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形态
- 格式:ppt
- 大小:18.86 MB
- 文档页数:22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一、矿物形态(一)矿物的单体形态矿物单体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总是趋向于形成特定的晶体和形态特征,称为结晶习性(简称晶习)。
如石英晶体呈柱状;云母呈片状;黄铁矿呈立方体;石榴子石呈四角三八面体等。
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和程度,可将晶习大体分为三类:1、一向延伸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其余两个方向发育差(a≌b≤c)晶体细长,如针状、柱状(辉锑矿、电气石),柱状(角闪石),纤维状(蛇纹石石棉)等,。
2、二向伸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第三方向不发育或发育差(a≌b≥c ),呈片状(如云母、石墨),板状(如重晶石)等.3、三向等长型(等轴状):晶体沿三个方向大体相等发育( a≌b≌c ),有等轴状、粒状,如石榴子石、黄铁矿、磁铁矿等。
(二)矿物集合体形态在自然界,呈完好的单晶产出的矿物较少,多数是多个单晶成群产出,即成为集合体状态产出。
这里所说的矿物集合是指同种矿物的多个单晶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集合体可根据矿物结晶程度大小分为两类:1、晶质矿物集合体的形态(1)显晶质集合形态:用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出矿物颗粒界线的集合体。
显晶质集合体形态取决于矿物单体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
如柱状、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如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而成;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呈不规则聚合体;又如簇状集合体是由一组具有共同基底,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所组成。
(2)隐晶质集合体形态:隐晶质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清单体界线的集合体.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土状集合体.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而主要是根据外表形态或形成方式来分类,常见的有下列:分泌体:在岩石中形状不规则或球状的空洞,被胶体等物质由洞壁向中心逐层沉淀填充而成,其平均直径大于1厘米者,叫晶腺,小于1厘米者叫杏仁体。
矿物形态1、单晶体2、连升:规则连生(平行连生,双晶),不规则连生3、集合体结核状钟乳状葡萄状块状等等轴晶系(钻石尖晶石石榴石萤石黄铁矿)钻石主要晶型:八面体(三角凹痕三角角指向八面体的棱)菱形十二面体三角薄片双晶生长条纹八面体解理钻石颜色主要是无色—浅黄色,褐色,灰色,金刚光泽,阶梯状断口(解理导致)石榴石主要晶型:四角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两者相会之间的聚形共4种强玻璃光泽颜色:红深红紫红橙红黄绿淡黄淡绿生长条纹(沿对角线条纹)贝壳状断口(解理不发育)尖晶石(美铝氧化物,未见无色)八面体八面体(发育)与菱形十二面体聚型(不发育)尖晶石律双晶(尖晶石律接触双晶)玻璃光泽红蓝褐紫色等无解理贝壳状断口尖晶石连生(连生是两个不一样大)萤石八面体完全解理(解理块)萤石八面体是解理块,解理块面光滑,有珍珠光泽阶梯状断口弱玻璃光泽硬度低表面磨损严重除了红、黑的其他颜色,最常见是绿色与紫色晶面与解理面晶面为晶体结构的最外层的面网,晶面上有生长条纹及标志解理面是晶体结构的薄弱面解理,光滑,有珍珠光泽(面上有一层一层空气进去由于干涉形成珍珠光泽)黄铁矿(晶体完整,晶型好)金黄色,金属光泽,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及二者的聚形,生长条纹(立方体每个面的生长条纹是相互垂直的)四方晶系(方柱石,符山石,锆石)锆石zrso4(有纸蚀现象)金刚光泽四方柱与四方双锥褐色(常处理成蓝色)红色无色绿色蓝色橙色方柱石(紫色无色黄色粉红色)与水晶很象四方柱与四方双锥及平行双面柱面上有纵纹(水晶是横纹碧玺是纵纹)六方晶系磷灰石六方柱与六方双锥玻璃光泽浅绿浅蓝(很象海蓝宝石),黄色贝壳状断口,H低表面有明显的磨损绿柱石(台湾香港又称为六柱石)六方柱加平行双面加六方双锥六方柱加平行双面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海蓝宝石上面有纵纹绿红浅蓝无黄绿我国新疆产黄色绿柱石处理后变成海蓝色四川产黄绿色绿柱石三方晶系电气石碧玺六方柱+(复)三方柱+单锥+单面无对称中心异极象:晶体两端出现不同的单行的现象柱面纵纹,垂直C轴在波状破裂口球面三角形横断面贝壳状断口刚玉板状,锥状三方柱+菱面体+六方柱+平行双面各色菱面体的裂解及底面裂解强玻璃光泽柱面横纹底轴面有三角形生长标志石英六方柱+2菱面体+三方偏方面体+三方双锥左行右行柱面横纹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无色紫色黄色烟色黑色(墨晶)方解石柱面但一般仅见解理块复三方偏三八面体菱面体解理块阶梯状断口强双折射H低表面有磨损严重无色多为晶体集合体大理岩白色的大理岩叫汉白玉蓝田玉(含有蛇纹石的方解石)斜方晶系黄玉托帕石(英译)黄玉有的是指黄色的碳酸盐玉石又称米黄玉斜方柱+斜方双锥+平行双面(每个单行都可以是多个)柱面有纵纹底面完全解理有阶梯状断口无色黄色褐色蓝色赛黄晶(无底面裂理)斜方柱+斜方双锥+平行双面+纵纹无底面解理贝壳状断口无色褐色黄色金绿宝石黄绿色褐色玻璃光泽斜方柱+斜方双锥柱面纵纹三连晶—三个晶体相互穿插形成无解理单斜晶系长石(正长石卡氏双晶)月光石平行双面加斜方柱无色2组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也有阶梯状断口)三斜晶系(单面双面平行双面)天河石(能看到晶体很少透明蓝绿色格子状颜色分布一亚马逊河命名)平行双面+单面二组完全解理阶梯状断口蓝绿色格子状颜色分布。
矿物的形态
嘿,你知道矿物都有啥形态不?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事儿。
我记得有一回,我去博物馆参观。
那里有好多矿物标本,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矿物的形态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矿物是块状的,就像一块大石头。
我看到一块铁矿石,黑黝黝的,硬邦邦的,拿在手里可沉了。
这种块状的矿物看起来很结实,就像一个个小堡垒。
还有的矿物是片状的。
就像一片片薄薄的树叶。
我看到一种云母,闪闪发光的,特别漂亮。
它的片状形态让人感觉很轻盈,就像随时都能飘起来一样。
有的矿物是柱状的。
就像一根根小柱子。
我看到一种石英,长长的,直直的,很有规律。
这种柱状的矿物看起来很挺拔,就像一个个小士兵。
还有的矿物是针状的。
就像一根根小针。
我看到一种辉锑矿,细细的,尖尖的,很锋利。
这种针状的矿物看起
来很尖锐,就像一个个小刺猬。
矿物的形态还会因为形成的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
比如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矿物可能会形成比较规则的形态;而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下,矿物可能会形成比较不规则的形态。
总之啊,矿物的形态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下次你看到矿物的时候,也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形态,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哦。
嘿嘿。
矿物学中的矿物形态与矿物成因分析矿物形态是指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外部形状和结构。
它与矿物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矿物形态的研究是矿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矿物的鉴定和矿物成因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物形态的分类与特点矿物形态按照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结晶形态:矿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晶体形状,通常由其晶体结构和生长环境共同决定。
结晶形态可以是具有对称性的完美晶体,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晶体团块,甚至是无法分辨的微晶体。
2. 非晶态:一些矿物由于其结构的不规则性,无法形成明显的晶体结构,表现为非晶态。
典型的非晶态矿物包括玻璃、凝胶和胶态矿物等。
它们没有规则的外部形状,通常呈均匀的胶状或块状。
3. 斑岩体:一些矿物以岩石的形式存在,称为斑岩体。
斑岩体由于由多个矿物组成,其外部形态复杂,常呈不规则的块状或带状分布。
斑岩体的形成与深部岩浆的侵入和冷却有关。
二、矿物形态的成因解析矿物形态的成因与矿物的结晶机制、成岩作用以及地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以几种常见矿物为例,进行矿物形态与成因的解析。
1.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其晶体形态多为六面体或菱面体。
方解石的形成与碳酸岩溶解和沉积有关。
在碳酸岩地区,方解石常以伴生晶体的形式存在,受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方解石晶体形态。
2. 方铅矿:方铅矿的晶体形态多为立方体,对称性明显。
方铅矿主要形成于矿床中的高温高压环境,其成矿过程与火成作用和热液作用有关。
在这些矿床中,方铅矿由于结晶速度较快,形成了规则的立方体晶体。
3. 磷灰石:磷灰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其晶体形态多为柱状或板状。
磷灰石的形成与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有关。
在沉积岩中,磷灰石常以颗粒或粘结物的形式出现;而在变质岩中,磷灰石则呈片状或柱状分布。
总之,矿物形态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矿物的晶体结构、成岩作用以及地质环境,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形态的观察描述方法
观察和描述矿物的形态是矿物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1.矿物颜色
颜色是描述矿物最直观的属性之一。
描述矿物的颜色时,要尽量使用标准颜色名称,如白色、灰色、黑色、红色、黄色等。
如果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或者色调,需要详细描述。
2.矿物光泽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的反射光亮度。
描述光泽时,可以使用术语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等。
光泽的强度也可以用词汇如暗淡、中等、闪亮等来描述。
3.矿物解理
解理是矿物的断裂面。
一些矿物具有明显的解理,而另一些则没有。
描述解理时,应说明解理的性质(如完全或不完全)、方向和发育程度。
4.矿物断口
断口是矿物在无解理情况下断裂的表面。
描述断口时,应说明其性质(如贝壳状、石蜡状等)和发育程度。
5.矿物包裹体
包裹体是矿物中包含的其他矿物或岩屑。
描述包裹体时,应说明其大小、形状、颜色和包裹体的数量。
6.矿物晶体习性
晶体习性是指矿物的晶体结构和形状。
描述时,应说明晶体的对称性、晶面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双晶等特征。
7.矿物硬度
硬度是矿物抵抗划痕的能力。
描述硬度时,可以使用标准硬度标度,如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等。
对于未知的矿物,可以使用相对硬度进行描述,如比指甲软、比铜硬等。
8.矿物比重
比重是矿物的密度。
描述比重时,应说明其与水的比重关系(如比重大于水、小于水等),以及是否具有变化(如随温度或压力变化而变化)。
矿物的形态学特征和特殊性质矿物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天然物质,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和特殊性质。
它们的独特性质使得它们在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产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矿物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它们所具备的特殊性质。
一、矿物的形态学特征矿物的形态学特征主要包括晶体结构、晶体外形和晶体隐晶质等方面。
晶体结构是指矿物中原子的排布方式和结构稳定性,它对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晶体外形是指矿物晶体的外部形状,它受到晶体内部结构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晶体隐晶质是指矿物中存在的非晶态或微晶态物质,它们不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
大部分矿物具有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
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矿物中的晶格常常具有周期性重复的排列,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中呈现出规律的变化。
此外,晶格中的缺陷和畸变也会导致矿物性质的变化。
矿物的外形与结晶条件有关,不同的结晶条件会导致矿物形成不同的外形。
晶体外形可以是立方体、六角柱体、板状等各种形状,它们反映了矿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各个方向上的生长速度。
矿物外形的种类和特征对于矿物的鉴定和分类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一些特殊的矿物而言,它们可以存在于非晶态或微晶态的形式下,即所谓的隐晶质。
隐晶质矿物无明显的晶体形态,常常呈现出胶状、颗粒状或纤维状等形态。
由于无规则的结构排列,隐晶质矿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化学活性,且呈现出与晶体矿物截然不同的性质。
二、矿物的特殊性质矿物具有多种特殊性质,这些性质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并可以用于鉴定和区分不同的矿物。
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矿物最直接的表征特征,包括颜色、硬度、光泽、密度、断口等方面。
颜色是矿物最容易观察到的性质之一,不同的矿物由于其成分和结构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形变的能力,它可以通过摩氏硬度尺进行测试。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物体反射光的性质,常见的光泽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