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29.2、三视图教案20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2
三视图
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
前面我们讨论了由立体图形(实物)画出三视图,那么由三视图能否也想象出立
引导学生结合例例例的三视图想象一下构造还原过程(发展空
,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
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
描述物体的形状
可见到。
两
、如图所示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该多面体的具体名称。
据三视图要描述
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视图是通过俯视图、正视图和左视图来描述物体形状和尺寸的方法;2.掌握三视图基本投影规律;3.学会使用三视图绘制简单物体;4.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三视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什么是三视图2.三视图的作用及意义3.三视图的基本投影规律4.利用三视图进行绘图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通过讲解三视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巧;2.互动问答法:通过课堂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巩固知识点;3.实例演练法:通过举例讲解和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方法;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三视图的绘制,鼓励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和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三视图的基本投影规律;3.学会使用三视图完成绘图。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学生绘图时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和绘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堂提问和谈论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三视图的基本知识1.理解三视图的基本概念: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2.介绍三视图的作用:通过三视图描述物体形状和尺寸,了解物体整体形态;3.讲解三视图的基本投影规律:正视图上看不到的部分在左视图上出现,俯视图上看不到的部分在左视图和正视图中都出现。
3. 实际操作和练习1.四人一组分别绘制一个简单的物体的三视图;2.三视图填空练习。
4. 总结本节课1.通过课堂问答巩固知识点;2.强调三视图的作用和投影规律。
五、教学评价1. 思考题1.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的作用是什么?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3.在绘制三视图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 作业练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几个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29.2 三视图一、教学目标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和心里水平上来看,学生自主参与愿望还很强烈,因此,在课堂中组织一定的讨论和交流,便于学生深化知识。
三视图在生活当中应用必然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有一定兴趣的教学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独学-互学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体的正投影。
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通过以上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发现?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二)应用-展示交流例画出下图2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9.2《三视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2节《三视图》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几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绘制三视图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绘制三视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方法。
2.难点:对于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视图的绘制过程。
2.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体模型,引导学生回顾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三视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三视图是指一个几何体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投影。
通过展示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的三视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视图的绘制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几何体,尝试绘制其三视图。
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9-2 三视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9-2 三视图》是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了解并能够画出一般物体的三视图,以及掌握由三视图还原物体形状的方法。
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立体几何知识的巩固,又是为后续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以及如何由三视图还原物体形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了解并能够画出一般物体的三视图,以及掌握由三视图还原物体形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视图的概念,一般物体的三视图的画法,由三视图还原物体形状的方法。
2.教学难点:由三视图还原物体形状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并总结由三视图还原物体形状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操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和立体图形,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纸张和绘图工具,用于绘制三视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立体物体,如房屋、汽车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不同角度的视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视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三视图的概念,以及一般物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三视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讨论了由立体图形(实物)画出三视图,那么由三视图能否也想象出立体图形(实物)呢?引导学生结合例例例的三视图想象一下构造还原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二)新课学习
例4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
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如图(1)所示;
(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如图(2)所示.
例5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正面是正五边形
,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物体是矩形
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
两
条棱(虚线)被遮挡,由左视图知,物体的侧
面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
见到,综合各视图可知,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
解: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如下图所示.
(三)巩固再现
1、P121 练习
2、如图所示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该多面体的具体名称。
三、小结:
1、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
2、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
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
3、对于较复杂的物体,有三视图形象出物体的原型,应搞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应关系。
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