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航事故重创马来西亚航空业
- 格式:doc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4
亚航失联客机五大待解之谜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02期亚航QZ8501航班于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8日早上7时17分与地面塔台失去联系。
这架客机在未发出紧急求救信号的情况下突然从雷达上消失,而印尼当局迄今尚无法解释原因。
此次亚航航班失联,再次勾起了人们对2014年3月、7月马航两起空难的回忆。
亚航是马来西亚第二大航空公司,此次失联的客机上有162人。
MH370失踪成谜,MH17“被击落”,QZ8501疑遭雷暴,无论怎么说,这看似无关联的三起空难都会让马来西亚航空业雪上加霜。
疑问一:飞机为何突然要改变航向?据称,当地时间28日6时15分时,飞行员曾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云团,并要求提升飞行高度,随后即与控制塔失联,失联前客机并没有发出紧急求助信号。
但也有专家认为,当时的天气状况不算恶劣,风力不大,云层也不厚,飞机似乎不需要偏离航线。
据亚洲航空公司中国办事处介绍,QZ8501航班机长有着6100飞行小时经验,副机长有2275飞行小时经验,都算有经验的飞行员。
失联客机机型为空客A320-200,机龄刚过6年,最近一次保养是在今年11月16日。
疑问二:飞机失联是雷暴惹的祸吗?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的一张客机失联时的天气云图显示,印尼空域当时云层较厚。
BBC天气播报员达伦·贝特说,每年这个时候,亚航客机失联区域出现雷暴的情况并不少见。
雷暴也叫做积雨云,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充足的水汽和足够的冲击力是形成雷暴的三个必要条件。
雷暴虽然延续时间短,但几乎总是伴随雷电、阵雨、阵风及冰雹等天气现象,有时也伴有龙卷风,是一种能够使飞机坠毁的气流。
据航空专家介绍,飞机一旦误入积雨云团会使飞机结构受损,严重的会导致飞机空中解体。
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根据气象学家的分析,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航线上正在发生严重的雷暴。
不过这样的颠簸并不一定会令飞机坠落。
一位具有十年飞行经验的民航机长表示,穿越雷电区域,会造成飞机外部损伤以及内部电器系统的故障。
历次飞机失事总结汇报历次飞机失事总结汇报写1000字尊敬的领导:您好!下面是有关历次飞机失事的总结汇报。
飞机失事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飞机失事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包括机械故障、人为失误、恶劣天气、恐怖袭击等。
为了减少飞机失事的发生,不断总结各起飞机失事案例对于确保航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飞机失事事故,其中一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主要事故的总结和教训:1. 塔菲航空JT610航班:2018年10月29日,印度尼西亚塔菲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机在起飞不久后坠入爪哇海,机上189人全部遇难。
此次事故的调查结果显示,机械故障以及机组的训练不足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这提醒我们在新型飞机投入运营前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培训,确保机组人员具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2. 波音747是一款商用喷气式飞机,曾发生过多次重大事故。
其中一起最为著名的是1996年发生在特瓦坎省,以及1998年在斯里兰卡的两起事件。
这些事故的原因是飞机结构或发动机的故障,提醒我们在飞机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
3. 韩亚航空801航班:1997年8月6日,一架韩亚航空的波音747客机在降落过程中撞山,造成228人死亡。
调查报告指出,发生事故的原因是飞行员对于地形的不熟悉以及对仪表的错误解读。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在进入陌生空域时,必须提前研究地形,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 马航MH370航班: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客机在从吉隆坡起飞后失去联系,至今下落不明。
这起事件引发了对于飞机通信系统以及卫星监控的全面审查。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对飞机的监控和通信系统,提高失联飞机的搜索能力至关重要。
除了这些案例外,还有诸如亚航8501航班、法航447航班等许多重大的飞机失事事件发生。
马航或因失联事件面临破产重组
据马来西亚总理昨日晚间宣布消息,马航MH370 已经坠。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启动理赔应急通道。
那么,作为此次事件负责方的马航要承担多少赔偿金呢?根据马航财报,该公司近三年的净利润都是负的,分别亏损47.4 亿元、8.1 亿元、22 亿元人民币,总计逾77 亿元。
马航和亚航在其国内是前两大航空公司,而且马航也看到了亚航的成功,其挽救自身的工作也并非没有做过。
事实上,马航的振兴之举最早开始于2006 年。
马航当时已经意识到与同行存在的成本差距,它需要在舱位产品、品牌推广、定价、分销和网络布局等方面进行改革。
但是马航历次控制成本的改革都没有成效。
只是,在这次意外的航空事件之后,马航可能面临高额赔偿,这有可能成为压垮这家国企航空公司的最后那根稻草。
那么,在自身已经深陷财务困境的情况下,马航如何应对此次重大客机失联问题呢?
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马航发言人说,马航绝不会推卸赔偿责任,也不会以刑事案件为由拒绝或降低赔偿。
但马航到底要赔多少钱?这次事件究竟给相关国家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
到目前为止,马航还没有提出具体赔偿金额。
按照国际惯例,航空公司会在空难后先行向家属给予一定补偿,在查明事故责任后再确定最终赔偿金额。
此次马航先向乘客家属发放了3.1 万元慰问金,并承诺这个款项不会从将来的最终赔偿中抵扣。
此外,根据《蒙特利尔公约》,每名旅客可获得不超过10 万欧元特别提款权(2009 年12 月30 日起,10 万欧元特别提款权提高至11.31 万欧元,大约。
十大最不安全航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航空公司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乘客们都希望能够选择到最安全的航空公司进行旅行。
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航空公司都能够提供同样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十大最不安全的航空公司,希望能够帮助乘客们更加谨慎地选择航班。
1. 阿根廷航空公司(Aerolineas Argentinas),阿根廷航空公司在过去曾经发生过多起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使得其安全记录备受质疑。
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应当特别留意。
2. 俄罗斯联邦航空公司(Aeroflot),虽然俄罗斯联邦航空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航空公司,但其安全记录却并不乐观。
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需要格外小心。
3.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PIA),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一直备受诟病,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务必慎重考虑。
4. 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Lion Air),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曾经发生过多起严重的空难事故,其安全记录令人担忧。
5. 尼日利亚航空公司(Nigeria Airways),尼日利亚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一直不容乐观,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需要特别留意。
6. 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Ukraine International Airlines),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并不理想,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需要格外小心。
7. 伊朗航空(Iran Air),伊朗航空的安全记录一直备受质疑,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务必慎重考虑。
8. 孟加拉国航空公司(Biman Bangladesh Airlines),孟加拉国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一直不容乐观,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需要特别留意。
9. 刚果航空(Congo Airways),刚果航空的安全记录一直备受诟病,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需要格外小心。
10. 肯尼亚航空(Kenya Airways),肯尼亚航空的安全记录并不理想,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需要特别留意。
总的来说,乘客们在选择航班时需要格外留意这些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
旅游业危机管理案例研究近年来,旅游业面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
从自然灾害到恶劣天气,从安全事故到公共卫生事件,这些危机对旅游行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然而,通过合理的危机管理措施,旅游企业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些危机并保持运作的稳定。
本文将以几个实际案例为例,探讨旅游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
案例一:泰国旅游业水灾危机2011年,泰国遭受了大规模的洪水灾害,导致该国的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一危机面前,一些旅游企业立即采取了行动。
他们与当地政府和NGO机构密切合作,提供救援和支持,同时积极向游客提供信息和协助。
这些企业不仅成功地化解了危机,还收获了公众对其积极回应的赞誉。
该案例的经验教训是,旅游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应主动与相关方进行合作。
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紧密的联系,并及时向游客提供信息和帮助,可以增加信任和支持,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案例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危机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成为全球范围内一次备受关注的航空事故。
面对突发事件,马航采取了一系列危机管理措施,包括成立危机处理小组、追踪媒体报道、与失联乘客家属进行沟通等。
虽然最终没有找到MH370航班的下落,但马航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应对赢得了公众的一致认可。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积极而透明的公共沟通。
企业应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回应公众的关注和担忧,以维护声誉和信任。
与家属和相关当事人的有效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三:韩国海运公司“世越号”沉船危机2014年,韩国海运公司“世越号”客船因导航失误而沉没,造成上百人丧生。
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对韩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然而,韩国政府和企业的紧急反应和危机管理措施最终使得旅游业恢复了正常秩序。
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灾难后的快速反应和高效组织对危机管理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旅游企业遵守安全规范。
同时,旅游企业应制定应急计划,提高员工的危机应对能力。
中国民用航空廉价航空市场分析情景描述:2014年对于民用航空业来说是负面消息不断,马来西亚航空和亚洲航空连续发生多次空难事故,飞机失踪或者坠落,对于民用航空业界都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冲击,人们不禁要问,廉价航空的廉价就跟的面临飞机安全的正增长吗?同时,国内的高铁建设加速,几乎所有的大都会建设起联网的高铁网络,一定范围内的乘坐高铁旅行价格更加低廉,乘坐飞机不再是长途旅行的唯一快捷方式。
在这样的条件下,民用航空市场面临众多挑战。
问题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廉价航空如何走出内忧外患,是否还有投资价值?对问题的分析:廉价航空,又称为低成本航空,是指航空公司通过取消一些传统的航空乘客服务,将营运成本控制得比一般航空公司较低,因而可以长期提供比一般航空公司更为便宜的票价。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廉价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客流量大的短程航线,多在二级机场起降。
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飞行途中并不提供免费餐点等附加服务。
因而,在这样的廉价航空成本驱动下,航空公司能够提供的服务相对比较趋同,差异化开始退化,消费者看重的更多的就是价格,谁的价格更低就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目前,全球廉价航空公司共有176家,占全球运输总量的26%,其中亚洲有43家。
在3年时间内,以亚航和维珍蓝航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廉价航空公司占据了亚太民航市场超过9%的市场份额。
如下图显示,从2001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廉价航空市场一直在持续增长之中,而中国由于廉价航空发展比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全球和中国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发展趋势对比图(2001-2013)从欧美航空业的发展规律来看,票价下行是一个长期趋势(平均每年下行1%),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部认为随着消费旅游客源快速增长而公商务客源增速放缓,低价票的比例将快速提升,全民航票价水平面临中长期下行趋势,人们的旅行会越来越多的倾向于选择廉价航空。
在政策利好和市场吸引下,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开始不断抢占廉价航空市场份额。
当地时间30日下午,亚洲航空客机QZ8501失联后第三天,印度尼西亚海军发言人称,工作人员在搜寻区域海面发现了数名疑似QZ8501航班的乘客尸体,同时有行李与飞机残骸漂浮在周围。
随后,印尼民航局确认,所发现残骸来自失联亚航航班QZ8501。
印尼方面在发布会上称,95%确认该区域为事发地,将调集所有搜救力量前往该区域打捞。
北京时间12月28日7时17分,亚航一架载有162人的空客A320-200客机在从印尼泗水飞往新加坡的途中与塔台失去联系。
亚航QZ8501与马航MH370搜寻之四大不同在MH370阴影的笼罩下,亚航客机QZ8501再度将“失联”二字推上话题榜。
失联飞机是否能够被找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成为议论焦点。
在事发后的第二天,CNN就推出一篇文章,详细的对比了亚航QZ8501与马航MH370事故的不同点。
两起看似相同的“失联”事件,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亚航失联事件并不存在阴谋论或人为操纵的因素。
此前,在MH370的事故中,失联飞机上的应答机疑似被人为强行关闭。
飞行员停止发送无线电波,飞机飞行数小时后曾突然掉头,直至一切有关飞机的迹象戛然而止。
但此次亚航事故中,飞行员在与塔台失去联系之前仍保持正常沟通。
因此,我们对失联地点以及该地点附近的天气状况有更准确的把握,这对之后的搜救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涉事水域方面,MH370失事地区水域极深,而且其中覆盖人类从未绘制过的一些地区的海床地图。
因此,这使得飞机的定位变得极其困难。
在此次亚航客机失联事故中,失联区域是常用的航运通道,水域较浅。
即使飞机坠入海中,其深度也不过是几百英尺,这就代表定位和寻找工作要容易得多。
再次,印尼政府与各方从MH370事件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确立并启动了应对预案机制,全过程非常高效。
事发后印尼方面迅速制定并公布搜寻计划,派出海军船只前往失联海域展开搜寻,并向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寻求帮助。
历史上最大的空难在航空史上,每一次技术的革新和飞跃,也都是伴随着空难的发生。
下面店铺整理了历史上最大的空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史以来最大的空难历史上最大的空难10:新西兰航空公司901航班空难- 257人死亡在70年代末,新西兰航空公司拉开序幕,他们制定了一个南极洲观光航班。
然而,在1979年11月,新西兰航空公司航班901相撞伊里布斯山(对罗斯岛南极洲),机上237名乘客及20名机员全部罹难。
新西兰航空公司航班901由奥克兰国际机场起飞,开始南极洲观光。
最初,这场灾难被认为是由于飞行员操作失误,但进一步的细节表明是由于飞行路径坐标已经改变。
这是新西兰最致命的空难,也是最后的新西兰航空公司的南极洲观光航班。
历史上最大的空难9:尼日利亚航空公司尼日利亚航空2120号班机空难– 261人死亡1991年7月,尼日利亚航空公司尼日利亚航空2120号班机坠毁,尼日利亚航空2120号班机是一班从沙特阿拉伯吉达飞往尼日利亚索科托的班机。
1991年7月11日,飞机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起飞后着火坠毁,机上261人全部罹难。
所有的机组人员和乘客,共计261人,死亡。
许多乘客都是穆斯林朝圣者前往麦加。
空难后,调查发现,起飞之前,飞机技术员组长注意到飞机的“第二和第四号轮胎的气压低于签派班机的最低标准”,于是准备为它们充气,但要充进轮胎氮气当时没有提前准备好;而项目经理为了不愿意让航班延迟,于是漠视该问题的存在,将飞机派遣到航班中。
当飞机在滑行时,没充满气的二号轮胎令负载转移到了同轮轴上的一号轮胎上,造成“一号轮胎严重曲折、过热以及结构弱化。
”“一号轮胎早已在起飞滑跑之前发生故障”,二号轮胎几乎立即也发生了故障。
轮胎在之后“无故”停止了转动,机轮与跑道地面的摩擦产生足够的热量引发轮胎自燃。
机组意识到飞机出现了问题,但不清楚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因为飞机没有在机轮处配备火警或过热检测装置。
副机长对问题的讨论被录入到黑匣子当中,他曾说“我们轮胎破了,你发现吗?”(We gotta flat tire, you figure?)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在纪录片《空中浩劫》中表示,对于道格拉斯DC-8起飞滑跑期间轮胎故障的标准处理程序中,没有包含因轮胎和机轮故障而中断起飞这一程序,所以机长决定继续起飞。
空难之后,马航差评为何高于亚航作者:墨博来源:《新财富》 2015年第2期墨博/ 文墨博(Bill Black)系大华盛顿地区中国投资中心主席(The Greater WashingtonChina Investment Center)危机发生后,企业很难遵循所有的既定规则作出反应,每次危机都给人们留下不同的教训。
马航事件中信息的缺失使得处理的沟通人员更加困难。
不过,对比马航和亚航在空难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不难发现:个人化的回应远比公司层面的有效。
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紧密的,而人与公司之间的联系则缺乏情感与温度。
(肖震苏和郝东英对本文亦有贡献)对东南亚航空业来讲,2014年绝对是悲惨的一年。
马航航班莫名失踪,亚航客机失事,两班飞机上乘客与机组人员共401人,全部遇难。
在此之前,航空业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2013年,全球共有265人在空难事故中遇难,是自1945年以来航空飞行最为安全的一年。
马航、亚航空难无疑会成为未来数年行业研究的样本,航空业当就此做出针对性的改变,避免未来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公关界也同样在对这两起案例进行分析,不仅研究航空公司在危机中如何做出反应,更为关注的是灾难事件发生之后,当事公司如何与公众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在数十年的公关职业生涯中,笔者曾研习过多起针对危机公关的沟通案例。
无一例外,这些沟通均受益于之后的事件调查。
危机发生时,事件报道者比其他相关人员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但并没有承受危机当事人所面临的压力。
不管怎样,这些报道者均对危机的当事人评头论足,暗示他们愚蠢或者无知;更差的情况是指控其贪赃枉法。
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起码对于那些正在处理危机的人来说不公平;更重要的是,还给那些希望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人们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暗示他们在危机处理中有简单的规则可以遵循,只要遵循这些规则,就可以控制事件的蔓延,使其恢复到常态。
没有什么比真相更有力量。
每次危机都是不同的,民航空难几乎是除恐怖袭击外最具挑战性的危机事件。
亚航事故重创马来西亚航空业
作者:曹筱凡
来源:《中国名牌》2015年第02期
2014年无疑是马来西亚航空业被诅咒的一年。
最新一起亚洲航空公司的飞机失联,连同此前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简称马航)两起空难,不仅给该国已在谷底挣扎的航空业雪上加霜,更是对寄希望于以旅游、航空带动经济转型的马来西亚形成巨大冲击。
连续六年被评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亚洲航空公司自2001年运营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
亚航印尼公司(以下简称印尼亚航)一架飞往新加坡的Z8501航班2014年12月28日早晨与交通控制中心失去联络,据印尼交通部官员称,失联的亚航客机上或载162人。
业内人士认为,能否渡过此次难关,关键看最终失联原因的调查结果是否涉及安全问题,以及亚航自身的公关能力。
但亚航预计于2015年1月发布的东盟通产品,或将因此而暂时搁浅。
一年三次空难,外界对马来西亚航空业的信心几乎崩溃。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从吉隆波飞往北京途中失联,机上共239人,大规模的搜索行动至今仍未发现该飞机任何踪迹;7月17日,马航MH17航班坠毁于乌俄边境乌克兰东部地区,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三起空难的原因至今都是谜团。
然而,市场没有同情心。
近日亚航股价开盘大幅走低一度接近13%。
美国民航机票信息网站创始人乔治·霍比尔曾指出,市场上并不需要那么多航空运营商,那些无力盈利,难以理顺管理机制的运营商本身就应该倒闭,往往正是这些运营商在安全问题上出问题。
因失联和坠机亏损累累的马航,选择在上市满29周年,即2014年12月15日正式退市,之后展开一系列重组计划。
截至退市,马航股价2014年共下跌14.8%。
“出事”的航空公司不仅需要向乘客支付高额赔偿,并积极进行事故调查;长期来看,这些航空公司需要消除消费者对该品牌安全性的担忧,挽回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对此,马来西
亚航空业需要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不仅如此,以航空业作为战略产业的马来西亚经济受到重挫,以发展航空业作为经济转型支撑点的发展计划受到冲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开始谋求以旅游、酒店、贸易为主导的经济转型。
航空业在马来西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十年,马来西亚航空业强势增长,乘客人数增长创造了非常高的纪录。
过去五年间的客流增长比东亚、南亚乃至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都高。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于2010年正式提出经济转型计划,以试图将金融、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该国经济增长支柱。
然而犹如中了“魔咒”一般频发的空难可能将这一切都化成泡影。
空难对人们的心理冲击非常大,重建各界对马来西亚航空业的信心过程漫长而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