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三(样式2)课内教学及时间分配表(订单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2
“线上学习”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三年级第2周4月20日--24日任务单作息课程表(时间供参考)备注:目前北京市教委计划给出的“空中课堂”线上视频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四门课程。
其他课程,学科老师会筛选市区其他资源并发布到每周的学科任务单中。
当天老师提出的课程学习,如果跟空中课堂播放时间不一致,学生可在一天之中的任意时段进行视频课的点播学习,没听懂的部分可以回看。
第2周任务单解读日期内容周一 1.语文 1.观看当日空中课堂(《荷花》第二课时),工整标注、记录重点知识。
2.书香时刻:背《书香诵读》第10课内容。
(背完可向下背诵)3.自主阅读半小时:①大声朗读《林中世界》第7课《耙地虫》。
(按要求步骤完成)②继续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读完可自选其他书目阅读,优先推荐同读书目中还未读过的书。
(书目见第1周方案周一语文内容)4.完成作业并上传。
(以老师发的作业内容为准)备注:书香时刻、《林中世界》、自主阅读半小时是每日常规内容,要求如一,后文不再赘述。
2.数学观看当日空中课堂(每天老师会提前发布学习安排)英语预习单附件一:第2周附件二:第2周科学任务单一、观看课程视频资源《1.运动和位置》以及《2.各种各样的运动》二、课程资源链接:《运动和位置》https:///s/qAu1T3gc3UuKGVSDHMltGA《2.各种各样的运动》https:///s/9La2FAFx8dbfWA0QPvvt1w三、本周知识点:1.学会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相对于...来说)例如:相对于蒙古包来说,天空中的鹰是运动的。
相对于天空中的云来说,蒙古包是静止的。
2.掌握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学会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例如:红点此时处于校车西方向1000米的位置。
3.了解到生活中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平动、转动、滚动、振动......温馨提示:1.链接是本周的学习内容相关视频,如果您点击不能直接打开链接,您可以复制链接到手机浏览器中打开。
附件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任务与进度安排表课程名称:物流管理基础课程代码:总课时:周课时:授课专业: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授课班级:公选课任课教师:填表时间:年月日第一部分课程进度安排第二部分课程教学说明教师根据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设施要求、学生情况、教学考核、课程资源要求、教材要求、是否有企业课程或职业考证等内容做简要说明。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物流业务受理、物流信息处理、物流现场组织管理、市场开拓、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能正确选择、熟练操作各类物流设备,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点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它相关专业的知识拓展课程。
同时,在实施双证书教学中,本课程也涵盖了初、中级物流师认证《现代物流概论》等部分考核标准和内容,因此本课程的授课对象非常广泛。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和性质、现代物流的功能及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学科体系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简单掌握企业物流MRP系统、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职业技能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于较简单的物流问题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课程立足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着眼于应用,以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同时注意跟踪国内外物流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并及时吸纳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另外,本课程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实验室进行必要的物流模拟实验外,还引导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和考察,以增加感性认识。
Excel在学校中的应用34-教学安排表5.2 教学安排表案例背景每学期期末负责安排教学的工作人员都要按照教学计划制作出下学期的教学安排表,安排好每个班级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等,因为他要同时满足教师,班级,课程,时间和地点等诸多因素的要求。
因此对这项工作的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在安排教学表的诸多因素中的任何一项出现差错或冲突,都会造成学校教学秩序的混乱。
这项工作在中学是由教务处来负责的,在高等学校一般是由各院或系的教学秘书类完成的,严格的说中小学的教学安排表和高等学校的教学安排表大同小异,并无本质区别,如果说有些差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班级和上课教室在中学时统一的(教室因素基本可以忽略),而在高校由于各班级并无固定教室,所以班级和教室则是完全分离的,再有中学的教学安排表安排的非常紧密,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固定的上课节次(7节)连自习课都要在教学安排表中体现,而高等学校则不然,相对中学来说较为稀松,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当然这是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因为这些不是本节讨论的内容我们就姑且不论了。
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充足,学校的规模日趋扩大,使得每个学校的班级和教师的数量日益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单纯的用手工排课已不太现实,而应用Excel来辅助排课就能够现实出其极大地优越性和便利性。
本节讨论以数据库模式组织适用于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的通用性教学安排表,后面再设单节讨论仅适用于中小学的课程安排表。
关键技术点要实现本案例中的功能,学员应该掌握以下EXCEL技术点。
●基础知识隐藏行列新建窗口重排窗口●窗口和并排比较●自动筛选最终效果展示5.2.1创建课程安排对照表Step 1创建工作簿创建工作簿“教学安排表.xls”,然后将工作表重命名为“教学安排表“,删除多余工作表。
Step2复制工作表①打开上一学年度同学期的课程安排表,通过复制粘贴生成下学期的课成安排表。
②删除字段“星期”,“节次“和”教室“的内容,准备根据下学期的实际情况重新安排。
大学课程时间表模板
介绍
大学课程时间表模板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管理大学课程安排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目的
- 提供一个清晰的课程安排表,方便学生和教师查看和管理课程。
- 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课程冲突和时间浪费。
- 为教师提供一个统一的课程安排表,方便他们组织教学内容和时间。
特点
1. 简洁明了:课程时间表模板以表格形式呈现,清晰明了,易于使用和理解。
2. 灵活性: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期和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和修改。
3. 可定制性:模板可以根据个人或学校的需求进行定制,例如添加特殊的备注或说明。
4. 多功能性:除了记录课程时间和地点,模板还可以包含其他相关信息,如教师姓名、办公时间等。
使用方法
2. 填写课程信息: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将课程名称、时间、地点等信息填写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3. 定期更新:根据学校或教师的通知,及时更新课程时间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4. 打印或导出:可以选择将课程时间表打印出来,挂在墙上方便查看,或者导出为电子表格进行备份。
注意事项
- 课程时间表应当及时更新,以反映最新的课程安排。
- 在填写课程信息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错误,以免影响学习和教学进度。
- 如果有特殊情况或临时调整,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更新课程时间表。
以上是关于大学课程时间表模板的简要介绍和使用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20503)一、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3年,弹性学制2-5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随州市及周边地区,具有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编制和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质素、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需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专门知识,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与规划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和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创业能力,成为初、中级物流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能力目标1.具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及经济法规等分析、经营管理能力;2.具备一定的物流市场开发能力;3.具备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利用的基本能力;4.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能力。
(二)知识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3.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熟悉物流系统的基本活动环节;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发展的动态。
(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遵纪守法、热爱劳动、艰苦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礼仪素养;2.初步掌握现代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3.具备系统的现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对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进行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能力;4.具有商品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
四、课程结构与主要实践环节(一)课程结构1.必修课程(1)基本素质类课程群(共10门,602学时)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人文英华;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大学英语;体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
附表三(样式3):课内教学及时间分配表(项目教学模式)
备注:
1. 加“*”为职业核心课程;
2.表中的学时数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理论课或者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学时数以“周学时×周数”例如:“2×14W”表示该课程为每周2学时,授课14周;讲座或其它形式实践型课程学时数以“学时数”表示:例如“5H”表示该课程安排5学时的讲座或其它形式课程实践,不计入周学时数;
3.公共选修课学时不计入周学时数。
职业考证课由学生根据情况任选,不计入总学时。
4.采用项目教学的课程在表中填写项目名称和总学时,具体学时安排见“教学项目及时间分配表”,学时不计入周学时数。
页眉内容附件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任务与进度安排表课程名称:物流管理基础课程代码:总课时:周课时:授课专业: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授课班级:公选课任课教师:填表时间:年月日第一部分课程进度安排第二部分课程教学说明教师根据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设施要求、学生情况、教学考核、课程资源要求、教材要求、是否有企业课程或职业考证等内容做简要说明。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物流业务受理、物流信息处理、物流现场组织管理、市场开拓、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能正确选择、熟练操作各类物流设备,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点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它相关专业的知识拓展课程。
同时,在实施双证书教学中,本课程也涵盖了初、中级物流师认证《现代物流概论》等部分考核标准和内容,因此本课程的授课对象非常广泛。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和性质、现代物流的功能及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学科体系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简单掌握企业物流MRP系统、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职业技能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于较简单的物流问题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课程立足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着眼于应用,以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同时注意跟踪国内外物流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并及时吸纳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另外,本课程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实验室进行必要的物流模拟实验外,还引导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和考察,以增加感性认识。
教学日程安排表的模板
1. 模板概述
教学日程安排表是一种用于记录教学活动和安排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一个教学日程安排表的模板,供参考使用。
2. 教学日程安排表模板
3. 使用说明
- 在每个时间段内的对应星期列中填写教学内容或活动安排。
-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删除时间段和星期数。
- 推荐使用颜色标记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等。
4. 注意事项
- 确保教学日程安排合理,避免时间冲突或过度安排。
- 在填写教学内容时,尽量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教学日程安排表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适应教学进度和变化。
5. 结束语
以上是一个教学日程安排表的模板,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希望这个模板能帮助到你。
课程教学任务分配表格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在当今教育环境中,课程教学任务的有效分配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整体的教育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计划旨在制定一份详细的课程教学任务分配表格,确保教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计划将涉及以下关键环节:对当前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接下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任务分配标准,确保教师能够在其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们还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课程负担,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公平合理性。
在任务分配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
一方面,通过优化课程时间表,尽量避免教师的教学任务冲突,同时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便他们能够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教学任务分配表格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对表格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我们相信,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学生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本计划旨在通过制定和实施课程教学任务分配表格,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以期达到提升整体教育水平的目标。
我们期待着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共创美好的教育未来。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任务的优化分配,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然而,目前教学任务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如教师工作量不均、教学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师积极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特制定本工作计划,旨在实现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满意度。
二、工作内容1.收集和分析教学资源:包括教师专业背景、教学经验、课程设置、学生学习需求等,为教学任务分配数据支持。
2.制定教学任务分配标准:根据教师特长、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分配标准,确保教师在其擅长领域发挥最大作用。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教育类型及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高职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学制三年四、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能在各级基层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中心)、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机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和疗养院、民政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用品服务站、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服务与教育)、体育运动队、民办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和自闭症康复中心等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技术的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具体情况可增减)六、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表七、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可增减)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数、前后续课程等(一)《康复医学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康复医学相关概念、发展史、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作用,工作内容、方法与服务方式以及社区康复组织实施等内容。
因本课程的内容既与基础课程相联,又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续,故教学过程中应督促学生掌握好本课程知识,顺利实现由基础课程学习过渡到专业课程学习。
建议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旨在使学生入学时就形成比较明确的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基础课程的热情。
(二)《康复评定技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康复评定概念、评定原理、评定方法与程序、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能力评定;反射检查、步态分析;心肺功能、代谢能力、认知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职业能力评定;疼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以及骨关节系统疾病综合评定、神经系统疾病综合评定、心肺系统疾病综合评定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康复评定理论和技术。
(三)《运动疗法技术》本课程主要涉及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治疗技术,包括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关节松动技术、肌力和肌耐力的训练、平衡与协调功能训练、体位与转移训练、步行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各种运动治疗技术及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等。
音乐学(钢琴调律方向、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 050401(国家)0802(学校)一、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中等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幼儿师范、普通师范、艺术师范以及其他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钢琴调律与维健康的个性。
二、学制年限四年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一)本专业总课时2702学时,总学分为165学分(二)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模块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五、四年教育时间活动分配(附)四年时间分配表音乐学(钢琴调律方向、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注:有* 号的为考查科目,其他为考试科目。
附表一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十、主要课程简介1、08211010 基本乐理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理论,为学好相关课程3、08211050 试唱练耳主要内容:本科称为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试唱、听音训练。
发展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和音乐表现力,积累音乐语汇的;掌握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必备的试唱、听音等技能和较好的艺术表现力。
授课形式:小组课。
考核方式:口试、笔试。
教材:《试唱练耳》许敬行孙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4、08211030 中国音乐史及欣赏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阐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历史的科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进程与成果,扩大音乐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从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提供较丰富的音乐历史知识。
考核方式:口试、笔试。
教材:《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曹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音乐教学法》上海教育出版社7、08211090 合唱与合唱指挥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中外古今优秀合唱作品的学习,把合唱的组织、训练及指挥的技能技巧融为一体综合教学,使学生具有从事高、中等音乐教育课外活动以及群众歌咏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排练合唱队和一般乐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