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初一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23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分布
1、全球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海陆分布专门不平均,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陆地要紧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任何半球差不多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5、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最小、最浅的大洋。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7、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非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海陆分布2.海陆比例: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3.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但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七大洲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三、四大洋1.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3.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第二节世界的地形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2.陆地地形之最地形类型地形区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二、海底地形1.五种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第三节海陆变迁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二、大陆漂移学说1.提出者:魏格纳2.大陆漂移说主要依据:(1)大陆轮廓吻合(2)古老地层相似性(3)古生物一致性3.基本内容:几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六大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3.板块运动:分为碰撞挤压和张裂;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挤压运动时,形成山脉。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必背知识点一、海陆分布1. 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形象地称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二、大洲和大洋1. 七大洲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面积排序:亚洲 (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位置及特点:东半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大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大部分)。
南半球大洲:南极洲、南美洲 (大部分)、非洲 (部分)、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部分)。
2. 四大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特点:太平洋:面积最大,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呈 “S”形,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之间。
北冰洋:面积最小,位于北极圈内。
三、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海陆变迁1. 变迁方式地壳运动: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证明地壳在运动。
海平面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古河道遗迹,说明海平面发生过变化。
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围海造陆,改变了局部海陆分布。
2. 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大陆在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五、重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东非高原等。
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美大平原等。
(七)世界的海陆分布(1)全球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半球海陆分布①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在北半球;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以陆地为主。
②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在西半球。
③无论是哪个半球,始终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八)七大洲、四大洋苏伊士运河1、主要大洲、大洋特征亚洲: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非洲:热带大陆、干旱大陆、高原大陆、富饶大陆欧洲:平均海拔最低,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的海洋2、各大洲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③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④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⑤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九)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沧海桑田)证据①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②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遗迹③东非大裂谷在不断地扩张;④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地球上的陆地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慢慢分离、漂移形成现在的轮廓,并且还在漂移中。
最明显的证据: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基本可以吻合。
(3)板块构造学说学说内容:①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与板块的运动形式: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高大的山系或岛屿:如亚洲喜马拉雅山、日本群岛、欧洲阿尔卑斯山、北美洲落基山、南美洲安第斯山等;相互张裂,形成新的裂谷和海洋:如红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世界上的主要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七年级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特点,认识各大洲和海洋的位置,以及生物的分布情况等。
下面是世界的海陆分布方面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地球表面的海陆比例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比例为71%的水面和29%的陆地。
这是因为地球自形成以来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地球上的陆地、海洋以及其他自然地貌均存在持续不断的变化。
在过去几千万年中,某些陆地由于地质变化而消失,新的陆地也在不断形成。
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类的进化,社会文明的崛起也依赖于企业公平文明的开挂.二、世界主要的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周围。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面积达到了1.63亿平方公里。
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它们的面积约为8,000公里。
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它们的面积都相对较小,但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世界各大洲的面积和位置世界上有七个大陆,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占据了29.5%的地球表面积,北美洲和南美洲大小相近,分别占据了16.3%和12%的地球表面积。
澳大利亚是面积最小的大陆,仅占据了5.2%的地球表面积。
四、各大洲的人口和发达程度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和发达程度因地域、人口密度、资源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也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所在地。
欧洲也是一个发达的洲,生产力和经济水平都比较高。
南美洲和非洲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但南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非洲拥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
五、生命的分布地球上生命的分布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大多数的生物都生存在陆地上,但是一些生物也在海洋里生存繁衍。
陆地上的生物群落受到气候、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动植物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生态类型。
海洋生态系统因深度、海波、流线、光和盐度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多种海洋生态类型。
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衡,几乎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是覆盖着水的海洋,而其余的三分之一则是陆地。
在地球的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有特点。
一、海洋分布
1. 大洋分布
地球上有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是最大的。
这些大洋之间有着深浅不一的海沟和海山,也有一些海峡和海湾。
2. 海岸线
地球上的海岸线非常长,也非常复杂。
海岸线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大陆的大小,还取决于海洋流的影响。
在一些地方,海岸线是低洼的,同时也有岩石嶙峋的悬崖和沙滩。
3. 海洋生物
海洋是丰富的生物家园,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海藻、珊瑚、海星、鱼类、海豚、鲨鱼等。
大多数的海洋生物都在浅海的边缘,也有少数的大型生物如鲸鱼等栖息在较深的海洋中。
二、陆地分布
1. 大陆分布
地球上的大陆共有七块,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大多数的城市和农村都建在陆地上。
2. 山脉和高地
陆地上除了平原外,还分布着大量的山脉和高地。
平原是人口密集的区域,而高山和高地则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之上。
3. 陆地生物
陆地生物也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陆地上的生态系统也非常庞大。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动植物都成为了人类的食物来源。
总之,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同时,人类要承担起保护和维护这些生态系统的责任,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这些资源。
七年级地理海陆分布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也是让很多人感到头疼的学科。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海陆分布是重要的一个部分。
下面,本文将主要从海洋和大陆的分布、陆地的划分以及海洋的类型和特点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七年级地理海陆分布的知识点。
一、海洋和大陆的分布地球是由70%以上的海洋和30%以下的陆地组成的,两者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海洋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而大陆则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其中从赤道向两极方向扩展的海洋称为大洋,而在大陆周围环绕的海洋则称为边海。
边海通常比大洋更浅,也更容易受到陆地的影响。
二、陆地的划分按照自然特征的不同,陆地可以分为六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澳洲。
这些大洲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和经度上,并且具有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除了大洲之外,还有很多岛屿和半岛等“次级陆地”,它们通常被视为大陆或海洋的一部分。
三、海洋的类型和特点区分海洋类型的因素很多,比如地理位置、水温、水深、盐度、生物种类等。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两种海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其水域面积超过了所有陆地的总面积。
而大西洋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系统之一,也是人口和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除此之外,海洋还具有许多特点,比如海水的酸碱性、滩涂的形成原因、气候条件等。
综上所述,地理海陆分布是七年级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海洋和大陆的分布、陆地的划分以及海洋的类型和特点等知识点。
当然,除了这些知识点之外,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地球。
初一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初一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1.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为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2. 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 大洲和大洋:世界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5. 大陆漂移的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证实,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6. 方向: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是根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得出的方向。
7. 地球仪和纬线:地球仪上有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重要位置。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
8.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翻阅初一地理课本或者咨询老师获取更多更全面的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