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32
本科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编号J1670101学号学生姓名所在专业所在班级指导教师成绩教师签字年月日课程设计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目录目录设计总说明 (I)1、需求分析 (3)2、概念结构设计 (3)3、逻辑结构设计 (4)4、物理结构设计 (4)5、系统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前台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后台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优缺点及自我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参考文献 (7)设计总说明(1)系统开发目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
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
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
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2)开发内容用数据库和Java相关技术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3)开发要求能够对学生信息进行简单的添加,删除和查询(4)开发环境及工具1、操作系统:Windows 72、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83、Java开发工具:Eclipse(5)系统功能简介一、学生管理1、添加学生信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终版)1.1 系统名称本文介绍的系统名称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1.2 系统开发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本系统应运而生。
1.3 选题说明本系统旨在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
1.4 系统目标本系统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1.5 系统主要功能本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
信息管理包括员工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等;财务管理包括财务报表管理、成本管理、收支管理等。
1.6 可行性分析1.6.1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需要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竞争情况、管理需求等进行全面分析。
1.6.2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本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
同时,本系统的开发也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需求。
2.1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包括员工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等。
通过对信息的集中管理,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2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收支管理等目标。
3.1 系统功能结构为了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功能结构,本文进行了功能结构调查和组织结构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3.2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流程。
本文对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绘制了业务流程图。
3.3 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是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设计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流程。
本文对系统的数据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绘制了数据流程图。
辽宁工业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论文)题目: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设计仓库管理系统院(系):软件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13班学号: 111301060学生姓名:安凯辰指导教师:王彦华教师职称:讲师起止时间: 2012.5.28--2012.6.8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目录第一章系统分析 (1)1. 1 系统需求 (1)1. 2 系统设计原则 (1)1. 3 系统可行性分析 (1)1.4 数据字典 (1)1. 5 系统流程图 (2)1.6 业务流程图 (3)1.7 实体与实体间E-R模型(CDM图) (3)1.8 PDM图 (4)第二章系统设计 (5)2. 1 概念设计 (5)2. 2 逻辑设计 (5)第三章系统实施 (7)3.1 数据库表格设计代码 (7)3.2 存储过程及触发器设计代码 (11)3.3 与数据库连接代码 (15)3.4 出库单明细代码 (15)3.5 借条信息查询代码 (16)第四章系统总结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系统分析1. 1 系统需求软件环境:用户端:windows vispaSP1,windowsXP服务器端:windows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编程语言:sql数据库:sql2005硬件环境:有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大容量的存贮装置,个人电脑(终端)以及联结起来的网线等,组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1. 2 系统设计原则1) 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稳定性好;2) 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好;3) 系统输入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行,尽量减少用户的输入工作量;4)允许多种数据输入方式,能实现多种查询,允许进行模糊查询;5)数据具有规范性,整体性,方便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
1. 3 系统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系统要求在windows2000以上环境运行,后台数据库采用SQL,使用SQL编程,采用ADO方式连接数据库,程序将部分需要经常调用的数据存入内存,可提高程序运行速度.经济可行性:在经济上,用此系统加强了信息管理效率,为管理人员提供了较高的效率,可节省人力资源的开支。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2010 年1月20日三峡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年学期小型超市信息管理系统摘要:随着技术发展,电脑操作及管理日趋简化,电脑知识日趋普及,同时市场经济快速多变,竞争激烈,因此企业采用电脑管理进货、库存、销售等诸多环节也已成为趋势及必然,可以解决企业账目混乱,库存不准,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小型超市引进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远优于传统的手工管理。
1 需求调查、分析1.1 企业介绍该超市是一个面向生活小区的独家经营的小型自选超市,没有连锁店,超市老板即是超市管理人员。
该超市经营各种类别的商品,如服装、家庭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蔬菜水果等。
该小型超市有自己的仓库,和一定的供应商保持联系,顾客以个人为主,没有预定、赊账、折扣等复杂的财务信息,工作人员也比较固定,没有复杂的人事调动、福利津贴等职工信息。
原来的收款方式是使用两台旧式收款机,由收款员按商品价格标签收款。
整个超市员工人数并不多。
主要管理工作包括进货、填写入库单并记入入库流水帐、定价、印制并粘贴价格标签、商品上架和整理、收款开票并记入销售流水帐、每日收市后作营业结算、每月月末作盘点统计并编制营业报告表。
由于是手工管理,并且收款方式落后,因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商品流失也比较严重。
超市的业务量是:平均每周进货一次,每次可能有不同的货源进货。
平均每天顾客数目是1000人。
平均每个顾客购买3种商品。
按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收市后统计分析人员还要根据商品购入流水帐和商品销售流水帐,按商品编号分别累计汇总各种商品当日累计购入入库量、累计销售量和库存结余量等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填入库存台帐。
1.2需求调查及分析用户需求:该超市管理人员是主要用户,使用频率最高,其他人员也会使用到,但不经常使用,管理人员能看到所有的供应商信息、商品信息、销售信息、职工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
该超市管理人员希望看到商品进货、存入仓库、由仓库到货架、最后销售的一系列活动以便于其管理。
数据库课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2)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方法;(3)熟悉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术;(4)了解数据库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实现;(2)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和维护;(3)能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2.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3.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恢复等;4.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5.数据库应用实践: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数据库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据库技术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案例分析等多媒体教学资料;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根据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给予评估;3.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数据库知识的掌握程度;4.实践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应用项目,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集中性实践教学计划书课程名称:数据库与信息管理课程设计专业:班级:课程负责人:附录1:参考实例(客房预定系统设计)一、需求分析(给出数据字典(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文字描述:顾客可以用电话或上网注册的方式预定。
其方式不同,但提交的内容是相同的:需要的房间类型,房间数,客人人数,预定时间,退房时间等。
服务台查询客房管理部,看看是否有满足客人要求的客房。
如果有,则记录下客人的需要,同时客房管理部通知财务部准备收预约金,同时反馈给客人确认信息。
如果客人要求的客房无法提供,则通知顾客无法满足此处加上数据字典部分。
二、概念设计◆实体:顾客,服务台,客房,客房管理部,财务部◆局部视图:1、顾客-预定-服务台事务规则:一个服务台可以为多个顾客服务一个顾客在一个服务台进行预订活动2、服务台-查询-客房管理部事务规则:一个客房管理部可以为多个服务台服务每个服务台最终只和一个客房管理部联系3、客房管理部-管理-客房事务规则:1个客房管理部管理多个客房一个客房由一个客房管理部管理4、客房管理部-财务收入-财务部事务规则:一个酒店或旅馆只会有一个客房管理部和财务部(1:1) 视图集成•局部视图集成会发生冲突,主要是同名异义、同义异名的问题•同名异义:如“服务台—联系电话;顾客—联系电话”•同义异名:如“顾客—身份证号;财务部—顾客身份证号”三、逻辑设计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不是最终的)•顾客(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客房种类,房间数,订房日期,退房日期,服务台台号,当值服务员工号) 3NF•服务台(服务台台号,服务台联系电话,订房编号) 3NF•客房(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位置,客房单价,客房设备,今日状态) 2NF•客房管理部(订房编号,客房编号) 3NF•财务部(订房编号,预约金,身份证号) 3NF其中,“客房”是2NF,因为: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位置,今日状态;客房种类—>客房单价,客房设备。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设计目的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流程;2)培养学生实际规划开发项目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要求运用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开发工具制作一个小型管理信息系统。
所设计的管理系统应包含输入输出、查询统计、插入、删除、报表及数据备份等基本功能。
题目的选择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虚构的问题。
根据所学的软件软件工程和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组学生人数一般3-5人。
分组按成绩好差、能力强弱搭配的原则,每个小组由1名组长负责安排和协调组员的任务。
四、课程设计开发环境数据库设计环境及程序设计语言可以自选。
五、课程设计参考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编著,高等教育版社,2000.2《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实践》刘强编著,高等教育版社,2005.7六、课程设计时间课程设计时间为18周,每周2节课,学分1分,第18周提交设计文档及源代码。
七、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学生所完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文档和程序设计结果,以此作为考核依据。
八、附录1、附录1 设计文档参考格式2、附录2 设计参考题目1、附录1 设计文档参考格式1) 封面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人事薪资管理系统的设计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年月日2) 文档格式(1)、概述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的、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curriculu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CMS)是一
种旨在收集、整理和使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信息的系统。
它收集、存储和实
时受理与学术教务有关的信息,比如发布公告、安排课程、登记成绩、考试管理以及相关
统计分析等,有助于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高效、无缝连接。
教师可以利用CMS中提供的网上通道发布课程消息并更新数据,这有助于及时更新网
上资源,提高管理效能。
同时,学生可以访问网上课程表,了解开设的课程名称、上课时
间和地点等,还可以直接报名或更新课程信息。
此外,学生也可以在线查询各类信息,如
查询及时公布的考试成绩、缴费信息和对应课程分数信息等。
CMS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管理工具,例如通过分析和检索存储的信息,
以获得有关校园人数分布、学历比例、毕业生分布和考试成绩分析等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学校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设施,从而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在CMS的基础上,有利于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便捷的教育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务
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另外,CMS尽管提供了多种便利,但也存在一些不
利的方面,需要注意实施防范,例如信息安全和数据完整等。
因此,对于CMS系统的设计
与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利弊,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院计算机系专业计算机应用班级10计算机本科2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刘小明2012 年 5 月28 日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需求分析 (4)1.数据需求分析 (4)2.系统功能需求 (4)二、概念结构设计(E-R图) (5)三、逻辑结构设计 (7)3.1关系模式设计 (7)3.2数据类型定义 (8)四、物理结构设计 (9)五、数据库实施 (10)5.1基本表的建立 (10)5.2数据输入 (17)5.3视图的建立 (18)5.4索引的建立 (22)5.5存储过程的建立 (24)5.6数据查询 (26)六、实验总结 (31)七、参考文献 (31)一、需求分析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比如文字处理、信息管理、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教育培训以及游戏娱乐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出现,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现在世界上的各种软件层出不穷,但它们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需要,所以人们仍是不得不开发适合特殊需求的软件。
高校成绩管理系统记录了一个大学生成绩的系统,它的出现使得查询、更新、插入简单化,高效化,成本也随之大大减少。
使用计算机对成绩信息的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信息存储及时,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成绩管理的效率,也是高校成绩正规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设计均以中文形式表示,对普通程序使用者的查询提供简单方便的快捷操作,不需要技术含量。
以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通过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逻辑模型以及利用标准SQL语言的数据库实现,掌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增强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
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应懂的SQL语言。
数据流图2.系统功能需求(1)学生成绩按每学年进行成绩统计;(2)学生成绩名次排定;(3)每门课程平均成绩统计;(4)学生所学课程及学分统计;(5)输入每个学生成绩时,自动生成该学生已修总学分;(6)学生成绩查询;(7)教师任课查询;(8)班级课程开设查询;二、概念结构设计E-R图实体:全局E-R图:三、逻辑结构设计3.1 关系模式设计教师1h(教师编号1h、教师姓名1h、教师性别1h、教师年龄1h、职称1h、联系电话1h)上课1h(教师编号1h、班级编号1h)授课1h(教师编号1h、课程编号1h)课程1h(课程编号1h、课程名称1h、教师姓名1h、开课学期1h、学时1h、考试或考查1h、学分1h)学习1h(学号1h、课程编号1h、学期1h、课程名称1h、成绩1h、教师姓名1h)学生1h(学号1h、学生姓名1h、学生性别1h、学生年龄1h、生源所在地1h、已修学分总数1h,班级编号1h)开设1h(课程编号1h、班级编号1h)班级1h(班级编号1h、班级名称1h、专业编号1h)专业1h(专业编号1h、专业名称1h)3.2 数据类型定义(5)学习Study1h四、物理结构设计索引就是表中数据和相应存储位置的列表,使用索引可以大大减少数据的查询时间。
对于一个确定的关系,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考虑建立索引。
(1)以查询为主的关系可建立尽可能多的索引。
(2)对等值连接,但满足条件的元组较少的查询可以考虑建立索引。
(3)如果查询可以从索引直接得到结果而不必访问关系,则对此种查询可以建立索引。
该高校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可建立以下索引:Courses(课程编号)Students(学生学号,班级编号)Classes(班级编号)Study(学号,课程编号)五、数据库实施5.1 基本表建立(1)教师表Teachers1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Teachers1h(教师编号1h CHAR(20),教师姓名1h CHAR(10),教师性别1h CHAR(2),教师年龄1h INT,职称1h CHAR(20),联系电话1h CHAR(10),);SQL执行结果:(2)专业表Majors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Majorslh(专业编号lh CHAR(20),专业名称lh CHAR(20),);SQL执行结果截图:(3)班级表Classes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Classeslh(班级编号lh CHAR(20),班级名称lh CHAR(20),专业编号lh CHAR(20),);SQL执行结果截图:(4)课程表Courses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Courseslh(课程编号lh CHAR(20)PRIMARY KEY,课程名lh CHAR(20),教师姓名lh CHAR(10),学时lh INT,考试或考查lh CHAR(10),学分lh INT,)SQL执行结果截图:(5)学生表Students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Studentslh(学生学号lh CHAR(20),学生姓名lh CHAR(10),学生性别lh CHAR(2),学生年龄lh int,生源所在地lh char(20),已修学分总数lh int,班级编号lh CHAR(20))SQL执行结果截图:(6)上课表Teach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Teachlh (教师编号lh CHAR(20), 班级编号lh CHAR(20), )SQL执行结果截图:(7)授课表Instruct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Instructlh(教师编号lh CHAR(20),课程编号lh CHAR(20),)SQL执行结果截图:(8)学习表Study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Studylh(学生学号lh CHAR(20),课程编号lh CHAR(20),学期lh char(10),课程名称lh char(20),成绩lh int,教师姓名lh char(10),)SQL执行结果截图:(9)开设Setuplh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Setuplh(课程编号lh CHAR(20),班级编号lh char(20),)SQL执行结果截图:5.2 数据输入专业表Majorslh:班级表Classeslh:课程表Courseslh:教师表Teacherslh:学生表Studentslh:学习表Studylh:上课表Teachlh:授课表Instructlh:开设表Setuplh:5.3视图的建立(1)学生成绩统计CREATE VIEW dbo.学生成绩统计ASSELECT dbo.Studentslh.学生学号1h, dbo.Studentslh.学生姓名1h,dbo.Studylh.课程名称1h, dbo.Studylh.教师姓名1h, dbo.Studylh.成绩1h FROM dbo.Studentslh INNER JOINdbo.Studylh ON dbo.Studentslh.学生学号1h = dbo.Studylh.学生学号1h(2)学生所学课程及学分统计CREATE VIEW dbo.学生所学课程及学分统计ASSELECT dbo.Studentslh.学生学号1h, dbo.Studentslh.已修学分总数1h, dbo.Studylh.课程名称1hFROM dbo.Studentslh INNER JOINdbo.Studylh ON dbo.Studentslh.学生学号1h = dbo.Studylh.学生学号1h(3)教师任课查询CREATE VIEW dbo.教师任课查询ASSELECT dbo.Teachers1h.教师姓名1h, dbo.Courseslh.课程编号1h,dbo.Courseslh.课程名1h, dbo.Courseslh.学时1h, dbo.Courseslh.学分1h,dbo.Teachers1h.教师编号1hFROM dbo.Courseslh INNER JOINdbo.Teachers1h ON dbo.Courseslh.教师姓名1h = dbo.Teachers1h.教师姓名1h(4)班级课程开设查询CREATE VIEW dbo.班级课程开设查询ASSELECT dbo.Classeslh.班级编号1h, dbo.Classeslh.班级名称1h,dbo.Setuplh.课程编号1h, dbo.Courseslh.课程名1h, dbo.Courseslh.学时1h,dbo.Courseslh.学分1hdbo.Courseslh ONdbo.Setuplh.课程编号1h = dbo.Courseslh.课程编号1h INNER JOINdbo.Classeslh ON dbo.Setuplh.班级编号1h = dbo.Classeslh.班级编号1h5.4 索引的建立因为每一个表建立,SSMS会自动生成一个聚集索引,所以不需要再手动建立聚集索引。
(1)专业编号lh:create unique index SY_专业编号lh on Majorslh(专业编号lh)(2)课程编号lh:create unique index SY_课程编号lh on Courseslh(课程编号lh)(3)学生学号lh,班级编号lh:create unique index SY_学班lh on Studentslh(学生学号lh,班级编号lh)(4)学生学号lh,课程编号lh:create unique index SY_学课lh on Studylh(学生学号lh,课程编号lh)5.5 存储过程的建立(1)建立一个对学生表插入信息的存储过程sql语句如下:@sno char(20),@sname char(12),@ssex char(2),@sage int,@ssourcead char(20),@scredit int,@sclass char(12)asinsert Studentslh(学生学号lh, 学生姓名lh, 学生性别lh, 学生年龄lh, 生源所在地lh, 已修学分总数lh, 班级编号lh)SELECT *FROM StudentslhGoSql执行结果如下:(2)建立一个输入成绩,自动生成其总学分的存储过程sql语句如下:create procedure pro_输入成绩自动生成学分lh@学生学号lh char(20),@课程编号lh char(12),@课程名lh char(20),@学期lh char(10),@成绩lh int,@教师姓名lh char(10),@学分lh intasbegininsert into pro选修lhvalues( @学生学号lh,@课程编号lh,@成绩lh )update Studentslhset Studentslh.已修学分总数lh = Studentslh.已修学分总数lh + @学分lhwhere Studentslh.学生学号lh=@学生学号lhendSql执行结果如下:5.6数据查询(1)查询dbo.Courseslh表里的课程编号1h, 课程名1h, 教师姓名1h, 学时1h 的所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