都来了,你看:香蕉划着弯弯的小船来了。
柿子和橘子提着红红的灯笼来了。
石榴大大方方地一路跑一路笑,跑到终点还咧着嘴笑呢!苹果却是个害羞的小姑娘,跑得全身发热,红着脸儿,不吭声。
而梨子,一定是赶夜路来的,身上涂满了月亮的金黄。
有这么多可爱的水果娃娃,秋姑娘真高兴。
她不管走到哪里,空气都是香香的,甜甜的。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金黄的________ 弯弯的________红红的________ 香甜的________(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________②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难为情。
________(3)短文中写到了________种水果,“红红的灯笼”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秋姑娘为什么“真高兴”?在文中找出来。
(5)秋姑娘的集合哨一吹,想一想,还会有谁来呢?仿照短文,写一写。
秋姑娘的集合哨一________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耳朵太阳刚刚照亮山村,两只雪白的小兔跑进了丛林。
一只小兔说:“太静了,太静了,没有一点儿声音。
”另一个小兔说:“是啊,没有一点儿声音。
我们竖起耳朵,使劲听听,看能听见什么声音。
”嘎巴,嘎巴,小草在伸展手脚。
咝咝,咝咝,蝴蝶在扇动翅膀。
滴答,滴答,露珠在花瓣上跳跃。
吱吱,吱吱,小甲虫在草业上弹琴。
“听到了,听到了。
我们有神奇的耳朵!”一只小白兔说。
另一只小白兔说:“我们的耳朵都是普通的耳朵,只要我们喜爱这个世界,用心去听,就能听到所有美好的声音!”(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在段落前用数字标出来。
(2)“咝”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3)怎么才能让普通的耳朵能够听到神奇的声音呢?找一找。
(4)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嘎巴,嘎巴蝴蝶在扇动翅膀咝咝,咝咝小草在伸展手脚滴答,滴答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吱吱,吱吱露珠在花瓣上跳跃3.课内阅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
1.拼一拼,写一写。
chènɡɡǎn() chuán zhī() zhàn lì()ɡuǒ rán() nián suì()2.选一选与音节对应的字。
A.量B.称C.曹D.砍E.重F.柱G.止chēnɡ()zhònɡ()cáo()liànɡ()zhù()zhǐ() kǎn()3.按曹冲称象的方法为下面的图片排序。
()()()()4.选出划线字正确的解释,并用划线字造句。
(1)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A.刚刚,表现了曹冲胆子大。
B.只有,突出了曹冲年纪小。
造句:(2)曹操听了直摇头。
()A.不停地。
B.直线。
造句:5.为什么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用“√”画出来。
(1)用石头代替大象,不用宰杀大象。
()(2)把大船当作大秤,不用造秤。
()(3)不用赶走大象。
()二、同步阅读。
曹冲斗鸡曹操得到一只名贵的山鸡。
那山鸡足有两尺多高,羽毛艳丽,冠大如扇,神态威武,曹操很喜欢。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这只山鸡却不吃食,不喝水,也不起舞。
曹操着急了,说:“如果有谁能让它起舞,重赏!”军师荀攸拿过一根枝条,捅捅山鸡来逗弄它,山鸡不予理睬。
别人也用尽了办法,但也不能使山鸡兴奋。
曹操十分扫兴。
曹操最小的儿子曾冲正好也在场,他说:“我有办法。
”曹操很惊讶,就问有什么办法。
曹冲要求曹操派人抬一面铜镜放在山鸡的面前。
曹操立刻令人照办。
那山鸡在铜镜前看到自己美丽的形体,仿佛置身于明净的湖面,居然连连欢叫、翩翩起舞。
曹操很高兴,其他人也都对曹冲的聪明赞不绝口。
1.曹操得到的山鸡长什么样子?用“”画出来。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2)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3.曹操着急是因为。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文段一小苏希原想变成大人后,能尽情玩耍,自由游逛,没人来管束他。
可是这天早晨起床后,却没有了玩的兴致。
他不敢像以往那样,跳进水塘里去游泳,因为担心着凉、发烧;他想试着爬树,昨天还像小松鼠一般轻松敏捷;可今天,他刚刚拽住一根树枝,树枝就因承受不住他的重量折断了,扑通一声,他摔倒在地。
行人瞧见这个老头儿的行为,都捧腹大笑。
(节选自《愿望的实现》)文段二祥儿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来的调子越来越奇妙。
他的调子不是泉水的,不是风的,也不是小鸟的,他把三种曲调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曲调,好像把几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成了新的颜色一样。
他常常去看泉水,看泉水睡醒了没有。
泉水对他说:“你的曲调比我的好听多了。
拉一曲给我听,催我睡着吧!”他常常去看风,跟风谈心。
风对他说:“你的曲调胜过了我的。
拉一曲给我听,让我高兴高兴吧!”他常常去看小鸟跳舞,听小鸟唱歌。
小鸟对他说:“现在你可以教我了。
拉一曲给我听,让我学会你的新曲子吧。
”祥儿听他们这样说,心里快乐极了,就尽量把自己新编的曲调拉给他们听。
泉水听着,安静地睡着了;风听着,微微地笑了;小鸟一边听,一边跟他学。
(节选自《祥哥的胡琴》)文段三长儿这么想着,奇怪极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进了花园,站在花坛旁边。
鲜红的花堆得山一样高,只看见一片红色。
他发现所有的花都在笑,默默地对着他笑。
从笑着的花上淌下一滴一滴又香又甜的蜜,流到地面都凝成一颗一颗红色的香糖。
他的舌尖好像已经尝到了甜味。
他想拾一颗糖送进嘴里,再一看,这不是糖,而是鲜红的果子。
果子也好,他拾了一满怀。
又想到花儿不能不采,他放下果子去采花。
一枝半开的,正好插在母亲床头,他采了搂在怀里;一枝比较小,正好扎在帽檐上,他采了插在口袋里;一枝挺茂盛,正好种在自家门前。
他举起手正要采,忽然“嘟嘟”一声,汽车的吼叫把他给唤醒了。
原来他还在花园门口,并没走进花园一步。
(节选自《花园外》)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含答案)课内阅读。
好了,她想,现在可以开始写信了。
她拿出一沓纸,一支圆珠笔。
“亲爱的爸爸,"露西写道,“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1.这里的“冷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1)小明一边听课,一边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一边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如果爸爸看到这封信会怎么想?______ _开心阅读。
聪明的徐文长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
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被徐文长的举动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竹桥一( )水桶一( )绳子一( )礼物5.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难题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6.你知道徐文长的方法好在哪里吗?请选一选:( )(多选,填序号)①桥不用承受水桶的重量,不会被压低,河水不会漫过桥面把鞋弄湿。
②水桶在水中,即使水酒出来,也不会把鞋弄湿。
③让桶自己漂过河,他完全不用费力气。
④光着脚踩在桥上,避免了鞋被弄湿。
7.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______ 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yǔwén)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感受(gǎnshòu)童话丰富的想象〕文段一小苏(xiǎo sū)希原想变成大人后.能尽情(jìnqíng)玩耍.自由(zìyóu)游逛.没人来管束他.可是这天早晨起床后.却没有了玩的兴致.他不敢像以往那样.跳进水塘里去游泳.因为担心着凉.发烧;他想试着爬树.昨天还像小松鼠一般轻松敏捷;可今天.他刚刚拽住一根树枝.树枝就因承受不住他的重量折断了.扑通一声.他摔倒在地.行人瞧见这个老头儿的行为.都捧腹大笑.〔节选自《愿望的实现》〕文段二祥儿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来的调子越来越奇妙.他的调子不是泉水的.不是风的.也不是小鸟的.他把三种曲调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曲调.好像把几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成了新的颜色一样.他常常去看泉水.看泉水睡醒了没有.泉水对他说:“你的曲调比我的好听多了.拉一曲给我听.催我睡着吧!”他常常去看风.跟风谈心.风对他说:“你的曲调胜过了我的.拉一曲给我听.让我高兴高兴吧!”他常常去看小鸟跳舞.听小鸟唱歌.小鸟对他说:“现在你可以教我了.拉一曲给我听.让我学会你的新曲子吧.”祥儿听他们这样说.心里快乐极了.就尽量把自己新编的曲调拉给他们听.泉水听着.安静地睡着了;风听着.微微地笑了;小鸟一边听.一边跟他学.〔节选自《祥哥的胡琴》〕文段三长儿这么(zhè me)想着.奇怪(qíguài)极了.他觉得(jué de)自己已经进了花园.站在花坛(huātán)旁边.鲜红(xiānhóng)的花堆得山一样高.只看见一片红色.他发现所有的花都在笑.默默地对着他笑.从笑着的花上淌下一滴一滴又香又甜的蜜.流到地面都凝成一颗一颗红色的香糖.他的舌尖好像已经尝到了甜味.他想拾一颗糖送进嘴里.再一看.这不是糖.而是鲜红的果子.果子也好.他拾了一满怀.又想到花儿不能不采.他放下果子去采花.一枝半开的.正好插在母亲床头.他采了搂在怀里;一枝比较小.正好扎在帽檐上.他采了插在口袋里;一枝挺茂盛.正好种在自家门前.他举起手正要采.忽然“嘟嘟”一声.汽车的吼叫把他给唤醒了.原来他还在花园门口.并没走进花园一步.〔节选自《花园外》〕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填空.〔1〕三个文段都是________故事.〔2〕文段一运用对比(duìbǐ)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段二重点(zhòngdiǎn)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三详细描写了长儿幻想(huànxiǎng)自己站在花坛边________和采花(cǎi huā)的情景.略写了他在花园(huāyuán)外的_________.3.〔心灵感悟〕文段一中.小苏希的愿望实现后.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语言运用〕读文段二中画“”的句子.想一想:祥儿还会去看谁?请发挥想象.照样子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第三单元主题阅读(yuèdú)参考答案(dá àn)群文阅读(yuèdú)1.小苏希变成大人后没有(méi yǒu)了玩的兴致.没有了往日(wǎngrì)的敏捷祥儿泉水.风儿.小鸟曾经是祥儿拜师学艺的对象.后来它们成了祥儿的忠实听众长儿在幻想中进入花园尝花蜜.拾果.采花2.〔1〕童话〔2〕愿望实现后小苏希的心理和动作的变化〔3〕祥儿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的调子越来越美妙〔4〕拾果子感受3.示例:小苏希想:虽然我变成大人后.不用去学校上学了.但是我每天要工作.再也不能尽情玩耍.自由游逛了.我还是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4.示例:祥儿常常(chángcháng)去看花儿.看着(kàn zhe)满山绽放的笑脸.花儿(huāér)对他说:“你就在我身边(shēnbiān)弹一曲吧.让我绽放得更美丽(měilì)!”内容总结(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文段一小苏希原想变成大人后.能尽情玩耍.自由游逛.没人来管束他.可是这天早晨起床后.却没有了玩的兴致.他不敢像以往那样.跳进水塘里去游泳.因为担心着凉.发烧(2)”。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启智故事一、主题感悟。
(44分)1.认识他们填空。
(12分)(1)曹冲是______的儿子,才______岁。
(2)玲玲的______要参加评奖。
(3)露西给爸爸写了______封信。
(4)小儿在________钓鱼。
(5)妈妈是在__________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2.了解他们(1)填一填,体会曹冲特点。
(16分)①有的人称象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曹冲称象的办法是:先赶象___________,在船舷上____________,然后把大象________,装______上船,当船下沉到做记号的地方停止,最后称________重量。
从他们不同称象的方法中,我体会到曹冲________________。
(2)选一选,体会句子意思。
(5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A.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因为它最后总是能变好的。
B.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往往能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3)睡梦中的妈妈是()。
(5分)A.美丽的B.凶恶的C.温柔的D.疲劳的E.轻松的(4)能看出小儿垂钓时很认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二、主题链接。
(5分)乐乐小朋友说:“我的年纪还小,回家后不用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果果小朋友说:“我觉得从小应该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孝顺的孩子。
”你赞同谁的说法?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主题应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一、读画线字的音节,正确的打“√”,错误的请改正。
(6分)二、我给汉字分分类。
(6分)三、选字填空我最棒。
(6分)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2分)五、词语百花园。
(14分)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
(6分)()台灯()图画()围棋2.词语搭配我最棒。
(8分)六、用画线词语写句子。
(12分)1.大象到底有多重呢?2.玲玲满意地笑了。
3.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8分)1.曹冲称象的过程是:①赶象上船;②;③;④称石头重量。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八、口语交际。
(8分)明明用硬纸板做了一个手工房子,根据下面的图示,你来说一说做手工房子的过程吧!九、读一读,做一做。
(13分)聪明的小包拯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他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喜欢动脑筋想问题。
一天早上,姐姐煮了几个鸡蛋,先和妹妹分着吃了一个。
然后,姐姐故意对小包拯说:“你常说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会审案的人,今天考考你。
刚才我煮的鸡蛋少了一个,你说是谁吃了呢?”包拯把全家八个人都请到大厅里,让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来。
他提来一壶清水,又拿来八只碗。
他叫每个人喝一口水,在嘴里漱一下,再吐进碗里。
当姐姐漱口时,包拯看见她吐出来的水里有一点点蛋黄渣。
包拯想了想,要其他人继续漱口。
最后轮到妹妹漱口了,只见她吐出的水里也有蛋黄渣。
包拯走到妹妹身边,笑笑说:“这个蛋是你和姐姐分吃了,对吗?”大家称赞小包拯真聪明。
1.结合短文填量词。
(3分)一()鸡蛋一()清水一()碗2.把下面的句子按照课文内容排序。
(6分)3.小包拯为什么这样聪明?(4分)十、看图写话。
(15分)观察下图,图中画了哪些玩具?它们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任选一种写一写。
参考答案一、yuán chóng tī √ rùn lǎn二、前鼻音韵母的字:沉船电后鼻音韵母的字:称窗另三、柱注园圆报抱四、关闭热闹明亮难过结束美丽五、例:1.修画下 2.明亮圆圆仔细得意六、例:1.这次夏令营,你到底参加不参加?2.我最近的表现让妈妈非常满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妈妈睡了。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
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这篇课文讲的是________时,妈妈在哄“我”入睡时,________先睡了。
(2)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了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一是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二是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三是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先——________ 外——________ 弯——________(4)仿写: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亲爱的爸爸,”露西写道,“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这时,妈妈回来了。
她拍拍露西的肩膀,问:“是在给爸爸写信吗?”“是的。
可是我写得不好。
”露西说着,把纸揉成一团。
“要么,我们一起重新写吧!”说着,妈妈在她身旁坐下来。
露西边说边写:“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妈妈接着露西的话说。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文段一当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起时,学校就热闹非凡了。
我的教室在三楼,站在走廊上俯视,瞧,在那棵枝繁叶茂、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樟树下,站着一队整齐的队伍,左手挎腰鼓,右手持鼓槌,只见他们右手轻轻一挥,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那铿锵有力的鼓点舞动着每一位腰鼓手的澎湃激情。
宽敞明亮的舞蹈房中,舞蹈队的同学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舞姿有时像燕子从空中掠过,有时像流水婉转,有时像斜风细雨,让人驻足长留。
文段二鸡打鸣,天蒙蒙亮,我就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跑。
若隐若现的,星星眨着眼睛。
我快走,星星也紧跟着我快走;我停住脚步,星星也站住不动。
寂静的巷道里,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人影来。
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
太阳公公喊星星回家睡觉了,我们坐在教室里摇晃着身子背诵课文。
文段三每天清晨,老师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叶圣陶童话》里选文章读给我们听,我们都很爱听。
老师还读过《凡卡》《爱的教育》等。
那些生动的文章,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声音温柔而又清脆。
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
这时候,几十颗小脑袋和老师一起思索着。
我们的眼睛里常常含着泪水,回味着文章中的情景,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段时间事情一二三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1)三个文段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______生活。
(2)文段一抓住_______和_______活动的两个场景,突出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重点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和_______嬉戏的情景。
(4)文段三主要叙述了“我们”迷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情节中。
3.【语言积累】从这三个文段中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祖父的园子(节选)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dū)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采一朵倭(wō)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shuān)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nì)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piáo),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本文作者:萧红)(1)谷子和狗尾草的区别是( )。
A.狗尾草有芒针,谷子没有B.谷子有芒针,狗尾草没有(2)“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会追得上”的意思是( )。
A.蜻蜓飞得太快,“我"不知道去哪里追B.蜻蜓飞得太快,“我”追得上C.蜻蜓飞得太快,“我"追不上(3)“我”在园子里是怎么快乐地玩耍的?根据短文内容,按顺序排一排:。
①采倭瓜花、捉蚂蚱②追蜻蜓③摘黄瓜④拿水瓢扬水(4)“下雨啰!下雨啰!"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 )的心情。
A.快乐B.忧伤C.无可奈何(5)读完短文,你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你想对“我”说些什么?___2.阅读欣赏。
我爸爸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bàng)!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还会走高空绳索(suǒ)(不会掉下去)。
他敢跟大力士摔(shuāi)跤(jiāo)。
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主题阅读训练(后附答案)第一单元语文要素主题阅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文段一当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起时,学校就热闹非凡了。
我的教室在三楼,站在走廊上俯视,瞧,在那棵枝繁叶茂、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樟树下,站着一队整齐的队伍,左手挎腰鼓,右手持鼓槌,只见他们右手轻轻一挥,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那铿锵有力的鼓点舞动着每一位腰鼓手的澎湃激情。
宽敞明亮的舞蹈房中,舞蹈队的同学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舞姿有时像燕子从空中掠过,有时像流水婉转,有时像斜风细雨,让人驻足长留。
文段二鸡打鸣,天蒙蒙亮,我就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跑。
若隐若现的,星星眨着眼睛。
我快走,星星也紧跟着我快走;我停住脚步,星星也站住不动。
寂静的巷道里,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人影来。
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
太阳公公喊星星回家睡觉了,我们坐在教室里摇晃着身子背诵课文。
文段三每天清晨,老师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叶圣陶童话》里选文章读给我们听,我们都很爱听。
老师还读过《凡卡》《爱的教育》等。
那些生动的文章,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声音温柔而又清脆。
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
这时候,几十颗小脑袋和老师一起思索着。
我们的眼睛里常常含着泪水,回味着文章中的情景,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1)三个文段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______生活。
(2)文段一抓住_______和_______活动的两个场景,突出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重点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和_______嬉戏的情景。
(4)文段三主要叙述了“我们”迷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情节中。
liànɡ( .√).轻重√√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zh òn ɡ( )ɡān ( )chónɡ()ɡǎn()liánɡ()重量2.读拼音,写词语。
zhùzi shuǐdǐzhàn lì柱子水底站立suìyuèrán hòu岁月然后3.加偏旁,组生字再组词。
主占→柱( 圆柱)→→站( 车站)船( 小船)干→氐→→杆(秤杆)底( 到底)然(果然)4.连一连。
一杆一艘一条一头一棵大树秤线大象大船. 1.初识曹冲。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选一选。
(① )①“才”是“仅仅”的意思,表示曹冲年龄小,很聪明。
②“才”是“刚刚”的意思,说明曹冲的年龄太小了,说的话不能相信。
(2)用“才”写一句话:示例:他才上幼儿园就已经会背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诗了。
2.了解大象。
又白又胖又大又圆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又高又大”是“又A 又B ”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身子(2)“身子像一堵墙”写出大象很_________。
这里把大象的__________比作墙。
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天空中的云彩像____________。
一幅彩锦33.称象办法。
(1)结合原文,给下面内容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1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4称石头的重量2在船舷上做记号(2)判断。
①大臣们的方法好,一杆秤就能解决问题。
( ×)√②曹冲的办法妙,利用水的浮力把大象的重量变成一块一块石头的重量,既能准确称出大象的重量,又方便。
( )1.延伸小阅读。
北宋时,有一个聪明的小孩,他叫司马光。
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正好摔到一口又高又大的水缸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考试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hǎi yáng péng you fāxiàn zhīshibàn fǎshēng qíjùdàzhōng yāng二、比一比,再组词纸(_________)久(_________)阴(__________)低(_________)欠(_________)阳(__________)雾(_________)气(_________)浑(__________)雷(_________)汽(_________)军(___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菊花四月梅花六月牡丹腊月荷花九月四、数笔画填空。
“盯”共________画,第2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谢”共________画,第5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想”共________画,第2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怪”共________画,最后1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五、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言(____)语(____)鱼得(____)(____)风(____)雨(____)气(____)现名(____)古(____)五(____)十(____)①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的葡萄(____)美丽极了。
②狐狸(____),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③日月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____)。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_______)2.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_______)3.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_______)4.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
4 曹冲称象第一课时一、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禾()()()灬()()()二、看拼音,写汉字。
chēnɡzhù dǐ chuán rán()象()子到()上()()后三、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哪种最好?第二课时一、比一比,再组词。
止()重()议()砍()正()量()蚁()吹()二、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才……2.……到底……三、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禾(种)(秧)(稼)灬(然)(黑)(燕)二、称柱底船然三、文中有三种称象的方法,分别是: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有的说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的称;曹冲的方法是把象赶到船上称。
曹冲的方法最好,最管用。
第二课时一、止(停止)重(重量)议(议论)砍(砍树)正(正反)量(分量)蚁(蚂蚁)吹(吹气)二、1.……才……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
2.……到底……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呢?三、曹冲先赶象上船,再在船舷上做记号,接着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最后称石头的重量。
)5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一、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纟()()()讠()()()二、看拼音,写汉字。
fú jiǎnɡ bào ná一()画评()()纸()走三、组词。
详()()脏()()肯()()另()()及()()并()()第二课时一、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他了二、写话。
我想对课文中的爸爸说:“。
”三、说一说,自己把坏事变好事的经历。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纟(纸)(红)(细)讠(认)(让)(话)二、幅奖报拿三、详(端详)(详细)脏(弄脏)(脏水)肯(不肯)(肯定)另(另外)(另一个)及(及时)(来不及)并(并且)(合并)第二课时一、1.“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
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他了。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文段一小苏希原想变成大人后,能尽情玩耍,自由游逛,没人来管束他。
可是这天早晨起床后,却没有了玩的兴致。
他不敢像以往那样,跳进水塘里去游泳,因为担心着凉、发烧;他想试着爬树,昨天还像小松鼠一般轻松敏捷;可今天,他刚刚拽住一根树枝,树枝就因承受不住他的重量折断了,扑通一声,他摔倒在地。
行人瞧见这个老头儿的行为,都捧腹大笑。
(节选自《愿望的实现》)
文段二祥儿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来的调子越来越奇妙。
他的调子不是泉水的,不是风的,也不是小鸟的,他把三种曲调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曲调,好像把几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成了新的颜色一样。
他常常去看泉水,看泉水睡醒了没有。
泉水对他说:“你的曲调比我的好听多了。
拉一曲给我听,催我睡着吧!”他常常去看风,跟风谈心。
风对他说:“你的曲调胜过了我的。
拉一曲给我听,让我高兴高兴吧!”他常常去看小鸟跳舞,听小鸟唱歌。
小鸟对他说:“现在你可以教我了。
拉一曲给我听,让我学会你的新曲子吧。
”祥儿听他们这样说,心里快乐极了,就尽量把自己新编的曲调拉给他们听。
泉水听着,安静地睡着了;风听着,微微地笑了;小鸟一边听,一边跟他学。
(节选自《祥哥的胡琴》)
文段三长儿这么想着,奇怪极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进了花园,站在花坛旁边。
鲜红的花堆得山一样高,只看见一片红色。
他发现所有的花都在笑,
默默地对着他笑。
从笑着的花上淌下一滴一滴又香又甜的蜜,流到地面都凝成一颗一颗红色的香糖。
他的舌尖好像已经尝到了甜味。
他想拾一颗糖送进嘴里,再一看,这不是糖,而是鲜红的果子。
果子也好,他拾了一满怀。
又想到花儿不能不采,他放下果子去采花。
一枝半开的,正好插在母亲床头,他采了搂在怀里;一枝比较小,正好扎在帽檐上,他采了插在口袋里;一枝挺茂盛,正好种在自家门前。
他举起手正要采,忽然“嘟嘟”一声,汽车的吼叫把他给唤醒了。
原来他还在花园门口,并没走进花园一步。
(节选自《花园外》)
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填空。
(1)三个文段都是________故事。
(2)文段一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三详细描写了长儿幻想自己站在花坛边________和采花的情景,略写了他在花园外的_________。
3.【心灵感悟】文段一中,小苏希的愿望实现后,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读文段二中画“”的句子,想一想:祥儿还会去看谁?请发挥想象,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
群文阅读
1.小苏希变成大人后没有了玩的兴致,没有了往日的敏捷
祥儿泉水、风儿、小鸟曾经是祥儿拜师学艺的对象,后来它们成了祥儿的忠实听众
长儿在幻想中进入花园尝花蜜、拾果、采花
2.(1)童话(2)愿望实现后小苏希的心理和动作的变化(3)祥儿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的调子越来越美妙(4)拾果子感受
3.示例:小苏希想:虽然我变成大人后,不用去学校上学了,但是我每天要工作,再也不能尽情玩耍、自由游逛了,我还是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4.示例:祥儿常常去看花儿,看着满山绽放的笑脸,花儿对他说:“你就在我身边弹一曲吧,让我绽放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