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库标准-湖南第一测绘院
- 格式:doc
- 大小:67.27 KB
- 文档页数:12
制图规范1 总则与符号(1)一般实线表示建筑物、构筑物的外轮廓与地面的交线(除桥梁、坝、水闸、架空管线外),虚线表示地下部分或架空部分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线表示地类范围线、地物分界线。
(2)两地物相重叠或立体交叉时,按投影原则下层被上层遮盖的部分断开,上层保持完整。
(3)一般绘制顺序:房屋-道路-水系-地类界-其他。
接边的地物、地类应做共线处理。
(4)路名注记应该是图上距离15-20cm。
(5)注记图示执行附录一《1:500 cass地形图注记对照表》(正在进一步修订中,有建议请及时反馈)。
(6)面状要素采集应注意使用捕捉采集,并且必须闭合成面状结构。
围墙与居民地之间也要捕捉采集。
(7)设计书中未提及的要素按“图式”要求表示。
(8)内业不能确定的问题,应用圆圈圈出,并简单注记问题,以方便外业调查。
(9)数据分层执行《附录二:数据库数据字典》。
2 居民地和垣栅(1)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连线为准。
房屋一般不综合,应逐个采集;房屋沿房檐采集,房角应准确无误。
不同层次的房屋、不同结构性质及分户线应分割表示。
能够分割的商铺楼房均应分割表示。
每个房屋应形成闭合的面。
房屋拐点务必保证垂直。
(2)房屋基脚轮廓线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0.2米),简易房屋小于图上0.6mm (0.3米)时,可适当综合取舍。
(3)1层房屋为砖,2-6层为混,7层以上为砼。
房屋底层为车库的,其高度高于2.2米的,计算一层,小于2.2米的,不计算车库的层数。
房屋的内部天井区分表示,并加注“天”字。
(4)建筑中的房屋按地基的外轮廓描绘,房屋外轮廓不能完整绘出、已经拆迁、推土、在建或停建的地块按“施工区”表示。
“施工区”的范围用地类界准确表示。
(5)居民院内高度不超过正常围墙高度的房屋,破坏房屋,面积小于2㎡的房屋,临时性的围墙、工棚,可搬移的售货亭不表示。
居民地院内的简易厕所、猪舍、柴房不表示。
居民地外围独立的正规厕所应表示。
(6)房屋与围墙相关位置的表示方法:①实地明显有围墙的,则围墙应完整的表示出来,且房屋边线与围墙内墙或外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内时,则屋边线与围墙内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外时,则房屋边线与围墙外墙重合)。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 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目次前言 (I)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1)4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2)5作业方法与工艺流程 (3)6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7)7操作规程 (10)8质量控制 (14)9数据更新 (15)10文件命名和数据组织形式 (16)11产品归档 (17)前言本规程是应1:10000数字化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对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的需要,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规程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陕西测绘局山西省测绘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曹建成李建平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适用于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的采集、更新与建库。
其它专题矢量要素及相关复合产品的制作也可参照其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90-92 1:5000、1:10000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ZBCH02-85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片综合判调作业规程GB/T 5791-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10000矢量地形要素内容与分类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定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GB/T 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 226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917.2-89 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名称和编号GB 194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线名称代号SL213-98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3 术语3.1要素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21098,其中5万分幅数为20058,西部地区5万无图区采用10万地形图生产,10万分幅数为1040。
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1:5万数据库暂行规定)。
4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
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
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 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全国1:50000 DLG数据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为14个数据层,具体内容见下表:2 属性分层及结构全国1:50000 DLG数据各层包括1至2类属性表,每一个属性表包括相应若干个属性项,具体内容见下表:3 要素分层及说明(1)水系(面、线)层名:HYD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义国平(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二测绘院,山西太原030001)摘要1∶10000基础测绘数字线划图(DLG )的质量检查是保证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省级基础测绘生产单位在生产1∶10000(DLG )时加大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检查方法。
文章针对1∶10000(DLG )数据二级检查的关键节点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1∶10000基础测绘(DLG )数据;检查依据;100%二级检查中图分类号P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19(2019)03-0056-05浅谈1∶10000基础测绘数字线划图(DLG )二级检查的关键节点0.引言1∶10000基础测绘数据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奠基石。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数字线划图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对数据的提取更方便、更快捷。
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生产单位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通过对数据生产关键节点的检查,总结常见的问题,加强对作业员培训,有效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1.DLG 数据主要检查依据检查依据有《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3990-92)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20257.2-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山西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项目技术设计书。
2.DLG 数据主要检查方法2.1计算机自动检查法通过质检软件对成果数据进行自动检查,如要素的属性精度、数学精度、位置精度、逻辑一致性、数据完整性与正确性、数据接边精度等进行批量系统性检查。
2.2人机交互检查在质检软件下,通过人工目视对成果数据进行检查。
3.DLG 数据检查关键节点及常见问题对1∶10000基础测绘DLG 分幅数据,41个数据层逐一进行要素的属性、数学精度、位置精度、逻辑一致性、数据完整性与正确性、数据的属性精度、数据接边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及各层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检查。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21098,其中5万分幅数为20058,西部地区5万无图区采用10万地形图生产,10万分幅数为1040。
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1:5万数据库暂行规定)。
4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
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
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 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全国1:50000 DLG数据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为14个数据层,具体内容见下表:2 属性分层及结构全国1:50000 DLG数据各层包括1至2类属性表,每一个属性表包括相应若干个属性项,具体内容见下表:3 要素分层及说明(1)水系(面、线)层名:HYD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 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目次前言 (I)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1)4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2)5作业方法与工艺流程 (3)6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7)7操作规程 (10)8质量控制 (14)9数据更新 (15)10文件命名和数据组织形式 (16)11产品归档 (17)前言本规程是应1:10000数字化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对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的需要,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规程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陕西测绘局山西省测绘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曹建成李建平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适用于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的采集、更新与建库。
其它专题矢量要素及相关复合产品的制作也可参照其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90-92 1:5000、1:10000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ZBCH02-85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片综合判调作业规程GB/T 5791-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10000矢量地形要素内容与分类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定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GB/T 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 226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917.2-89 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名称和编号GB 194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线名称代号SL213-98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3 术语3.1要素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1:1万数字线划图(DLG)的更新试验项目[摘要] 1:1万数字线划图(DLG)的更新试验项目是内业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手段对最新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正射纠正,以纠正后影像作为依据对试验测区的新增地物进行更新,所得更新成果再经由外业测量检验,保证更新DLG的精度符合设计书要求,然后重新入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现势资料提供。
[关键词] 基础测绘遥感图像地形图更新现势资料一、引言根据内蒙古测绘事业局2009年对内蒙古自治区测绘科技档案资料馆现势资料工作计划批复的要求安排本项目,本项目旨在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更新1:1万数字线划图(DLG),以寻求一种在短时间、少投入、保证成果精度的前提下完成更新任务的方法,并对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自治区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数据下的空间背景数据库和目录属性数据库中1:1万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进行实时更新。
因此选取一个测区进行试验,该试验项目试验完成后,可对更新全自治区的1:1万DLG进行普及,进而大大降低我区对1:1万数字线划图更新的成本,加速更新的进程,大力推进自治区测绘信息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测绘保障服务水平,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试验项目的更新内容更新主要考虑变化大的居民地、新增的街区式居民地、电力线及附属设施、大型风力发电场、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具有重要方位意义的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和独立地物。
地貌一般不做更新,只对自治区级以上的项目对地貌形成大的变化的予以更新。
水系一般也为季节性,在此暂不做更新。
项目结合图三、作业方法随着GIS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地形图的现势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测绘部门更新与修测地形图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像获取速度之快、周期之短为地形图的快速更新与修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利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制作的多层次、无级缩放的DOM数据产品为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还可以作为GIS系统的背景地图,通过处理不断获得的新的影像数据并替代数据库中原有的影像,将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变化监测得出变化了的区域并对感兴趣的要素进行快速更新,如:道路、水系、居民地、植被等,从而达到快速更新矢量库的目的。
1:10000基础测绘DLG数据的过程质量控制
李燕
【期刊名称】《经纬天地》
【年(卷),期】2017(0)1
【摘要】本文根据新疆1:10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库标准对空间数据采集编
辑的具体要求详细讨论了对建库数据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检查方式及主要内容。
【总页数】4页(P27-30)
【关键词】DLG数据;过程质量控制;uMap-Checker质检软件
【作者】李燕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基础测绘中DLG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 [J], 苏热娅·吐尔逊
2.浅谈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控制1:10000地形数据(DLG)的质量 [J], 钱美兰;咸桂玉
3.1:1万基础测绘DLG数据的过程质量控制 [J], 陈丽
4.基于增量式更新的基础测绘DLG数据的质量控制思考与实践 [J], 潘记强
5.基于增量式更新的1:10000基础测绘DLG的质量控制 [J], 潘记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2009 年2 月第7 卷第1 期1:10 000 地形图(DLG)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与检测郑凤娇,王祥(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22)文献标志码: B摘要:结合武汉市1:10000 地形图生产项目,给出了1:10000 地形图(DLG)数据生产的技术方法与流程,阐述了1:10000 地形图(DLG)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过程及检测项目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地形图;DLG;数据处理;质量控制;检测中图分类号:P208Quality Control and Detection for Data Production of1:10000 Topographic Maps (DLG)ZHENG Fengjiao, WANG Xiang(Wuh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Surveying Institute, Wuhan 430022,China) Abstract:Combination of Wuhan 1: 10 000 topographic map production project, given the technical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1: 10 000 topographic maps (DLG) data, described quality control processand specific content of detection projects for 1: 10 000 topographic maps (DLG) data production .Ke ywords:topographic map; DLG; data processing; quality control; detection. 文章编号: 1672-4623 (2009) 01-0091-041:10 000 地形图是城市系列比例尺基本图种之一,是“数字武汉”空间基础设施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服务于专家领导的辅助决策、区域城市、乡镇、农村等设计、地籍调查、掩没分析、专题数据库的开发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与评价Product testing and assessment for 1:10000 digital 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检测内容和方法 (1)4 质量评价 (5)前言本规定是应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需要,针对目前的技术水平,结合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生产的独特性,提出了产品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邓国庆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与评价Product testing and assessment for 1:10000 digital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产品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的检测及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89-1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XXXX-XXXX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 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1:10000 矢量核心地形要素/全要素生产技术规定3 检测内容和方法3.1产品质量元素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的质量主要是通过表1规定的质量元素来评价的。
1:1万数字线划图(DLG)的更新试验项目[摘要] 1:1万数字线划图(DLG)的更新试验项目是内业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手段对最新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正射纠正,以纠正后影像作为依据对试验测区的新增地物进行更新,所得更新成果再经由外业测量检验,保证更新DLG的精度符合设计书要求,然后重新入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现势资料提供。
[关键词] 基础测绘遥感图像地形图更新现势资料一、引言根据内蒙古测绘事业局2009年对内蒙古自治区测绘科技档案资料馆现势资料工作计划批复的要求安排本项目,本项目旨在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更新1:1万数字线划图(DLG),以寻求一种在短时间、少投入、保证成果精度的前提下完成更新任务的方法,并对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自治区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数据下的空间背景数据库和目录属性数据库中1:1万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进行实时更新。
因此选取一个测区进行试验,该试验项目试验完成后,可对更新全自治区的1:1万DLG进行普及,进而大大降低我区对1:1万数字线划图更新的成本,加速更新的进程,大力推进自治区测绘信息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测绘保障服务水平,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试验项目的更新内容更新主要考虑变化大的居民地、新增的街区式居民地、电力线及附属设施、大型风力发电场、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具有重要方位意义的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和独立地物。
地貌一般不做更新,只对自治区级以上的项目对地貌形成大的变化的予以更新。
水系一般也为季节性,在此暂不做更新。
项目结合图三、作业方法随着GIS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地形图的现势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测绘部门更新与修测地形图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像获取速度之快、周期之短为地形图的快速更新与修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利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制作的多层次、无级缩放的DOM数据产品为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还可以作为GIS系统的背景地图,通过处理不断获得的新的影像数据并替代数据库中原有的影像,将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变化监测得出变化了的区域并对感兴趣的要素进行快速更新,如:道路、水系、居民地、植被等,从而达到快速更新矢量库的目的。
6 数字线划图(DLG)的数据获取与更新6.1 一般规定6.1.1DLG的比例尺宜包括1:500、1:2000和1:10000。
6.1.21:500、1:2000 DLG数据的获取与更新可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或野外一体化测量方法;1:10000 DLG数据的获取和更新可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或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缩编方法。
6.1.3DLG成图的精度应符合本规程第3.3.4条的规定。
6.1.4 DLG成图的工序应包括:数据获取、图形编辑、数据整合和成果输出。
6.1.5DLG的几何数据应符合附录《北京市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属性数据应符合附录《北京市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
6.1.6DLG数据的更新宜符合下列原则:1 对大面积变化地区,宜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或野外一体化测量方法进行更新;2 对面积变化不大或局部变化较大的地区,宜采用野外一体化测量方法进行更新;3 对变化地区已有现状1:500数字线划图(DLG)时,可采用数据编绘方法进行更新;4 当一幅图变化率超过30%时,应采用重新获取数据的方法;5 在更新过程中发现原1:2000数据存在的错误,应在更新时进行改正。
6.2 符号化和取舍要求6.2.1DLG的要素符号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注记三类,点、线和的符号表示应符合本规程附录的规定。
6.2.2应建立相应的点符号和线符号库。
6.2.3点符号绘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点符号应从点符号库中调入。
2 除有向点符号外,其它点符号的描绘均应朝正北方向。
3 植被符号应均匀分布表示。
4 面状地物中的点符号注记在地物的几何中心。
5 点符号定位点在图内符号出图廓的应保持符号的完整。
6.2.4线符号绘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线符号应从线符号库中调入。
2 线状符号的采集方向应按前进方向左推生成符号。
3 相交的地物线划应完全吻合,不应出现悬挂。
4 线符号被点符号或注记压盖时应保持点符号和注记完整。
《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湖南省第一测绘院2014年11月19日目录1 工作概况 (1)1.1 项目背景 (1)1.2 任务来源 (2)1.3 主要工作内容 (2)1.4 起草单位 (4)1.5 主要起草人员 (4)1.6 项目经费预算及执行说明 (4)2 编制原则和依据 (4)2.1 编制原则 (4)2.2 相关标准规范 (5)3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6)4 主要条款说明 (7)4.1 范围 (7)4.2 数据分幅说明 (7)4.3 数据分层说明 (7)4.4 数据格式说明 (7)4.5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法 (8)4.6要素、属性项选取表示说明 (8)4.7数据文件命名 (8)4.8 元数据说明 (8)5 预期社会经济效果 (9)6 申报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理由 (9)7 贯彻的措施建议 (10)《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工作概况1.1 项目背景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作为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广泛应用于国家社会发展、经济等各领域。
“十五”起,全省各地区开始数字城市建设,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是其中几项很重要的成果,各市州、市县其他行业、部门也在历年的工作中生产建立了很多各自的大比例尺数据,现今,部分市州已开始申请市县一体化工作,对数据共享与交换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与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方面,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等,但缺乏具体描述等,但缺乏具体描述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不利于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与和分发服务。
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各市州、市县建立的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产品模式、技术指标等各不相同,难以交换共享、集成应用。
为实现全省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规范统一、与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关联衔接,2013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对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编制进行了立项,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制定为湖南省地方标准。
1.2 任务来源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转发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2012年度湖南省标准化战略项目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2〕78号)及相关文件,湖南省第一测绘院于2013年10月申请《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湖南地方标准的立项。
2013年10月,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制定该地方标准。
1.3 主要工作内容1、广泛调研在收集、整理各市州、市县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生产、建库更新、运行维护及与其他比例尺数据衔接情况等基础上,对全省数据建设和使用情况展开调查,征求各单位对当前数据内容、结构组织方式采集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
2、形成初稿在上述调研分析的基础,参考国家《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和最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对1:500 1:1000 1:2000地形要素数据中要素和属性内容、分类编码、数据分层及组织元数据等进行了规定,形成标准初稿。
3、生产试点根据标准编写组的安排,湖南省第一测绘院地理信息中心采用该标准生产了一部分数据,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4、内部讨论标准编写组组织院内专家和聘请外,面少量专家对初稿进行了内部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再修改,形成初稿征求意见。
5、初稿征求意见稿初审2014年11月13日,标准编写组组织有关专家在长沙召开《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初审会。
10位专家和领导对初稿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初审,共提出了23条意见。
6、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大部分意见采纳,并对初审意见修改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各行业、各单位征求意见。
1.4 起草单位起草单位为湖南省第一测绘院。
1.5 主要起草人员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罗海燕男总工/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项目负责人刘华光男副总工/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技术负责人李云星男主任/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流程设计唐秋祥男主任/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起草文本文婷玉女主任助理/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起草文本罗建新男高级工程师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数据测试刘斌男技术员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数据测试1.6 项目经费预算及执行说明本项目总投入经费 30 万元,其中乙方自筹经费 15 万元,甲方为乙方资助经费 15 万元。
其经费预算和执行情况为材料费5.0万;设备费3.0万;实验验证费6.0万;差旅费3.0万;会议费2.0万;专家咨询费2.0万;劳务费4.5万;公告费、印刷费1.5万;宣传推广费1.5万;其他费用1.5万。
2 编制原则和依据2.1 编制原则1、兼容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家已有的相关标准规范,在其之上进行引用、细化和扩展,保证与现有标准规范的兼容。
2、实用性原则在标准编制前详细调查了相关各行业、各部门、各级用户的需求,确保在本标准指导下形成的数据成果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3、衔接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家及省级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情况,实现了各级比例尺下数字线划图数据的衔接,有利于后续的跨尺度联动更新。
2.2 相关标准规范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8.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DB43/T 213 湖南省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湖南省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测绘成果数据规定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征求意见稿)3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通知精神,是对这些政策文件内容的具体化,以确保所构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化。
本标准在编制时,为了避免雷同与重复,能引用的直接引用了相关已经发布的标准,经在国家标准网上查询,未见与之内容雷同的国家标准。
各地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的生产和建设已开展多年,但是数据的生产建设多采用项目技术规范,未有统一的标准进行约束,数据的内容、组织形式、管理功能都难以保证一致。
在信息化初期这种分头建设尚未暴露问题,一旦需要进行城市间、省市县的共享时,就难以实现,即延误工作又浪费资金。
本地方标准的颁布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上述问题。
随着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理国情监测、数字城市等工程进入广泛的建设和应用阶段,地理信息数据尤其是地形要素数据将成为基础数据源的重中之重,这就非常需要有标准对其进行约束。
《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标准》的发布,会保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据建设和各项应用接口的统一,有利于其它应用部门理解与使用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各项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的全面共享和高效服务。
4 主要条款说明4.1 范围本标准适用湖南省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DLG)的数据建设和数据交换。
4.2 数据分幅说明本标准中分幅范围,按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要求执行。
同时考虑目前对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DLG)要素数据的大范围应用需求和实际上存在按块图生产的方式,本标准增加了数据区域组织方式。
4.3 数据分层说明本标准中,要素分类引用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并对小类进行了适当的扩展和调整,增加了注记大类,共9大类要素。
数据分层参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并根据要素几何形态(点/线/面)进行了细分,在9大类要素的基础上划分为46个数据图层。
4.4 数据格式说明本标准中,数据格式引用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但鉴于该标准的实际应用范围尚不广泛,通用地理信息平台系统对其支持力度不足,本标准增加采用主流通用的GIS空间数据格式,但同时宜汇交交换格式,交换格式按《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执行。
4.5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法要素代码采用七位十进制数字,分别为按数据顺序排列的大类、中类、小类、子类码、图形代码。
4.6要素、属性项选取表示说明本标准中要素的选取,主要依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等国家标准,并充分研究顾及了数据更好地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
与原来的地形图比较,对少数应用意义不大的要素进行了舍弃,同时新增加了部分重要要素。
在确定要素属性项时,主要依据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和地形图图式上表达的信息等,综合考虑后,根据需要和便于作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4.7数据文件命名数据文件命名与数据范围和比例尺密切相连,标准分幅的数据以标准分幅的图号命名,同时将比例尺包含在其中。
以区域大范围为存储单元的数据,以行政代码和比例尺代码命名。
4.8 元数据说明在《地理信息元数据》的基础上,适当删减和调整部分元数据项,形成了本标准的元数据结构。
本标准的元数据内容为成果元数据,不涉及生产、质检等过程信息,是对地形要素数据的最基本描述。
5 预期社会经济效果本标准作为我省地理信息数据规范的系列标准之一,其颁布实施将对推动湖南地理信息数据共建共享,促进我省的省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效益方面,有助于促进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工程的逐步展开,各行各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地理信息社会化共享的要求日趋迫切。
通过应用本标准建立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实现数据与各种专题信息的集成,促进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应用的地理信息需求,全面促进我省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