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几种特殊的地貌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843.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的特殊地貌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地貌多样性的国家。
从西南的高山峡谷到东部的平原河流,中国的地理特征形成了一幅壮丽而多元的画卷。
这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的特殊地貌,让您更加了解这个神奇的国度。
以下是对中国特殊地貌的探索。
1. 高山峻岭中国西南地区被喜马拉雅山脉所主导,这是世界上最壮丽的山脉之一。
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许多高峰都位于中国境内。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支脉,如秦岭、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
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屏障,也为中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提供了保护。
2. 平原和盆地中国大部分东部和华北地区是由一片片广袤的平原和盆地所覆盖。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两大平原:长江平原和黄河平原。
长江平原位于长江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黄河平原则是一个宽阔又肥沃的河谷地带,黄河的泥沙为这片土地提供了养分,使得这里成为中国的粮仓。
3. 水域网络中国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洞庭湖、太湖、鄱阳湖和中国最长河流长江,以及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
这些湖泊和河流不仅提供了水资源,也为中国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保护。
例如,洞庭湖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淡水湖泊,它的存在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发展,为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4. 喀斯特地貌中国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和贵州省的黔南地区最为著名。
喀斯特地貌以其石灰岩的高峰林立和地下溶洞的众多而闻名。
桂林的漓江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都是喀斯特地貌的代表,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 沙漠与戈壁中国的西北地区是干旱区域,各种沙漠和戈壁地貌点缀其间。
最著名的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戈壁地带和沙漠草原。
这些沙漠地区的地表覆盖着金黄色的沙丘和褐色的荒漠植被,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6. 海岸线和海洋中国东部和南部是一个拥有众多海湾和港口的海洋国家。
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几个主要海域。
地球六⼤特⾊地貌地球主要有六⼤特⾊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冰川地貌、⽕⼭地貌、海岸地貌。
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词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个地名。
喀斯特地貌是指⽯灰岩受⽔的溶蚀作⽤和伴随的机械作⽤形成各种地貌:⽯芽、⽯沟、⽯林、溶洞、地下河等。
地表⽔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有着重要的侵蚀作⽤,既包括⽔动⼒作⽤下的碎屑物搬运,⼜包括⽔对岩⽯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
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的结果。
在⽔流作⽤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的冰蚀悬⾕、⽓势磅礴的⼤峡⾕。
溶洞的形成是⽯灰岩地区地下⽔长期溶蚀的结果。
⽯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和⼆氧化碳时发⽣化学反应⽣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
这种现象在前南斯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为喀斯特地形。
世界上最⼤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亚⼭脉的犸猛洞,位于肯塔基州境内,洞深64公⾥,所有的岔洞连起来的总长度达250公⾥。
洞⾥宽的地⽅像⼴场,窄的地⽅像长廊,⾼的地⽅有30⽶⾼,整个洞平⾯上迂回曲折,垂直⾯上可分出三层。
⾬季,整个洞内都有流⽔,成为地下河流,在坡折处河⽔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区有⽔,成地下湖泊,可能还有积⽔很深的潭,不妨称⽆底潭。
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尤以⼴西境内的溶洞著称,如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等。
北京西南郊周⼝店附近的上⽅⼭云⽔洞,深612⽶,有七个“⼤厅”被⼀条窄长的“⾛廊”相连,洞的尽头是⼀个硕⼤的⽯笋,美名⼗⼋罗汉,⽯笋背后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洞,也有⼀定规模。
云南的⽯林地质公园也是⼀种喀斯特地貌。
她不同于其它溶洞,她是出露于地表⽽形成⽯林。
越南的下龙湾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雅丹地貌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是维吾尔语“险峻的⼟丘”之意。
雅丹专指⼲燥地区的⼀种特殊地貌。
地貌类型有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构造地貌、石灰岩地貌等。
中国的地貌类型
1、黄土地貌: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
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
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
2、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
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3、海岸地貌: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
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4、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
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5、构造地貌: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
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
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
6、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在石灰岩地层中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故亦称“石灰岩地貌”。
收藏丨我国6种特殊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当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碳酸含量亦减少,碳酸钙将发生沉淀。
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数十倍,且反应速度很快,因而岩溶作用强,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
水的溶蚀能力、岩石化学性质及透水性对喀斯特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湿热气候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流量大且活动性强,故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干旱高寒气候区喀斯特作用很弱。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
2、丹霞地貌(流水切割)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区。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地貌类型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地貌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貌类型。
从世界地图上看,中国地貌呈现出南高北低、东西高低错落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中国地貌类型包括高山地貌、平原地貌、丘陵地貌、盆地地貌和沿海地貌等。
首先,中国的高山地貌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岷山脉等。
这些山脉连绵起伏,峰峦叠嶂,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更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高山地貌地势陡峭,气候寒冷,有着丰富的冰川、雪峰和峡谷等地貌特征,也是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其次,中国的平原地貌广泛分布在东部和华北地区,包括长江平原、黄河平原和松辽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相对较低,形成于数百万年的沉积作用,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平原地貌大多呈现出平坦开阔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种植作物和人口聚居。
第三,中国的丘陵地貌分布在全国各地,山东半岛、江西南部、云南东部等地均有丘陵地貌的存在。
丘陵地貌地势起伏,有着独特的地貌形态。
丘陵地区覆盖着丰富的植被,气候较为湿润,是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理想地区。
此外,中国还有一些盆地地貌,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
盆地地貌由于长期的地壳活动和沉积作用形成,盆地内地势相对平缓,被用来发展能源资源和农业。
最后,中国的沿海地貌被长长的海岸线环绕,有许多海湾和海角。
沿海地貌主要由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海岸线曲折多样,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两个沿海平原。
综上所述,中国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高山地貌、平原地貌、丘陵地貌、盆地地貌和沿海地貌等。
这些地貌类型相互交错,呈现出独特的地理景观,也为中国的资源开发和人口聚居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人们通过充分利用地貌特征,开展各种业务活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我国最具特色的八大自然地貌,有时间的时候,带着知识去旅行...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表面有着各自千奇百怪的形态。
虽然地貌的成因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离不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内力、外力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往大的说有关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微观一些则包括了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我们就从中国地理教科书上知名的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雅丹地貌和花岗岩地貌说起,希望同学们在欣赏地貌奇观的同时,还能增长地理知识。
快来一起涨知识吧!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丹霞是一个中国化的地貌名称。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 中国最美丹霞地貌 -1、甘肃张掖七彩丹霞猜猜这是什么?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线条,你一定会说这是画家画出来的油画吧。
可是这真的不是油画,这是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张掖。
那这些五颜六色的线条又是什么呢?这种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是丹霞地貌。
形成于五亿四千万年前的张掖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称奇。
当地少数民族-裕固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
2、广东韶关丹霞山广东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是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山地貌,具有雄、奇、秀、险、幽、奥、旷等特点,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3、福建三明大金湖大金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四种典型的地貌类型一、典例剖析我国四种典型的地貌类型(1)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
(2)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4)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二、跟踪训练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B.② C.③ D.⑤2.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1.D 2.C【解析】1.从图中可以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为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
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D正确。
2.③为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C正确。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
读图回答第3题。
3.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解析: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大本营在珠峰的山麓地带,珠峰上的冰川沿冰川谷不断下滑,在山麓地带融化,冰川中所携带的大量碎屑在此堆积形成碎屑堆积物。
中国主要地形和地貌类型有哪些?中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地形区和地貌类型,例如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三大丘陵地形区,以及重力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等地貌类型。
一、地形和地貌的区别地形是就宏观范围而言,指的是一个地区地形的总特征,比如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世界上只有五种地形,分别是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地貌是就小范围内的地质特征而言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新疆雅丹地貌,有溶洞或石林的称为喀斯特地貌,广东丹霞山、湖南莨山等地称为丹霞地貌,还有火山喷发地的熔岩地貌等等,所以地貌有很多种。
总之,地貌附属于地形,比地形的范围小多了。
二、中国主要地形分布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陆地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2.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4.主要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三、中国主要地貌分布1.重力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
2.喀斯特地貌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3.黄土地貌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
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4.雅丹地貌“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雅丹地貌以罗布泊(塔里木盆地)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中国的特殊地貌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
这些特殊地貌是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研究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的特殊地貌,包括喀斯特地貌、沙漠地貌和冰川地貌。
1.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地貌类型之一。
喀斯特地貌是由碳酸盐岩和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溶蚀形成的岩溶地形。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包括喀斯特山峰、地下河流、天坑和溶洞等。
例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和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喀斯特地貌的代表。
2. 沙漠地貌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沙漠国家,拥有广阔的沙漠地带。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布其沙漠。
沙漠地貌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以及风蚀等因素造成的。
在中国的沙漠地带,可以看到高耸的沙丘、沙漠草原以及特殊的沙漠湖泊。
沙漠地貌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和体验,也成为了旅游和摄影的热门地点。
3. 冰川地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大规模和丰富冰川资源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等。
冰川地貌是由长期的冰川作用和侵蚀形成的,包括冰川湖、冰川冰舌和冰川谷等。
例如,青海的祁连山脉和西藏的纳木错湖都是中国冰川地貌的典型代表。
冰川地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冰雪覆盖的景观和水资源的贡献。
总之,中国的特殊地貌给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
喀斯特地貌、沙漠地貌和冰川地貌都是中国独有的地貌类型,各具特色。
通过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些特殊地貌,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自然资源,为旅游业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遇。
参考资料:- "中国地形地貌",小组课程教材。
我国几种特殊的地貌类型
一、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云南、贵州、西藏东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石灰岩分布广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对石灰岩的侵蚀、溶蚀等作用明显。
喀斯特地貌以其秀美的景观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同时也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易造成地表水资源的短缺,形成干旱。
具体原因如下:当地受地质条件影响,石灰岩广泛分布,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严重,四季均可出现旱灾。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交通建设难度较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
二、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
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三、丹霞地貌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