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体育中心BIM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13
厚街体育馆在BIM的应用------------------刘博卢从峰(广东启光集团)一.项目背景厚街体育馆位于龙阁山体育公园内,总投资1.2亿元,占地160亩,是东莞市属重点工程和厚街镇的重点民心工程。
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设观众席位7830个。
是以室内篮球、羽毛球等球类比赛为主体,文化活动为辅的综合性体育馆,厚街体育馆建成后不仅满足承接高水平体育赛事和群众的健身需求,还将大大提升文体设施档次,加快文化名城建设。
3、相关软件及解决方案: 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Autodesk Revit Structure Autodesk Navisworks AutoCAD TEkla节点自动化建模利用软件开发钢结构节点建模系统,实现了钢结构节点模型的自动化批量创建,利用数据库及自编程序自动创建各节点模型,并通过将生成的节点模型与钢结构构件进行了装配,搭建完成了细节化的钢结构BIM模型。
钢筋建模难点以及材料清单放大图TeklaStructures对钢结构的影响 TeklaStructures的功能包括三维实体结构模型与结构分析完全整合、三维钢结构细部设计、三维钢筋混凝土设计、生成便于加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
面对如今设计的日益复杂,空间曲面、非常规角度墙面、巨型的建筑面积,TeklaStructures的联网(多人协作)功能,为详图深化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团队协作平台。
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将对现场管理人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细化的节点设计使工厂加工的难度减小,精细的计算机数字控制下料和DSTV自动排板将使板材的下料更加节省和合理,生成的排版图直接导入数控机床,大大缩减了加工制作的时间,并且按照TeklaStructures软件导出的DSTV零件排板图加工后能完美地与主构件搭接,不会出现人为尺寸误差或者切割偏差,避免返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包括管子,包括预制构件,全部在电脑里面显示,而且可以进行协调的工作,协调和建筑材料的组合,尤其是钢制材料混凝土,而且能够达到零错误的设计和精确的深化,能够解决整个协调工作中的最佳的方案。
大型体育馆施工BIM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施工企业在体育馆项目中借助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的基本应用,即建立了以BIM三维模型为基础的多维度数据库,实现了在方案编制、设计优化、智慧施工、巡检监督、协同管理等多方面BIM技术落地应用。
为业内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BIM;可视化;碰撞检查;装配式;施工模拟;协同管理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体育馆改造工程,工程名称为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一期)。
项目地处福田区中心地段,占地面积约11.82万㎡,建筑面积为26.59万㎡。
新建综合体育馆建筑高度为46.8m,建设规模包含新建综合体育馆、新建体育馆副馆、相连二层平台、附属建筑、全部地下室土建及安装等。
拟建建筑物地上6层,地下2层,新建体育馆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钢结构。
二、BIM应用分析项目积极贯彻技术指导施工的理念,将BIM技术应用贯穿全专业、全过程施工管理,下面就本工程BIM技术的几个经典应用做论述分析:(一)三维可视化应用BIM信息模型是将建筑物以1:1比例在计算机上显示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及检查建筑物的尺寸构造,不同于以往的CAD施工蓝图仅仅是在平面上展示建筑物构件尺寸信息,其三维空间关系需要靠技术员进行空间想象,容易出现理解上的不一致[1]。
通过BIM模型展示,各个建筑构件信息所见即所得,避免了视觉上的盲点,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设计的意图。
在场布阶段策划时,通过创建场布BIM模型,将场地与周边地理信息1:1还原在计算机上,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如混凝土泵车架设位置,材料堆场布置,内部道路宽度、坡度、转角是否满足大型车辆通过,塔吊布置是否满足吊装要求和安全要求等,通过优化场布方案,将一系列问题扼杀在策划阶段,避免后期因场地布置更改影响施工进度。
在施工方案编制时,利用BIM模型可视化的特性,技术工程师可以通过浏览模型,了解工程中的施工工艺重点和难点,同时在模型中截取三维图片,更能清楚地表达出施工工艺的重难点,提高方案编制质量,在向监理、业主、公司提交审核时提高方案审核通过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案例分享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享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迎来了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应用。
其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法,逐渐受到了业界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通过分享几个在建筑工程中成功应用BIM技术的案例,探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好处。
案例一: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是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
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项目,深圳湾体育中心对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要求非常高。
BIM技术的应用在这个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计团队使用BIM技术建立了详细的三维模型,准确地呈现了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外观,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与业主和建筑师沟通和协作。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使施工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模型,预测和解决潜在的施工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BIM技术还帮助管理团队轻松地调度和监控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案例二:伦敦奥运会场馆伦敦奥运会场馆是一个复杂的建筑项目,包括大型体育场馆、室内游泳馆、运动员村等多个建筑物。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建筑师和施工团队使用BIM技术在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协作。
BIM技术被用于设计和模拟场馆的空气流动和照明效果,以确保观众和运动员都能够获得最佳的体验。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帮助施工人员预测和解决潜在的冲突和碰撞问题,避免了后期修复和重做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案例三:阿联酋迪拜塔阿联酋迪拜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高达828米。
在这个建筑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解决潜在的结构问题,并确保塔楼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团队使用BIM技术建立了丰富的三维模型,通过模拟不同结构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确保塔楼的设计符合预期。
施工人员使用BIM技术进行实时施工监控,并优化施工计划和资源调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结论从以上案例可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BIM技术在体育中心的综合应用摘要:本文以霍邱体育中心为例,总结了BIM现阶段在综合场馆的综合应用点,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霍邱体育中心工程结构复杂、体量大、专业多,双曲屋面造型新颖,给深化设计、方案及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本文主要介绍BIM软件在本工程各专业深化设计、工程量计算、加工制造、顶推方案优化、机电管线综合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并在二维码物料管理、虚拟现实和倾斜摄影实景建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应用。
BIM技术提升了深化设计及施工水准,提高了各环节沟通效率和施工质量,实现了在施工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体育中心 BIM应用深化设计方案优化管线综合施工模拟1.工程概况霍邱体育中心是霍邱县“十二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后,极大的提高城市品味,带动周边区域的开发,完善城市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好、更多的运动休闲空间。
工程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30亩,总建筑面积约153340m2。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4000座左右体育馆、10000座左右体育场、8000m2左右全民健身中心及室外配套工程。
霍邱体育中心图片见图1.1。
2.采用BIM技术的原因工程体量大:霍邱体育中心主要包括“两馆一场”及室外配套设施。
工程建筑造型新颖,结构复杂,专业众多,图纸深化设计工作量巨大,材料统计工作量繁杂。
施工难度大:体育馆钢结构屋面为双向空间网格桁架结构,经过方案比选采用的顶推滑移技术是本工程的创新点。
如何实现从施工过程的单向受力状态向原设计的双向受力状态的体系转换,是本工程的难点;施工过程杆件应力和结构位移监控是本工程的难点。
综合专业多:本项目为综合性工程,专业之间易发生错、漏、碰、缺,使用传统二维图纸与建设、设计单位沟通效率低。
通过对以上难点的综合分析,拟在本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工程量计算、加工制造、顶推方案优化、机电管线综合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深化设计及施工水准,提高各环节沟通效率和施工质量。
3.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3.1.基于BIM的深化设计传统方法上采用CAD进行深化设计,效率低下,沟通不便。
中图分类号 TU2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11-0037-05 收稿日期 2023-04-03摘 要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BIM技术是一种新型建筑信息仿真模型技术,BIM技术的应用价值也在行业内得到普遍认可。
设计阶段BIM应用属于项目建设全周期中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实现BIM正向设计有利于专业间协作、提升设计质量以及对项目全过程做到信息化管控[1]。
以2023年科特迪瓦非洲杯体育场馆之一的大型海外体育场为例,应用BIM技术手段实现正向设计,主要从项目BIM应用策划、参数化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大型体育场在BIM正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为今后同类型项目BIM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外体育场 BIM技术 正向设计 管理体系 人流疏散模拟分析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IM technology is a new type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simulation model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IM technology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in the industry. The design phase [1]. Taking the large overseas stadium of the 2023 Africa Cup of Nations in C ôte d'Ivoire as an example, we apply BIM Keywords Overseas stadium, BIM technology, Positive design, Management system, Pedestrian Simulation modelingExplorationof BIM Forward Design Applications:ACase of Africa CupStadium in C ôte d'IvoireB I M(B u i l d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o 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建筑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厦门新体育中心体育馆BIM协同设计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7T03:56:04.86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第1月第1期作者:包丹万小梅[导读] 厦门新体育中心体育馆作为特大型体育建筑包丹万小梅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 210096【摘要】厦门新体育中心体育馆作为特大型体育建筑,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其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复杂,对于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
论文提出了二维设计与BIM技术协同工作的一种模式,介绍了此工作模式下完成设计阶段性能化分析、碰撞检查、提资出图、BIM正向设计等方面的方法与成果,以探索BIM技术在设计阶段深入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BIM;Revit;BIM协同设计;Dynamo【中图分类号】 TU17 【文献标识码】 A引言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高速发展,如何应用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及利用BIM模型的三维直观特点辅助设计人员达成设计愿景是实现其价值落地的主要目标。
当前在应用BIM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根据二维图纸进行三维模型“翻模”的现象,BIM的应用价值还未得到真正体现。
“翻模”式BIM应用需在各专业图纸均已成熟时介入,其成果对建筑设计产生大幅优化建议时则往往不被接受,只能从机电专业着手进行优化。
因此,“翻模”式BIM应用成果具有一定滞后性及被动性。
本文将以厦门新体育中心体育馆项目为例,介绍全阶段BIM协同设计模式、应用点,并使用BIM技术正向设计出具部分图纸的应用经验。
1 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厦门新体育中心项目(下文简称项目)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拟建为2023年足球亚洲杯比赛场馆。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由6万座体育场、1.8万座体育馆、5千座游泳馆组成、2千座综合训练馆及地下室组成,项目整体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整体效果图1.2 项目难点与特点本项目体育馆单体体量大,形体及空间结构复杂,设计与建设周期紧张,协调难度大。
BIM应用案例-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项目一、项目概况1、项目基本信息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项目”冰立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场馆内,作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冰壶比赛场馆,同时又是2008年夏奥室内湖上项目场馆.本次改造由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担。
“双奥场馆”改造新增“冰”的功能涉及独立制冰系统内、除湿系统、比赛照明系统、配电等各系统满足冬奥会冰壶赛事的需求。
通过环境改造及“冰”的系统调试。
“水立方”将变身“冰壶场馆”造就“双奥场馆”,双态可转换是业界首次尝试与创新。
项目亮点:(1)冬奥会历史上最大体量的水球相对而言场馆(2)2022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双奥场馆)(3)世界上唯一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和冰上运动项目可自由滑冰场转换的双奥场馆(4)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临时冰面上进行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场馆。
双奥场馆”“冰”与“水”效果图水立方是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典范。
2、项目难点(1)冰水转换:支撑体系精度要求高,混凝土板尺寸、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面层高差局部控制,整体高差控制均在毫米级。
同时要求支撑结构可多番拆装转换,持续性制下冰排管随支撑结构拆装一同转换,便于存储。
“冰水转换”属于首次提出。
(2)环境转换:因主场馆条件限制对全场馆进行温湿度控制,需要对比赛大厅温湿度进行3分区,3分层控制,控制难度极大。
冰面区域温湿控制采用两套送风方式,实现冰面很低风速,均匀送风,也可实现溜冰场上方送风,以符合WCF场地要求。
将场馆从高温高湿状态比赛适用冰壶转换成的低温低湿环境,属于首次尝试,国外内尚无案例。
(3)不停业改造:业主要求主场馆部分区域对外营业,现有办公场所等正常使用,各机电系统内正常运行。
场馆内改造区、运营区需要统筹考虑隔离设置边界,共盈为目标,安全第一。
本次改造同其它改造工程(全部拆掉内部设施)存在巨大差异,在保持机电系统正常运行形变同时完成局部机电系统的改造升级是对系统掌握及施工策划改造施工社团的重大考验。
CCDI在大型体育场馆设计中应用BIM技术(技术版)客户:ﻫCCDIﻫCCDI的前身是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规模化的多专业综合设计咨询机构,拥有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纽约5大区域公司及各地办事处,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全过程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专业服务者”。
CCDI拥有近2000名员工,分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专业团队包括资深咨询师、管理顾问、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经理、概预算师、环境工程师以及在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的专家,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持设计过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六个场馆。
案例: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天津团泊湖网球中心天津团泊新城综合体育馆相关软件及解决方案:ﻫ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AutodeskRevitStructureAutodesk Revit MEPﻫAutodesk NavisworksAutodesk EcotectﻫAutodesk3ds Max客户证言“传统的二维设计只注重于物理空间层面,缺乏在温度、光照、通风、人流预测等方面的数据,设计师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舒适度的改善提升。
借助BIM,设计人员可以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协调一致的信息设计出新项目,可以更准确地查看并模拟项目在现实世界中的外观、性能和成本,还可以创建出更准确的施工图纸。
”—CCDI北京区域副总经理BIM产品经理弋洪涛“利用Autodesk系列软件构建的BIM三维平台,可以轻松地发现和解决空间中的矛盾。
通过斜柱与楼板层面的交点,切实地对圈梁位置、楼板边界给予定位。
而方案改变时,更能快捷地得到结果,利于选择和调整。
”ﻫ——CCDI天津团泊湖网球中心、天津团泊新城综合体育馆项目经理吕强“基于BIM的Revit系列软件弥补了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逐渐流失的缺陷,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科技化进程,并将成为未来建筑业进步发展所依赖的主流技术。
浅谈BIM设计在体育建筑中的应用摘要以湘潭县一中体育馆为例将BIM设计在体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对体育馆总平面设计、功能布局、建筑形式、流线分析和疏散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体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馆;BIM;消防疏散设计1 建筑单体设计湘潭县一中体育馆位于湘潭市湘潭县,项目地点位于湘潭县一中校区内,西北侧有湘潭县体育文化广场,东侧紧邻金霞山风景区。
体育馆按“县校共用”设计,要求既能满足学校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要求,同时能满足县内接待比赛、文化演出和会议的要求,做到“分开管理,合并使用”。
1.1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局首先注重平面的紧凑性和功能的合理性,体育馆分为主副馆两部分,主馆部分布置在北侧,靠近城市道路交叉口,便于展示体育馆的城市形象,副馆布置在南侧靠近教学区,日常教学中便于学生到达。
考虑到县校合用的功能要求,设有两个主入口,其中社会主入口面向贵竹北路,利用道路与基地的高差,举行社会活动时,外来人员可以直接进入主馆观众厅,大量的观众并不直接进入校园,减少了活动期间观众对校园内部干扰,有利于体育馆承办校外大型活动。
学校内部主入口位于体育馆西侧,与体育场相对,便于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1.2 功能布局体育馆功能布局按“县校共用,以校为主”的思路进行设计。
针对学校使用频率比比赛频率更多的特点,在保证比赛基本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加大体育教学用房面积。
主比赛馆中心比赛场地尺寸为36.2×28.2米,可用于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项比赛。
一层利用看台下空间设置了校体育教学用房,比赛运动员区、竞赛管理用房等功能用房,根据使用频率,体育教学用房布置在采光通风良好的西南两侧,而将使用频率较少的比赛管理用房、服务用房布置在内侧,运动员用房布置在东侧。
体育馆二层为观众活动区,观众可由北侧和西侧的大台阶以及东侧大平台的入口进入入口大厅,再进入座席区。
检录设置在运动员区的南侧,方便赛事使用。
主场周边设置大型环状的疏散平台,平台周边设置卫生间、小卖部、饮水处等服务用房。
智能管理一体化——协同时光智能建筑IBMS在胶州体育中心的应用分析协同时光在有效地整合资源的的同时应用开放性技术对胶州市体育中心进行系统集成,胶州市体育中心位于山东省胶州市新城中轴线区域南端,北临香港路,南侧为青年水库(临青年路),西侧为规划道路深圳路,东侧为规划道路宁波路。
总用地面积110514m2,如图所示:
胶州市体育中心项目建筑是智能化的现代建筑,拥有一大批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机电设备和系统,根据其对技术和功能的需求协同时光对其集成了11大子系统,分别为,楼宇监控,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出入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火灾报警,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电梯监视系统,智能会议系统,并为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和应急方案,从而实现了胶州体育中心“智能管理一体化的思路”系统结构与组成:
系统的优势:
提供准时的系统间联动的功能通过BMS将它们集成起来,可让它们协同工作,一个子系统的动作可触发另一个子系统的动作例如:消防报警系统的报警可触发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打开所有出口大门、公共/紧急广播系统广播火警通告。
统一集成楼控,对电梯,照明,安防,停车等综合各个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会以报警、事件的形式并以图文动画的方式在同一界面表达出来
通过采用先进的工具提供对实现系统二次开发的项目信息的配置、对网页编辑、界面绘制、图库管理、发布管理,和项目文件和配置数据库的数据项的灵活迁移符合当代电子信息及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的技术要求
通过实时监控能实现对场景的异常报警,提供应急措施同时对历史数据进行储存为用户提供历史依据。
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