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26
徐志摩诗《云游》赏析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①写于1931年7月,初以《献词》为题辑入同年8月上海新日书店版《猛虎集》后改此题载同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署名徐志摩。
*********************************************************************************诗评:从《沙扬娜拉》、《再别康桥》到《云游》,人们很自然在其中找出徐志摩诗作中基本一致的诗歌形象和抒情风格。
在这类最能代表徐志摩才性和诗情的诗歌里,不仅以其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着读者,而且也因为其中隐约着的对人生的理解与生命的把握时时透出的希望与信仰使读者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与美的意义。
在这些诗中,徐志摩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世界。
《云游》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诗歌开头以第二人称起始,暗示着抒情主体对它的钦慕向往之情。
诗里云游的特征是空无依傍的自在逍遥:“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这一逍遥的愉快实在带有脱却人间烟火味的清远,这里既含有《庄子·逍遥游》中与万物合一的自在心态的深刻体会,也有抒情主体心灵呼应的瞬间感受,空中飘荡的云游适性而往,不拘一地,为何会给抒情主体以深深的向往,诗中没有明说,但却在后面作了间接的交代,“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至此,抒情主体作为旁观的姿态点出了第三者的存在,“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徐志摩再别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Quietly I wave good-bye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The floating heart growing the sludge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I would be a water plant!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 weeds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To seek a dream?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But I can’t sing aloud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Very quietly I left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字词注释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解读《死水》《再别康桥》的绘画美《死水》《再别康桥》是新月诗派主要代表诗人闻一多和徐志摩的经典名作。
仔细赏读这两首诗,我们能够咀嚼出新月诗派绘画美的丰富意蕴。
“死水”激起人们的总是肮脏、腥臭、死气沉沉的联想。
闻一多题名“死水”作诗,大约也是基于这种普遍的大众的文化心理。
不管其诗的真正主旨是什么,“死水”的罪恶、绝望、沉寂、腐朽等象征义不会改变,也就是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可是闻一多在诗中却极力地渲染“死水”美丽的神韵和活泼的灵性: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又被偷洒的花蚊咬破。
在这里,翡翠的碧绿、桃花的艳红、罗绮的光亮,云霞的陆离,逼得我们眼花嘹乱,我们也不得不惊叹于这个五彩纷呈的绚丽世界!这也许是在清华接受九年美式教育和留美三年的闻一多在应用西方浪漫主义推崇想象的诗歌美学原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过:“在通常的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
”)(《诗辩》)进行创作实践。
闻一多靠着他丰富神奇的想象,创造出诸如晶莹剔透的翡翠、粉嫩灼灼的桃花、皱缬柔滑的罗绮、流丽飘荡的云霞等“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这些意象叠在一起敷陈出一幅美丽无比的图画。
这幅图画还挺有灵气的:陶醉其间的“珍珠似的白沫”悠然自得,在努力探寻自我快乐的美妙方式——“小珠一笑变成大珠”;早已垂涎于此的花蚊似乎也不甘寂寞,美美地和得意忘形的白沫做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分享着数不尽的欢乐。
一九二六年五月,在《新诗格律》这篇新诗论文中,闻一多开创性地把新诗的绘画美和音乐美、建筑美并列提出,表现了他独特的诗歌美学价值。
细品上面这两节诗,《死水》的绘画美也纤毫毕现。
闻一多曾把诗歌的“绘画美”简略归结为“词藻美”,显然是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
我认为闻一多诗歌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形象的意境美上。
闻一多曾鼓励诗人大胆地“跨在幻想的狂姿的翅膀上遨游,然后引嗓高歌”,(《冬夜评论》),其实,这就是在引导诗人努力塑造意象,创造意境。
《现当代文学》课程标准I.课程说明《现当代文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4060035)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O制定日期O审核O审核日期O批准O批准日期O(1)课程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我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旨在向已经具有了初步文学历史基础知识,介绍1919至2000年,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讲述包括现当代文学作家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在内的当代文学系统运动过程(包括当代文学作家、文本、流派、思潮,及其催促和影响当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等)。
(2)课程任务:通过具体代表性作家主体的代表性文本的详细和深入分析,以期让学生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形成其有关当代文学历史的基本知识构架,以及培养欣赏当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感觉,并训练基本的当代文学思维,提高其运用当代文学思维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大学语文、儿童文学,后续课程有外国文学。
2 .学习目标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热爱文学是进入技能培养的一个敲门砖。
因此,以阅读促教学是学生技能提高的一个屡试不爽的基本方法。
以师生的“阅读”为着眼点和出发点,以思维的培养为目标,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归宿,充分利用师生以往学习过的文学历史知识,从当代文学潮流发展变化的历史联系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去讨论某一当代文学现象产生的原由,去评判当代文学文本创作的得失。
对待当代文学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没有“阅读”是寸步难行的。
所以,师生双方都应该从阅读文学文本、阅读教材、阅读参考资料中进行学术训练和培养当代文学的审美感悟能力。
在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白话文的基本规范和用法;帮助学生扩充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相关的各种政治、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注重原著的精读与欣赏,培养学生的社会感知、语言感知、文体感知能力,以及读写能力与文本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现代社会、文化所经历的巨大变革,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冲突以及面对这一冲突所表现出的痛苦、抗争与情怀。
徐志摩诗歌3首(有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徐志摩诗歌3首(有赏析)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中国新诗坛上最大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盟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再别康桥》《死水》等群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基调、明确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从多角度鉴赏品析新月派诗歌“三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热爱诗歌、热爱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来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1、赏析现代诗歌的方法。
2、新月派诗歌“三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词,是宋时的一条鱼,游弋在清澈柔波;曲,是元代的一首歌,传颂在天山草原;诗歌,是现代的一根芦苇,拨动着文明的回响。
诗歌以它独特的美荡涤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诗歌之美到底体现在哪里?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基于文本、反复诵读,多角度鉴赏来品味现代诗歌之美。
二、诵读师:学诗讲究“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就是要反复诵读,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朗读技巧。
(一)朗读技巧1、重音:拖、重2、节奏:按照音节和语义来划分3、语速:快、慢4、语调:升、降、平、缓5、语气:轻、重6、情感(二)诵读(教师提供诗歌原文和相关知识链接)(1)小组诵读交流明确:1、诗歌基调是什么?2、怎样诵读?3、为什么这样读?(2)小组诵读展示(合诵、独诵、表演诵)《再别康桥》组1、基调:轻柔和缓2、怎样读:语速慢、语调平缓、语气柔和,尤其是诗歌中的叠词要读得轻柔3、为什么:读出诗人对康桥的留恋与不舍。
(诵读展示、点评)《死水》组1、基调:慷慨悲愤2、怎样读:语速快、语调高、语气重3、为什么:读出诗人对当局者的“愤”和对国家的“爱”。
(诵读展示、点评)《摇篮曲》组1、基调:柔和甜美2、怎样读:语速慢、语调低缓、语气轻柔3、为什么:读出母亲对孩子的温柔与爱。
(诵读展示、点评)《招魂——吊亡友杨子惠》组1、基调:悲凉沉痛2、怎样读:语速慢、语调低、语气沉重3、为什么:读出诗人对朋友的怀恋、内心的悲伤。
徐志摩诗《云游》赏析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①写于1931年7月,初以《献词》为题辑入同年8月上海新日书店版《猛虎集》后改此题载同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署名徐志摩。
************************************************************************ *********诗评:从《沙扬娜拉》、《再别康桥》到《云游》,人们很自然在其中找出徐志摩诗作中基本一致的诗歌形象和抒情风格。
在这类最能代表徐志摩才性和诗情的诗歌里,不仅以其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着读者,而且也因为其中隐约着的对人生的理解与生命的把握时时透出的希望与信仰使读者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与美的意义。
在这些诗中,徐志摩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世界。
《云游》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诗歌开头以第二人称起始,暗示着抒情主体对它的钦慕向往之情。
诗里云游的特征是空无依傍的自在逍遥:“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这一逍遥的愉快实在带有脱却人间烟火味的清远,这里既含有《庄子·逍遥游》中与万物合一的自在心态的深刻体会,也有抒情主体心灵呼应的瞬间感受,空中飘荡的云游适性而往,不拘一地,为何会给抒情主体以深深的向往,诗中没有明说,但却在后面作了间接的交代,“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至此,抒情主体作为旁观的姿态点出了第三者的存在,“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徐志摩再别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赏析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情如云飘逸。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
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
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
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
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
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
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
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
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
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理想破灭,爱情受挫。
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感触似柳叶细腻深沉。
情如水清爽。
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水。
中国现代诗四首——(《我爱这土地》《死水》)我爱这土地闻一多艾青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2、理解两首诗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闻一多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意象的把握一教时一、导入新课播放《七子之歌·澳门》;歌词作者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诗集是《红烛》,代表诗作有《太阳吟》、《一句话》、《洗衣歌》等。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新诗的鉴赏与阅读◎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
”这是公木先生对新诗特征的调试概括。
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
中国的新诗诞生后,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
以郭沫若、闻一多、艾青为代表。
“诗言志”,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
新诗则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反过来看,读诗当然不是纯理性的活动。
而是读者的情感因素渗透其中,既要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又应力求把自己的感情和诗所蕴含的感情沟通。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闻一多〖幻中之邂逅〗〖孤雁〗〖死水〗李金发〖夜之歌〗〖爱憎〗〖时之表现〗穆木天〖苍白的钟声〗〖苏武〗〖落花〗冯至〖十四行集(节选)〗〖蚕马〗〖帷幔——乡间的故事〗·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徐志摩,1897-1931,于二十年代成立了“新月社”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他曾担任《新月》月刊的主编,之后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了季刊。
徐志摩的诗集包括《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等。
并有散文集《落叶》(1926)、《自剖》(1928)、《巴黎的鳞爪》(1927)、《秋》(1931),小说集《轮盘》(1930)、戏剧《卞昆冈》(1928,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1936)、《志摩日记》(1947)。
译著有《涡堤孩》(1923)、《死城》(1925)、《曼殊斐尔小说集》(1927)、《赣第德》(1927)、《玛丽玛丽》(1927,与沈性仁合译)。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我等候你〗我等候你。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
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但其文字赋予诗歌的“音乐性”却是独一无二的。
“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
”关于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徐志摩的诗歌的确还残留着古典诗歌中平仄的痕迹。
徐志摩是从“旧”文学过渡来的文人,他非常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能有如此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
或许是康桥的柔波给予了他创作的性灵,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
②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
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憧憬与尝试的兴奋之情并未冲昏新月派的头脑,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
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
闻一多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
”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①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徐志摩。
③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
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节奏感以至旋律感)”。
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
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
黑格尔曾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这种像构建建筑物一样的作诗方式,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止于平仄以及音韵,那便要看这“文学大厦”的建设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