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防震减灾的黑板报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3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第一篇自然灾难,包括人造灾难,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难有很多,比方,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难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有用的方法来爱护自己,削减灾难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知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爱护自己,爱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很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难,损伤沉重,特殊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难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方马等牲畜会摆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离;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处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假如发觉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区分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许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渐渐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方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假如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需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牢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防止被弄伤.假如在野外,肯定要避开悬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假如在学校,肯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留意爱护头部,假如在上体育课,要防止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假如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爱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假如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防震减灾黑板报素材文字防震减灾黑板报文字资料篇1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第一为了您和自己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下面。
第二,摇晃的时候立即关火。
第三,不要慌张向户外跑。
第四,把门打开。
第五,户外的场合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
第六,在百货公司和剧场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第七,汽车要靠路边停车。
第八,千万要注意山崖落石。
第九,避难的时候要徒步,携带的物品在最少的限度。
第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
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
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
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防震减灾黑板报文字资料篇2据调查,全国发生过许多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可见,地震是多么可怕呀!其实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就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关于防地震安全手抄报精选内容(一)沉着应付突发地震1.室内应急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
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
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
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
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或高层楼房的教室上课或宿舍学习、休息等,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
撤离时,最好不使用电梯,以访因停电困于电梯内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2.室外应急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
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
经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的几率最大。
如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刚逃到门口或要进门时被砸或被压所致。
要等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
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
512防震减灾黑板报512防震减灾黑板报导读: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512防震减灾黑板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地震防范小知识1.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
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房。
2.避震时须把握什么原则?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震时,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自己也被埋压。
记住,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
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3.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家住楼房怎样避震?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防震减灾黑板报文字内容防震减灾黑板报文字内容防震减灾黑板报文字内容1要听地震预报,学会看地震前的预兆,如动物的异常飞、逃、叫,也要预防灾害的发生,做到早报早撤。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
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
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
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_,使用电梯等。
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
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
“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
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秩序和疏散学生们。
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撤离,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
也要多看防震减灾方面的书。
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从一个字传到十个字,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地震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
让这些知识陪伴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防震减灾黑板报文字内容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原本是个美丽的家园,就只有一瞬间的时间,使这里变为了废墟,震撼了全国的人民,这事给四川人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所以设5月12日这一天为“防震减灾日”。
这一天的大课间,我们学校举行了“防震减灾”的演习,警报声一响,同学们一个个双手抱头躲在课座下,接着大家快速的从教室的两扇门出去。
大家各个表情严肃,仿佛正经历着一场灾难。
我们全校师生都集中于操场,听着校长在司令台上讲话,听了那些话,我受益匪浅: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有学会自救,才能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
《自然灾害—地震》黑板报内容《自然灾害—地震》黑板报内容一、学校避震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二、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三、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四、强震过后如何自救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防震减灾的黑板报
防震减灾的黑板报资料: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
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
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
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
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512防震救灾黑板报内容
512防震救灾黑板报内容
5月12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去年的今天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无数人失去生命。
我国便将今天定位全国防震减灾日。
所以我们学校也进行过防震演习。
记得那天我们正聚精会神地上语文课。
突然广播里传来了报警的声音。
“地震了,地震了……”我们一下慌了神,不知该怎么才好。
“快,躲到桌子下面去,抓紧桌腿。
”一个同学大声喊到。
“快排好队,有秩序地离开教室,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操场上去。
”语文老师发话了。
于是大家快速地从教室两扇门跑出了教室。
大家各个表情严肃,仿佛正经历着一场灾难。
只听耳边传来“轰隆隆”的房屋倒塌声。
班主任在班长的帮助下清点了全班的人数。
结果一个人也没落下。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次防震演习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让我学会了一种生存的本领,还锻炼了我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灾难虽然已经过去一年,但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留给我们给多的是血的教训。
防震减灾知识黑板报内容一、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由于内部能量积聚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的岩石内部存在许多应力,当地球内部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岩石就会发生滑移、变形,释放出震源能量,造成地震现象。
二、地震前期预兆1.地震云:在地震前几天或几个小时里会出现云彩呈现特殊的形态,这种云就是地震云。
2.地表裂缝:地震前地表会出现裂缝,这是因为地震前岩石松弛,地表变形的结果。
3.动物行为异常:地震前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如鸟儿飞得低、鱼儿溜走等。
4.水位变化:地震前水位有可能升高或降低。
5.地下水位变化:地震前地下水位有可能发生变化,如井水变混浊等。
三、地震时如何自救1.找到避难场所:尽快躲到安全地方,如桌子下、墙角、门框、楼梯口等可遮蔽身体的地方。
2.保护头部: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物砸伤。
3.离开危房:如果能够顺势离开危房,就要尽快逃离。
4.注意安全出口:在地震后,要通过安全出口撤离现场。
五、地震后如何处理1.检查住房安全:要检查住房的安全状况,如房顶是否有拱起、墙角是否翘起等。
2.断电断气:断掉所有电源和气源,预防电火灾和气体泄漏。
3.开启灾难预案:地震后要及时开启灾难预案,抢救被困人员和重要财物。
4.帮助其他灾民:如果有邻居和朋友需要帮助,要尽可能给予帮助。
1.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除垃圾和杂物,预防废品垃圾聚集。
2.修缮危房:对老旧房屋和损坏建筑进行及时修缮,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3.建造绿色建筑:建筑物可以使用新型绿色建材,提高房屋抗震能力。
4.灾难预案培训:定期组织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培训,提高预防地震和灾后自救的能力。
总之,预防地震、减少灾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保护我们的家园。
第1篇一、前言地震,这个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特此制作了这篇幼儿地震安全教育黑板报。
希望通过这篇黑板报,让小朋友们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学会在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二、地震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表面及其附近岩石层因地壳运动而发生的震动现象。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
3. 地震的特点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难以预测等特点。
4. 地震的震级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三、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知识家长和老师要向幼儿普及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幼儿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和特点。
2. 做好家庭防震措施(1)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安全,确保门窗牢固。
(2)将易碎物品、重物放置在低处,避免高空坠物。
(3)在床下、桌下等安全地方放置应急包,包内包含手电筒、哨子、急救药品等。
3. 做好学校防震措施(1)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让幼儿熟悉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
(2)确保教室、楼梯等通道畅通无阻。
(3)在教室、宿舍等地方张贴地震逃生图,让幼儿了解逃生方法。
四、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桌子下、床下等坚固的地方,用双手保护头部。
3. 离开教室如果身处教室,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离开教室,按照逃生路线有序撤离。
4. 离开建筑物如果身处建筑物内,要迅速离开建筑物,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品。
5. 躲避狭窄空间不要躲进狭窄的空间,如电梯、走廊等,以免发生挤压事故。
6. 躲避玻璃制品地震发生时,尽量避免靠近玻璃制品,以免破碎伤人。
7. 躲避易燃易爆物品地震发生时,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8. 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地震的最新消息。
防震黑板报内容幼儿园防震黑板报内容幼儿园篇1活动目的: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4、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知识的电教设备活动过程: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是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
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
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放地震形成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师:现在,看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师领读:地震的形成。
观看后提问:地震是什么发生变化形成的?(地壳)师小结录像内容。
四、地震避难小常识1、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要求幼儿判断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
看幻灯,老师帮助幼儿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2、出示幻灯片,幼儿看图师逐一讲解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爱心教育师:这次地震给我国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这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教室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幼儿讨论)你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当时有哪些人帮助了他们?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反思: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
5.12防灾减灾日黑板报内容资料.doc
一、设立防灾减灾日有何意义?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二、中小学防灾减灾日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
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三、为什么“防灾减灾日”期间要在学校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活动呢?
在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一个孩子,将影响一个家庭,因此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
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将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借助这项专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
— 1 —。
预防地震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资料预防地震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资料预防地震防震减灾黑板报【一】预防地震防震减灾黑板报【二】预防地震防震减灾黑板报【三】预防地震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资料:防灾减灾节日介绍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防灾减灾节日的由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这场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
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地震时如何自救?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避免一些没必要的伤害,可是你知道有关防震减灾的黑板报该怎么做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防震减灾黑板报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鉴赏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1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2防震减灾黑板报图片3防震减灾黑板报相关资料1:防震减灾宣传口号1)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2)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3)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4) 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5) 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6) 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7) 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8) 减灾知识进课堂安全意识传万家9) 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10) 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11) 减少灾害利国利民12) 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13) 防震减灾,利国利民14) 汲取教训,依靠法治,积极防御,共促和-谐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15) 普及防震知识,提高减灾意识防震减灾黑板报相关资料2:防震减灾标语1) 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2) 提高防震意识,落实减灾措施3) 防震宣传进万家,平安相伴你我他4) 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5) 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6)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7) 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8) 防灾减灾造福未来9) 防灾减灾你我同在10) 防灾减灾创建平安11) 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12) 普及防灾知识关爱人类生命13) 全民携手防灾减灾14) 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15) 唤起全民防灾意识,共建和-谐平安晋城防灾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平安山西以上,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防震减灾的黑板报的资料整合,希望你会喜欢!看了这篇文章的还查看了:。
防震减灾黑板报防范自然灾害常识一、地震灾害1、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就会引起房屋倒塌、堤坝决口、火车脱轨、道路陷裂以及水火、电气灾害和人员伤亡。
虽然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震级,可是地震发生前自然界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它能提醒我们做好防震、抗震的准备。
2、动物异常:成百上千条蛇爬出洞来长距离迁移;成群的老鼠爬到四五米高的电话线上一动不动;动物园里老虎、狮子萎靡不振、卧地不起;家犬坐立不安、不吃不喝、狂叫不止;骡马驴牛闹圈乱踢,不吃草、嘶鸣不断;鸡鸭鹅傍晚不归笼,乱飞乱叫等。
3、地下水异常:地震发生前,井水水面上长,水量增大,甚至溢出地面;或是井水水面下降,有时水井干枯;地下水井连续翻花冒泡,同时发出“咕鲁、咕鲁”的打雷声。
4、地光和地声:地震爆发之前很短的时间里,会出现地光现象,地光在地面上有时呈现出“五彩的霞关”,如同早晨日出的景色;有时呈现出“多彩的光柱”,直插夜空;也有时从地面冒出“粉红色的光球”,短时间在黑夜中消失了。
如同黑天的闪电,地光和地声的同时发出,人们先看到地光,而后再听到地声。
地声有时像一列很长的货运火车驶过一样声“唿唿”持续一段时间,有时像“雷鸣声”,或是激烈的“枪炮声”等。
5、人的异常感觉:在地震爆发之前,人们也会在精神上、生理上有所感觉,尤其是儿童、老人、心血管病患者,震前感觉会更加明显:食欲不振,不能入睡,坐立不安,脾气暴躁,呼吸困难,头晕眼花等。
6、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平房里,要迅速钻到床下或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待地震间隙再及时离开住房,到安全地点避难。
地震时房屋如果倒塌,你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能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后再逃出室外。
7、如果你在楼房中断定是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不允许。
另外,在地震波传播时,楼体摆动下,很容易摔伤。
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躲避在桌、柜等家具正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注意保护头部。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
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方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
为提高广阔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降低震灾损失,在群众中应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现将有关地震和减灾的常识介绍如下: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根据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 90% 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 7% 。
塌陷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 ,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有 5 万屡次,能造成破坏的有千余次,而七级以上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地震的几个概念: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
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称震源。
震源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称震中距。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称震源深度。
按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又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 公里的为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 60 300 公里的为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 300 公里的为深源地震。
5.12防震减灾的黑板报资料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有预案,临灾不慌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震减灾的黑板报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地震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地震五百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五万多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平均仅有十几次。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这要从地球的构造谈起。
地球是一个运动着的椭圆球体。
它好像一个煮熟的大鸡蛋,大体上可分为蛋壳、蛋白、蛋黄相当的一部分。
地球表面相当于蛋壳的一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相当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地核。
地壳由岩石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坚硬的花岗岩层,下面一层是更坚硬的玄武岩层。
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三、四十公里。
地幔是一种处高温高压下的熔融状的物质,厚约二千九百多公里。
地球最内部是一个半径约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温度据推测最高达摄氏三、五千度,地核内部压力也大得惊人,可能达到几十万至二、三百万个大气压。
地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其内部物质也处于缓慢运动之中。
组成地壳的岩石原来是呈水平状态的。
地球自身旋转和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以及天体的影响,在地壳各部分地层中产生巨大的地应力,使一些岩层发生折皱变形。
这种变化长期缓慢,是人们感觉不到的。
当这种地应力不断积累加强,
在某处超过地层的强度时,就会使那里的地层突然发生破裂、地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传播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它发生最多,且危害最大。
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地震”,溶洞或采空区的塌陷引起的小范围“陷落地震”等。
衡山县处于炎庐断裂带的南延线上,即浏阳—衡阳—永州活动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据史料记载,公元1630年、1631年共发生3次地震,近代于1985年2月13日、XX年1月17日、XX年1月20日发生3次地震,但震级较小,均未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