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运用心理描写表现“我”的心情。
教材提供了一个习作例文,让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细节;2. 心理描写不够细腻,不能真实表现内心的情感;3.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用词不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运用心理描写表现“我”的心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运用心理描写表现“我”的心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教材中的心理描写方法。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心理描写进行写作。
3.练习法: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2.教学PPT:包含教材内容、示例、练习等。
3.课件:用于展示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教材中的习作例文,让学生感受心理描写的魅力。
同时,教师提问:这篇习作是如何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变化的?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场景,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表现自己的心情。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议论文”,掌握写作议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方法。
2. 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发现生活、总结生活、传递生活的思维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运用于议论文中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议论文,掌握写作议论文的结构、段落、语言技巧等,初步对议论文有了初步的叙述和写作技能。
2. 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展开议论。
3.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修辞方法的运用,提高写作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在认真听、会听、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准确呈现、准确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如何让学生注重语言修辞方法能够提高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新授法与引导教学相结合;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提倡合作研究,提高交际效果。
2. 观察法、概括法、练法相结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美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本课主要是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导入环节可以提出一个小问题:你们家做饭的时候,碗筷是永远不够的,你们家附近的餐馆卖的“一次性筷子”你会选用吗?为什么?2. 热身学生们都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商量2-3分钟后,由班上几个学生讲述自己的看法,学生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加上一些消极的影响。
3. 提出认识首先,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写议论文的能力?”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接触、经验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寻找答案。
4. 操作教师首先让学生们研究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手段、结构等,明确其主要特点,然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接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出对某现象、某物等的看法,并进行自己见解的表达。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组织文章的时候,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来展开议论,并注重语言修辞方法的运用。
5.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议论文,学生们通过课堂活动的学习,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来展开议论,并且注重语言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出自己的作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任务群教案第8单元《梳理故事情节,复述人物故事》人文主题分析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 ,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 ,讲述了古代名人身上发生的经典故事 , 比如少年王戎坚持“不取道旁李”;战国地方官西门豹惩治官绅、造福百姓 ;蔡桓侯讳疾忌医 ,不听名医扁鹊的劝告 ;纪昌在飞卫指导下成为射箭能手等。
这些故事穿越时空长河 ,流传至今 ,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就像单元导语所说 : “时光如川浪淘沙 ,青史留名多俊杰。
”口语交际为“讲历史人物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 ,传承经典故事 ,进一步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 ,简要复述课文”。
复述是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 , 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概括与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 ,关于复述 ,部编教材安排了循序渐进的训练路径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 ,分别从不同侧面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具体如下表 :册别单元阅读要素三下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复述故事。
四上第八单元了解故事情节 , 简要复述课文。
五上第三单元了解课文内容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通过表格 ,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教材在复述能力培养训练目标上的层次性、连续性和发展性。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 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前勾后连 ,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
学生在梳理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简要复述 ,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简要复述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则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效果 ,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写一件事 ,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主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重点是围绕令自己心跳的事情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内心感受。
这其实是对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素“写一件事 ,把事情写清楚”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所设计的人物都是在历史长河中广为传颂的少年才俊、英雄豪杰,尽管大浪淘沙,但这些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经久不衰。
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让中国历史文化熠熠生辉。
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这些名人故事中汲取智慧,吸收中华优秀的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课文编排《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讲述了魏晋时期名士王戎幼年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西门豹治邺》根据《史记·滑稽列传》相关内容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地方官西门豹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故事二则》包括《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两个故事,前者根据《韩非子·喻老》相关内容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为蔡桓侯治病,蔡桓侯却讳疾忌医,最终病重而死的故事,后者根据《列子·汤问》相关内容改写,讲述了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苦练基本功,终于成为百发百中的神箭手的故事。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本单元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
《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
“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这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2.能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主要是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关爱”,包含了《麻雀》、《鲸》、《乌鸦喝水》等课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复习,如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的运用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语法运用和写作技巧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2.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如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的运用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的复习。
2.难点:语法的运用和写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资料。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八单元的主题“关心与关爱”,并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原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讲解。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5.拓展(10分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或者进行小组讨论。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口语表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
3. 学会运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讲述故事。
4. 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学会运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讲述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研究课文(20分钟)- 老师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 分组角色扮演课文,其中一个学生担任讲故事的角色,其他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来讲述故事。
3. 单词和词组研究(10分钟)- 教师呈现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 进行词义和音标的教学。
4. 合作研究(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课文内容进行合作研究。
- 学生互相合作,讨论课文的理解,并进行小组展示。
5. 物理练(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舌头练、口腔肌肉练,帮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进行复。
五、课堂作业1.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口语练。
六、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口语表达》- 重点词汇和词组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口语互动》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3. 提高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课本: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教具:图片、录音设备、小黑板。
3. 学具:卡片、学生练册。
教学步骤
1. 呈现课题。
通过展示课文标题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入新词汇和短语。
教师用图片和卡片等教具呈现并解释新
词汇和短语的意思,鼓励学生跟读和模仿。
3. 听力训练。
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尝试理解并
回答问题。
4. 口语互动。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鼓励学生们依次回答,并相互交流意见。
5. 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观点。
6.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们总结所学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复课文的内容。
7. 练巩固。
在学生练册上布置相关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观察,评价学生在口语互动环节中的表现。
2. 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的观点和组织能力进行评价。
3. 检查学生在练册上的练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教育部相关教学大纲与标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巩固课文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八单元所学内容;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课文中重要内容,包括生字词、课文主旨等;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课后拓展。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主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复习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准备课件PPT,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重点内容等; 3.黑板:备好粉笔,用于课堂板书; 4.教具:准备课堂所需的教具,如单词卡、图片卡等。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5分钟)•老师简单回顾一下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迅速回忆起课文内容。
2.课文学习(25分钟)•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读一段,老师读一段,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老师讲解生字词及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要点;•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文延伸(15分钟)•老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悟。
4.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一篇课文总结,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学生表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在课堂掌控和学生互动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下节课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继续注重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一组富有诗意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单元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学会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单元包括《麻雀》、《灰雀》、《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一只小麻雀在猎狗面前勇敢护母、两只灰雀在冬天相互关爱、父亲与树林和鸟之间的故事。
2.2 生字词本单元共有30个生字词,包括“猎狗”、“凝视”、“拯救”等。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 学会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相互关爱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寓意,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学会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准备- 准备课文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 准备生字词卡片。
5.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
4. 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6. 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朗读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目标】1.学会讲历史人物故事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认真倾听其他同学演讲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对历史名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设计理念】本篇口语交际旨在让学生在熟悉历史人物故事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讲述故事的方法。
基于此,本篇教学设计采用板块教学的方式,特创设情境,以小学生喜爱的闯关形式通过回顾、联系旧知,讲授新的讲述故事的技巧——滑梯法。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知识点贯穿于一道道“关卡”之中。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并熟练运用,一篇篇生动的故事就能讲述出来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讲历史人物故事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认真倾听其他同学演讲的好习惯。
难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板块一回顾旧知,引发共情1.抒情导入,激趣探寻茫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故事,如同是洒落在人类历史天空中的无数明星,永远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辉,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一种智慧,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了解名人故事,追寻名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精神。
2.单元回顾,唤醒记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善于观察,机智聪慧的小王戎、破除封建迷信,造福百姓的西门豹、医术高超,直言善谏的扁鹊和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纪昌,他们的故事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学习的知识,给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大门,也在学生心中给“历史故事”下了定义,启迪了学生,为接下来的讲述消除了障碍。
]板块二掌握方法,讲好故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要在班里举办一场“历史人物故事会”,让更多的历史人物走进我们的心里。
在故事会中,我们要评选出“故事大王”,想要成为故事大王,必须要完成以下三关。
2.巧设关卡,循序渐进(1)第一关:看图猜故事播放闻鸡起舞、望梅止渴、孔融让梨、负荆请罪、凿壁借光、卧薪尝胆等故事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口语交谈》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口语交谈的基本要素- 学会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口语交谈的基本要素- 学生通过研究课文中的对话,了解口语交谈中的问候语、介绍自己、询问他人情况等基本要素。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练运用这些基本要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社交场景模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交场景模拟,如在商店购物、道别等情境中进行口语交谈训练。
- 学生通过模拟对话,研究如何使用适当的口语表达方式,加深对口语交谈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教师展示几个常用的问候语,引导学生了解口语交谈的基本要素。
2. 研究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课文中的对话,重点理解对话内容和表达方式。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模拟课文对话中的情境,自由发挥进行口语交谈。
4. 社交场景模拟:教师设计不同的社交场景,要求学生进行模拟对话,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口语表达方式。
5. 练巩固:设计口语练题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练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听说能力。
6.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口语交谈要素,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在角色扮演和社交场景模拟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可以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
教学资源- 课本: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便于教师进行后期评估。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口语交谈》教案的概要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新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课堂活动素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 主题:人与自然3.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4.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课文。
2.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受,写在笔记本上。
3.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学生在阅读、讨论和写作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作文任务》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重点词语、短语
2. 理解文本大意,学会运用描述性词语和句子来描绘自然景色
3. 感受自然之美,增强保护自然意识
4. 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任务
教学重点
1. 掌握描述性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 学会描绘自然景色并且理解自然之美
3. 完成作文任务
教学内容
1. 朗读课文《秋光》
2. 分析课文,研究描述性词语和句子,并完成相关练
3. 感受诗意美,讲解自然景色描写,鼓励用心感受,用文字描绘一幅自然美景图
4. 作文示范,详解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
5. 作文时间(50分钟),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朗读、解析与欣赏
2. 图像展示与文字总结
3. 个人写作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
2. 作品展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描述自然景色并且完成一篇作文。
通过朗读、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性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在欣赏诗意美的同时,也要关注自然之美,提高保护自然意识。
最后,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任务,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第八单元的词汇和句子结构;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3.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第八单元的主要课文;2. 词汇:本单元的重要词汇;3. 句子结构:本单元重点句型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2. 词汇的掌握和运用;3. 句子结构的学习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彼此学习和进步;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分角色表演;3. 学习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教授本单元的重要词汇;4. 学习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并进行练习;5. 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6. 游戏活动:设计语文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能力等;2.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定期进行口头或书面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套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并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2.能够说出关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想法。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感。
4.能够感受并理解表达情感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课文情感进行创作。
难点: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心儿怦怦跳》。
2.黑板、粉笔、教学PPT。
3.学生笔记本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相关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心跳的声音,并引入主题。
2. 学习课文《我的心儿怦怦跳》(15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解释生词和有难度的词语,让学生理解更深入。
3. 分组讨论(10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自己最近的心情变化,并用简短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2.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心情记录并分享。
4. 创作习作(2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我的心儿怦怦跳》的习作。
2.指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课文中的情感。
5. 互评交流(10分钟)学生彼此交换作业,互相评价对方的习作并提出建议。
6. 总结(5分钟)1.教师根据作业质量进行评价,并点名表扬优秀作品。
2.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五、板书设计•课文《我的心儿怦怦跳》•用心感受,用情表达六、作业完成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并准备下节课分享。
以上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识字策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短文。
3.能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书写。
二、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正确的课文朗读技巧。
3.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4.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4.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课文对话互动。
四、教学环节1. 导入利用图片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
2. 学习新词教师介绍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理解生词的意义并进行朗读。
3. 课文教学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讲解课文的内容和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4. 培养思维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5. 课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6. 练习与拓展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
2.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写一篇小结。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通过导入、学习新词、课文教学、培养思维等环节,深入学生思维,在巩固识字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八单元主备人:投放日期2019年12月19日,一次备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2.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文章。
3.理解故事内容。
4.研究___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文章。
2.研究___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不确定___是野生还是有人种的,未经允许,不能随便摘别人的东西。
2.野果子不卫生,会吃坏肚子,因为他们注重身体健康。
3.(提前预过课文的孩子可能有的会答出这一条)树上有这么多成熟的果子而没有人去摘,那一定就是苦的。
二、教师示范,指导朗读1.老师范读课文,配乐。
2.老师领读,请同学们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随机点选学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读。
三、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1)出示原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能读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2)同学们要读准字音,拼音可是我们的好帮手,让我们试着读一读108页的课文吧!(自读课文)3)要读好文言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
请看老师的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斜线。
___,___《世说新语》___/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___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现在读起来就通顺多了,不信你试试。
(自读课文)4)这篇短文共有几句?(指名答)请用数学数字在课文中标出句子的序号。
5)那我们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
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准确、通顺吗?6)这四位同学读得真不错,我们男生、女生比赛读吧,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
(男女生分工读、交换读)7)男生、女生的朗读各有特色,真好听呀!我们四个小组各读一句,好吗?2.翻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老师的希望不亚于父母
昨天下午四点左右,我静宁甘沟高中的语文老师——靳士贤,风尘仆仆来我家看我。
我五内杂陈,诚惶诚恐,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老师背影离开我的视线,也只有:“竟无语凝噎“。
老师走时,一再叮咛:经济紧时,一定勿忘老师,大有父风——父亲是儿子最坚强的后盾。
父亲胸怀才是儿子最温馨的港湾。
老师一直秉承这种风范。
高中时,常常懒得写作业,老师生气了,在作文后面严厉批评了我。
但老师最后语重心长的一句批语,让我振聋发聩,至今言犹在耳:“好好学习!我希望你成才的心不亚于你的父母。
“这句话时时警示着我,让我受益终身。
今年老师一直在青岛带孙子,中途为何回家来了?不得而知,而且是他一人。
师母在成都给大儿子带孩子。
老师曾告诉我:“遥隔两地,不便看你;岁末当归,见面有日。
澄怀养心,少予人事;清心养病,少劳他事。
叮嘱,切记!"我在纳闷,老师该不会是专程看望学生吧?如果是,这?让学生情何以堪!
老师今年七十有四,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我的语文有进步,得益于老师启蒙,得益于同学刘小瑞帮助。
我的老师如他的名字一样,既士且贤。
先说士,他配得上士,他学识渊博,所涉领域,造诣极深。
他是双料本科文凭——中文、中医。
他在这两个研究课题上,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因为”文革”,考上大学,未能通过政审(成分高),辍学在家15年。
他属于书香门第。
他父亲是大学教授。
老师兄弟姐妹俱是高材生。
老师俩儿,双博士。
他是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
所以,他只有短短25年教龄。
25年教龄被评定为中教高级职称,这是静宁县唯一的特例。
这得益于他的教研成果,得益于他的学术成果,得益于他的为人师表。
再说贤,他教书育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他极少骂过学生,也从没见过老师发脾气是什么样子。
他为人低调,做人严谨,从不张扬,非常谦逊,处事谨慎,唯恐疏漏。
几乎不参与任何社交活动。
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花在钻研业务上。
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他常常教育学生:时间比金钱贵重的多。
他高风亮节,走东串西,为人治病,不求回报。
好了,到此为止吧。
以我的皮毛知识,不足以给老师画像,不足以画出老师的风骨。
首先说明,我不是老师的得意门生。
老师桃李满天下,学识在我之上者,比比皆是,我只是老师所教者最最普通的一位。
但我却是老师从教者第一届高中毕业生。
只是,我毕业之后,工作单位离老师近。
所以,和老师接触就多一点,得偏雨也就顺其自然了,能继续得到老师的教诲和关爱,并非老师对我偏心。
不过,和老师相处,确实是一种享受,言谈举止,无不让人受益匪浅。
倘若其他同学也有和我类似遭遇,老师一定不分伯仲,把他对学生的爱照样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源自于他高尚的品德,源自于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最近在写关于教育题材一篇文字,想让老师指点,又怕打扰老师,没敢造次。
毕竟老师上岁数了,难得清闲,不宜添累。
最后,把老师在我们毕业时最后一课,写给我们的诗转发到这里,与大家共赏。
送别
相见时难别亦难,
强抑热泪叙旧欢。
吊影分为千里雁,
悠悠此会在何年?
老师,您好!学生无以回报,只能在这里跪谢老师错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