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植中的废料再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技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食用菌类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然而,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这些废弃物可以被转化成资源,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技术,以期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废弃物的分类与特点在食用菌类栽培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床层材料、残渣和菌丝包袋等。
这些废弃物具有一定的特点,如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和水分等。
其中,床层材料主要由各种农作物秸秆和木屑等组成,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木质素,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残渣是指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剩余的废物,如菌盖、菌柄和菌渣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
菌丝包袋则是用于食用菌菌种培养的材料,一般由农作物秸秆和稻草等制成,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水分。
2. 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技术2.1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料的常用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床层材料和残渣等废弃物适合进行堆肥处理。
首先,将废弃物进行堆放,并添加一定的稻草或秸秆等碳源。
然后,根据堆肥的需要调整水分和温度,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腐熟。
通过一定周期的堆肥处理,废弃物中的养分和有机质得以有效转化,最终生成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2.2 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燃烧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床层材料和菌丝包袋等废弃物可以作为生物质燃料进行利用。
通过燃烧过程,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含量被释放为热能,用于供热或发电。
同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可以用作肥料或建筑材料的原料,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2.3 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饲料的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丝包袋和部分残渣等废弃物适合进行发酵处理。
通过将废弃物与一定比例的菌种混合,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促进菌种的繁殖和代谢,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发酵过程。
食用菌培养料残渣的四种综合利用方法一、可作培养料二次利用以平菇废料栽培草菇为例,平菇以利用纤维材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为主,很少消耗纤维素。
因此,在平菇菌床废料中,纤维素的含量相对地较高,正好满足草菇的营养要求。
其方法如下:栽培平菇的培养料在采完菇后将其菌块打碎,晒干保藏。
堆制草菇料时,在100公斤废料中加新棉籽壳20公斤,干牛粪20-30公斤、尿素0.5公斤、石膏粉1.5-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按常规法堆制,堆制时间可缩短2-3天,翻堆减少1次,出菇提前2-3天,与粪草堆肥的产量大致相同。
二、可作沼气池的原料用棉籽壳、稻草、锯末作培养料栽培食用菌,其残渣经菌丝分解,更易被沼气发酵微生物利用,可加速沼气发酵微生物对它的分解,提早产气,产气率更高。
三、可作菌糠饲料食用菌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利用秸杆作培养料栽培的食用菌废料中,粗纤维降解50%,木质素降解30%,因废料中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所以粗蛋白的含量由原来的2%增加到6%-7%,脂肪的含量也增加1倍左右。
经过菌丝的分解作用,秸杆材料表面的角质层和硅细胞组织以及纤维的结晶结构均遭受破坏,呈疏松多孔状,降低了机械强度,易于粉碎,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提高了营养价值。
用来饲养猪、牛等牲畜,比米糠更好,可以达到玉米的饲用效果。
菌糠饲料可以直接喂猪、牛,也可以放在青饲料打浆机中打成浆,再掺入其它饲料;也可不加工直接与其它饲料混合。
四、可作有机肥料培养料残渣所含养分有菌丝不能直接利用的成分,菌丝的代谢产物和菌丝体分解后的菌蛋白等。
据分析,每吨残渣约含氮10公斤,磷1公斤,钾10公斤,且碳氮比值小,养分处于速效状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每亩施入培养料残渣3000-4000公斤,可使玉米增产10%以上,小麦、大豆增产30%左右。
在农田施用培养料残渣,不但可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持水力和通透性。
代谢产物中的有机酸类等物质还能刺激根际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有些代谢产物则对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很理想的“菌肥”。
食用菌废料的利用栽培食用菌后的废料,也称菌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及矿物质。
菌糠经过适当处理,可提高使用价值,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利用途径有:一、作草菇、平菇培养料。
将废料捣碎,充分曝晒,按干料重量添加20%发酵好的鸡粪或猪牛粪,用0.2%多菌灵、3.5%石灰水溶液拌料。
经堆积发酵处理后,采用阳畦田字形栽培方式,四周填充含有10%石灰水的肥土,再点播草菇菌种,4-5天后再用点播的方式播种一次。
一般每50公斤料可增值50元以上。
把室内平菇废料移入菜园、果园等再利用,可增收平菇1-2潮。
做法是:按深0.4米、宽0.5米开挖浅坑,长度不限,东西走向,在土坑内倒入茶枯水,待水被吸收后撒一层石灰粉。
将废料除去老化菌皮和杂菌结块后,视其大小碎成块状,然后把菌块臵于补充营养液中浸泡。
营养液的配方是:淘米水50公斤、尿素250克、白糖1公斤、磷酸二氢钾200克。
在菌块吸饱吸透后,逐个排列于土坑内。
用菜园土或耕作层表土填满空隙,并覆盖表土高出2-3厘米,再覆盖薄膜或草帘,保温保湿透气栽培,催发出菇。
二、作饲料源代替部分粮食。
将食用菌的废料晒干后,经粉碎,可用于畜、禽、鱼等动物饲养的饲料。
菌糠有棉籽壳菌糠、锯木屑菌糖、稻草菌糠、玉米芯菌糖、甘蔗渣菌糠、酒糟菌糠、醋糟菌糠等,据试验:在育肥猪前期日粮中配入12%的稻草菌糠或木屑菌糠,结果两试验组前期增重及饲料报酬与对照组相近。
后期配入量增至18%,增重及饲料报酬仅略低于对照组。
全期两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增重相当,饲料报酬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42%和4.4%,经济效益显著。
由于菌糠中粗纤维含量会限制猪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故猪饲料中添加菌糠的比例不宜超过20%。
用25%-35%棉籽壳菌糠代替部分麦麸和玉米面作兔饲料,在整个饲喂过程中,家兔各方面表现正常,试验组兔的生长速度与对照组基本一致,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不大。
用菌糠饲喂奶山羊,比喂氨化麦秸的奶山羊日增重提高54.5%,日产奶量提高19.4%,饲料利用率提高13.2%。
食用菌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食用菌栽培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农业技术,通过利用菇类中废弃物质的降解能力,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有价值的食用菇类产品。
这种废弃物资源利用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原理、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方法和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原理食用菌栽培是一种利用真菌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降解能力,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食用菌类产品的技术。
这种技术依赖于菌丝体吸收有机废弃物中的养分,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分解降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等,形成菌床,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条件。
二、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方法1.废弃物的预处理在食用菌栽培中,废弃物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提高其可利用性。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粉碎、发酵等。
通过粉碎废弃物,可以增加其表面积,利于微生物降解。
而通过发酵,可以进一步分解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其养分含量。
2.废弃物与菌种的配比废弃物与菌种的配比是影响食用菌栽培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废弃物中的碳氮比应该在20:1到40:1之间,才能为菌丝体提供适宜的营养环境。
因此,对于碳含量较高的废弃物,需要适当添加富含氮源的物质,以调整碳氮比。
3.发酵过程的控制废弃物的发酵过程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需要进行合理控制。
通常来说,食用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到30℃,湿度为70%到80%。
适度的通风可以保证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应,促进废弃物的降解。
三、废弃物资源利用的优势1.环境效益食用菌栽培是一种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环保方法。
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食用菌类产品,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采。
同时,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出氧气,有助于改善环境的空气质量。
2.经济效益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食用菌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通过食用菌栽培,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农产品,为农民提供增收渠道,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食用菌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食材,除了可供人们食用外,所产生的菌渣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菌渣是指在食用菌培养中,菌丝长成菌培养床便可称其为菌渣。
在大规模的食用菌生产中,菌渣的回收和再利用处置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环保问题。
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回收和再利用。
首先,菌渣的回收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回收菌渣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常见的菌渣回收方式有以下几种:1.有机肥料制备:菌渣可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生成高效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解菌渣中的有机物,使其变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2.发酵床制备:回收的菌渣可以与适量的有机物一起放入发酵床中,进行堆肥发酵。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可将菌渣转变为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等。
发酵床制备的菌渣可以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等领域。
其次,菌渣的再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菌渣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被用于多个领域:1.饲料添加剂: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而且,菌渣中的纤维素和多糖也对畜禽的消化系统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2.食用菌菌种培养床:菌渣中含有尚未利用的菌种,可以将其用于食用菌的再培养。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还能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3.生物质燃料:菌渣中富含有机物,可以通过干燥和压缩等工艺制作成为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不仅具有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效果,还能减少对大气环境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除了上述提到的回收和再利用方式,我们还可以结合特定的环境和需求,探索更多的处置方式。
如菌渣可以用于生物塑料的制备、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等。
当然,菌渣的回收再利用并不是一项容易实施的任务,目前仍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是大规模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难题。
由于菌渣的性质复杂,回收处理工艺的研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食用菌类的消费和栽培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压力。
同时,大量的有机废弃物产生,给环境带来了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食用菌类的栽培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一、有机废弃物的种类和特点有机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生活污水等方面,包括玉米芯、木屑、豆渣和厨余垃圾等。
这些有机废弃物具有含水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非常适合食用菌类的栽培。
二、利用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方法1. 堆肥法堆肥法是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转化为肥料以供食用菌类栽培。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仅能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还能提供良好的栽培基质。
2. 埋土法埋土法是将有机废弃物埋在菌床中,与栽培基质混合,埋土培育食用菌。
这种方法不仅能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可以改善栽培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湿性。
3. 发酵法发酵法是将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作用,提供充足的养分。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转化废弃物的营养成分,并产生较高的产量。
三、选择合适的食用菌类进行栽培不同的食用菌类对废弃物的要求略有不同。
选择合适的食用菌类进行栽培,能够充分利用废弃物的营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食用菌类有蘑菇、黑木耳和香菇等。
1. 蘑菇蘑菇对废弃物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进行栽培。
尤其是以木屑和秸秆为主要底料的蘑菇栽培,不仅能够高效利用废弃物,还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2. 黑木耳黑木耳对废弃物的要求相对较高,以玉米芯和马铃薯渣为主要底料进行栽培效果较好。
黑木耳栽培不仅可以使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还能够提供优质的食用菌产品。
3. 香菇香菇对废弃物的要求较高,以谷细胞为主要饲料进行栽培效果最佳。
香菇的栽培对于粉废弃物的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四、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的优势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食用菌类栽培有以下几点优势:1. 资源化利用有机废弃物作为底料可以充分利用其养分,将其转化为食用菌的营养来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食用菌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利用技巧有机废弃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能够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得到有效利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食用菌栽培中的有机废弃物利用技巧,以期提供给您有益的建议。
一、废弃菌包堆肥技巧废弃的食用菌包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常见有机废弃物。
将这些废弃菌包用于堆肥处理是一种可行的利用方法。
首先,将废弃菌包与其他有机废弃物,如果皮、废弃蔬菜等混合,形成有机堆肥材料。
然后,按比例适当调节碳氮比,加入适量的水分,并进行堆肥堆垛。
在堆肥过程中,定期翻堆,促进通气,加速分解和发酵。
最后,经过几个月的堆肥,废弃菌包会转化为有机肥料,可以用于种植其他农作物或作为基肥使用。
二、废弃菌丝袋的再利用废弃的菌丝袋是食用菌栽培中另一个常见的有机废弃物。
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将其再利用:首先,将废弃菌丝袋收集起来,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然后,将清洗后的菌丝袋切成小块,通过减少体积加速分解。
接下来,将切碎的菌丝袋作为覆盖物,铺在其他有机废弃物的表面,以提供氧气和水分的均匀分布。
在一段时间后,废弃菌丝袋会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养分,促进其他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
三、用废弃物制备菌种基质食用菌的培养过程离不开菌种基质,而废弃物可以成为制备菌种基质的有效材料。
首先,将废弃的植物秸秆、废弃蔬菜等细碎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有害微生物。
然后,将处理后的废弃物与适量的木屑、麦麸等混合,形成菌种基质。
接下来,加入食用菌的种植菌种,进行培养,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养分供给菌丝生长。
最后,菌种基质可作为种植其他食用菌的基础材料,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四、废弃物的堆肥菌剂制备废弃物中常含有丰富的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特别适合制备堆肥菌剂。
首先,将废弃物通过堆肥处理的方法进行分解和发酵,并定期翻堆,增加堆肥的氧气供应。
在堆肥过程中,废弃物的有机成分被分解成丰富的有机酸和微生物。
然后,将分解后的废弃物通过机械方法进行过滤和分离,得到富含菌种和有机酸的菌液。
最后,将菌液进行分装,制成堆肥菌剂。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食用菌类栽培是一项广泛应用的农业技术,但在栽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并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食用菌类栽培中废弃物处理的方法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一、废弃物处理方法1. 堆肥处理将食用菌废弃物与其他有机废弃物进行混合,通过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
堆肥过程中会产生热能,可以用于供暖或发电,同时也可以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种植。
2. 生物质能源转化通过生物质能源转化的方式将食用菌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体等。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能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3. 液体菌种发酵将食用菌废弃物与特定的液体菌种进行发酵,可以获得高蛋白的微生物饲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处理废弃物,还能够满足畜禽养殖对蛋白质的需求。
二、资源化利用途径1. 生物有机肥料经过合理处理的食用菌废弃物可以制成高效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栽培。
有机肥料具有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农作物品质的作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动物饲料添加剂将食用菌废弃物经过发酵或其他处理过程制成动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加饲料的利用率。
这不仅能够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菌丝基材制备食用菌废弃物中的菌丝可以用于制备菌丝基材,用于食用菌类的栽培。
这种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又可以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和质量。
三、案例分析以某菌种栽培基地为例,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
通过引入废弃物处理设备,将废弃物进行分离、发酵处理,并制成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
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种植,提高土壤质量;生物质能源则用于发电和供暖,满足基地自身的能源需求。
同时,该基地将废弃物中的菌丝用于制备菌丝基材,再次利用菌种进行食用菌的生产。
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实现了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食用菌类栽培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在菌类的栽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废弃物资源成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旨在为提高菌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提供参考。
一、废弃物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在食用菌类栽培的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包括菌床、菌渣、菌棒以及菌种等。
这些废弃物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 大量生成:食用菌类栽培是一种大规模的产业,废弃物资源的数量庞大。
2. 富含营养物质:废弃物资源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农业肥料价值。
3. 高湿含量:废弃物资源多半含水量较高,需要经过处理后方可利用。
二、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为了有效利用食用菌类栽培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源,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综合利用技术。
1.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废弃的菌床和菌棒等废弃物资源富含有机质,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其中,生物质气化和生物质发酵是常用的技术。
生物质气化将废弃物资源转化为可燃的气体,可以用于发电或供暖;生物质发酵则将废弃物转化为沼气或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
2. 菌床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弃的菌床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制备成菌床提取物。
菌床提取物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活性多肽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生物肥料、农药、食品添加剂等方面。
3. 菌渣的农业利用技术菌渣是指食用菌类栽培中剩余的菌丝体,含水量较高。
通过包埋或浸泡等处理方法,可以将菌渣应用于农田中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菌渣还可以利用其抗菌活性,开发制备天然抗菌剂。
4. 菌种资源的再利用技术食用菌类栽培过程中产生的菌种可以通过培养和鉴定的方式进行保存和再利用。
菌种资源的再利用可以提高菌株的育种和品质改良效果,推动菌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挑战与展望虽然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食用菌培植中的废料再利用
作者:张庆岭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第04期
在食用菌生产中,每年均有大量的废弃物产生,特别是老产区和规模较大生产区。
这些废料如果不及时进行妥善的处理,将会给食用菌生产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轻则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以后的产量和质量,重则导致病虫害大量蔓延与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有很多食用菌生产者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够,生产结束后就将废料长期堆放在菇(耳)场四周任其腐烂;有的则倾在河边及公路两侧。
这些处理方法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而且对以后的生产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有些生产者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因此,广大食用菌生产者应时刻注意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实践证明,食用菌废料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再利用,既可增加生产者的收入,也可保护环境卫生。
一、可栽培鸡腿菇
栽培了平菇、香菇、木耳、蘑菇等品种的废料,只要菌丝生长良好,培养料未被杂菌污染,则可将其晒干粉碎后添加30%到新原料中栽培鸡腿菇,效益相当可观。
此法既可降低成本,也可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二、加工成菌糠饲料
食用菌废料中仍有大量的菌丝存在,而菌丝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未被利用。
将那些菌丝生长洁白、培养料未被污染的原料及时晒干,粉碎,添加10%左右到饲料中喂猪、鸡等畜禽动物,同样可实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用作果树、花卉种植的肥料
种菇(耳)后的各种废料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菌肥,如在苹果、梨、葡萄等水果园内开环状槽,槽深50厘米,把食用菌废料深施后掩埋,可起到改良果园土壤、提高水果品质、增产增收的效果,且肥效持久,经济实惠。
在花卉种植中,把食用菌废料与肥料混合后堆积发酵,用来作为花卉、苗圃、花盆的养花基肥,对种植花卉的土壤结构、透气性、保水持水能力都有所改善,长出的花、草枝繁叶茂,花朵艳丽,而且可有效降低成本。
四、用作菇棚的加温燃料
在北方,冬春季节自然温度低,种菇的塑料大棚不辅以升温措施很难出菇。
但大多数生产者升温用的燃料是煤炭,投资大,成本高。
种菇者只需将升温灶体结构稍加改变,改烧煤为烧食用菌废料,每年便可节约大量的燃料投资。
五、用作沼气池的添加原料
食用菌废料可以解决农村中无禽、畜及秸秆的菌农的沼气池原料添加问题。
六、废塑料袋可以回收利用
生产中使用过的废塑料袋经过回收加工,可以做成颗粒。
既可以给生产者增加收入,减少资源浪费,又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食用菌废料的再利用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广大食用菌生产者可以充分利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食用菌生产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黑龙江省东宁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张庆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