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说课稿优质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12.01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主要介绍了家庭电路、电能、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以及与生活用电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和电流的概念,以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电路、电能等概念理解不深,安全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掌握电能、电流、电压的概念;学会安全用电,预防触电事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电流、电压的概念。
2.难点: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安全用电的原则。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阐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演示法: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电能等知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安全用电宣传材料。
2.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安全用电手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现象,验证电流、电压等概念。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家庭电路、电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涉及了电流、电压、电阻、家庭电路、用电器、开关等基本概念和用电安全知识。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用电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家庭电路的理解较为模糊,对用电安全知识重视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3.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学会预防触电和火灾的基本措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家庭电路的组成,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难点:用电安全知识的运用,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3.运用讨论法,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4.结合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家庭电路模型、用电器等。
2.实验器材:导线、开关、灯泡、电源等。
3.教学资源:课件、教案、实验指导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如开关控制灯泡、充电宝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三个基本概念。
同时,呈现家庭电路的组成图,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不同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器的电流,验证欧姆定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说课设计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说课稿《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9章《生活用电》的第二节内容。
一、教学目的分析:1、本节的知识教学目的是:○1知道发生短路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2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3能运用公式I=P/U算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
2、本节的德育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常识教育,通过对家用电器的普及情况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些教学目的是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对本节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而确定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准备通过三个演示实验:1、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造成电流过大;2、短路造成电流过大;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电流过大,形象直观地通过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出短路和用电器功率过大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并结合众所周知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短路的危害,最后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二节。
本章主要内容共分三节:1、家庭电路;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就;3、安全用电。
由于在第一节《家庭电路》中已详细的讲解了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特别是保险丝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分析探讨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本节的讲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安全用电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此可见,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节课,对开扩学生的视野,联系实际,培养用理论分析生活时际的能力也是很好的开发,也是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分析理解短路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为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首先,在复习提问中强调“保险丝的作用”;其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由于实验直观形象,自然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分析、理解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奠定基础;再次,利用电脑课件分析家庭电路中常出现的短路现象,并用亲身经历说明短路的危害;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教案设计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是介绍了生活用电的常识,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家庭电路是由两根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导线等组成的;火线和零线间有220V电压;三线插头的一根线要与大地是连通的;触电的急救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保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本章共分3节:1.第1节“家庭电路”,让学生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间电压的大小;通过学习测电笔的结构及原理,知道测电笔的使用方法;结合电路图和生活实际理解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2.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在学习完家庭电路的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认识保险丝在家庭电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3.第3节“安全用电”,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压越高越危险,列举常见的触电的原因以及触电的几种形式,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一些有人触电时的急救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本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间电压的大小;②知道测电笔的结构及原理;③知道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④知道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⑤了解家庭电路短路的原因以及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⑥知道电路中安装保险丝为什么能够“保险”⑦记住安全电压数值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⑧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⑨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家庭电路、体验保险丝怎样保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以及危害,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教学重点】家用电器之间是如何的连接,试电笔的使用方法,了解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保险丝的特点,几种触电方式的共同之处,触电的急救措施,安全用电的原则.【教学难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的原因,电流随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安全用电教育,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本章课时安排第1节家庭电路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间电压的大小;2.知道测电笔的结构及原理;3.知道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家庭电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家用电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2.试电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有没有可能发生危险?【教学难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教具准备】电源、小灯泡(带灯座)若干、保险丝(粗细不同)、铜丝、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就是因为如此,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电资源也是人们所关心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生活用电常识.(板书课题)【进行新课】(-)自学师:请大家看书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用多媒体播放)1.家庭电路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换吗?各个家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插座与用电器之间呢?2.家庭电路中有两条线,分别叫什么?哪一根在户外与大地相连?3.试电笔的作用是什么?对照课本P106页图19.1-2和自己手中的实物,说出试电笔的构造.4.如何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试电笔中电阻的作用是什么?5.三线插头的三条线分别接到什么地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必须接地?6.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什么?你家中的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了吗?(二)研学知识点1 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1.家庭电路的组成生1:家庭电路是由供电部分的线路(起电源作用的进户线)、用电器、开关、保险盒、电能表、灯座、插座、导线等组成.生 2:灯座、插座并联在供电线路上,开关与灯座串联,电能表、保险盒应安装在家庭电路所有用电器前面的干路上,而且,保险盒应安装在电能表后面,且在干路上的火线上.师:这个顺序不能颠倒.电能表测整个家庭电路的用电多少,应接在最前面;如果保险丝熔断了,可以断开总开关进行更换,所以总开关在保险盒前面;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对用电器起保护作用,所以保险盒在用电器前面.常见的保险装置有老式的保险盒、自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等.自动空气开关与老式的保险丝不同,它被附加在总开关上,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俗称跳闸),找出原因把问题解决后,用手重新闭合开关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更换保险丝.2 .火线和零线生1:进户的两条线中,一条已经与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线叫做端线,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火线.生 2:试电笔的构造: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生 3:试电笔的使用方法:用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金属体接触所要辨别的电线,如果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不发光,说明接触的是零线.(让尽量多的学生亲自试一试,但是提醒学生: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师:试电笔发光的原理:火线与地面间有220V电压,辨别火线时,人体和试电笔连通了火线和大地,有电流产生,所以氖管发光.但是由于试电笔中电阻的阻值很大,所以电流很小,不会伤害人体.3.家庭电路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1)将闸刀开关上端的静触头接入导线.如果倒置安装,在需要切断电源的时候,会可能因重力作用而自动合上闸刀接通电器,造成触电事故.(2)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火线上.这样在开关断开的时候,电路各部分都脱离火线,人在触摸灯头等部位时,不会造成触电事故.(3)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必须接在零线上.因为正常情况下,零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装卸灯泡时,人们即使不慎触摸到灯泡的螺旋金属部分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4)接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一般在连接插座的火线上接一根保险丝,而不是在连接插座的火线和零线上各装一根保险丝.(5)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这样做是为了安全用电.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是跟火线绝缘的,不带电,人体接触外壳并没有危险.但如果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或失效,会导致火线与用电器外壳连通,这样外壳就带电了,人体接触用电器外壳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外壳用导线接地,即使火线与外壳接触,火线与大地之间形成了电路通路,人体接触外壳时(此时人体与接地导线并联,人体的电阻是接地导线电阻的万倍以上,电流从接地导线流走,人接触外壳不会触电)也就没有危险了.知识点2 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师:通常插座有两个孔,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也有三孔插座,其中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另外一个孔是与大地相连接的.(一般地“左零右火上接地”)家用电器的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是对应的,左右两个脚接用电部分,中间上端那个脚是跟家用电器的外壳接通的,与接地插孔相应的对接,这样把三线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时,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在新建的楼房里,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大多装有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开关上的“漏电保护器”就要起作用了,它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生活用电方面的知识,了解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部件的顺序一般不应颠倒,最主要由火线和零线组成的,零线与火线间有220V电压,火线可以用测电笔试出.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生活用电常识,大多数知识学生常识性了解即可,课堂容易变得平淡、乏味.为此,本节课可采用学生自学、研学的形式,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2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直观教学.让学生接触实物、模型、挂图,发挥多媒体的功效.这样,即使对于试电笔的使用和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等较难理解的问题也容易掌握了,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节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教学板书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了解家庭电路短路的原因以及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3.知道电路中安装保险丝为什么能够“保险”.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保险丝怎样保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以及危害,树立安全用电意识.1.了解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2.保险丝的特点.【教学难点】1.电流随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安全用电教育.【教具准备】学生电源(12V)、电流表(0〜10A)、小灯泡(若干)、导线(若干,包括几根粗细不同的)、保险丝的作用演示器、各种型号和粗细不同的保险丝(0.4 mm、0 .81mm、1.25mm)、空气开关(一只)、钢丝和铁丝(各一根)、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师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国家对农村和城镇进行了大范围的电网改造.同学们知道改造的内容是什么吗?改造前后有哪些不同?生:旧线换新线;更换变压器;更换电能表等.师改造的目的是增大向用户输送的电功率,让群众用好电.(板书课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 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师请大家观察课本P109页图19.2-1,发现了些什么?生:①用电器很多;②用电器是并联的;③插线板“感到”很累,都冒汗了;④线路可能要烧起来;⑤连接电源和插线板的导线比其他用电器的导电线粗一些师插线板“感到”很累,甚至于要烧起来,这是什么原因?生:因为用电器的总电流太大了.师为什么用电器的总电流会太大了?生:因为用电器的总功率太大了.师为什么总功率大,总电流就会大?,而U = 220V不变,所以P越大,I 生:因为P =UI,而U =PI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呢?这里可让学生自己先在下面设计电路图,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自己设计的电路图,让学生对比一下,并根据电路连接实物图,进行演示验证:随着用电器工作的功率增大,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地增大,进一步巩固了上面的结论.板书:当U不变时,P越大,I越大.当上述实验中电流表A的示数大于5A时,问:如果你们家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是5A,那会出现什么后果?为此你将怎么办?生;当长时间使用时电能表会烧坏,可以换用一只额定电流更大(如10A)的电能表.师为什么连接电源与插线板的电线要比其他的电线要粗一些?由此你可得出什么样的猜测?生;因为插线板中的电流是总电流,其他用电器在支路中,总电流要大.可得出:电线越粗,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师现代家庭用电器越来越多了,同时工作时总电流越来越大,现在同学们能理解你家在装修更新电路时要用粗一些的电线和额定电流更大的电能表了吧!电路装好了,不便于随时更换,重要的环节是要保护电路进行安全用电,大功率的用电器最好不要同时知识点2 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师 请大家观察课本P 110页图19.2-2,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种绝缘皮破损的插头?学生齐声回答“有”.师 是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家庭都没有把绝缘皮破损当回事,认为只要能够使用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会造成短路.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由RU I 可知,发生短路时,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阻会很小,相当于导线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还有很多种情况会造成家庭电路短路, 例如,改装电路时不小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电线绝缘皮被刮破或烤焦,电线和用电器使用年限过长,绝缘皮破损 或老化也会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或电器进水造成短路. 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大,远远超过导线与设备所允许 的电流限度,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可能引起导线和设备损坏或炸裂,很容易造成火灾.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用电时,要注意这些引起短路的安全隐患,要做到安全用电.知识点3 保险丝师 生活是美好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今天还要进一步学习安全用电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实验现象,演示如图1AB两点间接有塑料层的实验导线,当I大到一定时候时,塑料层会烧起来.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危险现象,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生:看到导线上有烟冒出,会烧起来.这时要是切断电路就好了.教师进一步问:你有什么好方法在没有烧起来之前就能切断电路呢?请把上面的电路进行改进,并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生:可以在电路上加一根保险丝,如图2所示.(对保险丝的安装位置,也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师根据改进后的电路重新演示,请学生注意观察现象.[演示]先连入一个灯泡观察,然后再并联上第二个、第三个灯泡……可以看到电流表示数增大,当接入较多灯泡时,保险丝熔断.生:在AB没有烧之前,保险丝先熔断了,电路断路,用电器不工作.师由上面的这种现象,你对保险丝的特点或作用有什么想要知道的?生:①保险丝种类是否很多?②保险丝为什么会烧断?③保险丝的电阻大不大?④保险丝是由什么做成的?⑤保险丝的熔点高还是低?⑥能不能用钢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教师拿出各种各样的保险丝让学生观察,并通过演示实验师生共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常用保险丝规格”.[演示]保险丝的保险作用如图,A、B间接保险丝,间接一段铜丝.先在A、B之间接入一段细保险丝,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增大到能使保险丝熔断的某一值(也可在电路中连入电流表).学生观察.生:铜丝没有什么变化,保险丝被熔断了.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即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在A、B 间换上一段较粗的保险丝,接通电路.学生观察.生:保险丝和铜丝均完好,没有断开.能使细保险丝熔断的电流,不一定能让粗保险丝溶断.师同学们认识了保险丝,保险丝为什么能“保险”呢?生:电路中连入保险丝后,如果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首先熔断,断开电路,使用电器不因电流过大而损坏,从而起到保险的作用.师刚才演示中接入粗保险丝时并不熔断,能起到保险的作用吗?生:额定电流小的电路中可以选择较细的保险丝.如果在额定电流小的电路中选择太粗的保险丝就不能起到有效的保险作用.绝对不能用铜丝或铁丝来代替保险丝.师现在谁能解释保险丝为什么要用电阻大,熔点低的材料制作?生:只有保险丝电阻大,相同的电流流过电路时,保险丝才能产生比别处更多的热,只有它的熔点低,在有危险时它才能首先熔断,从而保护其他电器.师保险丝实际上是利用电热的一个例子.每种规格的保险丝都有它的额定电流,我们在选用或购买保险丝时要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适当地选购,否则就不能安全保险.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另一种保险装置一一空气开关(用多媒体演示空气开关,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下一节进一步学习).师大家再看课本P112,“想想议议”,同学们看了他们的对话有什么想法,请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生1:说花不了多少电费、省电,是说使用微波炉消耗的电能少.生2:顾客说一开就“烧保险”费电,是说微波炉的功率很大.生3:考虑的都不错,只不过角度不同.微波炉功率确实很大,但用它加热食品非常快,由于工作时间短,所以消耗的电能就不会太多.师学们表现非常好,大家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有关问题.教师结束语本节课我们通过演示和分析,了解了电路中用电功率P 越大或并联越多用电器,电路中的电流I就越大,同时短路也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会产生大量的热,很容易造成火灾.还介绍了保险丝如何保险,保险丝的原理、结构和规格等知识.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教学反思该课主要涉及到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要联系之前学习的欧姆定律、电功电热等有关知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1.电功率过大是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很好理解,就是在讲并联电路时,学生对家庭电路的并联关系有点忘记了,以后要尽量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家庭电路的一般画法也要在这里体现出来.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难度不大,教师要设计好情景,做好一些具体的演示实验,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大胆地猜想,有感而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自己真的是学习的“主人”.3.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学设计中学生回答的答案都是理想中的,在实际操作时肯定会有一些不太理想的想法或其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以调整处理.教学板书第3节安全用电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安全电压数值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3.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2 .通过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2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1.几种触电方式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触电的急救措施有哪些?2 .安全用电的原则.【教学难点】学生对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电压的概念,家庭电路也有电压,什么样的电压是安全的,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如果触电了会有什么危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了.【进行新课】知识点1 电压越高越危险教师出示图片并用多媒体播放“高压危险”标志.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或电视里哪些地方见过这种标志?生:高压线铁塔上、配电房、变压器上等等.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高压线、配电房、变压器、交通路口靠近高压线等地方的警示标志.师对“高压危险”的标志,同Array学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1;多少伏的电压算高压?生2: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师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一下呢?生(思考,讨论):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越高时,电流会越大,这样就会有危险.师电压越尚越危险,是因为电压越高,电流会很大,所以可以说电流越大越危险.为什么呢?生(思考,讨论);:小灯泡工作时,如果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就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因而烧坏小灯泡.如果人体通过较大电流,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电压高、电流大就有危险.师同学们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非常好.你分析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用多媒体播放文件: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