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山典型矿床
- 格式:wps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重要的矿床类型1、矽卡岩型铁矿床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
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
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
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º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ºC。
(2)矿床特征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矿床学铁、铜、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系别:地科专业:地质1201姓名:张闻翔学号:032120108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4年11月23日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1:斑岩铜矿含义及特征斑岩铜矿床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
И.Г.帕夫洛娃提出了可以与其它内生矿床相区别的斑岩铜矿床10大特征:(1)具网状细脉浸染成矿特征;(2)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在有些矿床中为斑铜矿、硫砷铜矿和挥铜矿)和与其伴生的非金属矿物(石英、绢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类矿物等)的成分稳定;(3)铜的平均含量在原生矿石中比较低(0.3—0.8%),而在氧化矿石中明显较高(达1—1.5%),而钼在原生氧化矿石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0.005—0.05%),在这种情况下,矿石中铜与钼的比值变化很大,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铜、铜—金和铜—钼矿床;(4)矿化与以中性成分为主的斑岩侵入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以及少数偏酸性(花岗斑岩、和偏基性的侵入体(闪长斑岩)有空间联系;(5)矿化或直接发生在斑岩侵入体中,或发生在紧靠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围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中;(6)矿体发育在广泛出现热液蚀变岩的地带,蚀变岩石为绢云母—石英质、黑云母—钾长石质、泥质以及青磐岩型交代岩;(7)根据金属元素出现最大值①和主要共生的非金属矿物②,可用如下顺序写出矿体和热液岩中稳定分带性;① Fe3+一Mo(Cu)一Cu(Mo)一Cu(Ag)一Fe2+(Au)一Pb一Zn一(Au、Ag);②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石英,蒙脱石,高岭土,青磐岩;(8)矿床储量巨大,可保障矿石的大规模采挖,成本低廉并有露天采矿的可能性;(9)与氧化作用有关的富矿的出现,形成了覆盖较贫原生矿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10)斑岩铜矿床形成于地槽褶皱区的不同发育阶段.既可随着地槽的岩浆作用在褶皱主期之前(在岛弧阶段)形成,又可在其后与造山阶段和活化阶段的斑岩侵入体和火山岩有关。
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铁矿资源分布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
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
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 40%,平均30%左右。
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
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 在40-50%。
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 以上。
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 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 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
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 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 高。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next] 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
中国50大最知名的矿床,地矿人必看!1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银铅锌矿床简介开采始于明代。
探明国内少见的大型斑岩型铅锌银矿床。
已探明的银、铅、锌储量均达到特大型规模,冷水坑矿田作为我国已知的最大银矿田。
2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简介开发已有70余年历史。
铁矿由丁道衡先生1927年7月首次发现。
于1935年首次发现两种稀土矿物。
已探明铁矿石储量14.7亿吨,稀土工业储量36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铌储量660万吨,居世界第2位。
3江西省德兴市斑岩铜矿床简介唐、宋年间采冶颇盛,由铜厂、富家坞、朱砂红3个似筒状岩株组成。
4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简介矿区在1040年(宋康定)即有采金活动。
5甘肃省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简介金川硫化物铜镍矿床最初发现于1958年。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除富含镍、铜外,还伴生钴、金、银、铂族(PGE)等17种元素。
6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床简介西华山钨矿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和最早开采的钨矿山,约在1880年前后。
7湖北省大冶铁山铁(铜)多金属矿床简介该矿区是我国最古老的铁(铜)矿之一,早在1700年以前就已开采,并将采铁之山命名为铁山。
8福建省南平市花岗伟晶岩铌钽矿床简介本矿区是1960~1966年在该区开展1:20万南平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了含锡石及铌钽铁矿的伟晶岩脉。
9河北省张北县蔡家营铅锌矿简介蔡家营铅锌矿是在1958年群众开采褐铁矿时发现的。
10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驱龙矿区铜多金属矿床简介1986-1988年,发现绿色的“孔雀河”,“孔雀河”的两侧没有铜土壤异常,“孔雀河”的上游存在斑岩铜矿和矽卡岩型铜矿体。
11云南个旧锡铜金多金属矿床简介个旧锡矿从汉代发现以来,迄今已有二千年左右的开发历史。
12湖北省宜昌市樟村坪磷矿矿区简介宜昌磷矿于1956年由中南地质局宜昌普查队首次发现。
13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简介当地一牧民阿牙阔孜拜于1930年就发现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矿脉。
中国铁矿石矿床的主要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二、矿床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这类铁矿是受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的铁矿床。
大致与国外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当。
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多集中于2000~3000Ma)老变质岩区。
铁矿床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太古宇鞍山群、迁西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山西、内蒙古古元古界五台群、吕梁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地层中,变质作用大多数属于绿片岩至角闪岩相,个别产于麻粒岩相中。
湖南、江西等省产于板溪群或震旦系松山群。
多数地区含铁变质岩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
受变质铁硅建造中铁矿层是多层的,也有1~2层的,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矿层厚度一般几十至百米,最厚可达350m左右。
延长较稳定,个别矿层长可达几十公里以上。
矿床规模大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
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组成具有黑白相间的条带状、条纹状构造,变质程度高时,向片麻状过渡。
国内五大露天开采铁矿山基本情况一、辽宁本钢南芬露天矿本钢南芬露天矿是全国大型黑色冶金矿山之一,是本钢铁矿石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该矿位于本溪市南芬区境内,矿区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0.4-1公里,面积为4.6平方公里,总占地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
南芬露天铁矿属前震旦纪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由黑背沟区、铁山区和黄柏峪区构成,其中以铁山区为最大。
矿体由太古界安山群含铁石英岩中的3个铁层组成,属于单斜构造。
铁矿层走向西北,倾向南西,倾角40度-55度。
地表露出全长3400米,工业矿段总长2900米。
3个铁矿层的平衡厚度为40.18米,其中以第三层为最大,储量占全区的82.6%。
矿石品位:磁铁贫矿石铁量31.82%,磁铁富矿石铁量50%。
该矿生产的铁矿石低磷、低硫,无益元素极低,是冶炼铸造生铁、球墨铸铁的最佳原料。
南芬露天铁矿累计探明储量为12。
91亿吨,到1985年末,保有储量为11.1亿吨,其中工业矿量8.4亿吨,远景矿量2.74亿吨。
矿床距地表较浅,构造简单,适合于露天开采。
该矿装备有120吨、170吨电动轮汽车,7.6立方米、11.5立方米电铲和45R、60R牙轮钻等优秀设备。
年剥离量为2823万吨,采矿石797.8万吨,是目前我国单体矿山年产量最高的矿山。
二、辽宁鞍钢齐大山铁矿该矿床位于鞍山市旧堡区。
矿床为一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矿床,俗称“鞍山式”。
铁矿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一套以粘土质-半粘土质岩和硅铁质沉积岩为主,并含有少量中基性变质火山岩的原岩组合,总厚度大于600m。
自下而上依次为:①下部片岩夹薄层含铁石英岩层,主要为绿泥石石英片岩、绿泥石滑石片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共有6层含铁石英岩;②条带状含铁石英岩层,为主要含铁层位,长4650m,厚度200~250m,矿层中有混合岩、片岩及脉岩类夹层;③上部为千枚岩夹薄层含铁石英岩层,主要为绿泥千枚岩、绿泥石化绢云母千枚岩和砂质千枚岩。
矿床分为北采区(樱桃园)和南采区(王家堡子三矿区)。
中国十大铁矿山1中国十大铁矿山1.鞍山铁矿位于鞍钢附近,是鞍钢铁矿石的供应者,资源丰富,连同本溪铁矿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0多亿吨,居全国之首。
矿山包括东鞍山、弓长岭等矿区,呈弧形分布于鞍钢周围。
各矿区间有铁路专线相接。
所谓"鞍山式铁矿"是指外生矿床中沉积变质的铁矿。
矿床特点是铁矿石品位低,但分布广,储量大。
鞍山铁矿的东鞍山露采坑2.本溪铁矿本溪铁矿位于本溪附近,是鞍本钢铁基地的铁矿石供应地,主要有南北离本负各25km的南芬和歪头山两个铁矿。
亦属"鞍山式"铁矿类型。
本溪市桥头镇大台沟发现业已探明储量超过30亿吨的巨大铁矿,国内外业内人士震惊,这一亚洲目前最大的铁矿引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亲自来探。
2009年6月18日晚,他们专程赶到勘探现场。
据专家称,这里的矿石储量相当于鞍本地区所有铁矿矿区储量的总和,同时大台沟铁矿具有埋藏深、矿体延深大、倾角陡、矿体规模大2等特点,矿床工业类型属磁铁矿和赤铁矿混合型,为特大型铁矿床,是目前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铁矿。
从10多个勘探孔查明了铁矿石品位在25%-62%之间。
本溪铁矿歪头山矿采坑(航拍)3.攀枝花铁矿攀枝花铁矿采矿场3攀枝花铁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探明储量的钒钛磁铁矿达近百亿吨,其中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87%和94.3%,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有"世界钒钛之都"之称。
矿石中还伴生有铬、钪、钴、镍、镓等多种有用矿物。
现攀枝花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铁矿石原料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是全国四大铁矿区之一。
属于内生矿床中基性、超基性岩浆矿床类型。
矿床分布于攀枝花市和西昌地区的米易、德昌、会理、会东、盐边、盐源、冕宁和喜德等县。
主要为岩浆型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其次有接触交代-热液型和沉积型铁矿床。
有大、中、小型矿床66处,其中大型13处。
合计保有铁矿石储量(A+B+C+D级)51.6亿t,V2O2储量1282万t,TiO2储量3.34亿t。
中国铁矿山典型矿床辽宁齐大山铁矿床辽宁齐大山铁矿床矿床位于鞍山市旧堡区。
矿床为一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矿床,俗称“鞍山式”。
铁矿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一套以粘土质-半粘土质岩和硅铁质沉积岩为主,并含有少量中基性变质火山岩的原岩组合,总厚度大于600米。
自下而上依次为:①下部片岩夹薄层含铁石英岩层,主要为绿泥石石英片岩、绿泥石滑石片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共有6层含铁石英岩;②条带状含铁石英岩层,为主要含铁层位,长4650米,厚度200~250米,矿层中有混合岩、片岩及脉岩类夹层;③上部为千枚岩夹薄层含铁石英岩层,主要为绿泥千枚岩、绿泥石化绢云母千枚岩和砂质千枚岩。
矿床分为北采区(樱桃园)和南采区(王家堡子三矿区)。
北采区自北向南依次有北一山、北二山、北三山、北四山和西石砬子等5个矿段。
铁矿体规模巨大,长4650米(其南端与胡家庙子铁矿相连),呈厚层状,厚度平均为170~220米,最厚达350米,矿体延深大于800米。
倾角70°~90°。
矿石类型比较简单,自然类型有石英型和透闪石型;工业类型有氧化矿、混合矿和原生矿。
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假象赤铁矿,次为黄铁矿、镜铁矿、菱铁矿及少量黄铜矿。
脉石矿物有透闪石、阳起石、绿泥石和白云石。
矿石大多具有条带状构造,少数为细条纹状、致密块状构造。
条带由黑白相间的铁矿物和石英及透闪石组成,条带宽1~2米。
该矿区已探明铁矿石储量16.4亿吨,其中A+B+C级9.2亿吨,矿石平均品位:TFe 31.2%,SiO2 56%,S 0.3%,P 0.009%~0.03%。
现已建成年产矿石800万吨/a的露天开采矿山,并正扩建900万吨,使矿山规模达1700万吨/a。
Q.第四系;Pt.元古宇辽河群;Ar.太古宇鞍山群;1.断层;2.勘探线及钻孔;3.条带状矿体;4.隐伏矿体;5.混合岩;6.闪长玢岩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位于攀枝花市。
矿床属于岩浆晚期分异矿床。
矿床产于侵入震旦系上统大理岩中的海西期辉长岩体中,岩体长19,宽5,因受断裂切割分为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包包、倒马坎、公山、纳拉箐6个区段。
其岩浆液体分异和结晶分异的韵律层发育,岩体层状构造清楚,出露厚度700--2500米。
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个岩带(含矿层),9个含矿带:N.第三系;T3.上三叠统丙南组;Zb.上震旦统大理岩;γ15.印支期花岗岩;ζ15.印支期正长岩;V3.浅色中细粒辉长岩;V2.流层状辉长岩;V1.中粗粒辉长岩质钛磁铁矿带;1.矿体;2.逆断层;3.断层;4.剖面及编号浅色细粒角闪辉长岩带,厚度500~1500米,无工业矿体。
上部含矿层,为层状中粒辉长岩带,有Ⅰ、Ⅱ两个矿带,厚度10~120米,含矿率为26%。
中部暗色层状中粒辉长岩带,Ⅲ矿带产于其中,厚度160~600米,含矿率10%~20%。
下部含矿层为主要勘探与开采对象。
暗色流层状中粗粒辉长岩,厚度60~500米,有Ⅳ、Ⅴ、Ⅵ、Ⅶ、Ⅷ等5个含矿带,其中Ⅵ、Ⅷ两个矿带中的主矿体厚度各为60米,含矿率60%~78%。
底部边缘带,为暗色细粒辉长岩,Ⅸ矿带产于其中,厚度0~40米,含矿率52%。
每个韵律层自下而上其基性程度降低,含矿层(体)分别赋存在各分异次级韵律层的下部,矿体也是层状岩体的组成部分。
分异作用愈彻底,含矿组分就愈富集。
各矿体形态与层状辉长岩韵律构造多保持一致,其总体走向为北东20°~40°,倾向北西,倾角30°~60°。
1.表内矿石;2.表外矿石;3.辉长岩;4.伟晶辉长岩;5.上震旦统大理岩金属矿物主要是含钒、钛磁铁矿(由钛铁矿、钛铁晶石、磁铁矿、镁铝尖晶石组成的复合矿物)、粒状钛铁矿及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镍黄铁矿。
脉石矿物以普通辉石、拉长石为主,有时见透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绢云母等。
矿石结构以嵌晶、海绵陨铁、粒状镶嵌结构为主,交代结构次之。
矿石构造以稠密浸染状、致密块状为主,稀疏浸染状、条带状、星散浸染状次之。
Q.第四系;T61.三叠系下统大冶群6段大理岩或白云质砾状大理岩;T51.大冶群5段大理岩;T41.大冶群4段含角岩香肠状大理岩;T31.大冶群3段含石榴子石条带大理岩;T21.大冶群2段夹角岩条带大理岩;Ⅰ.铁门坎矿体;Ⅱ.龙洞矿体;Ⅲ.尖林山矿体;Ⅳ.象鼻山矿体;Ⅴ.狮子山矿体;Ⅵ.尖山矿体;1.地质界线;2.闪长斑岩;3.闪长岩;4.石英闪长岩;5.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6.夕卡岩;7.角砾状大理岩;8.隐伏矿体;9.铁矿体;10.断裂该矿累计探明铁矿石储量(A+B+C+D级)8.98亿吨,其中A+B+C级7.02亿吨;TiO2 5462万吨;V2O5 274万吨。
矿石平均品位:TFe 33%,TiO2 11.7%,V2O5 0.3%,并伴生:Cr2O3 0.13%,Cu 0.04%,Co 0.02%,Ni 0.018%。
攀枝花铁矿的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包包3个区段已建成年产矿石1350万吨大型露天矿山。
湖北铁山铁矿湖北铁山铁矿(大冶铁矿)位于黄石市。
矿床属于接触交代型(夕卡岩型)铁铜矿床,俗称“大冶式”铁矿。
该矿床产于燕山期铁山侵入体(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成)与三叠系下统灰岩、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中,以发育透辉石(次透辉石)夕卡岩为其特征。
矿床全长约5千米,宽约500米,面积2.5平方千米。
共有从西到东依次为铁门坎(Ⅰ)、龙洞(Ⅱ)、尖林山(Ⅲ)、象鼻山(Ⅳ)、狮子山(Ⅴ)和尖山(Ⅵ)等6个矿体。
矿体形态产状变化大。
在大理岩舌状体端部,矿体厚大,多呈透镜状;在陡倾斜接触带,矿体呈似层状,其产状陡直且延伸大;与地层走向斜交的接触带,矿体多呈囊状,并见有分支复合现象。
单个矿体走向长360~870米,倾斜延深20~550米,厚度10~180米。
1.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大理岩;2.透辉石夕卡岩;3.闪长岩;4.铁矿体;5.铜矿体;6.钻孔位置及编号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次为赤铁矿。
在氧化带主要为假象赤铁矿、赤铁矿、含铜褐铁矿、孔雀石、赤铜矿和黑铜矿等。
在原生带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和黄铁矿,次为赤铁矿、菱铁矿、白铁矿、斑铜矿和磁黄铁矿等。
根据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将矿石划分为6种工业类型:高铜低硫氧化矿石、高铜高硫氧化矿石、低铜高硫氧化矿石、高铜磁铁矿石、低铜磁铁矿石和含铜贫铁矿石。
铁矿石以他形粒状结构为主,次为交代残余骸晶结构。
矿石构造以块状、花斑状构造为主,次为蜂窝状、土状构造。
累计探明铁矿石储量(A+B+C+D级)1.64亿吨,其中A+B+C级1.53亿吨。
伴生铜金属储量67万吨,钴金属3.1万吨。
矿石平均品位:TFe 52.1%,Cu 0.57%,Co 0.024%,S 2.68%,P 0.04%。
铁山铁矿开采历史悠久,始于三国吴黄帝五年(公元226年)。
目前正进行深凹露天开采和坑下开采,规模300万吨/a。
安徽凹山铁矿安徽凹山铁矿位于马鞍山市。
矿床属于陆相火山-侵入岩型铁矿床,俗称“玢岩型”铁矿。
矿床产于中生代陆相断陷火山岩盆地中,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大王组粗面岩、粗面质凝灰岩。
矿床与燕山晚期喷发的闪长玢岩等次生火山岩有密切关系,岩体出露面积约7.5平方千米,岩石呈斑状结构,斑晶为长石和角闪石。
矿床由1个主矿体和一系列小矿脉组成。
主矿体(占储量80%)赋存在闪长玢岩岩体突出部分的内侧,其产状与接触面一致,形态呈似纺锤状,是由不规则的块状富矿体及其周围浸染矿带和一些脉状矿体组成。
走向北东45°,倾向北西,倾角40°~65°,走向长700米(最长达900米),宽500米,厚度270米,倾斜延深350~400米。
富矿集中于负50米标高以上,其下多为贫矿。
小矿脉均系沿闪长玢岩节理或裂隙充填而成,产状与主矿体一致,一般长50米,厚数米,沿倾斜延深30米。
Q.第四系堆积物;δπ.闪长玢岩;Fe1.磁铁矿富矿;Fe2.磁铁矿贫矿;1.地质界线;2.氧化界线;3.钻孔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黄铁矿等。
脉石矿物为阳起石、磷灰石、石英、云母、碳酸盐矿物、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和石棉等。
矿石主要为块状、浸染状和致密块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斑杂状和少数脉状和网脉状构造。
累计探明铁矿石储量1.98亿吨。
其中A+B+C级1.92亿吨。
伴生V2O5 40.7万吨,硫铁矿矿石210万吨。
矿石平均品位:TFe 28.9%,V2O5 0.21%,S 1.68%,P 0.8%。
该矿已建成年产铁矿石600万吨大型露天矿山。
云南惠民铁矿云南惠民铁矿位于思茅专区澜沧县。
矿床属于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
矿床产于新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
惠民组以中-基性火山岩和铁矿层为主,其次有少量石英片岩、方解石片岩、大理岩等,地层厚600~800米。
上覆西定组碎屑岩,下伏地层为勐满组。
矿区总体为一北西—南东向长条状复式向斜构造。
An42.石英绢云母片岩;An32.绢云母石英片岩;An22.菱铁-磁铁矿;1.坡残积铁矿体;2.褐铁矿体;3.磁铁矿体;4.菱铁矿体;5.断层区内共有铁矿体34个,其中Ⅳ、Ⅱ2、Ⅱ1为主要矿体,占总储量73.3%。
Ⅳ号矿体长7000米,宽1100米,厚30.3米;Ⅱ2矿体长4000米,宽1900米,厚31.5米;Ⅱ1矿体长6000米,宽2000米,厚36米。
矿体呈似层状、层状。
矿石物质成分复杂,含铁矿物有菱铁矿、褐铁矿、磁铁矿、鳞绿泥石、黑硬绿泥石、铁蛇纹石和黄铁矿等。
还有少量锰铝榴石、钛铁矿、赤铁矿和白铁矿,共生矿物有石英(玉髓)、胶磷矿、磷灰石、方解石和长石等。
矿石主要构造有条纹条带状、块状、角砾状、浸染状和流纹状等。
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褐铁矿矿石、菱铁矿矿石、菱铁矿磁铁矿混合矿矿石、绿泥菱铁矿矿石、硅质菱铁矿矿石和铁蛇纹菱铁矿矿石。
该矿床累计探明铁矿石储量(D级)112681万吨,其中,褐铁矿石22671万吨,菱铁矿石49297万吨,混合矿石40713万吨。
矿石品位:褐铁矿石TFe 40%,P 0.17%~1.43%,S 0.01%~0.61%。
菱铁矿石TFe 25%~35%,P 2.8%~0.2%,S 0.4%~20%。
磁铁矿石TFe 45%~50%,P 1.3%~0.4%,均属含硫磷较高的自溶性矿石。
该矿尚未开发利用。
陕西大西沟铁矿陕西大西沟铁矿位于柞水县东南小岭乡。
矿床属于海相沉积型或沉积变质型菱铁矿矿床。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青石垭组海相粘土质碎屑-碳酸盐岩含铁建造,具有明显的复理石韵律特征。
含矿岩系底部为绿泥绢云千枚岩互层,上部为硅质板岩、砂质板岩夹砂岩。
含矿岩系总厚度500米左右,岩性以千枚岩为主,次为变质砂岩和碳酸盐岩夹硅质、砂质板岩。
区内已知铁矿体17个,重晶石矿体5个,铜矿体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