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的创编
- 格式:ppt
- 大小:29.64 MB
- 文档页数:49
图画书创编的基本原则画与话衔接要体现连贯性一、图画书的概念图画书,英文名称“picture book”,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读物,在日本及港台地区又被称作“绘本”,在中国大陆读者的理解中,等同“绘本”概念的图画书,主要指儿童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一种专为儿童设计,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故事的图书”。
(摘自陈晖《图画书的讲读艺术》)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用以下公式来描述图画书与一般儿童读物的区别:文+图=带插图的书文*图=图画书(摘自饼饼大学期间的儿文笔记)加拿大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佩里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绘本有:《母鸡萝丝去散步》、《爷爷一定有办法》等,后期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从其词源分析,绘本英文“picture book”可译为“绘本”、“图画书”,严格意义上,“绘本”更多用于“picture story book”(故事性图画书),而“图画书"意义更为广泛,它不仅包含故事性图画书,还包括了知识性图画书、插画书、连环画等。
本研究仅探讨故事性图画书,故采用“绘本”一说。
(摘自饼饼的毕业论文《幼儿园绘本教学开展现状研究》)因此,我将图画书定义为: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用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或传递信息内容,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的一类儿童文学作品。
二、图画书的基本特征1、图像性图画书的故事主要是借助图画来叙述的,通过鲜明的色彩、富有创意的构图、独具特色的画面结构来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图画,儿童通过阅读画面、观察画面来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
儿童在最开始阶段都是不认识字的,但是他们却能够读懂绘本所要表达的内容,正是因为图画书的故事主要是借助画面来叙述的。
教案
长春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学前教育
学科美术
姓名王立双
教案
教学过程
理论与实训
1、导言:在学习儿童画创编过程的基础上,我们学
习一下儿童画创编的构图原则。
2、技能介绍:创编不同于创作,构思构图是自己创
作的,而人物的造型设计则来自参考资料,背景道
具可以从儿童画册中移用过去。
3、作品介绍:儿童画创编作品主题鲜明,造型生动,
个性突出,色彩明快而单纯,线条简洁,统一又富
于变化,便于幼儿理解画中内容。
4、教师示范:
教学方法设计。
美术下册项目2(任务5)简笔画创编一、教学目的1.了解幼儿故事、命题和儿歌创编的重要性和方法。
2.掌握幼儿故事、命题和儿歌创编的画法,并能进行创作。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适应幼儿园今后的工作需要。
二、教学重点: 了解幼儿故事、命题和儿歌创编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故事、命题和儿歌创编的画法,并能进行创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简笔画创编一、问题导入:提问简笔画这节内容由哪些组成的。
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简笔画创编简笔画创编: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形象按照合理的构图组成完整的画面。
2、简笔画创编的方法(1)构图学生在以前学习素描的过程中接触过构图,但是以往都是临摹和写生,对于画的对象很明确,在简笔画创编中,是要根据要求来创编,对于画什么灵活了很多。
米勒说:“所谓构图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如果说构思是一种思维活动,构图则是具象的表达。
构图的根本任务是把形象组织成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整体,更确切的说,就是画面结构。
学生在面对“鹤立鸡群”这样一个主题,在明确了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表现之后,在脑海里会有很多的构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三个小构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是将自己脑海里的不同构思都表现出来,再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满意的进行深入刻画,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很多构图上的问题可以在小构图中进行指导解决,使学生便于解决。
①主要形象多安排在画面的中间位置②陪衬物要表现的充实、仔细,主次和虚实③远景要简单、概括,处理要模糊。
(近、中、远景的处理)3、内容与形式简笔画创编一方面要求题材、主题的新颖;另一方面也要在表现形式、技巧上有所变化,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点、线、面是描绘简笔画的基本形式,是艺术的表现语言,通过点践、面的表现形式可以体现事物的内涵。
4、造型简笔画创编不仅要简练、概括地把握造型方法,还要结合题意,寓意于形。
用基本形概括物象。
儿童画创编教案幼儿画是幼儿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画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本教案将引导幼儿进行创编,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
3.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准备:1.绘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一些图片或物品作为创作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故事热身,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比如,向幼儿讲一个关于海洋的故事,或者播放一段与动物有关的视频。
创作活动:2.给幼儿一些创作素材,可以是一些图片或者实物。
比如,给他们一些动物的图片,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动物。
3.让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创作素材画出来。
鼓励幼儿尽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4.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
比如,问幼儿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为什么画出这个样子等等。
展示和分享:5.在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组织展示和分享。
让每个幼儿站在前面,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鼓励其他幼儿提问并给予鼓励和赞赏。
总结:7.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可以问幼儿这个活动让他们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等等。
评估:8.可以给幼儿一张评估表,让他们自我评价这个活动。
也可以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做一些简单的评估。
拓展活动:9.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比如水彩、彩色铅笔等等。
10.可以尝试不同的创作主题,比如季节、家庭、植物等等,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可以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