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集合与简易逻辑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540.50 KB
- 文档页数:38
集合与简易逻辑1集合的概念及运算B中的元素都属于A,则称A包含B.B中的元素都属于A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则称A真包含B.2四种命题及充要条件一.四种命题:1.原命题:若p 则q逆命题:若┑P 则┑q ,即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否命题:若q 则p ,即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逆否命题:若┑P 则┑q ,即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 2.四个命题的关系:⑴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⑵ 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⑶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⑷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⑸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否命题,他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⑹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如果原命题成立,逆否命题成立.逆命题和否命题为等价命题,如果逆命题成立,否命题成立. ⑺命题的否定形式与原命题互异 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p 则q ”是真命题,记做p q ⇒, “若p 则q ”为假命题,记做,2.若p q ⇒,则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p q ⇐,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 3.若p 的充分条件是q ,则q p ⇒; 若p 的必要条件是q ,则p q ⇒. 注意:①注意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命题p的否定为“非p”,记作p ⌝,一般只是否定命题p的结论,否命题是对原命题“若p则q ”既否定它的条件,又否它的结论。
3逻辑连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一.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全称命题p:,()x M p x∀∈,它的否定p⌝:,()x M p x∃∈⌝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
含有一个量词的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存在性命题p:,()x M p x∃∈,它的否定:p⌝:,()x M p x∀∈⌝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5.关键词的否定函数1函数及其表示一.函数的概念1.映射:设A、B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中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这样的对应就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2.函数:在某种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y,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记做()y f x=,其中x称为自变量,x变化的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和x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叫做函数的值域.3.函数三要素:①定义域②值域③对应关系二.函数的表示:①解析法②图像法③列表法解析式:(1)根据对应法则的意义求函数的解析式;例如:已知xxxf2)1(+=+,求函数)(xf的解析式.(2)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形式,求函数的解析式;例如:已知()f x是一次函数,且[()]43f f x x=+,函数)(xf的解析式.(3)注明定义域(分段函数)三.函数的定义域(树立定义域优先的思想)(1)根据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求定义域:①整式:x R ∈②分式:分母不等于0③偶次方根: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④含0次幂、负指数幂:底数不等于0⑤对数: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真数大于0⑥三角函数中的y=tanx:x≠kπ+k/2(k∈Z)(2)根据对应法则的意义求函数的定义域:①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D,求函数f[g(x)]的定义域,只需g(x)∈D例:()y f x=定义域为]5,2[,求(32)y f x=+定义域;②已知函数f[g(x)]的定义域,求函数f(x)的定义域,只需x∈{y|y=g(x)},即g(x)的值域例:已知(32)y f x=+定义域为]5,2[,求()y f x=定义域;(3)实际问题中,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决定的定义域.六.难点(1)没有告诉定义域同对应法则y=f(x)中括号内范围相同(同对立法则)(2)相同函数①定义域相同自左向右看图象是自左向右看图象是若(),()f xg x均为某区间上的增(减)函数,则()()f xg x+在这个区间上也为增(减)函数若()f x为增(减)函数,则()f x-为减(增)函数若()f x与()g x的单调性相同,则[()]y f g x=是增函数;若()f x与()g x的单调性不同,则[()]y f g x=是减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