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200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2009年旅游景区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北京市旅游局【发布日期】2009.03.02【实施日期】2009.03.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2009年旅游景区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8〕45号),改造和完善景区管理服务与安全设施,全面提高我市A级旅游景区服务管理的质量和安全防范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景区产业的挑战,为北京创建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提供优质的服务接待保障,2009年,将组织开展重点A级旅游景区五种文字全景图建设等4项工作。
现将有关文件印发你单位,望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日附件12009年规范重点A级旅游景区五种文字全景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A级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标识的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遵照市领导的指示,特制定2009年规范重点A级旅游景区5种文字全景牌工作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在部分重点A级景区设置5种(含中文)文字全景牌。
使用外文文种按照近几年客源国年度入境游客数量排名确定,即:美国(其它英语国家除外)、日本、韩国、俄罗斯(详见附件),确定英文、日文、韩文和俄文。
二、实施范围参加规范工作的景区是:年度接待入境游客比例在5%(含)以上的4A级(含)以上景区、年度接待入境游客比例在25%(含)以上的1A至3A级景区(详见附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本项目由区县旅游局组织相关景区按要求申报材料和初步设计,市旅游局统一组织文字翻译和工程招标。
各方职责如下:市旅游局:负责统一组织文字翻译、初步设计和概算审核、工程招标和施工过程监督工作。
进行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
区县旅游局:负责组织辖区内景区按市局要求上报初步设计方案和文字材料,做好辖区内景区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推进工作,工程完成后向市局报验。
休闲农业地产——休闲农业与地产的完美嫁接(下)谢芳芳/李关平4、乡村别墅型乡村别墅除了地理位置处在城市近郊,通常有花卉、果园等配套,如葡萄园、熏衣草花园等,很受小资阶层的青睐。
此类别墅有产权和时权的产品选择。
乡村别墅营销更多的是停留在简单的应对模式,没有创新和深挖市场,目前来看虽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整个行业做得却并不是很成功。
房地产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项目推广的经验,将休闲农业地产化的目的就是要引入这种地产的营销模式,深挖市场潜力,扩大项目影响面。
地产行业现在在乡村别墅方面主要着重于开发养老别墅、养生别墅。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社会福利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自身的养老养生问题,年轻子女也都不再习惯几代人同住,所以养老别墅、养生别墅的市场将越来越大。
目前这种市场的特点主要有几点:一是抓住老年人喜欢安静、清新、自然的生活环境的特点,打回归自然的口号,与休闲农业结合进行地产开发。
这种社区的开发多为低密度住宅,没有城区拥挤压抑的感觉,对于老人来说会住得更舒适。
而且,这种别墅考虑到老年人因为年纪的增长上下楼梯会越来越困难,别墅在设计上一般楼层较低,方便老人进出,比较适合老年人的人群特征。
二是社区不在城区,但也不远离城市,保证配套成熟便捷。
社区配套包括社区内或项目周边的医疗、餐饮、购物、设施,这些都关系到老年人每天的生活便捷程度,对于他们至关重要。
除了迎合养老、养生市场的别墅建造以外,一些迎合大众市场的地产在建设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同时得以体现。
北京市发布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全力打造和提升北京的乡村旅游,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将对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一个带动作用。
北京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开发思路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挖掘各区县乡村旅游的特色,形成各自乡村旅游发展的风格。
各区县立足于本市乡村旅游的实际管理和服务水平,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建立起“一区一色、一沟一品“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京卫法监字[2013]31号【发布部门】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日期】2013.03.27【实施日期】2013.04.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修改依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2014修订)【失效依据】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废止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卫法监字[2013]31号)各区县卫生局、旅游发展委(局),燕山文化卫生分局,市卫生监督所:现将《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3年3月27日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促进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依据《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北京市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乡村民俗旅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政许可及监督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乡村民俗旅游户,是指经市或区、县旅游发展委(局)评定,以乡村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方式为特色,提供餐饮服务的农户,并具有以下特征:(一)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从业人员;(二)餐饮服务经营使用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
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不适用于本办法,应按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
第三条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民俗旅游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北京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11月1日实施10月19日上午,北京市旅游局安金明副局长就北京率先在全国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接受了北京旅游信息网、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采访。
安金明介绍说,为加速推进乡村旅游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从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的转变,北京市旅游局在对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深入调研基础上,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并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该标准将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此标准的推出在全国尚属首创。
据介绍,为规范新业态的发展,由北京市旅游局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是立足于北京乡村旅游的实际管理和服务水平而设置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要求,为“一区一色、一沟一品”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推进依据,也极大地便利了乡村旅游的后期管理。
目前,上述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并在相关区县进行试点,各部门的宣传推进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北京市将在上述标准的指导下,坚持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逐步完成“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新业态聚集区”的创建,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标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升级,最终促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和谐发展。
在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指出,未来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而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这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的现状,对于构建乡村旅游的全新品牌、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乡村旅游业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乡村风情。
而乡村旅游的特色业态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标准及评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与景观。
乡
村旅游特色业态应当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是服务与体验。
特色业态应当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乡村的魅力和特色。
三是产业与创新。
特色业态应当结合当地的产业资源,进行创新和开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四是可持续发展。
特色业态应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
其次,评定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定应当充分
考虑特色业态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制定科学的评定标准和方法。
评定应当注重客观性,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评定结果的公正和权威性。
最后,对于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标准及评定,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特色业态的指导和管理,引导企业和机构按照标准开展经营活动。
同时,加强对特色业态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特色业态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标准及评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相关
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推动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健康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北京制定标准告别传统“农家乐”
佚名
【期刊名称】《《大众标准化》》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北京市将告别传统农家乐,该市为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制定的首个地方标准近日颁布,该标准于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
据介绍,为普及推广和规范发展自助创新型业态,北京市旅游局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总页数】1页(P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71
【相关文献】
1.北京市档案局(馆)党组原副书记、北京市档案馆原馆长杨复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J], 北京市档案局(馆)老干部活动站
2.北京·极食现采现吃的三里屯农家乐 [J], 李燕;小M;
3.北京农家乐发展研究 [J], 丁志勇;党坤;孟琦;姚芊羽;董彬
4.从传统农家乐到现代农家乐的嬗变 [J],
5.游客对农家乐的感知价值与购后行为关系——以北京农家乐旅游为例 [J], 文谨;宫辉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函【法规类别】旅游景点管理【发文字号】京政农函[2009]7号【发布部门】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旅游局【发布日期】2009.02.12【实施日期】2009.02.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函(京政农函〔2009〕7号)郊区各区县人民政府: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建村〔2009〕3号)文件。
按照文件要求,市农委、市旅游局决定在本市郊区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的推荐工作,现将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文件转发给你们(相关申报文件,请在建设部网站 或中国旅游网下载),请各区县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做好推荐的组织工作。
为做好我市“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的推荐工作,提出以下三点要求:一、推荐要求“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的组织推荐工作,由郊区各区县小城镇建设主管部门(朝阳、海淀、丰台、怀柔、门头沟、密云等区县为区县农委负责;房山、大兴、通州、顺义、平谷、昌平、延庆等区县为区县建委负责)会同本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组织。
各区县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导则》,认真做好本区县“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推荐材料的准备和上报工作。
二、推荐名额“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的推荐范围是3个近郊区和10个远郊区县。
推荐名额: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分别推荐1名;其他区县分别推荐2名。
三、上报时间请各区县根据本区县村镇特色景观和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分配的推荐名额,优中选优,将符合条件的乡镇(村)名单和推荐材料,于2009年4月20日前,以区县政府的名义上报市农委(3套材料)、市旅游局(1套材料)。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文章来源: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时间:2009-07-0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1部分:通则Rating standard for special rural tourism categoriesPart 1: General rule前言DB11/T 652《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分为以下九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国际驿站;——第3部分:采摘篱园;——第4部分:乡村酒店;——第5部分:养生山吧;——第6部分:休闲农庄;——第7部分:生态渔家;——第8部分:山水人家;——第9部分:民族风苑。
本部分为DB11/T 65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旅游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旅游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慧光、安金明、谷慧敏、赵广朝、张伟、刘玲、牟晓婷。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1部分:通则1 范围DB11/T 652的本部分规定了各“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应具有的共有要素的基本要求及评定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乡村旅游接待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11/T 652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指通过以乡村为依托,以乡村空间环境为活动场所,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及风俗、农民生活场景等主要旅游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求知、体验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北京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大多集聚在北京的周边山区与郊区供需条件:北京周边山区,较之平原地区,不具备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充分条件,所以转向发展第三产业,这成为近年来这些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又由于北京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压力增大,他们渴望在工作之余到户外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寻觅返璞归真的体验。
而北京周边乡村和远郊山区,其地理区位、资源环境、自然体面、乡土人情等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旅游产品。
供需关系的存在使得北京乡村旅游有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极大可能性。
政策条件:2003 年以来,各区县和北京市政府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开展乡村旅游产业。
在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也考虑为市民提供到乡村休闲、度假的环境,以求缓解城市的空间、环境等问题。
于是,各区县和北京市政府选择一批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先期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进行旧村改造。
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村庄的旅游接待能力,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同时,这也有助于使乡村成为城市功能的全新承载区,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北京郊区的近4000 个行政村中,有300 多个村开展了旅游接待工作,民俗旅游接待达到1 万多户,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农业人口有4 万多人。
同时,乡村旅游收入在乡村居总收入中的比重呈增长趋势。
2005 年,北京观光农业收入超过30 亿元,民俗旅游接待收达到7.57 亿元。
郊区现有2000 多个特色农业园区、330 多个民俗旅游村,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将近5 万人。
其中评定了30 个市观光农业示范园、70 个市级民俗旅游村和5100 多个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
根据乡村旅游理论的分类方式和北京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北京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品形式: (1)特色农业园。
包括高科技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养殖园、观光农场等,如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四季青樱桃观光园、安利隆生态农业旅游山庄等。
新业态引领乡村旅游产业升级香堂旅游文化新村2009年11月,《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并实施。
至此,北京的乡村旅游步入了“有章可循”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之路,这标志着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中国旅游业,特别是中国的乡村旅游第一套体系完整的地方推荐性乡村旅游服务标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具有开创性和典型意义,对于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作为一套覆盖面宽、体系完整的系列标准,包括9个标准文件、涉及乡村旅游八大业态,即:《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1部分:通则;《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2部分:国际驿站;《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3部分:采摘篱园;《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4部分: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5部分:养生山吧;《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6部分:休闲农庄;《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7部分:生态渔家;《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8部分:山水人家;《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9部分:民族风苑。
北京市乡村旅游八大业态标准在北京旅游“十一五”期末出台,凝聚了首都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可传承、可借鉴经验,同时又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效,将继续引导和推动北京乡村旅游再上新台阶。
一、乡村旅游硕果累累八大业态效果凸显“十一五”期间,北京乡村旅游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规模效益的同步增长。
2005年至2009年间,北京市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2亿人次,年均增长率在19%左右,旅游收入累计80.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7%,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高于同期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率(6.4%)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13.3%)。
2009年(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在本年度正式发布实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99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21.3亿元。
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作者:张慧光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数:624 更新时间:2009年03月02日一、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乡村旅游在2008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出特色发展、规范管理、品质提升、科学规划等特点。
具体表现为:一是标准化规范和引导乡村旅游发展。
2008年,北京市制定了养生山吧、山水人家、国际驿站、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生态渔家、民族风苑、采摘篱园八个乡村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
二是高水平规划“一沟一品”发展。
继2007年推出13条沟带规划之后,北京市于2008年委托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又编制了13个“一沟一品”的沟(带)地域乡村旅游规划。
三是差异化策划“一村一品”发展。
北京市旅游局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30个“一村一品”项目创意策划,这些创意策划成果,对北京众多开展乡村旅游的村落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四是明确“一区(县)一色”特色化发展。
2008年,北京市确定了涉及乡村旅游的13个区(县)的旅游特色功能定位,如昌平区———温泉胜地,大兴区———绿海甜园休闲旅游区,怀柔区———不夜怀柔,平谷区———休闲绿谷,密云县———京城“渔乐圈”等,区域旅游发展的功能定位必将对相关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五是完成多个涉及乡村旅游的专项调研报告,如北京环城旅游乡村休闲度假带研究、北京郊区旅游用地需求与功能配置研究、北京率先实现休闲度假旅游主题实验区可行性研究、新休假制度下北京市民需求与供给研究、北京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这些调研成果已经或将对北京乡村旅游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009年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一是经营走向联手,品牌树立形象。
目前北京的乡村旅游因农户的弱质性,尚存在规模小、个体经营占主体,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产品深层次开发不足等问题。
因此,发挥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积极构建以土地联合经营为核心的多种旅游经营联盟,探索多样化的旅游开发模式是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发展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京旅发[2007]156号)各区县旅游局、各等级旅游景区:为了加强对全市等级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市旅游局制定了《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七年九月十五日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一条为指导北京地区等级旅游景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的规定,评定的各类等级旅游景区。
第三条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
旅游景区安全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三结合的监管模式。
第四条旅游景区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完善安全设施、设备,确保旅游安全。
第五条法定代表人是旅游景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和北京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景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有效的安全保障设施;(四)定期研究本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六)主持调查、处理本景区内发生的安全事故;(七)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事故;(八)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安全管理职责。
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告2018年标字第13号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以下59项北京市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批准发布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目录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9月29日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DB11/T165-2018油菜(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B11/T165-20022018-09-282019-01-012DB11/T230-2018结球生菜生产技术规程DB11/T230-2004 2018-09-282019-01-013DB11/T265-2018设施菠菜生产技术规程DB11/T265-2005 2018-09-282019-01-014DB11/T267-2018设施芹菜生产技术规程DB11/T267-2005 2018-09-282019-01-015DB11/T425-2018牛场舍区、场区、缓冲区环境质量要求DB11/T425-20072018-09-282019-01-01DB11/T428-2018种羊场舍区、场区、缓冲区环境质量要求DB11/T428-20072018-09-282019-01-017DB11/T429-2018种猪场舍区、场区、缓冲区环境质量要求DB11/T429-20072018-09-282019-01-018DB11/T430-2018种鸡场舍区、场区、缓冲区环境质量要求DB11/T430-20072018-09-282019-01-019DB11/T652.1-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1部分:通则DB11/T652.1-20092018-09-282019-01-0110DB11/T652.2-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2部分:国际驿站DB11/T652.2-20092018-09-282019-01-0111DB11/T652.3-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3部分:采摘篱园DB11/T652.3-20092018-09-282019-01-0112DB11/T652.4-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4部分:乡村酒店DB11/T652.4-20092018-09-282019-01-0113DB11/T652.5-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5部分:养生山居DB11/T652.5-20092018-09-282019-01-0114DB11/T652.6-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6部分:休闲农庄DB11/T652.6-20092018-09-282019-01-0115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7部分:生态渔家DB11/T652.7-20092018-09-282019-01-0116DB11/T652.8-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8部分:山水人家2018-09-282019-01-0117DB11/T652.9-2018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及评定第9部分:民族风苑DB11/T652.9-20092018-09-282019-01-0118DB11/T1302-2018芒属和荻属植物栽培技术规程DB11/T1302-20152018-09-282019-01-0119DB11/T1322.45-2018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45部分:城市照明设施施工维护单位2018-09-282019-01-0120DB11/T1322.56-2018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56部分:医疗卫生机构2018-09-282019-01-0121DB11/T1322.76-2018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76部分:园林绿化施工单位2018-09-282019-01-0122DB11/T1322.77-2018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77部分:公园风景名胜区2018-09-282019-01-0123DB11/T1322.78-2018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78部分:野生动物养殖场所2018-09-282019-01-0124DB11/T1459.4-2018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与评价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2018-09-282019-01-0125DB11/T1459.5-2018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与评价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2018-09-282019-01-0126DB11/T1460.4-2018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与评价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2018-09-282019-01-0127DB11/T1460.5-2018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与评价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2018-09-282019-01-01DB11/T1461.4-2018实验动物繁育与遗传监测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2018-09-282019-01-0129DB11/T1461.5-2018实验动物繁育与遗传监测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2018-09-282019-01-0130DB11/T1462.4-2018实验动物病理学诊断规范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2018-09-282019-01-0131DB11/T1462.5-2018实验动物病理学诊断规范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2018-09-282019-01-0132DB11/T1463.4-2018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养分与卫生要求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2018-09-282019-01-0133DB11/T1463.5-2018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养分与卫生要求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2018-09-282019-01-0134DB11/T1464.4-2018实验动物环境条件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2018-09-282019-01-0135DB11/T1464.5-2018实验动物环境条件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2018-09-282019-01-0136DB11/T1554-2018非医疗机构放射性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规范2018-09-282019-04-0137DB11/T1555-2018小城镇低碳运行管理通则2018-09-282019-01-0138DB11/T1556-2018建筑业能源审计报告编写指南2018-09-28 2019-01-0139DB11/T1557-2018 能效对标实施规范2018-09-282019-01-0140DB11/T1558-2018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效果评价指南2018-09-282019-01-01DB11/T1559-2018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2018-09-282019-01-0142DB11/T1560-2018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能源消耗增加值限额2018-09-282019-01-0143DB11/T1561-2018农业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指南2018-09-282019-01-0144DB11/T1562-2018农田土壤固碳核算技术规范2018-09-282019-01-0145DB11/T1563-2018农业企业(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2018-09-282019-01-0146DB11/T1564-2018种植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2018-09-282019-01-0147DB11/T1565-2018畜牧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2018-09-282019-01-0148DB11/T1566-2018环境空气和废气三甲苯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2018-09-282018-09-2949DB11/T1567-2018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2018-09-282019-01-01DB11/T1568-2018草莓采收贮运及冻藏技术规范2018-09-282019-01-0151DB11/T1569-2018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规程2018-09-282019-01-0152DB11/T1570-2018甜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2018-09-282019-01-0153DB11/T1571-2018设施蔬菜土壤栽培节水灌溉施肥技术规程2018-09-282019-01-0154DB11/T1572-2018微耕机安全检验技术规范2018-09-282019-01-0155DB11/T1573-2018养老机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2018-09-282019-01-0156DB11/T1574-2018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评价规范2018-09-282019-01-0157DB11/T1575-2018专用排水设施技术规范2018-09-282019-01-0158DB11/T1576-2018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2018-09-282019-01-0159DB11/T1577-2018 行政处罚数据规范2018-09-28 2019-01-01。
《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200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2009-12-11 12:25:16 北京旅游信息网信息中心admin 我要评论(147)10月19日上午,北京市旅游局安金明副局长就北京率先在全国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接受了北京旅游信息网、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采访。
安金明介绍说,为加速推进乡村旅游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从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的转变,北京市旅游局在对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深入调研基础上,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并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该标准将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此标准的推出在全国尚属首创。
据介绍,为规范新业态的发展,由北京市旅游局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是立足于北京乡村旅游的实际管理和服务水平而设置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要求,为“一区一色、一沟一品”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推进依据,也极大地便利了乡村旅游的后期管理。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系列标准由9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1部分:通则(DB11T 652.1-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2部分:国际驿站(DB11T 652.2-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3部分:采摘篱园(DB11T 652.3-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4部分:乡村酒店(DB11T 652.4-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5部分:养生山吧(DB11T 652.5-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6部分:休闲农庄(DB11T 652.6-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7部分:生态渔村(DB11T 652.7-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8部分:山水人家(DB11T 652.8-2009)》、《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9部分:民族风苑(DB11T 652.9-2009)》。
目前,上述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并在相关区县进行试点,各部门的宣传推进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北京市将在上述标准的指导下,坚持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逐步完成“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新业态聚集区”的创建,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标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升级,最终促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和谐发展。
据了解,在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指出,未来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而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这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的现状,对于构建乡村旅游的全新品牌、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旅游局张慧光局长指出:“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
各远郊区县要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冯晋符振彦/摄影报道)链接:1、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风格迥异国际驿站(International Homestead)是指以家庭(户)为基本旅游接待单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
国际驿站是朝阳区重点打造的新型业态。
它所接待的群体以国际游客为主,游客居住国际驿站可亲身体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可参与中国传统或当地传统节日及其它特色活动,参与人们日常休闲及娱乐活动,可观赏独具中国或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纯中国乡土旅游体验。
采摘篱园(picking gardens)是指能提供观赏和采摘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农作物等休闲活动的高新农业实验基地或种植基地,具有观赏、采摘、学习和科普等综合功能。
采摘篱园是大兴区重点打造的新型业态。
乡村酒店(Rural Hotel)是指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经营主体。
昌平区的乡村酒店聚集区,东起小汤山温泉大道,西至流村绿色走廊的百里山前暖带,分为温泉康复疗养型、特色餐饮型、体验农事型、餐饮会议型、采摘休闲型、田园风格型、拓展登山型、特殊风格建筑型等,典型代表有金利牡丹园、雪雅小庄、鲜果乐园等。
养生山吧(Wellness Mountain Bar)指依托山地资源,以绿色健康、修身养生为经营理念,从事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活动场所。
养生山吧是房山区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业态,它将绿色、养生理念融入于乡村旅游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旨在调整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供符合人体安全、健康的宜憩、颐养、健康的产品,并引导社会公众节约和环境意识,推动北京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服务建设。
休闲农庄(Leisure Farm)是指占地100亩以上,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
休闲农庄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巧妙结合,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创新乡村旅游业态的基础上,较好地满足了游客的体验需求。
目前北京发展较好的休闲农庄有通州区禾阳休闲农庄、通州区天地和庄园等。
生态渔村(Eco Fishing Village)指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村容风貌和渔业特色产业,以“鱼、渔”和水体景观为主题旅游吸引物,可提供特色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服务的乡村旅游接待场所。
因为有密云水库,密云是天然的生态渔村,冬钓的特色更是让很多爱好钓鱼的人特意前往。
密云被定义成渔村的特色,自然是实至名归。
山水人家(Natural Village Household)指具有一定规模,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资源实质、以游山玩水为代表活动,能够为游客提供集观光、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山水环境度假场所。
山水人家是延庆县重点发展的新型业态。
民族风苑(Minority Nationality Cultural Village)是指以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与生产方式等为依托,集中展示少数民族风情,以提供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综合接待场所。
民族风苑是怀柔区重点打造的新型业态,主要分布于七道梁正白旗村、项栅子正蓝旗村、老西沟镶红旗村。
民族风苑以乡村旅游地特有的民族风情为核心吸引物,突出对民族特色的挖掘和展现,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对民族文化体验的需求。
依托民族风苑,怀柔每年都举办满族文化风情节等节庆活动。
2、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652.1–2009 简介:《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1部分:通则》规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通用要素的评定条件及评定规则,从总体环境、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基础设施、安全要求、服务要求、社会贡献要求等七个方面对申评单位做出最低要求,并对评定组织与评定程序、复核程序与复核结果处理等事宜做了具体规定。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2部分:国际驿站》从环境景观与建筑、特色餐饮、乡村旅游活动、特色旅游服务、市场影响力五个方面对国际驿站做出了要求。
国际驿站应当体现异域文化特色、使用多语标识、提供异国特色餐饮、增加异域文化体验活动等,并且服务对象50%以上为国际游客。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3部分:采摘篱园》从种植特色、科普解说与展示、采摘活动与服务、采摘品安全、节能与环境保护、市场影响力六个方面对采摘篱园做出了要求。
采摘篱园在种植面积、景观效果、采摘品种、解说系统、服务设施等方面都必须达到标准规定的水平。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4部分:乡村酒店》从环境景观与建筑、住宿设施、特色餐饮、旅游活动、市场影响力五个方面对乡村酒店做出了要求。
乡村酒店应当采用乡村建筑材料、展示有乡村特色的建筑小品、提供30间(套)及以上的客房、增加乡村特色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5部分:养生山吧》从环境景观与建筑、住宿、餐饮服务、养生设施及活动四个方面对养生山吧做出了要求。
养生山吧建筑物依山而建、空气质量达到人体养生标准、室外环境凸显其养生理念、住宿设施体现养生功能、餐饮符合养生要求、养生设施齐全、养生活动丰富。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6部分:休闲农庄》从环境景观与建筑、特色活动项目、住宿、特色餐饮四个方面对休闲农庄做出了要求。
休闲农庄应有100亩以上的土地面积、景观营造凸显休闲特色、特色活动项目丰度上突出农业相关活动分值比例、客房数不低于20间、餐厅餐位数不低于50位。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7部分:生态渔村》从环境景观与建筑、住宿设施、特色餐饮、特色旅游活动、食品安全五个方面对生态渔村做出了要求。
生态渔村景观及建筑凸显渔文化和渔家风情、住宿设施体现“生态”和“渔”文化特色、餐饮具有渔家风味特色、旅游活动具有渔民生活气息、食品达到生态和安全的要求。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8部分:山水人家》从环境景观与建筑、住宿设施、特色餐饮、特色旅游活动四个方面对山水人家做出了要求。
山水人家建筑突出山水特色、植被覆盖率和负氧离子含量等高于一般乡村农家、庭院独立、住宿设施及餐饮突出山水人家特色、山水旅游活动丰富。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第9部分:民族风苑》从环境与景观、建筑与标志牌、住宿、特色餐饮、民族特色体验活动、民族文化六个方面对民族风苑做出了要求。
民族风苑建筑风格和外观装饰等直接体现民族文化、标志牌采用民族文字和符号元素、住宿设施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格调与氛围、餐具和菜品体现民族特色、民族体验活动丰富、民族服饰和民族技能等民族文化展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