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
- 格式:pptx
- 大小:11.92 MB
- 文档页数:30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1.明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2.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的关系。
3.掌握制定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
4.增强实施幼教工作的目标意识。
教学时数:2学时教法建议:本章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教授中采用了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师主要教给学生如何制定与选择合适的目标,然后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加强对所学容的掌握教学容及过程:一、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1.从教育任务上看幼儿园的任务2.从教育目标上看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保教目标3.从发展方向上看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领域的具体目标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目的及意义目的:1.教育目标指明了幼儿全面发展的方向2.教育目标指导着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3.教育目标是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意义:1.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适应儿童发展的需求,体现对儿童个别差异的尊重。
3.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教师适时教育提供帮助。
三、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依照《中华人民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2.反映社会的要求3.遵循教育的总目标4.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四、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要求1.科学地分解目标2.教育目标的涵盖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4.教育目标要及时调整5.目标表述要准确教育虽然是目的性计划性很强的活动,但也有很大的情景性灵活性。
幼儿教师怎样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和价值,及时调整教育计划?五、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途径1.幼儿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目标在前,活动在后”的原则。
2.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3.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物质环境精神环境4.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六、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不同的目标取向目标设计中不同的价值观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目标取向。
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目标1.1 教育目标的定义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目标是指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思想、品德、智力、体质和美育等方面的目标。
1.2 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和科学性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帮助幼儿得到更好的教育。
1.3 幼儿园教育目标要求1.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2.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其综合认知能力;3.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注重体育锻炼;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5.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培养其审美情趣。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内容要求2.1 语言与交流1.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词汇库;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培养;3.培养幼儿的社交交流能力,鼓励合作和分享。
2.2 数学1.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2.开展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3.注重数学教育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幼儿学以致用。
2.3 科学与探究1.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2.注重科学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美育1.引导幼儿欣赏美的事物,培养其审美情趣;2.开展各种美术、音乐、舞蹈等活动,促进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3.注重美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2.5 健康教育1.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2.进行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三章:教育指导纲要实施3.1 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模式1.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2.注重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3.加强家园合作,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和合作。
3.2 教育指导纲要的评估与调整1.定期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2.收集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育工作;3.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练习题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多元性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多元的,涵盖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适应、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
首先,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
幼儿阶段是身体发展最快的时期,幼儿园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健康饮食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与其他幼儿接触的环境,教师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等社交技能,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此外,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启发和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幼儿园通过启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采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故事、实践活动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培养幼儿的良好价值观。
幼儿园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同时,幼儿园也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和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方法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正处于天真可爱的年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教师应该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活动。
其次,幼儿园教育要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潜能,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个别辅导,满足每个幼儿的成长需求。
再次,幼儿园教育要注重情感教育。
幼儿处于情感敏感期,教师应注重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能力。
最后,幼儿园教育要注重与家长的互动。
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语言领域目标的表述,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表述要求并能实际应用,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内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分析和表述【教学难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分析和表述【教学过程】一、分析《纲要》中对语言领域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指导幼儿教育的基本文件。
对五大领域分别从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三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语言(一)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二)内容与要求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