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
- 格式:doc
- 大小:7.76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大班语言《上面和下面》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上面”和“下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挂图、卡片、实物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物品。
2. 讲解:教师讲解“上面”和“下面”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
3. 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找上面的东西”和“找找下面的东西”的游戏,巩固幼儿对“上面”和“下面”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并在家庭中引导幼儿运用“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并运用“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应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活动的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上面”和“下面”的概念,以及活动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评估其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教学内容的应用。
3. 通过对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估,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情况。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2. 互动游戏法:通过分组游戏和集体游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增强他们对概念的记忆。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幼儿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八、教学内容:1. 学习“上面”和“下面”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丰富幼儿的语言体验。
3. 设计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九、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或问题引起幼儿对“上面”和“下面”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及教学反思《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音响。
活动过程:一、倒叙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颁了一个最勤劳奖,颁给谁了呢?2、大熊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样子呀?懒大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呢?二、分段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发生大胆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师从开头到丰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1)丰收的日子到了,让我们来看看野兔种的是什么?(2)之前他们说好是怎么分的?(3)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这么多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生气呢?2、从野兔的回答(教师讲述)一直讲述至大熊气疯了。
(1)为什么野兔是很高兴的答应了大熊的要求呢?(2)丰收的日子又来了,这次野兔到底种的是什么呢?(3)如果是你,你会选上面还是下面呢?(4)我们来分一分的,谁来帮帮忙?(5)这次的分配结果大熊会满意吗?为什么呢?3、从大熊后悔极了至结束。
(1)大熊做了个什么决定呢?请大家猜猜看。
(2)丰收的日子到了,你们瞧,这回大熊的地里收获了什么?(3)野兔看到了惊呆了,这是为什么呢?(4)现在你们知道大熊为什么能得最勤劳奖了吗?那么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呢?三、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明白了什么呢?那么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别人的么?3、教师小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付出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上面和下面》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音响。
活动过程:
一、倒叙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颁了一个最勤劳奖,颁给谁了呢?
2、大熊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样子呀?
懒大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发生大胆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师从开头到丰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
(1)丰收的日子到了,让我们来看看野兔种的是什么?
(2)之前他们说好是怎么分的?
(3)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这么多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生气呢?
2、从野兔的回答(教师讲述)一直讲述至大熊气疯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上面和下面》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上面”和“下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事物的上下位置。
2. 主体环节:a. 教师出示图片和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事物的上面和下面。
b. 教师与幼儿互动,提问幼儿一些关于上面和下面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相互交流关于上面和下面的发现和想法。
3. 巩固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小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理解。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发言,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上面和下面的题目,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巩固幼儿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理解。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关于上面和下面的元素,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3. 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卡片等教具,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和理解“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音响。
活动过程:一、倒叙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颁了一个最勤劳奖,颁给谁了呢?2、大熊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样子呀?懒大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呢?二、分段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发生大胆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师从开头到丰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1)丰收的日子到了,让我们来看看野兔种的是什么?(2)之前他们说好是怎么分的?(3)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这么多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生气呢?2、从野兔的回答(教师讲述)一直讲述至大熊气疯了。
(1)为什么野兔是很高兴的答应了大熊的要求呢?(2)丰收的日子又来了,这次野兔到底种的是什么呢?(3)如果是你,你会选上面还是下面呢?(4)我们来分一分的,谁来帮帮忙?(5)这次的分配结果大熊会满意吗?为什么呢?3、从大熊后悔极了至结束。
(1)大熊做了个什么决定呢?请大家猜猜看。
(2)丰收的日子到了,你们瞧,这回大熊的地里收获了什么?(3)野兔看到了惊呆了,这是为什么呢?(4)现在你们知道大熊为什么能得最勤劳奖了吗?那么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呢?三、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明白了什么呢?那么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别人的么?3、教师小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付出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四、结束部分:“学做勤劳人”。
让我们也来学学大熊和野兔做一个勤劳的人一起来耕种吧!来,找个空位置。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种子,让我们去种植园地试试吧!。
大班语言《上面和下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上面和下面的方位概念,能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上面和下面的方位词汇。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物体位置的描述方法。
3. 培养幼儿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动物卡片、水果卡片、教室环境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关注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2. 基本环节:a.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卡片,说出动物在卡片的上面还是下面。
b. 教师出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卡片,说出水果在卡片的上面还是下面。
c. 教师出示教室环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物品在图片的上面还是下面。
3. 实践环节: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张动物卡片和一张水果卡片。
b.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动物和水果在卡片上的位置。
c.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分析他们的思维过程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扩展:1. 延伸活动一: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找不同”游戏,制作两张相同的卡片,在一张卡片上标明“上面”,另一张标明“下面”,请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2. 延伸活动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小小邮递员”角色扮演,设置场景,请幼儿按照指定路线将信件送到指定位置,培养幼儿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家园共育: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应用情况。
2. 家长协助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描述物体位置,巩固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大班语言活动《上面和下面》展示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音响。
活动过程:一、倒叙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颁了一个最勤劳奖,颁给谁了呢?2、大熊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样子呀?懒大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呢?二、分段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发生大胆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师从开头到丰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1)丰收的日子到了,让我们来看看野兔种的是什么?(2)之前他们说好是怎么分的?(3)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这么多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生气呢?2、从野兔的回答(教师讲述)一直讲述至大熊气疯了。
(1)为什么野兔是很高兴的答应了大熊的要求呢?(2)丰收的日子又来了,这次野兔到底种的是什么呢?(3)如果是你,你会选上面还是下面呢?(4)我们来分一分的,谁来帮帮忙?(5)这次的分配结果大熊会满意吗?为什么呢?3、从大熊后悔极了至结束。
(1)大熊做了个什么决定呢?请大家猜猜看。
(2)丰收的日子到了,你们瞧,这回大熊的地里收获了什么?(3)野兔看到了惊呆了,这是为什么呢?(4)现在你们知道大熊为什么能得最勤劳奖了吗?那么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呢?三、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明白了什么呢?那么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别人的么?3、教师小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付出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四、结束部分:“学做勤劳人”。
让我们也来学学大熊和野兔做一个勤劳的人一起来耕种吧!来,找个空位置。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种子,让我们去种植园地试试吧!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音响。
活动过程:一、倒叙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颁了一个最勤劳奖,颁给谁了呢?2、大熊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样子呀?懒大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呢?二、分段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发生大胆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师从开头到丰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1)丰收的日子到了,让我们来看看野兔种的是什么?(2)之前他们说好是怎么分的?(3)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这么多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生气呢?2、从野兔的回答(教师讲述)一直讲述至大熊气疯了。
(1)为什么野兔是很高兴的答应了大熊的要求呢?(2)丰收的日子又来了,这次野兔到底种的是什么呢?(3)如果是你,你会选上面还是下面呢?(4)我们来分一分的,谁来帮帮忙?(5)这次的分配结果大熊会满意吗?为什么呢?3、从大熊后悔极了至结束。
(1)大熊做了个什么决定呢?请大家猜猜看。
(2)丰收的日子到了,你们瞧,这回大熊的地里收获了什么?(3)野兔看到了惊呆了,这是为什么呢?(4)现在你们知道大熊为什么能得最勤劳奖了吗?那么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呢?三、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明白了什么呢?那么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别人的么?3、教师小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付出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四、结束部分:“学做勤劳人”。
让我们也来学学大熊和野兔做一个勤劳的人一起来耕种吧!来,找个空位置。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种子,让我们去种植园地试试吧!。
大班语言活动上面和下面教案上下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并使用“上”“下”等基础位置词汇2. 通过语言游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过程:1. 以“where is my hat”游戏为例,通过让学生听语音指令,找到老师隐藏的帽子,介绍和使用“上”“下”等基础位置词汇,引导学生应用常见的空间方位词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和写能力。
2. 通过愉快的“庆生”游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个游戏里,老师会提问一个孩子的名字,然后要求其他学生依次向该孩子说“上”或“下”等空间位置。
这个游戏可以使学生对基础的空间位置词汇有更深刻的认识。
3. 进行“Who am I?”游戏,让学生通过眼睛、耳朵、嘴巴、手和鼻子等需要使用不同“上下”位置的身体部位来猜测谁在角色扮演中。
例如,为了描述自己是象,学生需要说出象的大鼻子或向上扬起的长长的鼻子。
运用游戏让学生运用上下位置词汇加强对空间位置概念的理解。
4. 在玩具堆堆游戏中,让孩子发现一个上着衣服和一个下未着衣服的玩具,并描述它们在空间位置上的差异。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的空间位置词汇。
教学结论:在上下教案中,学生通过语言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和应用基础的空间位置词汇,增强他们的听、说、读和写能力,并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还可以使用更多的语言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的空间位置词汇,比如“上下交换”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掌握空间位置的转换和变化,并提高他们的语言反应能力。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先描述一个玩具或物品在某个位置,比如“小熊在桌子上”,然后要求学生将“上”和“下”进行交换,也就是将小熊移到桌子下面,并让学生说出正确的新位置“小熊在桌子下面”。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熟练运用基础的空间位置词汇,并加深其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使用“上下”等位置词汇进行描述。
比如,在课堂上放置一些实物或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起描述物体的位置。
大班语言《上面和下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上面和下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各种物体上下位置关系的兴趣,培养其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上面和下面2. 学习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3. 开展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三、教学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实物等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引出上面和下面的概念。
2. 基本环节:(1)教师出示一组物体,如苹果、球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描述它们上面的和下面的物体。
(3)教师总结幼儿的描述,引导幼儿用“上面”、“下面”等词语来表达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标出它们上面的和下面的物体。
(2)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幼儿的绘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2. 关注幼儿在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评价他们的描述能力和想象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对物体位置关系的认知及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对上面和下面概念的认识。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与上面和下面相关的场景,如楼梯、桌子等,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观察、操作、交流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上面和下面》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音响。
活动过程:
一、倒叙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颁了一个最勤劳奖,颁给谁了呢?
2、大熊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样子呀?
懒大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发生大胆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师从开头到丰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
(1)丰收的日子到了,让我们来看看野兔种的是什么?
(2)之前他们说好是怎么分的?
(3)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这么多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生气呢?
2、从野兔的回答(教师讲述)一直讲述至大熊气疯了。
(1)为什么野兔是很高兴的答应了大熊的要求呢?
(2)丰收的日子又来了,这次野兔到底种的是什么呢?
(3)如果是你,你会选上面还是下面呢?
(4)我们来分一分的,谁来帮帮忙?
(5)这次的分配结果大熊会满意吗?为什么呢?
3、从大熊后悔极了至结束。
(1)大熊做了个什么决定呢?请大家猜猜看。
(2)丰收的日子到了,你们瞧,这回大熊的地里收获了什么?(3)野兔看到了惊呆了,这是为什么呢?
(4)现在你们知道大熊为什么能得最勤劳奖了吗?
那么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明白了什么呢?那么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不依靠别人的么?
3、教师小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付出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四、结束部分:“学做勤劳人”。
让我们也来学学大熊和野兔做一个勤劳的人一起来耕种吧!来,
找个空位置。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种子,让我们去种植园地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