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声音的来源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考研英语常见词根的来历(词源)考研常见词根来历(词源)说明记单词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词根法,也有不少人采用,但失败的也占多数。
为什么?因为词根难记。
为什么词根难记,那是因为不知道词根是怎么来的。
本文档就为各位揭开各个词根的来历。
按字母顺序排列。
来源是刘一男的四级和考研词汇网上课堂。
考研常见词根来历[词源]目录A (1)B (3)C (6)D (13)E (14)F (15)G (19)H (20)I (22)J (23)K (24)L (24)M (26)N (30)O (31)P (32)Q (37)R (37)S (39)T (45)U (50)V (51)X (55)Y (55)Z (55)A字母本意:㈠尖锐,角衍生词根Ang-尖锐的Arch拱、拱形㈡高衍生词Alps 衍生词根Alt-高Alb-白㈢鸟,飞,航行aviation-航行aviary-鸟笼1.Ang-=anx=ac尖锐的来自本意㈠如:Angle尖角anxious 焦急的acid acute a. 剧烈的;敏锐的;成锐角的;尖的,高音的2.Alt-高来自本意㈡如Altitude3.Alb-白来自本意㈡和Alps阿尔卑斯如:Album 相册4.alter 衍生自other 属于音变类如:alter 变更,改变alternate 交替,轮流,换班alternative两者交替的5.Arch拱、拱形来自本意㈠如:Architect建筑师6.ag--行动,作为衍生自act如:agent 代理人agency代理机构actual活动的、现场的agony 极大痛苦、创伤(劳作引起的痛苦)不能解释:Angel--天使8.Alco--有乙醇的意思来源不可考如:alcoho 实际上是这样的:hol-疯狂、兴奋取自本意㈠和holiday如:alcohol 含酒精的饮料9.apt-=at 适合的来自appropiate 恰当的、适合的如adapt 适应,适合;改编attidtude 态度。
;所谓噪声,是指对人类的生活或者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声音的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即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无关的;另一部分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即人为活动所产生的。
对于来源于自然界的声音,因其与人类活动无关,所以从法律角度看,是无法通过法律规定进行规范的,故而不能从法律上规定为环境噪声。
因此,法律上可以进行规范的环境噪声,应当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人类的生活或者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
从噪声的危害性来看,虽然噪声对于建筑物、构筑物、机器仪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超音速飞机的轰鸣声、炸药的爆炸声等高强度噪声,在某些情况下会使建筑物的玻璃震碎、烟筒倒塌等,使人类的生活或者生产活动遭受不良影响;但对人体本身而言,并不一定能够产生损害健康的必然结果。
因此,从法律上规定环境噪声的定义,一方面应当将环境噪声的范围界定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一方面则应当将其定于影响人体健康的声音,即:所谓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丁、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声音的振动可以被记录下来。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气体、液体和固体)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声波。
三、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固体>液体>气体)3.规定:15℃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四、回声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内,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就叫做回声。
2.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
13.回声的利用:1)测距2)增强原声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3.音调高低由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大),音调越高。
4.单位:赫兹,简称赫。
符号:Hz.5.人耳频率:20Hz~20 000Hz6.小于20Hz次声波,大于20 000是超声波。
二、响度1.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表示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3.响度大小由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的大小。
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三、音色1.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2.音色不同,才能区分物体(或人)。
☆音调———————响度——————音色☆2声音高低(频率)————声音大小(振幅)————声音特色(发声物质) Ps.在乐器上的应用:教材36页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声可传递信息与能量A. 超声波1.超声波特点:能量大,频率高,波长长,定向性好(沿直线传播)。
2.超声波应用:a.清除体内结石b.清洗物品c.回声定位(倒车雷达导盲仪声呐B超探测物体破损速度测定)d.动物:蝙蝠海豚Ps.雷达是电磁波...不是超声波。
B.次声波1.特点: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声音认知认识各种声音的来源声音认知:认识各种声音的来源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传递信息、产生情感,甚至引起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通常只是接受声音,而没有深入思考声音的来源和背后的科学原理。
本文将介绍声音认知的基本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各种声音的来源。
第一部分:声音的定义和特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它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才能传播。
声音是由一系列的振动和压缩所构成,这些振动和压缩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最终被我们的耳朵捕捉到并转化为听觉信号。
声音的特征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高低,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大小,而波形则决定了声音的timbre(音色)。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不同声音的来源。
第二部分:人声的来源和认知人声是最常见的声音之一,它是由我们的声带产生的。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通过声带时会引起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这些声音经过喉咙、口腔和鼻腔的共鸣后,就成为我们所说的人声。
人声有各种各样的特征,包括音调、音色、音量和语速等。
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分辨和辨认不同的人声,例如家人、朋友和陌生人的声音。
除了人声,我们还要认识其他常见声音的来源。
例如,动物的声音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它们的种类和情绪状态。
鸟儿的鸣叫声、狗的吠叫声以及猫的呜咽声都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声音。
此外,交通工具的声音(如汽车引擎、火车鸣笛声)和环境的声音(如风声、雨声)也是我们常常接触到的声音。
最后,音乐和噪音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音乐是由乐器和人声演奏产生的艺术形式,能够产生愉悦和情感表达。
而噪音则是指那些不愉悦或打扰的声音,它们可能来自于机械设备、交通、施工或其他环境因素。
对这些声音的认知和识别能够帮助我们作出生活、工作上的决策。
第三部分:声音的应用和影响声音的认知不仅仅对我们个体的生活和工作有影响,还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
在医学领域,声音识别技术例如语音识别和辅助听力装置可以帮助听力受损的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
声音的来源
声音的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物体振动: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音。
例如,敲击铃铛、吹响口哨等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
2. 声带振动:人类和许多动物通过声带振动来产生声音。
声带是位于喉部的一对带状组织,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人类通过调节声带的紧张程度和长度来产生不同的音调。
3. 气体振动:当气体流动或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声音。
例如,风吹过树叶、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等都是由气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4. 液体振动:液体中的物体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例如,水波的声音和瀑布的声音都是由液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方式
声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产生:
1. 声学乐器:乐器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例如,钢琴的琴弦振动
产生音调,吹奏乐器的空气振动产生声音。
2. 电子设备:现代科技使得声音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产生。
例如,扬声器、手机和电视等设备可以通过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3. 声音录制和放音设备:录音设备可以将声音实时记录下来并
保存在介质中,然后通过放音设备回放产生声音。
4. 人声合成:通过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的帮助,可以合成人声并
产生声音。
总结:
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多种多样。
物体振动、声带振动、气体
振动和液体振动都是声音的来源。
声学乐器、电子设备、录音和放
音设备以及人声合成技术则是声音产生的方式。
通过了解声音的来
源和产生方式,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声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声音与噪音认识不同声音和噪音的来源和影响声音与噪音:认识不同声音和噪音的来源和影响声音和噪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声音和噪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本文旨在介绍声音和噪音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对我们的影响。
1. 声音的定义声音是指可以被人耳听到的机械波振动所产生的一种感官体验。
声音需要介质的存在来进行传播,常见的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固体物质。
声音通常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空气中的分子传递给听者的耳朵。
声音可以带来愉悦的体验,如美妙的音乐、欢快的笑声等,同时也扮演着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
2. 噪音的定义噪音是指被认为无用或者有害的声音,噪音通常是一种不规则且无序的声音,其频率和强度不一定具有规律性。
噪音往往是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转、交通流动以及人类活动等产生的。
与声音不同,噪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3. 声音的来源声音可以来自多种来源,包括人类、动物和物体的振动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音来源:a) 人类声音:人类通过喉咙、声带和口腔等器官产生声音,如说话、唱歌、笑声等。
b) 动物声音:动物是声音的产生者之一,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声音,如鸟类的鸣叫、狗的吠叫等。
c) 物体振动: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音,如钟表的滴答声、风铃的叮咚声等。
4. 噪音的来源噪音的来源广泛而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来源:a) 交通噪音: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和飞机产生的声音是城市环境中最常见的噪音之一。
b) 工业噪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制造工艺和建筑施工等都会产生大量噪音。
c) 社交噪音:人们的日常社交活动也会产生噪音,如餐馆、咖啡厅等场所的交谈声。
d) 娱乐噪音:娱乐场所如夜总会、电影院等,以及音乐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也会产生噪音。
5. 声音和噪音对我们的影响声音和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a) 声音的影响:声音可以对个人的情绪和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听音乐可以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2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往复式内燃机噪声限值是指在往复式内燃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所需符合的限制标准。
噪声是一种不良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往复式内燃机噪声限值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往复式内燃机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危害、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并结合相关标准法规,提出对往复式内燃机噪声限值的合理设定及管理建议。
一、往复式内燃机噪声的定义往复式内燃机噪声是指由于发动机内燃爆炸及机械运动所产生的声音,其频率范围广泛,包括低频、中频和高频噪声。
往复式内燃机噪声主要来源于气缸内的燃烧过程、曲轴和连杆机构的运动以及排气和进气系统的振动噪声。
二、往复式内燃机噪声产生原因1. 燃烧噪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声音是往复式内燃机噪声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高负荷和高转速下,燃烧噪声会显著增加。
2. 机械运动噪声:往复式内燃机的曲轴、连杆机构等部件的运动也会产生噪声,特别是在高负荷和高转速下,机械运动噪声会明显增加。
3. 排气和进气系统噪声:发动机排气和进气系统的振动和气流声也是往复式内燃机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往复式内燃机噪声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长期暴露在往复式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损伤、神经系统紊乱、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 对环境的影响:往复式内燃机噪声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3. 社会影响:噪声污染会引起社会不安定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往复式内燃机噪声的监测方法1. 使用专业噪声监测设备,如声级计、频谱仪等,对往复式内燃机产生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2. 在特定工况下进行噪声监测,包括空载、满载、低速、高速等多种工况模式下的噪声监测。
3. 结合现场实测和数据分析,对往复式内燃机噪声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噪声限值提供依据。
五、往复式内燃机噪声限值标准的制定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往复式内燃机噪声限值标准,包括日常生产噪声限值和特殊工况下的噪声限值。
飞机音爆简介飞机音爆指的是飞机突破音障造成的巨大声响现象。
当飞机以超音速飞行时,飞机发出的声音超过了声音传播的极限速度,产生了震耳欲聋的音爆声。
这是一种特殊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常常吸引大量观众前来目睹。
音爆现象的产生当飞机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1倍以上时,空气无法及时逃离飞机前方的压缩区域,形成一个环形的激波,即“冲击波”。
当飞机通过这个激波时,压缩区域突然崩溃,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的爆破声。
这个现象就是飞机音爆。
音爆的原理飞机音爆的原理可以用声波传播的方式来解释。
声音是由空气中的震动产生的,当飞机以超音速飞行时,其产生的声音大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形成一个随飞机运动的声波前缘。
当声波传播到某一点时,该点前方的空气分子被压缩,形成一个高压区;而声波后缘的空气分子释放到周围形成一个低压区。
当这个声波传播到一个点时,高压区和低压区的边界突然崩溃,形成音爆现象。
音爆的特点飞机音爆产生的声音非常强烈,可以被人类听到并产生巨大的震动感。
一般来说,飞机音爆产生的声音是一个爆破声,类似于爆炸声或者鞭炮声。
此外,飞机音爆还会产生可见的冲击波,形成一束锥形的云状物,称为“音爆云”。
音爆云的形态和大小取决于飞机的速度和形状。
飞机音爆的应用飞机音爆虽然是一种噪音污染,但在一些特定的应用领域却被充分利用。
例如,飞机音爆可以用作空中特技表演的一种元素,吸引大量观众参与。
飞机音爆的爆破声和冲击波效果也可以用于军事防空目的,具有惊人的声音威慑力和心理攻击效果。
此外,飞机音爆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
通过研究飞机音爆现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声波传播,从而为设计更高效的飞机结构提供参考。
对飞机音爆进行模拟试验也可以帮助飞机制造商评估飞机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飞行安全性。
飞机音爆的安全问题尽管飞机音爆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但在民航领域,飞机音爆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飞机音爆会产生巨大的声波和冲击波,如果在地面附近发生音爆,可能对周围的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严重影响。
声音来源震动的实验作文哎,今儿个咱们做个实验,看看声音到底是咋回事。
咱们都知道,声音是啥?不就是耳朵边儿那嗡嗡响的东西嘛。
可它到底是咋来的呢?咱们今天就用河北话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知道,声音啊,它来源于震动。
啥是震动?就是东西动弹了,不是静悄悄的。
比如,你敲锣打鼓,那锣鼓一响,就是它们在震动。
这震动传到空气里,空气也跟着动弹,这动弹的空气再传到你耳朵里,你就能听见声音了。
咱们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
找一玻璃杯,倒上水,别太满,留点儿空儿。
然后拿个橡皮锤,轻轻敲敲杯子边儿。
听,是不是有清脆的声音?这就是杯子和水在震动,空气也跟着动,传到你耳朵里,你就听见了。
再做个实验,找个气球,吹起来,别吹炸了。
然后拿手轻轻拍一拍气球,是不是也有声音?这气球皮儿震动,空气也跟着动,声音就出来了。
咱们河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就是说,好的东西不用费多大劲儿就能显出来。
声音也是这样,一点点震动,就能发出大声音。
最后,咱们再做个实验,拿张纸,撕一撕,那撕纸的声音,也是纸在震动,空气动弹,传到耳朵里。
你看,不管是啥东西,只要它动弹,就能发出声音。
通过这几个小实验,咱们就知道了,声音啊,就是震动产生的。
不管是敲锣打鼓,还是撕纸拍气球,都是一个道理。
这河北话里头,讲究的是实在,这实验也是实实在在的,让咱们明白了声音的来源。
好了,今天的实验就做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听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
下次再有啥好玩的实验,咱们再一起做,一起学。
声音认知认识各种声音的来源声音认知:认识各种声音的来源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包含各种信息,如语言、音乐、环境声等。
我们通过声音来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因此对声音的认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认知以及不同声音的来源。
一、声音的认知过程声音的认知是指我们对声音的感知与理解过程。
它涉及到我们的听觉系统如何接收、处理和解释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声音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接收声音信号:我们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它接收到的声波通过外耳、中耳和内耳逐渐传递到听觉神经。
2.传递到大脑: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听觉皮层,这是声音感知和处理的主要区域。
3.声音辨识:在听觉皮层,大脑解码声音信号,并将其与已有的记忆和认知模型进行比对,以识别声音的来源和含义。
4.解释和理解:一旦声音被辨识出来,大脑将对其进行解释和理解,以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有意义的声音。
二、不同声音的来源和特点不同声音的来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环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声音来源及其特点:1.人类声音:人类的语言和交流是最常见的声音来源之一。
人类声音具有语义和情感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声音语调、音量和语速等因素来判断说话人的情绪和意图。
2.自然声音:自然界中的声音,如鸟鸣、风声、雨点等,给予我们舒适与安宁的感觉。
这些声音能够使我们与大自然产生联系,并带来放松和平静的效果。
3.机械声音:机械设备的声音,如机器运转、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等,通常是由振动和摩擦产生的。
这些声音可能给我们带来信息,例如车辆即将到来或机器的故障。
4.音乐声音: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波动而产生的艺术形式。
音乐声音可以让我们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共鸣,并带来愉悦和欣赏的体验。
5.环境声音:环境声包括城市背景噪音、室内声音等。
这些声音可能对我们的健康和情绪产生影响,引起注意力分散或压力感。
三、声音的影响和应用声音不仅仅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工具,还具有广泛的应用。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声音的来源和传播。
1、声音的来源我们首先让孩子们尝试模拟各种声音的来源,比如敲击、摩擦、振动等等。
通过实验,孩子们逐渐察觉到声音是从物体振动中产生的,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振动往往来自物体和声源的碰撞、摩擦或振动。
我们可以敲击不同的实验器材,比如木板、铁片、玻璃杯等,让孩子们听到不同的声音,并让他们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
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尝试,如敲击鼓、弹钢琴等,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
2、声音的传播接着,我们开始探讨声音的传播方式和规律。
孩子们可以将耳朵贴近不同的声源,观察到声音向外扩散的情形。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在不同的介质(比如水和空气)中传播声音,来展示声音传播的特性和规律。
在进行这个实验时,我们可以提前做好相关器材的准备,比如用普通的杯子加水来模拟水面上的声音传播,或将口琴放入大瓶子内来模拟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
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耳朵贴在杯壁、瓶口上,倾听声音的差异。
同时,这个实验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孩子们可以到教室内随意走动,听到不同的声音,尝试找出声音传播的来源,比如从门缝中透出来的声音、从同学身旁传来的呼吸声等等。
这样的实践让孩子们更加感性地接触声音,也激发了他们对声音传播的好奇心。
3、总结和反思我们总结这次实验的结果。
孩子们深入了解了声音的来源和传播特性,也学会了更加耐心和细致地观察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同时,通过实践和探究,他们也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并学会了更加合作、独立和自信的学习态度。
这个实验将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声音这个自然现象,也为他们打开了更广泛的探究之门。
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声音的物理学原理,也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探究更多有趣的自然科学世界。
十大奇特音爆瞬间:超音速飞机突破音障(组图)音爆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像雷声或枪声一样冲击着你的耳膜。
巨响渐渐消失,当你四处寻找声音来源时,一切已归于平静。
突然间,你看到了本不应该出现在那里的现象:音爆。
以下即是十个最令人不可思议的音爆瞬间。
1.F-22“猛禽”战斗机超音速飞行F-22“猛禽”战斗机超音速飞行这张照片是美空军F-22“猛禽”战斗机以超音速从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约翰·斯坦尼斯”号上空低空掠过的瞬间。
“约翰·斯坦尼斯”号当时正在参加“北方利刃-2009”联合军事演习。
音爆是自然界的奇迹之一,即便这种现象之所以出名,完全归功于喷气式飞机。
尽管如此,不要忘了,当你听到雷声时,那也是音爆,有人在甩牛鞭时,同样会产生这种现象。
航天飞机和火箭发射时也会产生音爆,有些科学家认为音爆最早出现在距今1.5亿年前,由恐龙尾巴以音速甩动时产生的。
2.普朗特-格劳厄脱奇点普朗特-格劳厄脱奇点这张照片显示的是“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低空飞行的瞬间,是因飞行中冲击波导致水汽凝结的最佳例证。
用专业术语讲,这种现象亦称“普朗特-格劳厄脱奇点”(Prandtl–Glauert singularity)。
最早驾驶这些飞机突破音速的男女飞行员都是勇敢的英雄。
查克·叶格(Chuck Yeager)驾驶火箭发动机驱动的“贝尔”实验型飞机成功突破音速,成为人类飞行历史上首位突破音速的人。
1953年,一位名叫杰姬·科克伦(Jackie Cochran)的女飞行员,驾驶F-86“佩刀”喷气式战斗机突破音障,这也是人类飞行历史上首次由投入生产的飞机突破音障的例子。
叶格是科克伦的僚机和密友。
科克伦是一位杰出的女性,除了是第一位突破音障的女飞行员外,她还创造了多项飞行记录:第一位驾机在航母上起降的女飞行员,第一位飞行速度达到2马赫的女飞行员,第一位驾驶轰炸机穿越北大西洋的女飞行员,第一位成功实施盲降(仪表着陆)的女飞行员,第一位驾驶固定翼喷气式飞机穿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国际航空联合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掌门人(1958–1961),第一位戴着氧气面罩驾机飞行高度超过2万英尺的女飞行员。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人靠的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振动发声、弦乐器靠振动发声、鼓靠振动发声,蚊子是振动发声.2、停止,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发声:发出声音。
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 或没有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和都可以传播声音;不能传声;声音以的形式传播;5、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单位是;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m/s; s是距离,单位是,t是时间,单位是6、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得最快,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越声速越。
7、回声: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s以上,距障碍物至少m(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8、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传播路程:S=v* t,距离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9、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叫音调,决定因素是,频率越音调(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赫兹Hz)(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叫;低于20Hz的声叫;(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2、响度:声音的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1)物体振幅越响度越(2):听者距发声体越,响度越;(3)3、音色:(1)不同发声体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3声的利用练习(附解析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3声的利用练习(附解析新)专题2.3 声的利用1.可以利用声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
2.可以利用声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3.利用回声定位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如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潜水艇位置等)。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收。
5.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知识点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例题1](湖南怀化)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答案]C[解析]A.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
故A正确;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C 错误;D.铃声提醒同学们下课时间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D正确。
知识点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例题2](湖北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答案]C[解析]①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噪声;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的温度时传播声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③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④声音传播时,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这种特点可以应用在医学上。
A.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速度既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又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故B正确;C.不同发声体可以发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但由于材质和构造的区别,音色可能是不同的。
宇宙的第一个声音
作者:
来源:《方圆》2016年第03期
美国《大西洋月刊》
二零一六年一月五日
声音是有历史的。
它的历史从这个世界发出了第一次声响开始,到第一次被某个动物听到再到第一次被人类记录下来。
世界上的第一个声音是宇宙大爆炸发出来的。
在大爆炸发生后的10万年到70万年间,宇宙的时空密度远比地球上的空气更高,这就意味着声波确实能够在宇宙中传播。
现在,基于两个不同卫星的数据,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约翰·克莱默创造出了两种声音效果来还原宇宙大爆炸时可能发出的声音。
首先,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数据为背景,他将大爆炸的频谱资料通过软件进行加工,最终转化成了声音文件。
2013年,克莱默又利用新的数据重构了大爆炸的声音,这次的数据是来自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普朗克卫星。
工地施工噪音来源及如何治理一、建筑工地噪音的来源有那些?1、机械性噪声:机械声噪声是由机械的撞击、摩擦、敲打、切削、转动等产生的噪声。
如风钻、风镐、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动器;木材、石材加工机械(如带锯、圆锯、平刨、切割机、打磨机);金属加工的机床;钢模板及钢窗校平等产生的噪声。
2、空气动力噪声:比如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铆枪、空气打桩机、电锤打桩机等产生的噪声。
3、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4、爆炸性噪声:如放炮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5、交通运输和起重搬运噪声:如机动车辆运行、起重机械起重、搬运机械的搬运及其它非机动车辆和机械作业活动产生的噪声。
其它噪声:除上述性质的噪声之外的噪声。
二、工地噪声污染的特点1、建筑施工噪声具有普遍性。
由于建筑工程的对象是城镇的各种场所及建筑物,城市中任何位置都可能会成为建筑施工现场。
因此,在城镇居民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等周围,处处都可能会遭受到施工带来的噪声干扰。
2、建筑噪声具有突发性特点。
建筑工程通常是按照人们建设、改造城市的要求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其噪声干扰是随着建筑作业活动的发生而出现的,对于周围城市居民来说,这是一种突发性的干扰。
3、建筑噪声干扰具有非永久性特点。
建筑噪声会随着建筑作业活动的结束而结束,因此,其对居民的干扰是非永久性的。
4、建筑施工噪声还具有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集中、技术强制性强、噪声控制难度大等特点。
三、工地施工噪音如何治理?1、工地外围加装声屏障,使用这种方式隔音效果好,可以把噪音降低30分贝左右,但是价格比较贵,一般在隔音要求比较高的工地使用。
2、加装隔音围挡,这种方式隔音效果不如声屏障隔音效果好,它对噪音可以降低20分贝左右,材料和尺寸都低于声屏障,价格便宜是目前用于广泛的隔音方式。
3、加装夹心泡沫围挡,这种方式隔音效果很差不如声屏障的隔音效果好,它只能降低几分贝,了胜于无,还有一种方式是把咱们的冲孔围挡冒充隔音围挡的,这种基本上就是应付检查的,本身是没有隔音效果的。
爆炸声音的来源
气球在爆炸的时候会发出“嘭”的声音,鞭炮在爆炸时候同样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的来源,是物体本身破裂的声音还是其他的来源,我们一同来看看,我们知道声音的来源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其实呢,气球爆炸属于物理爆炸,爆炸前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气球内外存在压力差,气球内的空气被压缩。
如果压缩越厉害,气球爆炸时发出的声音越大。
气球爆炸发出的声音,本质上是压缩气体迅速膨胀所导致的。
气球爆炸具体的物理过程大概是:气球一旦有破损,那么由于本身气球内外存在压力差,在气球的破损处,气体就会迅速泄露,造成破损处面积迅速增大。
气球里面被压缩的气体会迅速膨胀,以便与周围的空气的压力差达到平衡,造成空气介质的质点振动,造成声音。
空气一定要是迅速膨胀,才会造成大响声,就是一瞬间戳破气球那种。
而慢慢漏气的气球,你们也遇到过,声响不大的。
这个我们可以分辨一下:
一个气球:将其橡胶皮撕裂的声音,和吹爆的声音是不同的。
当气球爆裂前,内部气体压强大于外部气压,一旦爆裂,内部气体冲出引起空气振荡,产生声音,这个声音比橡胶皮撕裂声音明显
一个保温瓶,双层瓶胆之间是真空,外部气压大于里面,一旦爆裂,外面气体冲进里面,引起空气振荡,产生声音,和瓶的玻璃碎的声音相比是不同的,爆破声是主要的。
而炸药爆炸,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体积会扩大千倍,气压极大,爆裂产生的空气振荡声音非常大,和其外包物质破碎声相比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