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静电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1
静电的概念和基本现象有哪些一、静电的概念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或者其它方式的作用下,失去或者获得电子,从而使物体带上电荷的现象。
静电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之间会产生静电。
二、静电的基本现象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由于电子的转移,使得其中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
2.接触带电: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电子的转移,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电。
3.感应带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使得中性物体的一侧带正电,另一侧带负电。
4.电荷的吸引和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这也是为什么带正电的物体会被带负电的物体吸引,而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则会互相推开的原因。
5.静电放电:当带电物体积累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空气或者导电体放电,产生电火花或者电流。
6.静电场: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对其他带电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7.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使得中性物体的一侧带正电,另一侧带负电。
8.静电屏蔽: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上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使得导体内部接近带电体的一侧带正电,另一侧带负电,从而减小带电体对导体内部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静电的概念和基本现象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方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电子的转移使得其中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
2.习题:为什么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会产生静电?方法: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之间相互摩擦,导致电子的转移,从而使梳子与头发带上静电。
3.习题:为什么带正电的物体会被带负电的物体吸引?方法:根据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因此,带正电的物体会被带负电的物体吸引。
4.习题:为什么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会互相推开?方法:根据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会互相推开。
正确认识静电夏俊峰 2011.01.11一、什么是静电很多人对静电现象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静电是神秘的、不可琢磨的。
因此在工作中,往往对静电现象无所适从,或者将问题一股脑推给静电,认为都是静电惹的祸。
这都是对静电的产生、释放原理不了解的缘故。
那么,什么是静电?本人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义。
很多对静电的定义实际是在罗列静电现象,没有讲到静电的本质。
尚能深入一点的定义,也不严谨。
比如:“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
对于极化、压电、金属的静电解释不适合。
“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由于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应可以忽略不计”。
难道我们日常接触的物体内的电荷不是处于相对稳态的吗?上面的定义不甚完善。
本人认为应该这样定义:静电是由于物体得到或失去电子、或由于外电场感应使得物体内电子或分子再分布、物体内没有电流、对外却呈现出的电场。
二、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有很多方式,从本质上看,主要有:接触、电磁感应、受力。
一般常见的有两种方式:接触和感应。
受力产生静电主要是压电现象、热电现象等,这种静电现象对日常的非受控破坏影响很少,这里就不讨论了。
我们主要讨论接触静电和电磁感应静电。
1. 接触(摩擦)生电摩擦生电这个结果估计大家都知道。
但对于产生机理、释放机理、怎样有危害、怎样没有危害,恐怕明白的人就不多了,否则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多的误解了。
摩擦生电,我们可以分绝缘体摩擦和导体摩擦两种状况来讨论。
因为它们是有不同的。
接触摩擦为什么会生电?为什么摩擦后会有很高的静电电压?为什么导电体之间摩擦后却感觉不到静电?为什么不同物质同样的摩擦静电电压却不同?1.1 接触摩擦为什么会生电 摩擦生电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是一种物质中的电子跑到了另一种物质中。
注意,我这里用词是“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而不是“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
“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表明它们是不同的物质;“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则表明它们可能是相同的物质。
第一节认识静电班别:姓名:座号:1.电荷性质:(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三种起电方式:、、.4.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单位是,简称库,用表示.5.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6.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能,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外形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的电荷转移规律1.若两个小球各带同种电荷q1、q2,两者接触后再分开,每个小球带电荷量为q1+q22.2.若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q1、q2,两者接触后再分开,每个小球带电荷量为|q1-q2|2.一、单项选择题1.带电微粒所带电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2.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荷量为( )A.-Q B.Q C.2Q D.4Q3.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将( )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两个架在绝缘支座上的金属球,原来不带电中间用导线连接,现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C靠近B球.用手摸一下B,然后撤去导线.再拿走小球C,那么( )A.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B.A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B.A球不带电,B球带负电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二、不定项选择题5.关于元电荷,正确的说法是( )A.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B.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叫元电荷C.元电荷就是质子D.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6.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 )A .小球上原有负电荷“转移”了B .在此现象中,电荷是守恒的C .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 .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7.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D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8.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 在其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只有M 端验电箔张开B .只有N 端验电箔张开C .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D .M 端带正电9.如图所示,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旁边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现使b 带电,则( )A .a 能够被b 吸引B .b 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三、非选择题(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验电器A 的金属箔带有负电荷,验电器B 的金属箔带有等量的正电荷,当用金属杆架在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上时,金属杆中的瞬间电流方向是由____到____.负电荷由____到____.这时发生________现象.11.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小球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
什么是静电介绍静电的产生和作用静电是一种电荷积累的现象,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后再分开,由于电子的转移,使得至少一个物体带电。
静电的产生和作用涉及到电荷、电子、电场等多个物理概念。
1.静电的产生:–接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时,由于它们的电子亲和力不同,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得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摩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摩擦时,电子也可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产生静电。
–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中性物体内部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从而产生静电。
2.静电的作用:–吸引或排斥:带电体之间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吸附: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如灰尘、纸片等,这是因为轻小物体上的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相反,从而产生吸附作用。
–静电屏蔽: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中性物体内部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使得带电体附近的电场减弱或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静电放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放电现象释放出来,如触摸金属物体时产生的“电击”感。
3.静电的利用和防止:–静电复印: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将原稿上的图像复制到涂有特殊材料的鼓上,然后再转移到纸张上,实现复印。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将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吸附到带电的金属板上,从而实现除尘。
–防静电:在某些场合,需要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如在电子工厂中,可以通过使用抗静电材料、抗静电剂等方法来防止静电的损害。
静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了解静电的产生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两个相同的塑料棒相互摩擦后,它们之间的电荷如何分配?解题思路: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当两个相同的塑料棒相互摩擦时,电子从一个塑料棒转移到另一个塑料棒,使得一个塑料棒带正电,另一个塑料棒带负电。
防静电培训资料防静电培训简介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状态,常见于干燥的环境中,特别是在工业制造和电子设备领域。
静电的存在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火灾和人身伤害等问题,因此,了解和掌握防静电知识对于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防静电培训资料将全面介绍防静电的基本概念、原理、控制方法和培训要点,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一、防静电基础知识1.1 静电的定义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而在静止状态下的电荷分布形成的现象。
当物体表面的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电荷不平衡时,就会产生静电效应。
1.2 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存在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 人身伤害:静电放电可能引起触电,导致人体感觉不适、皮肤灼伤甚至电击死亡。
- 设备损坏:静电放电可能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和敏感元件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正常工作。
- 火灾爆炸:在易燃或易爆物质周围的静电放电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防静电原理2.1 防静电导电原理防静电导电原理是通过将静电荷引导到地面,从而消除电荷积累和电荷不平衡。
常见的防静电导电材料包括金属、碳纤维等,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迅速将静电荷引导到地面。
2.2 防静电绝缘原理防静电绝缘原理是通过使用绝缘材料隔离物体,防止电荷在物体表面的积累和传导。
绝缘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电阻,能够有效阻止静电的形成和传递。
三、防静电控制方法3.1 静电放电体系控制静电放电体系控制是指通过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调整,减少静电放电的产生和传导,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 湿润处理:保持空气湿度,减少静电荷的积累和放电。
- 接地保护:对设备和物体进行接地,将静电荷导流到地面。
- 屏蔽隔离:使用屏蔽材料隔离静电源和敏感设备,避免电荷的传导。
3.2 防静电个人防护防静电个人防护是指通过佩戴防静电服装和使用防静电器具,减少人身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个人防护包括:- 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帽、防静电手套等,能够有效减少人体静电的产生。
《认识静电》教案设计第一章:静电的产生1.1 静电的定义1.2 静电的产生方式1.3 静电的消失方式第二章:静电的特性2.1 静电的积累与释放2.2 静电的吸引与排斥2.3 静电的感应现象第三章:静电的应用3.1 静电的利与弊3.2 静电的应用领域3.3 静电的防止与应用实例第四章:静电的测量与防护4.1 静电的测量方法4.2 静电的防护措施4.3 静电的实验与观察第五章:静电与生活5.1 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5.2 静电对生活的影响5.3 静电的应对与处理第六章:静电现象的实验观察6.1 摩擦起电实验6.2 静电感应实验6.3 静电放电实验第七章:静电场的基本概念7.1 静电场强度7.2 静电场线7.3 静电势能与电势第八章:静电场的计算与应用8.1 静电场的叠加原理8.2 静电场的计算方法8.3 静电场的应用实例第九章:静电材料与静电现象9.1 静电材料的特点与应用9.2 静电消除材料9.3 静电控制技术第十章:静电安全与防护10.1 静电的危害10.2 静电的安全标准10.3 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第十一章:静电在自然界中的角色11.1 雷电与静电11.2 静电与大气现象11.3 静电在自然界的应用第十二章:静电在工业中的应用12.1 静电涂装与印刷12.2 静电除尘与过滤12.3 静电在制造工艺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静电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3.1 静电加速器与粒子物理13.2 静电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3.3 静电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静电与环境保护14.1 静电对环境的影响14.2 静电污染的控制14.3 静电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十五章:静电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静电技术的创新15.2 静电在新领域的应用15.3 静电研究的前沿话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分为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静电的产生、特性、应用、测量与防护,以及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重点章节内容如下:一、静电的产生:介绍了静电的定义、产生方式以及消失方式。
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一、什么是静电静电是在摩擦、接触或分离的过程中,物体之间由于电荷的转移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当物体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就会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这种带电现象就是静电。
静电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有些时候会导致触电事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静电的防护工作。
二、静电产生的原因1.摩擦产生静电:当两种不同材料摩擦或接触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2.离子化作用产生静电:例如空气中的离子和尘土,会在运动中带有电荷。
3.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无法导电的物体时,无法导电的物体会被诱发电荷。
三、静电对人们的危害1.对设备的危害: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损坏。
2.触电危险: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对人体造成危害。
3.火灾危险:在易燃气体或液体周围,静电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四、静电防护措施1.选择合适的工作服装:避免使用纤维类的衣物,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工作服装,有利于释放静电。
2.保持工作环境干燥:湿度越大,导电性越好,因此保持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很重要。
3.使用静电排除设备:如使用带有静电消除器、靠垫等设备,有助于及时排除工作中积聚的静电。
4.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减少积尘和油污,有助于减少静电的产生。
5.静电接地:通过静电接地的方法,将积聚的静电及时释放。
六、静电防护知识培训1.防静电培训内容包括:(1)静电的危害和产生原因。
(2)静电防护措施的推广和培训。
(3)静电防护设备和工作程序的使用方法。
2.培训的目的:通过对员工的防静电知识培训,使员工了解静电产生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因静电导致的损失和事故发生。
3.培训的方法:(1)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指导,使员工更好地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方法。
(2)定期进行防静电知识考核,评估员工对防静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3)不断完善和更新培训内容,使员工学习到最新的防静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