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滔滔黄河
- 格式:ppt
- 大小:11.93 MB
- 文档页数:35
第3课时滔滔黄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概括黄河的水文特征。
(2)能够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利用价值或问题与治理。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黄河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1)黄河流域概况。
(2)黄河水文特征。
(3)黄河各河段的开发利用或问题与治理。
【教学难点】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黄河大合唱》部分歌词,《将进酒》部分诗句。
承转过渡:《黄河大合唱》和《将进酒》中都描写了黄河的壮阔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黄河。
二、新课学习(一)黄河流域概况★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读图:(1)黄河发源地是哪里?(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黄河流域面积是多少?(约75万平方千米)黄河干流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3)黄河最终注入哪个海洋?(渤海)(二)长江水文特征★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填表:(三)黄河河段划分★多媒体展示:黄河干流纵剖面图、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1)上游和中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河口)中游和上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桃花峪)在黄河水系图中找出这两个位置。
(2)上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湟水、洮河)中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汾河、渭河)下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上游: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平原)(四)黄河水能资源开发★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水电站分布的河段。
八年级地理滔滔黄河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的是()A. 唐古拉山和东海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D.昆仑山和渤海2.黄河和长江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地区单位是A. 青、川B. 青、藏3.我国某条外流河的水文特点为:河流水量不大()C.川、甘,下游河流常常断流D. 青、甘,每年 7 月至9 月为汛期。
此河最可能是()A. 海河B.塔里木河C.黑龙江D.黄河4.“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批泥沙主要根源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以下图是“黄河水系”表示图,据图回答5、 6 题。
5.河流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类作用在不一样的河流、不一样的河段其表现不一样。
在黄河流经宁夏和内蒙古时,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当地经济发展供给()A. 电能B.航运C.浇灌水源D. 养殖6.图中显示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十分狭小,这类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A.黄河穿行于峡谷中B.黄河穿行于山岭上C.该地降水少D.黄河是“地上河”读图 ,回答 7~ 9 题。
7.图中反应的情形位于A. 山东B.河南()C.陕西D.山西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应了哪个地方的情形()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黄河干流9.治理图中现象的根本是()A.源泉建设自然保护区B.上、中游修筑水利工程C.中游增强水土保持D.下游加固两岸大堤10.以下对于黄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上游河段建有有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C.黄河的水量比珠江、长江小得多,不存在隐患D.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11.读黄河水系表示图,对各河段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 河段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B.发生凌汛的是②③河段C.水能集中在①②河段,图中水利枢纽是葛洲坝D.河段③已成为地上河二、综合题12.读“黄河水系表示图”,回答以下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当中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前面是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
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河流概况,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教材已提供了“黄河凌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全面认识黄河。
通过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不难发现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含沙量大,所以黄河最重要的问题仍是治沙!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培养人地协调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通过本节前面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滚滚长江的学习,已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初二的学生在思维模式上还是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很大程度上仍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分析主要忧患——含沙量大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难点:分析主要忧患——含沙量大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讨论法,用平板收集学生学习信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
八年级地理滔滔黄河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有趣且重要的学科,其中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作为八年级地理学科的一部分,了解黄河的知识点是必要的。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八年级地理滔滔黄河的知识点,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流域。
一、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亚洲东部,中国北部,流经九个省区,包括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河南。
总长度约为5464千米,其流域面积约为74.2万平方千米。
二、起源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它与长江、珠江一样,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其水文和农业灌溉价值不可估量。
三、洪水黄河的洪水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水利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黄河古老的治水措施包括修建堤防、挖掘河道和引水灌溉等。
现代的水利工程设施也在改善着黄河的水利状态。
八年级可以通过了解黄河洪水的因素、漫长的历史以及现代的治理措施来认识水资源对灾害实施的影响,以及政策对于环境管理的推广。
四、水资源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水文价值不容忽视。
学生们可能还不知道黄河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
与长江、珠江相比,黄河水资源质量与数量有所减少。
因此,学生们在学习黄河课程时应注意到,黄河需要得到好的保护,我们要节约水资源,让水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五、文化传承黄河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黄河的形成密不可分。
在学习黄河历史文化时,我们应该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如祭祀黄河、祈求神灵保佑等。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去了解紧密联系着黄河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如龙门石窟、黄河古渡口遗址等。
总之,八年级地理滔滔黄河的知识点涵盖了地理位置、起源、洪水、水资源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这个古老的流域充满了着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助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水资源管理。
希望本篇文章能对学生们加深对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为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