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的含义与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一、铁路运输概述(一)铁路运输的含义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从而实现货物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二)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人类不能像鱼类那样生活在水中,也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必须脚踏实地生活在陆地上。
因此,尽管很早就有了木筏和独木舟做为交通工具,但人类在改进交通工具上的努力最初主要还是针对陆上交通工具的。
随着时代步伐的向前推进,交通工具也是多中多样,铁路运输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的诞生,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铁路货物运输作业根据托运货物的重量、体积、形状分为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3种1、整车运输。
一般的说,一批货物按照它的重量或超过一辆的货车装运,或者虽然不能装满一辆货车,但是由于货物的性质、形状或运送条件等的原因,必须单独使用一辆货车装运时,都应以整车的方式运输。
整车货物以每车货物为一批。
2、零担货物。
如果货物按照它的性质、形状,运送条件不需要单独使用一辆火车运输,可以与其他几批货物拼装一辆货车运送时,则按零担的方式运输。
零担运输以每张运单为一批。
3、集装箱运输。
铁路货物运输中,符合集装箱运输条件的可按集装箱托运,符合集装箱运输条件的货物为:以贵重、易碎、怕湿货物为主的“适箱货物”,和其他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货物(三)铁路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程度高、运输速度快、运输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且具有污染小、潜能大、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优势,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无法比拟的。
(四)铁路运输的发展历史。
希腊是第一个拥有路轨运输的国家,至少两千年前已有马拉的车沿着路轨运行。
1820年代,英格兰的史托顿与达灵顿铁路成为第一条成功的蒸汽火车铁路。
后来的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铁路更显示了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
很快铁路便在英国和世界各地通行起来,且成为世界交通的领导者近一个世纪,直至飞机和汽车发明才令铁路缓慢地衰落。
高架电缆在1888年发明後,首条使用高架电缆的电气化铁路在1892年启用。
运输1、定义运输指人或物借助运力(由运输设施、路线、设备、工具和人力所组成的具有从事运输活动能力的系统)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
《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运输的定义: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和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运输与搬运、配送的区别2.1运输与搬运的区别运输是大范围内进行的以实现物品位移为目的的物流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对物品进行的以水平位移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作业。
2.2运输与配送的区别活动范围不同:运输是在大范围内进行的;配送一般仅局限于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范围之内功能上存在差异:运输是以实现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位置转移为主,运输途中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存储功能;配送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物品的近距离位置转移为主,但为了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有时增加一些功能,因此,配送具有多功能性的特点运输方式和工具不同:运输可采用多种运输工具,只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式即可;配送由于功能的多样化、运输批量小、频率高的特点,只适于采用装载量不大的短途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
3、运输的地位3.1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运输是物流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了产出投入比)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运输是构成物流网络的基础3.2运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运输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运输是影响商品成本的的重要因素运输是有效组织输入与输出物流的关键运输影响着物流的其他构成因素4、 运输的功能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主要提供物品转移和储存两大功能:物品转移: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将物品转移到规定地点。
因此,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物品的位移,从而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物品储存:对物品在运输期间进行临时储存,即将运输工具作为临时储存设施,而且这种储存是免费储存、自然储存。
如何理解运输的概念运输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人们在空间范围内移动物资、人员、信息等资源的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运输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运输的定义运输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资源的过程。
这些资源包括物资、人员、信息以及各种形式的能源。
运输的目的是将资源从生产地点或存储地点转移到需求地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运输的类型在现代社会中,运输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空运和管道运输。
其中,陆路运输是最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运输方式,包括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则是长距离大批量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空运则是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适用于紧急情况和国际货运。
管道运输主要应用于输送液体、气体等特殊资源。
运输的重要性运输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支撑,它连接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推动了商品的交换和分配。
运输降低了资源的空间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和促进产业集聚。
同时,运输也促进了人员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的交流。
运输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运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气候变化、能源消耗、交通拥堵、安全问题等是运输领域需要面对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运输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推动绿色运输和智能运输的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运输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连接了各个地区和人们的生活,还承载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
理解运输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运输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我们积极应对运输面临的挑战,推动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第一章运输概论1.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人或货物借助运输工具和运输基础设施在空间产生的位臵移动。
2.运输的特点。
(1)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2)运输服务的公共性;(3)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4)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5)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6)运输产品的同一样。
3.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1)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2)运输动力(3)运输线路(4)通信设备4.运输的功能:货物位移和货物临时储存。
(1)货物位移。
由于货物在位移中要占用产品的在途资金,货物位移所需的距离和时间越长,需要由此付出的在途资金就越多,因此,尽量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是运输环节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2)货物临时储存。
在仓库库容有限时,由于货物无处可卸,也常会发生利用运输工具临时储存货物的迫不得已的现象,毕竟运输工具单位容积的造价大大高于仓库。
5.运输的原理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特点表现为随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
(2)距离经济:距离经济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距离经济的基本原理类似于规模经济,运输距离越长,不仅使固定费用分摊给更多的公里,而且货物装卸所发生的有关费用也必须分摊至每单位距离的费用上,从而使得每公里支付的运输费用更低。
在确定运输方案时,应该重点考虑运用运输的两个基本原理,即在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前提下,追求运输的规模和距离最大化。
6、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2)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是运输;(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
7、研究运输的意义(1)提高运输服务水准;(2)提高运输的现代化水平;(3)降低物流全过程的总费用(4)实现物流过程的一体化管理;(5)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等的变革。
一、运输的集约化1.运输集约化的概念“集约化运输”是现代运输的经营方式,“是以较多的资金、科技或劳动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并获取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
运输的含义与作用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
具体地讲,它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或两个物流结点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实现物流的空间效应。
它具有扩大市场,稳定价格,促进社会分工,扩大流通范围等社会经济功能。
对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就是靠运输事业的发展来实现的。
运输和搬运、配送等概念有时容易被人们混为一谈,它们之间其实有着明显的区别。
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在较大范围内(如不同城市)的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如同一城市)的活动。
运输和配送的区别在于,运输一般指长途运输,而配送则是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
二、运输的作用
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物流是“物”的物理性运动,它包含着物的时间状态和空间状态的改变。
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运输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社会上,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接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环节,联接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接着城乡,联接着不同国家和地区。
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
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就无法联接。
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同种“物”的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则不同。
如在沿海地区很廉价的海产品,在内陆价格很高。
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了产出投入比,这就称之为“场所效用”。
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这个意义来讲,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
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运输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
运输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任务,时间长、距离长、消耗也大。
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
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利润”。
原文由广州物流公司小编宏达物流编辑,转载请注明物流公司
5.合理的运输能降低物流费用,节约物流成本
运输费用是构成物流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物流费用中占着很大的比例。
表2-1及图2-1分别反映了美国、加拿大和我国物流总成本中的构成情况:从美国、加拿大公司2001年物流成本构成情况来看,运输成本超过总的物流成本的1/3;而从我国2003年物流总成本构成来看,运输成本达到总成本的52.6%,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在总
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是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合理的组织运输,缩短运输里程,提高运输工具的运用效率,从而降低运输费用,进而达到降低物流费用,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
6。
合理的运输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时间,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从宏观的角度讲,合理的运输能促使物流建设的加快,减少物品的库存量,加快资金的周转,节约了资金的占用。
相应地提高了社会产品的使用效率,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